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

方圓此刻,也跟着李居朋走了出去,片刻之後,在李居朋的引領下,一個年約五十歲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聶振邦也站了起來,走出辦公桌,微笑着和男子握手,示意了一下沙發,隨即道:“秉義同志,請坐。”

聶振邦也在打量着劉秉義。劉秉義的身材不算高大,在巴蜀人之中,算是很正常的身高,大約一米六八左右的個頭。此刻,一身深色的西服,紅色的帶有國徽標記的領帶,黑色的皮鞋。五官很端正,最有特點是他的眉毛。略微有些倒豎。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頭髮也是打理得一絲不苟。

看着劉秉義的這一身打扮。聶振邦心中也對劉秉義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個人,應該是那種很正直古板的人。

等李居朋給劉秉義倒上了一杯茶之後,聶振邦也端着茶杯坐到了沙發上,聶振邦很不喜歡坐在辦公桌前面聽取彙報。那樣的話,無形之中,給人一種疏遠的感覺。

當然了,這種習慣,都是小節,全憑領導個人的喜好而定,並沒有什麼明文規定。

看着劉秉義,聶振邦微笑着道:“秉義同志,五樑市是全國有名的酒都。五樑市的五樑酒更是全國有名,五樑市也是省內的財稅大戶。這和五樑市市委領導班子的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本來,我也是有這個打算去五樑市看一看的。沒有想到,秉義同志你倒是先過來了。”

聶振邦的語調很緩和,徐徐而來。而且,表情豐富,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此刻,在聶振邦的面前,劉秉義並沒有因爲聶振邦的年齡而有任何的忽視。相反,還有種面對長者一樣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劉秉義說話的態度和語氣也帶有一種尊敬和謹慎,很是謙恭道:“省長。我代表五樑市五百萬人民,熱忱歡迎省長來我們五樑市視察指導工作。”

這點人情世故,劉秉義還是懂得的。剛纔,聶振邦都已經說了。準備去看一看,如果,自己還不懂藉此機會發出邀請的話,那就太不會做人了。

聽到這番話語,聶振邦也笑着道:“呵呵,好,一定會去看看。作爲大江零公里的第一城,又是處在我國白酒金三角之一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仔細的看,認真的看。”

說完,聶振邦接着道:“秉義同志,這一次過來,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麼?”

這一句話,就是代表要切入正題了。劉秉義多年的領導生涯,自然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此刻,劉秉義點了點頭,從攜帶的公文包裡,拿出了筆記本和筆之後,這纔開口道:“省長,聶省長在任的時候,對我們五樑市的工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導。對我個人,聶省長也給予了很多的鼓勵和幫助,這一次過來,主要就我們五樑市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局面,向省長您彙報一下。”

聽到這句話,聶振邦卻也是嘴角一翹?莫非,劉秉義是老頭子在巴蜀省任職的時候,給自己留下的班底之一?

從剛纔劉秉義的話語之中,也不難聽出這種暗示,這話語之中,聶省長指的肯定不是自己,自然是自己的老爸聶國威。給了五樑市大力的支持,又給了他劉秉義鼓勵和幫助。這句話的隱性意思就是說。他是老頭子當年很看重很信任的人。

從劉秉義展露出來的這種個性和風格來看,一絲不苟,中規中矩。倒也頗爲符合父親聶國威的擇才標準。這個劉秉義,應該是父親的心腹手下之一。可是,自己來巴蜀任職的時候,怎麼沒有說起這些事情?在巴蜀省的問題上,父親只說了巴蜀省委省政府班子的一些情況。這又讓聶振邦有些疑惑。

想到這裡,聶振邦還是決定,先不動聲色。有些事情,不需要急於求成。一步一步的來。這纔是真理。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樹心隔木皮。體制內的事情,不像是在學校裡交朋友,那麼單純。能夠在體制內混的人,都有各自的一些本事。

隨即,聶振邦也微笑着點頭道:“秉義同志,正好,我也想聽一下五樑市的發展情況。”

