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家藥鋪

二更,

“連爹孃也要瞞着?”小七問。

連蔓兒想了想,還是點頭。這兩天她冷眼看着,張氏和連守信手裡真是一文錢都沒有,想來是從沒有私房錢的觀念。若是他們知道了這件事,要把錢交給周氏,那可就麻煩了。

連蔓兒和連枝兒、五郎、小七商量妥當,這纔回到家裡。周氏看見他們挖的野菜又好又多,也沒說什麼。連守仁兄弟三個還在鎮上沒有回來,連家的午飯很簡單,就是黍米稀飯、窩窩和鹹菜。因爲心裡有事,幾個孩子飛快地吃了午飯,就回了廂房。

秋天的中午是很熱的,還沒有到秋收的時候,連家的人習慣中午的時候睡午覺。等着大家都

歇下了,幾個孩子這纔起來,五郎和連枝兒去推平板車,連蔓兒和小七準備籃子和麻袋。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去?”張氏沒睡着,看見了問。

“娘,我們出去玩。”連蔓兒道。

“大中午的,外面熱着那,還是在家歇着吧。”張氏道。

“我們有陰涼的地方,哥說還給我找鳥蛋吃。”連蔓兒道。

她們回來的時候,將烤鳥蛋給連蔓兒吃的事跟張氏說了。

“娘,我們把平板車推走了。蔓兒和小七走累了,就讓他們坐板車上。”連五郎道。

“去吧,別走太遠,早點回來,小心別把車弄壞了。”張氏囑咐道。

幾個孩子歷來都讓人放心,連蔓兒的臉色紅撲撲地,顯然出去了一趟,精神都好了許多,張氏心一軟,就不忍阻攔了。

他們推着車出了村子,這次沒有往田裡走,而是沿着小路,往西邊走,走不多遠,就看見一座低矮的山麓,鬱鬱蔥蔥地,若隱若現地能看見一些墓碑。連蔓兒就猜到那必然是南山。從南山腳下又往南繞過去,周圍就變得荒涼了起來,平地變成了連綿起伏的丘陵,田地就少了,灌木、矮林多了起來。

從矮林中的小路繼續往南走,前面地勢高了起來,草木更茂密了。

“是我來撿樹枝的時候發現的。”連五郎一邊走,一邊說道。

連蔓兒看周圍,多是低矮的山坡,夾着些深深淺淺的溝壑,都長滿了灌木雜草。連五郎顯然對這裡十分熟悉,拉着車三繞兩繞地就走到一塊低窪的平地上。

“就是這。”連五郎停住腳道。

一簇簇,一叢叢,都是苦姑娘兒秧子,上面結滿了苦姑娘兒,好些已經紅了,還有很多依舊青綠色的。

“咱們只挑紅了、熟了的摘,那些青的,等過些天紅了,還能再摘一次。”連蔓兒道。

連蔓兒、連枝兒、連五郎和小七就將車子放在一邊,都提了籃子,開始粉頭摘姑娘兒。等籃子摘滿了,就送出來,裝到車上的麻袋裡。

沒有風,太陽很毒,一會功夫連蔓兒的額頭就見了汗。汗水又順着鬢角直流到脖子裡,感覺很不舒服。可連蔓兒一點都不想抱怨,她心裡是快樂的。

連枝兒、連五郎和小七更不用說了,都乾的相當起勁。幾個孩子都是做慣了活計的,也就多半個時辰的功夫,就將附近能摘的苦姑娘兒都摘完了。

連蔓兒看了看,她們摘了整整六個麻袋的苦姑娘兒。一隻麻袋她們四個一起擡,都相當的吃力。這六隻麻袋加在一起,估計着起碼有四五百斤。

連五郎將麻袋整理好,又在上面蓋上了一層草簾子。他和連枝兒在前面拉車,連蔓兒和小七在後面幫着推,從山裡繞出來,這次沒進村裡,直接上了官道,一直往鎮上去了。

這個時辰,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他們緊挨着路邊走,有路邊大樹的陰涼,這時又有了些風,倒也不算特別的辛苦。只是,他們畢竟還是小孩子,推着四五百斤重的東西,走的很慢。連五郎和連枝兒都走的汗津津的,爲了不讓弟弟和妹妹累着,他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頭。

不到四里的官道,他們走了大約不到兩刻鐘的功夫,青陽鎮就在眼前了。

連蔓兒想起一個問題。

“王家的生藥鋪怎麼走?”

