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變通之法

趙昺此時若是在近前,聽了月赤察兒的分析也一定會將其視爲知己的。其以爲大宋之所以未趁水戰大勝之際北伐主要也是錢糧短缺,主要是當下南朝嚴禁軍隊屯田,一切開支皆由朝廷撥付,而宋軍非蒙軍在戰事只需攜帶數日糧草,多是就地解決,這就導致宋軍開支巨大。

月赤察兒估算即使在平日大宋維持軍隊也日需三十萬貫以上,一年需要千萬貫的軍費,若是戰時至少也要翻上一倍,則需要二千萬貫,且根據戰鬥的規模和激烈程度會成倍的增加。這也是大宋在收復江南後便未再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原因,他以爲南朝當下除了穩定朝局之外,便是休養生息,積蓄錢糧。

“你以爲南朝在近幾年之內是無力發起北伐嘍?”真金還是頭一次聽到如此說法,覺得十分新奇,又覺得十分興奮,又往前湊了湊問道。

“大汗,我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因此大不必如伯顏一般急於修築江防,而是要緩緩圖之,即避免了刺激南朝頻繁用兵,也可以藉機悄無聲息的從容逐漸將江防逐漸完成,如此也可以利用兩淮的財稅逐年投入完成江防工程,又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月赤察兒言道。

“嗯,說的好。這樣一來,朝中的臣僚們便也沒有了彈劾伯顏的藉口,平息了風波!”真金想了想深以爲是,又抓過一塊肉邊吃邊道。

“恐怕難以如大汗之意啊!”月赤察兒卻搖搖頭,將一塊剔去了肉的骨頭扔到一邊道。

“這又爲何?”真金剛剛露出的笑容又僵住了,驚詫地問道。

“大汗,朝中的漢臣和蒙古舊將一起彈劾伯顏,看似是因爲修築城防之事,其實只是藉口,他們要將伯顏趕出朝堂纔是本意。”月赤察兒將肉放在火上炙烤道。

“他們要將伯顏逐出朝堂?其精通漢法,又支持起用諸多漢臣,且其戰功卓著,在蒙古和色目中人甚有威望,你說他們兩派都要將其逐出朝廷,這又怎麼可能!”真金搖搖頭不大相信地道。

“大汗,其實正是因爲聲名累人。伯顏雖然支持漢法,但是在那些漢臣眼中其仍是色目人,而非與他們一條心,且又深受大汗寵愛,一旦其上奏廢除漢法,將是功虧一簣;另一方面,蒙古衆將佩服其戰功,卻對其支持漢法甚爲不滿,以爲他背叛了傳統,壓制舊宗,因而才也欲將其趕出朝堂。”月赤察兒笑笑道。

“原來如此,他們好毒的心思。伯顏現在乃是國之棟樑,他們若是得逞便等於去了我的左膀右臂,不得不受他們挾制了,當下自不能順了他們的意。”真金喝了口酒將碗坉在桌上憤憤地道,看着在火上被烤的滋滋作響的肉,覺得彷彿那就是自己。

“大汗,當前羣情洶洶,自不可強自爲之,如此只怕會讓兩黨合流,那樣就更加不好對付了。”月赤察兒言道。

“將伯顏罷黜,那豈不依了他們的意,我絕不會那麼做。”真金斷然道。

“大汗,我也非此意,但是可以換個方法!”月赤察兒對惱怒的大汗,卻不慌不忙地道,“當下大汗的幾位王子皆已成人,而西北的海都近期又在作亂,大汗正可派一位王子前去撫軍,並遣一位重臣從旁扶助!”

