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錦上添花

午睡,做了個噩夢。夢見有母女兩個,當着弱顏的面,偷走了弱顏的東西。弱顏追過去討要,兩人不肯還,還惡語相向,最後把弱顏的東西給扔了一地。

弱顏跟她們講理,一肚子的話,卻發不出聲音。不知道有沒有童鞋有過類似的經歷,那種感覺……

最後,弱顏是哭醒的……

醒後,心情很糟糕,聯想到很多事情,最後想到正在寫的文。

寫文如何費神費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完全瞭解的。借用句俗話,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我也只說一句--盜(dao)、版(ban)、衆,請自重,並尊重作者的勞動。

加更,求粉紅。

“魯先生來信給五郎做媒了?”聽了連蔓兒的話,連守信和張氏都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

“嗯。”連蔓兒點頭確認。

“快,快把魯先生的信念念。”連守信就忙道。

五郎是不好念這封信的,連蔓兒就將信遞給了旁邊躍躍欲試的小七。

小七接過信來,並不推辭,就將信從頭到尾地念了一遍。等小七放下信來,連守信和張氏都已經是喜上眉梢。

“這可真是天定的緣分啊,天緣湊巧!”張氏高興的唸佛道。

“魯先生的信,來的太及時了。”連守信連連點頭道。

張氏和連守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魯先生在信中,給五郎提的親事,正是秦通判的長女秦若娟。魯先生信中說,五郎和秦若娟年貌相當。可爲良配。

信中,魯先生還詳細地介紹了秦家的家世,以及他和秦通判相交的淵源。秦通判和魯先生是同榜的進士,曾共同在京中爲官。相交頗深。兩家也曾經是通家之好,因此對秦家頗爲了解。

秦家是河間府的大族,也是耕讀傳家,每一代都有子弟出仕,近三代出色的子弟越來越多。雖然官做的並不大,但官聲都極好。秦通判本人,除了在京爲官之外,還放過幾任外任,都任的是學正等相關的官職。官職雖微。卻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

魯先生在信中。對秦通判的爲人,還有秦家的門風是交口稱讚。

至於魯先生怎麼突然想起要牽這個紅線,在信中也有所提及。原來是秦通判與魯先生通信。信中提到過五郎,言辭中對五郎很是青眼有加。魯先生因此想到。老友家中正有一女待字閨中,而自己的得意門生,如今也正在尋求良配。另外,連守信也曾經對他有過話,說是若有合適的姑娘,五郎的婚事,他做先生的可以做主。

魯先生並沒有自作主張,而是寫了這封信來,表示要做保山。同時,魯先生在信中還說,除了這封信之外,他同時還給秦通判寫了一封信,說的是同一件事。

魯先生這封信,在此時無異於是錦上添花。一家人本來就已經中意這門親事,有魯先生這番話和作保,自然更加樂意。

想來,秦家那邊接了信,也和他們是一樣的。連蔓兒想,那秦通判給魯先生寫信,怕也是存了心思的。魯先生聞絃歌而知雅意,且在寫來的信中也有所表露。

“這還等啥,乾脆,你現在就去,拿着這封信。”連守信就對張氏道。這兩口子在娶兒媳婦這件事上,可比五郎還要急切。無他,實在是急着想抱孫子了。

張氏沒有異議,不過也沒馬上行動,而是看向五郎和連蔓兒。家中的大事,都要經過五郎和連蔓兒,這是一家人素來的習慣。

五郎沒說話。

“我看行。”連蔓兒想了想,就道。本來,張氏是打算明天去的,但是現在接到魯先生的這封信,則是現在就過去爲好。

婚配這件事上,男方主動、積極、熱情一些並不會被人看低,相反,還可以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誠意。擡頭嫁女、低頭娶婦,這句俗語說的不僅是婚配雙方的門第,也包括了婚配雙方的態度。女方家可以矜持一些,男方一家要是矜持,那就不讓人待見了。

接了魯先生的信立刻過去和秦夫人商量婚事,一來表示對魯先生意見的敬重,二來也表示自家對這門婚事的滿意。

一家人略做商量,就換了衣裳,坐車往秦府來。

到了秦府,連守信和五郎被秦通判接進書房,連蔓兒則跟隨張氏在二門口下車,被秦夫人母女接近了內室。

等茶果擺上來,大家說了一番客套話,連蔓兒就朝秦若娟使了個眼色。

“若娟姐,你上次繡的那件斗篷,可繡好了沒有?”連蔓兒笑着問秦若娟道。

“你來的正是時候,剛繡好,正要給你看看。”秦若娟說着,就站起身。

兩個人跟秦夫人、張氏行禮告辭,就往秦若娟的房裡來,留下張氏和秦夫人自己說話。畢竟,秦若娟在場,張氏也不好直接跟秦夫人談婚事。

秦通判家住的是通判府,四進的一所宅院,不算寬敞,不過收拾的也頗精緻。秦若娟的閨房,就在秦夫人正房後面的幾間後罩房內。

連蔓兒是來熟了的,因此到秦若娟屋裡坐下後,也不拘束。秦若娟親手端了香茶上來,又讓連蔓兒吃果子。

“我還得謝你送來的那些青菜,還有花,這大冬天,實在難得、稀罕。”秦若娟就對連蔓兒笑道。

“不算什麼,咱們之間,何必說謝字。你們來了沒多久,咱們這好吃的好玩的還多着那,只要你別嫌粗糙。……等過些天,我讓人送凍柿子和凍梨過來給你嚐嚐。那纔是咱們遼東的風味。”連蔓兒就笑道。

