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農村土地流轉

五樑市的事情算是塵埃落定了。在當晚,召見了劉秉義,並囑咐和交待了一番之後。聶振邦第二天就返回了省城。

對於劉秉義,聶振邦還是相信的。劉秉義此人,有一些投機者的圓滑和世故。但是,這不算是問題,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要出一個真正清正廉潔,正直無私的幹部,這比登天還難。那樣的人,只在小說之中出現。

如果,真有那樣的人,一輩子,能夠幹到正處級退休,那就算是頂天的運氣了。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這樣的背景。劉秉義的所作所爲,這一切,都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整體來說,劉秉義還是一個好乾部的。當然,此刻,好乾部的衡量標準是,在不損及自己的利益的同時,還能讓人民老百姓得到實惠。這就算是好乾部。

五樑市的小煤礦整頓,將成爲巴蜀省的試點。從現在開始,五樑市境內所有年產十萬噸一下的小煤礦,都將正式開始一個新的合併整合以及整改關停的過程。

回到省裡。聶振邦也開始忙碌起來,三年計劃,如今,已經正式形成了文件。已經下發到了全省各個地州市。

在第二產業的結構調整以及產業資源的整合上。省國資委,以及省發改委都已經開始了先期的調研工作。工業產業的整合,這非同兒戲。隨便一步行動,這都關係到資金的投入。即便是聶振邦,在這個事情上。卻也是不敢有太多的動作。稍一不慎,出現的虧損,將以億爲單位來計算。

而聶振邦自己,現在卻是把農村土地流轉的事情抓了起來。俗話說得好。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農業。自古以來就是關係到國家的安全。

即便是現在,國家的糧食安全,這也不是一個小問題。巴蜀省,是國內的農業大省。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巴蜀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地處巴蜀盆地,氣候宜人,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

可是,巴蜀省的農業並不強。能夠稱之爲大省,主要還是和巴蜀省的人口結構有關係。巴蜀省。百分之八十都是農業人口。

可是,因爲巴蜀省的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大部分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使得大量的農田荒廢了下來。這種局面,不光是巴蜀省有。全國各地都有。

因此,衍生出了不少的問題,農民工問題。農業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施行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卻是能夠很好的解決農業方面的問題。同時。產生一種帶動的作用,促使一部分的農民工迴流,重新回到農業土地上。

在農村土地流轉的實施上,聶振邦的考慮是。先期先進行小範圍的試點。從一個地市開始。試一下,看看效果。從試點的過程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爲接下來的全面實施做最後的準備。

經過了一番慎重的考慮,在最終的選擇上,聶振邦卻是和常虹市毗鄰的果南市,作爲巴蜀盆地東部區域,果南市是巴蜀第一大糧食生產基地。這是其一。其二。果南市緊靠天府。交通便利。第三,果南市的面積大小適中。

門外,傳來了兩聲敲門聲,緊接着,李居朋半個身體探了進來,這讓聶振邦也皺起了眉頭,笑罵着道:“什麼毛病,怎麼你現在也學會了這一手了。”

一句話,讓李居朋也有些不好意思,走進來,彙報道:“省長,果南市市委書記王國發同志;市長蔣金貴同志已經來了。”

聽到李居朋的彙報,聶振邦也站了起來,點頭道:“這麼快,快請他們進來。”

正準備走出來,頓時,聶振邦卻是仿若想起了什麼。隨即,又坐了下來。房門打開,兩個中年人,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前面一個,年約五十二三歲的樣子,頭髮有些稀疏禿頂了。髮型梳理成偏分的式樣,從左側梳到右側,算是將頭頂上的亮點給遮掩了起來。後面一個,大約五十三四歲的年紀。帶着一副眼鏡,給人一種斯斯文文的感覺。

揮手示意了一下沙發,聶振邦隨即開口道:“王書記和蔣市長來了。請坐吧。”

此刻,趁着李居朋給兩人端茶的空當,聶振邦也在仔細的打量着兩人,王國發的坐姿很隨意,四平八穩。雖然低着頭,但是,可以感覺到此人的眼神在不斷的打量房間內的佈局。反觀旁邊的蔣金貴,此刻,卻是顯得有些小心謹慎。看似坐在沙發上,卻是保持着相當的警覺。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姿態。