說着,卻是不再說話,就這麼微笑着看着劉秉義。劉秉義自然也是清楚,這是要自己彙報了。隨即,收斂心神,醞釀了一下,開口道:“省長,五樑市,是大江零公里的第一個大型城市。這些年,五樑市的發展,主要依託五樑酒業集團。在發展上,充分發揮了五樑酒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外,五樑市,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和煤礦資源。從01年開始軍聯煤礦納入了國家的發展規劃……我市,有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現在,已經引進國家級石化企業,進行勘探和開採……另外,在旅遊資源上,五樑市豐富的旅遊資源,如今,國際旅遊形勢一片大好。全國各地,都在開發旅遊產業。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詳細的旅遊規劃……預計,今年全市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百分之十一左右的水平。全市經濟生產總值,力爭進入全省前五的行列。”

對於五樑市。聶振邦以前是根本沒有什麼瞭解的。事實上,從自己重生走到現在,以往的那些記憶和經驗。已經逐漸沒有任何的意義了。而且,記憶之中,國家高層這些年都是平穩過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可以說。走到現在,聶振邦所依靠的,完全是自身的能力了。

此刻,聽着這番話語,聶振邦還真有點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的感覺。五樑市的各種優勢這是聶振邦沒有想到的。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先是給予了足夠的肯定,沉吟了一下道:“秉義書記,說實話,聽到關於五樑市的經濟發展情況,我很驚訝。沒有想到。地處巴蜀南部的五樑市,能夠有如此良好的發展趨勢。這說明。五樑市市委市政府班子,還是一個很團結的班子,很有戰鬥力的班子。作爲班長,秉義同志,你是功不可沒的。”

聶振邦這一番不加掩飾的讚美之詞,讓劉秉義也有些不好意思。謙虛道:“省長,這一切,都是聶省長教導有功,都是在您和組織上的領導之下,才能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

這番話,劉秉義卻是說得很誠懇。言語之中,表達的意思卻也是直接露骨,至少,聶振邦此刻也可以肯定,劉秉義此人,絕對是老爹的班底無疑了。

微笑着擺了擺手,聶振邦也笑着道:“秉義,過度的謙虛,那可就是驕傲了。我這個人的性格,你相處久了之後就會知道。我是從來不表揚人的。實事求是。有功勞就是有功勞。這是做不得假的。五樑市的現在的發展很好。對未來的規劃,也是充分考慮了五樑市的資源優勢和特點。沒有浮誇。這種踏實的作風。我很滿意。”

頓了一下,聶振邦卻是話鋒一轉道:“不過。在五樑市的發展上,我認爲,還是要注意幾個重要的方面。”

這也是很正常的,體制內下屬找領導彙報工作,這是必須的,而彙報完畢之後,領導要做出一番指示。這也是正常的。

不這麼做,怎麼能體現出領導的水平和能力呢,此刻,劉秉義也清楚,這是省長要做批示了。

隨即,打開筆記本,拿起鋼筆。很是恭敬道:“省長,您是經濟發展方面的專家。要不是您來巴蜀上任,這可是請都請不來的。您請講。”

劉秉義這番話,卻也是說的十分的誠懇。畢竟,聶振邦發展經濟的名聲在全國都是有名的。自己的這一份規劃方案,這可是結合了五樑市市委市政府班子的心血。此刻,劉秉義也想聽聽這個創造了梨州奇蹟和望海奇蹟的年輕省長有什麼意見。

聶振邦也不客氣,隨即開口道:“接着剛纔的那句話,五樑市的規劃很好。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之中,要充分的考慮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五樑市,作爲大江第一城。下游,幾千裡的沿河省份和城市,可謂都和大江有着息息相關的關聯。所謂,我住大江頭,君住大江尾,同飲大江水。一脈傳承。在五樑市的經濟發展上,要充分的注重環保和污染的排放問題。要做好模範帶頭作用。在軍聯煤礦。在天然氣開發上,也是如此。另外,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上,要充分的掌握自然,不要人工開發。要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在發展的同時,要充分的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經濟發展很重要。但是。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留給子孫後代的,不應該是一個支離破碎的自然環境,應該是一片青山綠水。”

這番話,卻是讓劉秉義有些感慨。傳聞之中說,聶省長的發展,是最符合自然的發展。國內,不少人心存疑慮。在他們看來,發展,就必然有損失。這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怎麼能平衡呢?

似乎是感受到了劉秉義這種懷疑的態度。聶振邦也笑着道:“秉義,是不是有什麼疑問?”

