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

對於聶振邦,所有董家人,都是不待見的,董婉的父母,更是從來都不和聶振邦說話。董家那宛如天之驕女一般的孩子,卻淪落成爲別人的情人,這種事實,是董家人都不能接受的。

儘管,這個事情,在董老的壓制之下,礙於董老爺子的威信董家人都不敢反對,可是,對聶振邦,可想而知,自然是沒有什麼好的態度。

董家老大,董向陽也是如此。董向陽現年大約六十歲,如今,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董家第二代和第三代,雖說紈絝沒有,可是,能力上,都略顯平庸。這種先天姓的不足,侷限了董家子弟的發展。

在旁邊的偏廳裡面,董向陽坐在了沙發上,看着旁邊站着的聶振邦,卻是沉聲道:“坐吧,來者是客,我董家人,還沒有那麼不通情理。待客之道,我還是懂得的。”

話語之間,處處都彰顯出董家對自己的不滿,對於這種局面,聶振邦此刻,也只能是報以苦笑。打不得,罵不得。如果那樣的話,只能讓董婉夾在中間更加的爲難。

說着,董向陽卻是從身上拿出了一封密封好的信封,遞給了聶振邦道:“這是老爺子生前寫下的一份遺書,特意囑咐,這是給你的。”

董向陽的話語,讓聶振邦有些疑惑,董老爺子特意給自己寫的遺書?聽起來,似乎有些天方夜譚的意思,自己在董家人眼裡,並不受人待見。怎麼董老臨終之前,會做這樣的決定。

帶着這一份疑惑,聶振邦打開信任,信紙是很普通的材料紙,排頭上,中央人民政斧的標籤很響亮。字跡是用毛筆書寫的,對董老以及聶老爺子這一代人來說,硬筆字,遠沒有軟筆來得痛快。

字跡很工整,一手漂亮的小楷。看到這一幕,聶振邦卻也無比的震撼,董老的身體狀況,聶振邦是很清楚的。董老身體逐漸不好的時候,就已經患上了帕金森病。不要說寫字了,就算是平時,手都是顫抖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寫出這麼工整的字體,足以證明。董老花費了多大的心血和付出。

不說其他,光是這一份態度,就足以讓聶振邦重視了。信不長,大約也就是三四百字的樣子。通篇看下來,聶振邦的眉頭卻是皺了起來,看完信,聶振邦卻是仰躺在了沙發上,深呼吸一口氣,隨即,轉頭看着董向陽。聶振邦將信遞了過去,低聲道:“大…董伯伯,你看一下吧。”

原本,聶振邦是準備跟隨董婉一樣,稱呼大伯的,話到半路,聶振邦就改口了。

董向陽的速度很快,大約三分鐘之後,董向陽就擡起頭來,沉聲道:“你自己怎麼想的?”

這句話,卻是讓聶振邦有些苦澀,按照董老的最後安排,在他死後,董婉要立刻出國,並且,不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不能歸國。這是其一。事實上,董婉此刻卻是在爲她自己的選擇,而付出的代價。如果不是跟着聶振邦,董婉需要如此的委屈麼?肯定不需要。這樣一來,董家人的臉色,自然是不好看了。

何謂時機成熟,董老的意思,恐怕還是一個意思,聶振邦登頂那一天,就是董婉回國的時機。

因爲,登頂了,就代表着聶振邦已經坐穩了。這些事情,就不能成爲聶振邦登頂的障礙和藉口了。現在,董老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掃清障礙。

“董爺爺啊,你就真的這麼看好我聶振邦能夠走到最後那一步麼?”聶振邦此刻。捫心自問起來。心情,卻顯得無比的沉重。爲了這一步,付出的太多了。

另外一個安排,對於婉兒和自己的兒子聶治平,按照董老的意思,從此之後,聶治平改姓董,叫董治平。而且,董家保證,在治平的培養上,一定會嚴格要求,並且,董老提出的條件是,在未來,董治平的仕途道路上,聶振邦必須要全力以赴進行扶持和幫助。

說到底,這一點,董老還是看好聶振邦的未來前途。這纔是聶振邦的壓力所在。

沉默了一下,聶振邦卻是點頭道:“關於治平的問題上,我同意爺爺的意見,跟隨婉兒姓,這也不是不可以,權力幫助和扶持治平走仕途道路,只要治平自己有這個興趣,有這個天賦,我自然是很高興,也願意做出我最大的努力和幫助,但是,在婉兒的事情上……”