從這一點,也看得出來,兩人之間這種迥然不同的風格。心中,也在回想着兩人的一些資料。王國發這個人。應該算是龍庚華的人,龍庚華本身,就是從果南市走出來的幹部。當年,就是果南市的市委書記。即便是現在,龍庚華對果南市的掌控力度也還是很強。有龍庚華撐腰,王國發此人也顯得十分的放鬆。從坐姿上就看得出來。

而蔣金貴此刻卻是顯得有些拘謹。此人是知識型幹部。高學歷,有華清大學博士後的文憑。這一個文憑,在巴蜀省的領導幹部裡面,算是頭一個。先後歷任巴蜀大學,化學系講師、教授、系主任、巴蜀大學教務處處長。之後,掛職果南市擔任副市長。掛職結束之後,蔣金貴並沒有返回巴蜀大學,而是留任果南市,擔任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再到現在的市長。

蔣金貴不簡單吶。聶振邦心中嘆息了一聲,從外表看,市委書記王國發無疑是十分強勢的一個人。而旁邊的市長蔣金貴,卻顯得如同是童養媳一樣。可是,聶振邦相信,蔣金貴絕對不會如表面這麼弱勢,這樣一個人,如果真弱勢的話,不可能在掛職之後,就留任在果南市,還最終成爲了市長。

頓了一下,聶振邦卻是緩緩開口道:“王書記,蔣市長。前段時間,通過的三年計劃,不知道二位看了沒有?”

話音落下,王國發愣了一下,隨即就點頭道:“省長,看了的,三年計劃的文件下發到我們市裡之後,爲此,市委市政府還專門組織了全市的黨政領導幹部,學習和領會三年計劃的指示精神,省長的這一份計劃,高屋建瓴,大大的開拓了我們的思路。給我們很大的啓發,在未來的發展上,我們也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隨着王國發說完之後,蔣金貴也點頭道:“省長,三年計劃的內容。我很是認真的研究了一下,爲此,我還特意做了一番總結。我覺得,省長的這個計劃,主要是一箇中心思想,一個大規模的發展模式。這就好比一個人的拳頭,只有抓緊了,捏在一起,打出去,纔有力度。”

蔣金貴的這一番話,卻是讓聶振邦有些詫異。看得到這個,不稀奇,詫異的是,蔣金貴的這一番比喻。此人,不簡單啊。

想到這裡,聶振邦卻是點頭道:“既然都清楚,我也就長話短說了,這一次,把你們兩喊過來。主要是告訴你們一聲。這一次,在農村土地集中流轉的試點上,我的意思是,將果南市作爲試點區域。你們的擔子很重啊。當然,這種模式,可謂是打破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框架,在全國範圍內,也算是一次嶄新的嘗試,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會全程跟進。省農業廳以及各個相關部門也都會全程跟進指導。現在,叫你們過來,也是想問問,你們有什麼想法沒有?”

王國發此刻卻也是沉思起來。在聶振邦面前,不適應用以往那種大包大攬的方式。聶振邦的做事風格,全省幹部都是清楚的。劉秉義算是聶振邦的人吧。這一次,大成煤礦事故,都搞得有些下不了臺。這還是他的部下,要是話說得太滿了。到時候,收不回來可就不妥了。沉吟了一下,王國發卻是點頭道:“省長,感謝省委省政府對我們果南市的信任。在農村土地集中流轉的試點上。我代表果南市市委市政府表個態,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農村土地集中流轉的試點工作。”

對於這種口號式的表態,聶振邦卻也是一笑而過。看着旁邊的蔣金貴道:“蔣市長,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聽着聶振邦的詢問,蔣金貴挪動了一下屁股。緩緩開口道:“省長,對於農村土地流轉,具體的政策方面。如何保證農民羣衆的收益,另外,在土地承包人的選擇上,我們是要根據一個什麼樣的標準來選擇呢?”

此刻,聶振邦的臉上,卻是露出了一副很欣慰的表情,蔣金貴此人,果然是做事的人,一語中的,卻是直指問題的核心所在。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卻是從自己的抽屜裡拿出了一疊材料,遞給了蔣金貴道:“金貴同志,你詳細的看一下,這是我整理出來的,關於農村土地集中流轉的一些問題。相信,看了這個之後,對你開展工作,應該會有一定的幫助。”(未完待續……)