“好。”秦若娟笑道。

“要說謝,我還得謝若娟姐上次送的柿餅。我們都說好。咱們遼東府本地雖然也有,就是沒你們那個糯。”連蔓兒就道。

“要是喜歡吃,這裡還有。我們老家那別的沒有,專門有一座山。種的都是柿子。還有一座山,都是金絲小棗。這些年篩選下來,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秦若娟就道,

秦通判在老家也有一些祖產。

“可覺得冷?”連蔓兒又問。

秦若娟老家在河間府。與保定府臨近,後來跟隨秦通判在外任上,頗在南方住了幾年。遼東府這裡,是他們到過的最北方,也是最寒冷的地方。

“還好,”秦若娟就道,“比在京城的時候冷些。……家裡的碳,都比在京城的時候多消耗一半。”

不比那些嬌滴滴的小姑娘們,秦若娟頗懂得家事。也肯在這上面留心。顯然平時也是幫着秦夫人料理家事的。家中的長女多是如此。連蔓兒覺得這不是壞事。

兩個人說了一會,秦若娟就將連蔓兒剛提到的斗篷拿了出來,讓連蔓兒看。秦若娟顯然是在針線、刺繡上下過大工夫的。一朵大紅牡丹,花瓣、花蕊、花葉和花枝就分別用了五六種不同的針法。線的配色上也非常的細緻。

連蔓兒這兩年多在家中,也用了些工夫在針線上,但要她這麼用心,卻是難。張氏也見過秦若娟的針線,每每讚不絕口。張氏相中的秦若娟,與秦若娟的好針線大有關係。

連蔓兒拿着斗篷細看,也忍不住連連誇讚。

秦若娟就提到在江南的時候,秦夫人曾找過在宮中伺候過的繡娘來教導過她的針線。

“……那時做的工夫才難那,我那時候也小,一天下來,絮煩的了不得……”秦若娟就道,“蔓兒,這幾種針法,你要是喜歡,我教給你,就怕你嫌絮煩,那也沒什麼,往後你想要什麼,告訴我,我給你繡……”

“現在說的好聽,哄我高興。”連蔓兒就故意笑道,“等你往後出了門子,有了若娟姐夫,到時候還記得我是誰那,更別提這工夫給我繡東西了。”

“你……”秦若娟被連蔓兒打趣的臉就紅了。

“我肯學的,若娟姐。”連蔓兒見秦若娟臊了,立刻就又笑道。

兩個人說了幾句針線上的話,連蔓兒突然就嘆了口氣。

“怎麼突然嘆氣,是有什麼煩心事?”秦若娟立刻就問道。

“哎,是魯先生,剛給我哥來信,要給我哥保媒……”連蔓兒就道,說完,就偷偷打量秦若娟的臉色。

秦若娟臉上的紅暈剛褪,聽了連蔓兒的話,臉上又有些見紅。因爲怕讓連蔓兒看見,秦若娟有些急促地收起了斗篷,轉身就要進裡屋。

連蔓兒見秦若娟這樣,有些啞然失笑。

一會,秦若娟才又拿着一條用花繃子繃起來的綢帕子走了出來,臉上也沒那麼紅了,說是讓連蔓兒看她新繡的帕子。

連蔓兒也只做不知,接過來細看,一邊品評兩句。

“若娟姐,你的針線真是沒的說,我娘總在我跟前誇你。你不知道,要是能換,我娘肯定願意把你換過去給她做閨女。”連蔓兒就又道,“我有個姐姐,嫁出門了,若娟姐要是到我家,做我姐姐就好了。我爹孃不定多高興那,就是我哥……,還有我弟,也肯定都願意。”

“淨說些瘋話。”秦若娟臉色微紅,輕輕地道。

“若娟姐,你猜魯先生給我哥說的是哪家的姑娘?”連蔓兒突然又問。

“這、這、我怎麼知道。”秦若娟臉色更紅,垂下了眼簾,輕輕地說道。

“那若娟姐,你也不問問我?”連蔓兒故意又道。

“我……”