聶振邦的話還沒有說完。董向陽卻是斬釘切鐵道:“婉兒必須出國,這方面,沒得商量。如果婉兒不出國,其他的,一切都是廢話。如今,京城的局勢,並不是你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這句話,卻是讓聶振邦很是吃驚,旁邊,董向陽卻是沉聲道:“如今,沈總書記上任,團系的幹部也都紛紛被提拔了起來,這已經成爲了京城老牌家族的心病。如今,李家審時度勢,在政治傾向上,逐步已經向沈總書記靠攏過去了。不管如何,婉兒在國內,這就是一個定時炸彈,非走不可。”

聽到這句話,聶振邦整個人都愣住了,沒有想到,李家此刻竟然會做出這種決定。

京城裡面,這些老牌家族,其實,都是從建國時期,一步步這麼傳承延續下來的,像是董老等人,本身都是屬於開國元勳,論資歷,論威望,都是一方大佬。合作可以,投靠,就不一樣了。

而現在,李家老爺子爲了李家的未來,投靠沈總書記,這種誘惑,沈總書記還真是不能抵擋的。

李家的韌姓,聶振邦是清楚的,只要給李家哪怕一絲喘息的機會,做爲李家的死敵,恐怕,李家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聶振邦。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卻也只能點頭道:“如果是這樣,我沒有意見了。”

聽到聶振邦話語,董向陽也點了點頭,很是滿意,連帶着態度都緩和了不少,沉聲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你和婉兒,不要看着眼前。目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太祖曾經說過,風物長宜放眼量。這種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成爲一個定時炸彈。老爺子對你如此的看好,如此的信任,你不應該辜負老爺子的期望。我董家的子弟,都是梗着脖子,一根筋的貨色,如今,所有的希望,就在治平他們這一輩的身上了。等下,你不要走,我介紹幾個人給你認識。”

這就是董家的一種扶持了。在人脈方面,聶振邦要遠比其他的部級幹部,副部級幹部要弱得多。對於聶振邦來說,在高級幹部行列裡面,他只算是一個小字輩,要想真正的登頂,可不像是省委或是地級市的選舉。登頂的話,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在地方上,有足夠的人脈資源。在軍隊之中,獲得大部分的承認和支持。

董向陽倒也不怕聶振邦毀約,治平本來就是他聶振邦的兒子,雖說,不姓聶,可是,這也是可以接受的,治平,好,他就好。董向陽這也是在爲未來做一個詳細的佈局。

下午,追悼會繼續進行,董老生前工作過的地方。從最早的隴西聖地市。到之後的燕北省,再到魯東省的幹部們,都已經趕了過來。爲董老敬獻了花圈,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在偏廳這邊,聶振邦此刻,也在逗弄着小治平,此刻,偏廳大門打開,董向陽帶着兩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

看着聶振邦,董向陽隨即也微笑着道:“老張,老左,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聶振邦,望海市市委常委,市政斧市長。是婉兒的愛人。”

說着,董向陽也指着老張和老左,繼續道:“振邦,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是,魯東省省委書記,左言同志,旁邊這位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西亭同志。”

兩人都算是屬於那種人精級別的人物,聽到聶振邦的話語,兩人心中卻也是明白了。董家,這是在爲未來做準備了。

隨即,左言和張西亭也都微笑着伸出手,相互致意。

左言此刻也笑着道:“振邦同志的大名,真是如雷貫耳啊。將梨縣那一個縣城,建設成爲了如今的梨州市,中央第十六個副部級城市,這份功績,振邦同志功不可沒啊。”

接下來,雙方之間,倒是談了一些沒有太多營養的話語。聶振邦此刻,卻是主動道:“張主任,見到張主任了。我倒是還真有個事情,想要找張主任幫幫忙,處理一下。”

這讓張西亭愣了一下,傳聞都說,聶振邦這個人,是明顯的讀力特行的人物,之前,自己還有些不太相信,現在一見,張西亭卻是相信了。

這纔剛剛見面,雖說,中間摻雜了董家的因素在裡面,可是,如聶振邦這樣的,還真是少見。這是客氣的話語,還聽不出來麼?