第424章 順勢而爲第1059章 殺氣騰騰第1147章 一份大禮第263章 聶書記要搞機場第808章 亂套了第456章 望海的水很深第369章 範常勝的反擊第125章 伸手要官第83章 聶振邦被捕第44章 大浪淘沙第31章 打起來了第84章 動動我試試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707章 人脈關係第905章 結案第1102章 一封信第107章 全國試點第668章 馮學良的電話第100章 葉慧很大膽第227章 謠言四起第1056章 進京彙報第410章 嚴肅處理第845章 總理來了第1135章 項目爭奪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677章 刑訊逼供第978章 羣情激奮第238章 敲山震虎第30章 鵬城海哥第532章 撤職查辦第1118章 重任在肩第944章 強勢拿下第1185章 六親不認第14章 響亮的耳光第511章 南老的表態第747章 出大事了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335章 低調行事第29章 佈局粵東第486章 破局第842章 解放軍來了第73章 南海機場第229章 火藥味很重第908章 支持力度很大第45章 倒爺之路第1138章 聶振邦的氣魄第170章 返回梨縣第623章 平衡手腕第560章 媒體曝光第555章 以身相許嗎?第694章 攤牌第253章 膽大包天第484章 父子深談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518章 爛尾樓第1218章 農大調研第860章 組建班底第367章 大清洗第828章 驚人利益第1044章 突破口第407章 秘書人選第944章 強勢拿下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687章 天下父母心第345章 捆着一起死第423章 秋後算賬第452章 突如其來的訪客第1218章 農大調研第128章 莫書記的轉變第119章 霸州報道第340章 國華市長高覺悟第805章 醜聞第418章 挨批評了第794章 大事業第227章 謠言四起第784章 抵達興州市第975章 洪大秘相親第856章 意外的場面第853章 岳父的提點第318章 竹條混凝土第512章 於勝東親自壓陣第1070章 國企改制第440章 京城局勢第368章 鐵案如山第167章 真被卡住了第932章 宋州考察第1114章 農民之苦第53章 劉昆的朋友第1150章 田園木業第590章 你是來救災的?第568章 動作連連第571章 風雲動盪第837章 項目啓動第460章 石毅武的彪悍第942章 膽大妄爲第325章 洞房花燭夜第1110章 別了,紅江第976章 過年都不安穩第406章 李國華的轉變第648章 決斷
第424章 順勢而爲第1059章 殺氣騰騰第1147章 一份大禮第263章 聶書記要搞機場第808章 亂套了第456章 望海的水很深第369章 範常勝的反擊第125章 伸手要官第83章 聶振邦被捕第44章 大浪淘沙第31章 打起來了第84章 動動我試試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707章 人脈關係第905章 結案第1102章 一封信第107章 全國試點第668章 馮學良的電話第100章 葉慧很大膽第227章 謠言四起第1056章 進京彙報第410章 嚴肅處理第845章 總理來了第1135章 項目爭奪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677章 刑訊逼供第978章 羣情激奮第238章 敲山震虎第30章 鵬城海哥第532章 撤職查辦第1118章 重任在肩第944章 強勢拿下第1185章 六親不認第14章 響亮的耳光第511章 南老的表態第747章 出大事了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335章 低調行事第29章 佈局粵東第486章 破局第842章 解放軍來了第73章 南海機場第229章 火藥味很重第908章 支持力度很大第45章 倒爺之路第1138章 聶振邦的氣魄第170章 返回梨縣第623章 平衡手腕第560章 媒體曝光第555章 以身相許嗎?第694章 攤牌第253章 膽大包天第484章 父子深談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518章 爛尾樓第1218章 農大調研第860章 組建班底第367章 大清洗第828章 驚人利益第1044章 突破口第407章 秘書人選第944章 強勢拿下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687章 天下父母心第345章 捆着一起死第423章 秋後算賬第452章 突如其來的訪客第1218章 農大調研第128章 莫書記的轉變第119章 霸州報道第340章 國華市長高覺悟第805章 醜聞第418章 挨批評了第794章 大事業第227章 謠言四起第784章 抵達興州市第975章 洪大秘相親第856章 意外的場面第853章 岳父的提點第318章 竹條混凝土第512章 於勝東親自壓陣第1070章 國企改制第440章 京城局勢第368章 鐵案如山第167章 真被卡住了第932章 宋州考察第1114章 農民之苦第53章 劉昆的朋友第1150章 田園木業第590章 你是來救災的?第568章 動作連連第571章 風雲動盪第837章 項目啓動第460章 石毅武的彪悍第942章 膽大妄爲第325章 洞房花燭夜第1110章 別了,紅江第976章 過年都不安穩第406章 李國華的轉變第648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