“……”真金聽了沒有立即回答,而陷入沉思之中。他清楚在阿里不哥之亂被平定後,海都卻是異軍突起,其早在幾年前後公然打出反對元朝的旗幟後,與西北不服忽必烈掌握大權的蒙古諸王互相配合,屢次侵入元朝西北邊區,幾乎顛覆元朝在吐魯番和高昌地區的統治。

海都是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窩闊臺的孫子,但其父合失死得很早。父親的早逝對海都可能是一件好事,這讓他能夠在蒙哥繼位成爲蒙古大汗之後,針對窩闊臺和察合臺系王子的大清洗中倖存下來。他一直默默積攢實力,以圖復仇。但要在無人照應的情況下再起,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海都只能勉強從流散各處的窩闊臺部衆中,蒐集了數千人的軍隊,在朮赤系王子建立的欽察汗國和蒙哥系王子把持的蒙古王庭之間,苦苦掙扎求存。一直到蒙哥系內部爆發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汗位之爭,海都纔有了發展壯大的空間。隱忍多時的蒙古王子,抓住機會,支持反對忽必烈的阿里不哥,一舉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而海都的窩闊臺汗國,主要分佈在西方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與元朝之間。他的反叛,讓朝廷的使者不能順利傳達大汗旨意,這讓歷經三代人征戰才建立起來的蒙古汗國顯得有些有名無實。爲了消滅這個卡在東亞與中亞大動脈上的頑敵,忽必烈花費了不少功夫,然而逐步進入轉型期的蒙古帝國,此時卻在面對昔日同袍時,表現出很多原先沒有的不適應。

元朝對窩闊臺汗國的崛起不可謂不重視。在忽必烈時就先後派出丞相伯顏、太師玉速貼木兒等名臣出鎮西北。以優勢兵力,不斷反擊海都一派的進攻。但一直到忽必烈去世,兩軍仍然在天山南路一線和窩闊臺汗國反覆拉鋸,無法將其徹底剿滅。

看似無論是人口數量,軍隊的數量還是經濟規模,海都的窩闊臺汗國都無法和南宋相提並論,卻敢於在十年裡反覆進攻元朝邊地州郡,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

海都本人精明強幹,善於合縱連橫。他以窩闊臺蒙古大汗登基日時所有宗王立下的“只要是從窩闊臺合罕子孫中出來的,哪怕是一塊肉,我們仍要接受他爲汗”的誓言爲號召。很快得到了許多不滿元朝和伊兒汗國統治的蒙古貴族支持。海都還干涉察合臺汗國事務,和兩代察合臺汗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同盟關係,控制了中亞的核心地區。

而欽察汗國表面上尊奉元朝詔令,實則暗中協助海都壯大以牽制元朝和伊兒汗國,爲自己向伊兒汗國領土的進一步擴張製造有利條件。而忽必烈在察合臺汗國內部扶持的阿魯忽在戰爭中失敗後,導致海都扶持的察合臺汗長期在位。以致四大汗國裡真正協助元朝作戰的,只剩下蒙哥系的伊兒汗國,導致久戰無功。

自在遼陽設東京行省以管轄遼東地區,鎮守遼東的乃顏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而不安。其是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的玄孫,於是今年他聯合合撒兒后王勢都兒、合赤溫後裔勝納哈兒等舉兵反叛,並與海都及西北諸王勾結作亂,對西北形成強大的威脅,卻也正需派大將前去平亂。

“大汗,海都之亂已經年,幾乎年年用兵,耗費錢糧甚巨,平定了海都便可節約下鉅額的軍費,且可將北軍南調用於攻取南朝。”月赤察兒見大汗久久未語,又繼續說道。

“嗯,這確是一舉兩得之策。你的意思是將伯顏調往西北主持平亂,從而即可避免朝爭,又不傷伯顏。”真金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好處,點點頭道。

他曾撫軍西北,當然清楚蒙元戰鬥力最弱的軍隊就是原部署在江南的漢軍,其次是中原及川蜀和雲南的屯駐軍,再便是侍衛親軍和西北諸軍。但是在他看來西北諸軍要比駐紮於兩都的侍衛親軍的戰鬥力還要強,若將其南調用於攻宋將是易如反掌。