張西亭此刻,卻是呵呵笑着道:“聶市長儘管說,只要,我這邊能夠做主的。我一定幫你辦好了。”

(未完待續)

第318章 竹條混凝土第956章 車如長龍第384章 剪綵第589章 潛規則第801章 方圓履新第1043章 暗流涌動第16章 小生意大前途第836章 羅春才的心思第507章 省委格局調整第553章 暗訪賭場第691章 運作第622章 立案調查第67章 國家賠償第462章 兄弟聚會第513章 望海很亂啊第887章 拆遷遇阻第403章 要省委書記的好處第669章 佈局西北第863章 彈冠相慶第758章 擺明態度第50章 蘇聯太子黨第1098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730章 沉默比說話管用第464章 秘書人選第288章 這算雙規嗎?第506章 雲總理召見第719章 東瀛人鬧事第486章 破局第1022章 勒令退學第1123章 來者不善第951章 運籌帷幄第380章 強勢態度第473章 石書記發火了第1055章 深挖內幕第648章 決斷第415章 暗箱操作?第869章 親自上場第1005章 旅博會開幕第218章 爲聶振邦解惑第322章 平衡手腕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339章 聶市長拍桌子了第4章 認祖歸宗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677章 刑訊逼供第879章 拉強援第982章 資金問題第1020章 再臨溫春市第787章 李子貴自殺第1058章 不愧是官屠第541章 賠禮道歉第861章 集團掛牌第49章 阿謝列夫將軍第714章 資不抵債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678章 事情鬧大第946章 書記辦公會第1229章 悄然而走第416章 軒然大波第787章 李子貴自殺第177章 牛氣釘子戶第57章 預備黨員第1093章 易軍出事第1124章 羅秋良的決定第548章 警匪勾結第743章 深談第142章 縣政府被堵了第595章 江若軒的請求第646章 中央的討論第1186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167章 真被卡住了第762章 企業試點第293章 新的崗位第2章 艱難的抉擇第1224章 坦然應對第34章 位置對換第43章 一起去蘇聯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1152章 發展的阻力第783章 視察天府市第655章 碰頭會第125章 伸手要官第282章 思想的碰撞第654章 成立儀式第698章 絕不違背良心第548章 警匪勾結第441章 樑溪機場第637章 不買賬第781章 拆遷爲重第1122章 聶振邦的講話第329章 組織談話第307章 突破口第532章 撤職查辦第572章 新的時代第717章 現場辦公會第1169章 貧困農村第183章 開門紅第276章 我爸是市長第1236章 大結局第762章 企業試點
第318章 竹條混凝土第956章 車如長龍第384章 剪綵第589章 潛規則第801章 方圓履新第1043章 暗流涌動第16章 小生意大前途第836章 羅春才的心思第507章 省委格局調整第553章 暗訪賭場第691章 運作第622章 立案調查第67章 國家賠償第462章 兄弟聚會第513章 望海很亂啊第887章 拆遷遇阻第403章 要省委書記的好處第669章 佈局西北第863章 彈冠相慶第758章 擺明態度第50章 蘇聯太子黨第1098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730章 沉默比說話管用第464章 秘書人選第288章 這算雙規嗎?第506章 雲總理召見第719章 東瀛人鬧事第486章 破局第1022章 勒令退學第1123章 來者不善第951章 運籌帷幄第380章 強勢態度第473章 石書記發火了第1055章 深挖內幕第648章 決斷第415章 暗箱操作?第869章 親自上場第1005章 旅博會開幕第218章 爲聶振邦解惑第322章 平衡手腕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339章 聶市長拍桌子了第4章 認祖歸宗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677章 刑訊逼供第879章 拉強援第982章 資金問題第1020章 再臨溫春市第787章 李子貴自殺第1058章 不愧是官屠第541章 賠禮道歉第861章 集團掛牌第49章 阿謝列夫將軍第714章 資不抵債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678章 事情鬧大第946章 書記辦公會第1229章 悄然而走第416章 軒然大波第787章 李子貴自殺第177章 牛氣釘子戶第57章 預備黨員第1093章 易軍出事第1124章 羅秋良的決定第548章 警匪勾結第743章 深談第142章 縣政府被堵了第595章 江若軒的請求第646章 中央的討論第1186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167章 真被卡住了第762章 企業試點第293章 新的崗位第2章 艱難的抉擇第1224章 坦然應對第34章 位置對換第43章 一起去蘇聯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1152章 發展的阻力第783章 視察天府市第655章 碰頭會第125章 伸手要官第282章 思想的碰撞第654章 成立儀式第698章 絕不違背良心第548章 警匪勾結第441章 樑溪機場第637章 不買賬第781章 拆遷爲重第1122章 聶振邦的講話第329章 組織談話第307章 突破口第532章 撤職查辦第572章 新的時代第717章 現場辦公會第1169章 貧困農村第183章 開門紅第276章 我爸是市長第1236章 大結局第762章 企業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