“我現在就擔心,人家姑娘家未必會答應那。若娟姐,你說,人家會答應不?”連蔓兒又道。

“你這瘋丫頭,再說這話,我就不搭理你了。”秦若娟的臉完全紅了,一面乾脆伸手過來咯吱連蔓兒。

魯先生同時送出來的信,連蔓兒家收到了,秦家自然也收到了。這樣的事,秦夫人應該已經知會過秦若娟。秦若娟如果一味的矜持、迴避,連蔓兒反而會有些擔心,如今這樣,雖未說破,卻也心照不宣。而且,未來的姑嫂兩個算是開誠佈公,更少了一層疏離。

兩個女孩子笑鬧了一陣,彼此更親近了。而此刻,張氏和秦夫人早已經揭破了窗戶紙,相對都笑眯了眼睛。

在前廳,秦通判含笑捻着鬍鬚,受了五郎一禮。

送上加更,求支持。

午睡,做了個噩夢。夢見有母女兩個,當着弱顏的面,偷走了弱顏的東西。弱顏追過去討要,兩人不肯還,還惡語相向,最後把弱顏的東西給扔了一地。

弱顏跟她們講理,一肚子的話,卻發不出聲音。不知道有沒有童鞋有過類似的經歷,那種感覺……

最後,弱顏是哭醒的……

醒後,心情很糟糕,聯想到很多事情,最後想到正在寫的文。

寫文如何費神費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完全瞭解的。借用句俗話,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我也只說一句--盜(dao)、版(ban)、衆,請自重,並尊重作者的勞動。(未完待續)

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191章 交鋒第929章 楓林第363章 上禮第60章 油梭子餡餃子第410章 上眼藥第153章 再動家法第328章 挑明第262章 風箏與柳笛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746章 冬寒第786章 立場分明第174章 萬事開頭難第3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賠禮第118章 害人反害己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885章 絕情第744章 命第484章 春夏之交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504章 送菱角第938章 暖棚第683章 翻小腸第236章 抓豬羔第166章 糾紛第769章 喜悅第843章 鬧起來了第358章 豐收第475章 鵝鵝鵝第446章 報喜第195章 孝心第808章 戲酒第456章 攀親戚第308章 小滿第475章 鵝鵝鵝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186章 吐血第235章 田莊計劃第427章 逆襲第752章 葫蘆第92章 鬥法第460章 爲什麼回來第157章 奇怪的事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819章 留吃飯第925章 桃花劫第16章 野雞蛋第620章 歡喜第677章 服軟第344章 要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663章 身前身後事第322章 傾吐實情第903章 禮下於人第226章 打春餅第539章 轉變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787章 偏心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990章 入套第941章 喜好第882章 再分家第673章 一物降一物第109章 賣不賣第937章 兄弟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86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355章 商議第549章 鄰里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225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995章 怒斥第786章 立場分明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767章 計較第595章 二月二第946章 下奶第291章 雨第552章 相爭第901章 金榜題名第47章 婦科聖手第905章 有所求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896章 唸書不念書第420章 僱工番外五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410章 上眼藥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699章 泥濘第398章 姐妹第991章 千鈞一髮
第704章 見微知着第191章 交鋒第929章 楓林第363章 上禮第60章 油梭子餡餃子第410章 上眼藥第153章 再動家法第328章 挑明第262章 風箏與柳笛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434章 五香驢肉第884章 不爲人知的心思第746章 冬寒第786章 立場分明第174章 萬事開頭難第3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897章 兄弟齊赴考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117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賠禮第118章 害人反害己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885章 絕情第744章 命第484章 春夏之交第333章 互不相讓第504章 送菱角第938章 暖棚第683章 翻小腸第236章 抓豬羔第166章 糾紛第769章 喜悅第843章 鬧起來了第358章 豐收第475章 鵝鵝鵝第446章 報喜第195章 孝心第808章 戲酒第456章 攀親戚第308章 小滿第475章 鵝鵝鵝第304章 失去掌控第186章 吐血第235章 田莊計劃第427章 逆襲第752章 葫蘆第92章 鬥法第460章 爲什麼回來第157章 奇怪的事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819章 留吃飯第925章 桃花劫第16章 野雞蛋第620章 歡喜第677章 服軟第344章 要第369章 大家一起去上任第663章 身前身後事第322章 傾吐實情第903章 禮下於人第226章 打春餅第539章 轉變第706章 嫁妝風波(二)第787章 偏心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990章 入套第941章 喜好第882章 再分家第673章 一物降一物第109章 賣不賣第937章 兄弟第374章 忍無可忍第86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355章 商議第549章 鄰里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225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540章 二進宋府第995章 怒斥第786章 立場分明第401章 內部消息第767章 計較第595章 二月二第946章 下奶第291章 雨第552章 相爭第901章 金榜題名第47章 婦科聖手第905章 有所求第128章 連家辦事情第896章 唸書不念書第420章 僱工番外五第682章 敬酒與罰酒第410章 上眼藥第654章 一日不見第699章 泥濘第398章 姐妹第991章 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