“正是啊,伯顏可仍掛尚書右丞的職銜,又兼輔助王子之功,地位只會更加穩固,且又能安撫西北諸軍,依然是大汗的臂助。”月赤察兒將烤架上的肉翻了個面言道。

“你以爲遣哪位王子前往西北好呢?”聽了其言,真金喝口酒又問道。

“當然是晉王,他曾在漠北擔任主帥,熟悉軍務和軍情,自能很快上手的。”月赤察兒言道。

“這是你的主意,還是其他人託你遊說我的?”真金聽了卻臉色一變,肅然說道。

真金坐上汗位之後,雖然十分操勞,但也感受到了萬人之上,主宰世界的滋味,自然不願失去。可他因爲身體一直欠佳,便有人多次明裡暗裡的勸說他早立儲君。他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是擔心其哪天猝死,又會引發汗位之爭。

不過食髓知味的真金卻對此十分反感,也體會到了當年有人讓父親禪位,其爲何會如此暴怒。他想着這些之所以讓自己早立太子,說不定就懷有讓他禪位之意。今天月赤察兒又提起此事,不由的讓他心生警惕,其又是受人蠱惑前來遊說自己,想想自己的身邊人都懷有此心,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真金有三個兒子。長子甘麻剌作爲嫡長孫,自小由忽必烈皇后察必撫養長大,封晉王,似乎是傾向把這位孫子當接班人來培養。其自然是皇位最佳的繼承人,且符合儒家的倫理觀念,自然受到一班漢臣的推崇,也爲其奔走,希望能立其爲儲君。

次子答剌麻八剌,真金爲燕王時出生於燕王府,也深得忽必烈的寵愛,年齡稍大後賜侍女郭氏,後來娶魯王按陳的孫子渾都帖木兒之女弘吉剌·答己爲正妃。不過答剌麻八剌自幼多病,又天生殘疾——是個啞巴,這自然也將其排出在汗位之外,而忽必烈對其鍾愛也更多是處於憐憫之心。

三子鐵穆耳確是深得皇后闊闊真的喜愛,其對長子並沒有多少感情,而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幼子守竈,她當然更希望以其爲儲君,這也贏得了蒙古宗王和臣屬的支持。所以當下雖然儲位未定,但是爭鬥已經暗中展開,讓真金對於相關的事情異常敏感。

“大汗……我並未受誰之託,只是就實而言!”大汗突然變臉,將月赤察兒嚇了一跳,也意識到自己的話觸及到了皇帝的逆鱗,趕緊跪下施禮道。

“起來吧,肉都要烤糊了!”真金皺着眉冷着臉看了會兒跪地不起的月赤察兒一番,見其汗水順着臉頰不斷流下,滴滴答答的落在皮製的地板上,卻不敢擡手擦一擦,似是十分懼怕,他才面色稍緩擡手言道。

“謝大汗,我確是無心之言,且只是建言,實未有私心,一切還需大汗定奪!”月赤察兒自幼隨王伴駕,當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別看平時可以與大汗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甚至同塌而眠。但是一句話說錯,那眼前的富貴轉眼便化爲烏有,甚至至此失去信任,再難翻身。他再次叩首言道,並不敢起身。

“嗯,我也並無怪你之意,只是擔心你受他人鼓惑而不自知!”真金看其依然面色惶恐,言語中帶着顫音,顯然被嚇得不輕,便也信了八分,而更是滿足了他的小小自尊心,點頭露出笑容道。

“是、是!”月赤察兒這才起身,來到烤架前撿了兩塊好肉放到大汗的盤中,斟上酒。餘下幾塊略微烤糊的卻沒有扔掉,而是放到自己的盤中。

“你以爲將伯顏北調平亂,那麼江北兩省由誰統帥爲好呢?”對於月赤察兒的恭謹真金十分滿意,可中間的小插曲讓兩人間有些尷尬,他舉杯邀其共飲緩解了下氣氛纔再次相詢道。

“大汗若是不棄,我想前往兩淮統軍對抗南朝!”月赤察兒猶豫了下,再次起身跪下道。

“你去統帥兩省之兵?”真金有些驚詫地道。

“是,大汗。我自入仕便進入怯薛,雖領兵多年,卻沒有寸功,實在是同僚之中擡不起頭!”月赤察兒言道。其實這也是他的一塊心病,蒙古人最重軍功,而他雖然位居高位,但是不如同是勳臣之家的安童、伯顏、玉昔帖木兒等人光彩,乃請求出戰。