第1194章 汽車城奠基第980章 果斷的態度第1189章 出國訪問第691章 運作第137章 可持續發展第14章 響亮的耳光第79章 瘋狂的飆車第977章 出大事了第776章 拉人下水第672章 聶振邦的打算第607章 反擊!第1099章 順便跑個部第270章 硬扛楊老第1135章 項目爭奪第42章 和董婉的見面第482章 絕不退讓第117章 聶老隱退第881章 取捨第582章 威信掃地第90章 我們是兄弟第103章 後院失火第1119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416章 軒然大波第43章 一起去蘇聯第8章 聶三哥第289章 調離新梨第1095章 再到樑溪第1078章 這是一個挑戰第598章 遭到暗算第1168章 最真實的場面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997章 簽約儀式第291章 萬民相送第405章 空降的組織部長第1150章 田園木業第1054章 摧枯拉朽第1189章 出國訪問第184章 戲劇性的考覈第574章 田旭江不給面子第580章 強大壓力第284章 高官壓陣第15章 股權分配第641章 撞在槍口上第445章 陳樂的逆襲第588章 民政部工作組第1048章 廣電改制第1011章 還看今朝第225章 梨縣的變化第367章 大清洗第18章 楊家第1126章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第191章 一起擼掉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579章 停工了第287章 自治區調查組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第858章 公司人手第587章 拼命市長第872章 一個小要求第618章 返回望海第97章 敞開心扉第1121章 各方的反應第1138章 聶振邦的氣魄第254章 堅決徹查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751章 打破規則第428章 大戰開啓第1130章 葉家嫡孫第653章 面見首長第140章 超級聯合體第976章 過年都不安穩第1039章 立案調查第407章 秘書人選第1101章 紅江的規矩第1091章 利益是相同的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121章 吳縣長的邀請第16章 小生意大前途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1035章 交鋒於無形第1023章 學校,我買了第380章 強勢態度第262章 鎮場子的來了第262章 鎮場子的來了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93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505章 和大舅哥的賭約第237章 周市長名聲臭了第353章 工作組進入第636章 大記者第457章 省長不簡單第996章 談判終止第1223章 魚死網破第593章 直達天聽第789章 線索第1043章 暗流涌動第100章 葉慧很大膽
第1194章 汽車城奠基第980章 果斷的態度第1189章 出國訪問第691章 運作第137章 可持續發展第14章 響亮的耳光第79章 瘋狂的飆車第977章 出大事了第776章 拉人下水第672章 聶振邦的打算第607章 反擊!第1099章 順便跑個部第270章 硬扛楊老第1135章 項目爭奪第42章 和董婉的見面第482章 絕不退讓第117章 聶老隱退第881章 取捨第582章 威信掃地第90章 我們是兄弟第103章 後院失火第1119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416章 軒然大波第43章 一起去蘇聯第8章 聶三哥第289章 調離新梨第1095章 再到樑溪第1078章 這是一個挑戰第598章 遭到暗算第1168章 最真實的場面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997章 簽約儀式第291章 萬民相送第405章 空降的組織部長第1150章 田園木業第1054章 摧枯拉朽第1189章 出國訪問第184章 戲劇性的考覈第574章 田旭江不給面子第580章 強大壓力第284章 高官壓陣第15章 股權分配第641章 撞在槍口上第445章 陳樂的逆襲第588章 民政部工作組第1048章 廣電改制第1011章 還看今朝第225章 梨縣的變化第367章 大清洗第18章 楊家第1126章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第191章 一起擼掉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579章 停工了第287章 自治區調查組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第858章 公司人手第587章 拼命市長第872章 一個小要求第618章 返回望海第97章 敞開心扉第1121章 各方的反應第1138章 聶振邦的氣魄第254章 堅決徹查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751章 打破規則第428章 大戰開啓第1130章 葉家嫡孫第653章 面見首長第140章 超級聯合體第976章 過年都不安穩第1039章 立案調查第407章 秘書人選第1101章 紅江的規矩第1091章 利益是相同的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121章 吳縣長的邀請第16章 小生意大前途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1035章 交鋒於無形第1023章 學校,我買了第380章 強勢態度第262章 鎮場子的來了第262章 鎮場子的來了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93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505章 和大舅哥的賭約第237章 周市長名聲臭了第353章 工作組進入第636章 大記者第457章 省長不簡單第996章 談判終止第1223章 魚死網破第593章 直達天聽第789章 線索第1043章 暗流涌動第100章 葉慧很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