“就在前大街上,咱們趕集的時候去過的,蔓兒你忘了?”連枝兒笑道。

連蔓兒就不說話了。

青陽鎮很是繁華,前大街更是鎮上最繁華的街道。街面很寬,都鋪的是青石的地面,兩側都是各種鋪面,兩三層的酒樓就有四五家。即便不是集日,街道上也是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到了。”小七叫了起來。

在街道北面,是五間的一個大鋪面,朱漆牌匾上濟生堂三個鎏金大字,極是蒼勁古樸。這濟生堂是王家祖上傳下來的產業,在錦陽縣有許多分號,聲名很是響亮。

連五郎將車停在藥鋪門口,他和連枝兒看着車。連蔓兒就帶着小七往藥鋪裡走。

連蔓兒剛邁步進了藥鋪,立刻就有小夥計迎了上來。他見來的是個沒留頭,沒系裙子的小姑娘和以個小男孩,臉上的笑容也沒有變。

“小姑娘是買藥?”小夥計問兩人身後並沒有跟着大人,就問連蔓兒。

“我是來找人的,麻煩小哥幫我通傳一聲。”連蔓兒脆生生地道,“我們是三十里營子的,和你們三少東家說好了,來送東西。”

濟生堂的王大王掌櫃正站在櫃檯後面,看見連蔓兒態度大方,說話清楚,就從櫃檯後面走了出來。

“是連家的……三姑娘吧。”王掌櫃道,“我們三少爺都和我說了。東西在哪?”

“這是我們王掌櫃。”小夥計道。

“王掌櫃安,”連蔓兒便福了一福,指着門外,“就在門外。”

“這樣,那請三姑娘到後面坐,我這就讓人把東西搬進來。”

王掌櫃一邊打發夥計去通知王幼恆,一邊帶着人出來,將幾麻袋的苦姑娘兒往後頭搬。

連蔓兒跟着王掌櫃進了後院,看着夥計們將苦姑娘兒倒出來過秤,就見王幼恆匆匆地走了過來。

“蔓兒,沒想到你們來的這樣快。”

第523章 認清現實第632章 意想不到第148章 買家第530章 對策(二)第972章 親疏第66章 耮花生第695章 田莊第457章 連蔓兒出主意第130章 耮忙第679章 反擊第332章 搶奪第744章 命第39章 麻煩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497章 糾纏第98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306章 興旺之兆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236章 抓豬羔第827章 敘第748章 喜氣盈門第656章 歸家第77章 夜半尋人第290章 被逼出來的法子第492章 童生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375章 揭露第818章 敘舊第698章 秋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473章 夜讀第572章 亂第276章 春耕第936章 託關係第743章 說破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360章 威望第152章 借光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43章 吃小竈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212章 買年貨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358章 豐收第469章 初春第145章 考試第950章 爲難事第403章 抽水馬桶第959章 指點第1011章 婆婆、媳婦、小姑第775章 內外有別第261章 沾親帶故第565章 衝突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149章 賣酒第198章 婆媳鬥第239章 還是房產第655章 煩惱第951章 義憤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386章 送別第649章 挑眼第918章 仲秋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251章 責任劃分第51章 殺雞第925章 桃花劫第736章 陰錯陽差第805章 破五第200章 殺年豬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918章 仲秋第260章 貴人駕臨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71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155章 喪事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634章 解圍第986章 忙中偷閒第543章 分歧第228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352章 消暑第850章 養不熟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456章 攀親戚第742章 明修棧道第613章 悔不當初第892章 除服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237章 亂鬥第876章 守靈第911章 蛇-大-仙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972章 親疏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644章 田園風光第442章 終於回家了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
第523章 認清現實第632章 意想不到第148章 買家第530章 對策(二)第972章 親疏第66章 耮花生第695章 田莊第457章 連蔓兒出主意第130章 耮忙第679章 反擊第332章 搶奪第744章 命第39章 麻煩第762章 吵鬧不休第497章 糾纏第98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306章 興旺之兆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236章 抓豬羔第827章 敘第748章 喜氣盈門第656章 歸家第77章 夜半尋人第290章 被逼出來的法子第492章 童生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375章 揭露第818章 敘舊第698章 秋第753章 衣錦還鄉第473章 夜讀第572章 亂第276章 春耕第936章 託關係第743章 說破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360章 威望第152章 借光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43章 吃小竈第802章 這婚事能成嗎第212章 買年貨第270章 兩代婆媳第358章 豐收第469章 初春第145章 考試第950章 爲難事第403章 抽水馬桶第959章 指點第1011章 婆婆、媳婦、小姑第775章 內外有別第261章 沾親帶故第565章 衝突第135章 全福人兒第149章 賣酒第198章 婆媳鬥第239章 還是房產第655章 煩惱第951章 義憤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386章 送別第649章 挑眼第918章 仲秋第277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251章 責任劃分第51章 殺雞第925章 桃花劫第736章 陰錯陽差第805章 破五第200章 殺年豬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918章 仲秋第260章 貴人駕臨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71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155章 喪事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634章 解圍第986章 忙中偷閒第543章 分歧第228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352章 消暑第850章 養不熟第249章 一筆爛賬第456章 攀親戚第742章 明修棧道第613章 悔不當初第892章 除服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237章 亂鬥第876章 守靈第911章 蛇-大-仙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972章 親疏第99章 無巧不成書第644章 田園風光第442章 終於回家了第982章 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