“呵呵,你親佩弓矢,日夜守衛宮帳,保護了宮中的安寧,功勞就很大了,何必要自身上陣殺敵呢!”真金也很快明白了其的心思,知道其祖上都是疆場上的悍將,靠着一刀一槍掙下了今日的功勞,而作爲武將世家其也是想立下戰功,穩固在朝中的位置,但是他還是勸慰道……

第084章 高論第723章 崩潰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795章 皇帝慘嗎第785章 困獸第142章 安瓊策(一)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1220章 請君入甕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1009章 臭事第1007章 撐腰第111章 師徒鬥(一)第709章 泰寧寺第928章 非是易事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613章 各施手段第004章 感冒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174章 金湯之城第992章 財神歸來第1246章 攻守逆轉第1296章 制度保障第355章 勸死書第473章 慌了第754章 另類‘殺手’第296章 不妥第620章 橫刀立馬第161章 點撥第1105章 感觀第977章 實用主義第1219章 隨機應變第057章 進宮第128章 設想第1090章 孤注一擲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1179章 好事難做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133章 預警第014章 夢中局第405章 勢有可爲第102章 分歧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1431章 朕不答應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196章 以鈔爲槍第998章 ‘飯’難第113章 師徒鬥(三)第867章 不爭之爭第278章 話不投機第479章 逼瘋了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800章 暗流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924章 不一樣第038章 攬才第626章 掙扎第299章 打造堡壘第334章 必有一戰第456章 動作第1025章 欲做賊第641章 出宮第327章 靜觀其變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032章 煩心事兒第109章 不得已第128章 設想第374章 汲水路第568章 反省第979章 能咋地第029章 飲福第047章 分歧第126章 發現第277章 威脅第984章 阻力重重第601章 假道伐虢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1305章 古董猶在第1425章 看看孩子第848章 ‘解放’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1343章 確定方位第483章 缺德帶冒煙第1104章 臘八粥第616章 蠍子炮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617章 前奏第1036章 漸入尾聲第188章 二選一第958章 大有不同第091章 整編(三)第710章 風乾雞第495章 安撫第459章 私鹽第003章 隔離船第1225章 輕重緩急第467章 羣策羣力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
第084章 高論第723章 崩潰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795章 皇帝慘嗎第785章 困獸第142章 安瓊策(一)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1220章 請君入甕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1009章 臭事第1007章 撐腰第111章 師徒鬥(一)第709章 泰寧寺第928章 非是易事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613章 各施手段第004章 感冒第648章 因時就事第1174章 金湯之城第992章 財神歸來第1246章 攻守逆轉第1296章 制度保障第355章 勸死書第473章 慌了第754章 另類‘殺手’第296章 不妥第620章 橫刀立馬第161章 點撥第1105章 感觀第977章 實用主義第1219章 隨機應變第057章 進宮第128章 設想第1090章 孤注一擲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1179章 好事難做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133章 預警第014章 夢中局第405章 勢有可爲第102章 分歧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1431章 朕不答應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196章 以鈔爲槍第998章 ‘飯’難第113章 師徒鬥(三)第867章 不爭之爭第278章 話不投機第479章 逼瘋了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800章 暗流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924章 不一樣第038章 攬才第626章 掙扎第299章 打造堡壘第334章 必有一戰第456章 動作第1025章 欲做賊第641章 出宮第327章 靜觀其變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032章 煩心事兒第109章 不得已第128章 設想第374章 汲水路第568章 反省第979章 能咋地第029章 飲福第047章 分歧第126章 發現第277章 威脅第984章 阻力重重第601章 假道伐虢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1305章 古董猶在第1425章 看看孩子第848章 ‘解放’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1343章 確定方位第483章 缺德帶冒煙第1104章 臘八粥第616章 蠍子炮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617章 前奏第1036章 漸入尾聲第188章 二選一第958章 大有不同第091章 整編(三)第710章 風乾雞第495章 安撫第459章 私鹽第003章 隔離船第1225章 輕重緩急第467章 羣策羣力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