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辦公室,李勇就開口道,“關於你跳級的這事,學校老師經過研究……”
李勇話音未落,林青桑就急着問道,“不會是又不允許我跳級了吧?領導說話可得說話算話呀。”
林青桑此時有些擔憂,常青是出學霸的地方,只是往年總有一些不錯的苗子就折在了跳級上,所以不少老師都不太願意學生跳級,總覺得一步一個腳印會更好。
而李勇一看林青桑一臉擔憂,連擺手道,“不是不同意,是想讓你更加慎重,先前你說要考高二的試卷,我也沒多想,就直接給你拿的一套理科的,可現在文科老師覺得從你高一的考試成績上來看,更應該讀文科,丟分比理科更少。”
說這話的時候,李勇特意打量了林青桑一會,想看看她對比有什麼反應。
而林青桑聞言,一臉不解,道,“常青最強的不就是理科麼?我沒想過要讀文科呀。”
一聽林青桑這話,李勇暗自鬆了一口氣,不過,領導讓他傳達的話,他也不能不說,最後的選擇權,還是在林青桑的手中。
常青確實最強的是理科,理科能在全國排前幾名,可文科就遠不及理科,所以常青的學生,在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進行文理分班的時候,選擇理科的更多,高二和高三,理科是十四個班,文科裡只有六個班。
像高一前幾個重點班的學生,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會選擇理科,也因着這個,理科的學生比文科學生優秀的比例更高。
也正是因爲這個懸殊差,在林青桑說要跳級的時候,她潛意識裡就是自己讀理科,而李勇也沒想過林青桑要讀文科這事,所以兩人心照不宣的想着的是跳級到高二的理科班。
只是,優秀的學生,老師們都搶着要,因此,儘管學校同意林青桑跳級,但因爲她和李勇都沒提出來是跳文科還是理科,文科老師明知林青桑選擇理科的機率更大,但也忍不住想要爲文科爭取一下。
而這些老師說服校領導的說辭就是,“咱們常青既然作爲全國知名重點高中,文理就該齊頭並進,不能一強一弱,而咱們學校如果不是因爲文科弱,綜合實力早就排全國第一了。”
“再說了,林青桑同學高一的考試成績,歷史政治地理三門功課一共才丟了五分,反倒是理科,物理化學生物可丟了超過十分了。這明顯文科更有優勢,如果有這一個優秀的學生讀文科,說不定咱們學校要出一個文科省狀元,這可是給常青文科打出一個招牌出來,往後招生,會有更多優秀學生選文科。”
這些話往校領導這邊一說,校領導也覺得挺有道理,常青的理科,沒了林青桑,並不影響它全國排名靠前的事實。
可若是文科有了林青桑,說不定就能讓常青文科取得建校以來最好的成績,到時候林青桑可就是常青文科的活廣告了。
wωw⊙ tt kan⊙ CO
於是,校領導就再次找到李勇,把領導重新決定的意思跟李勇傳達。
李勇作爲理科班班主任,當然不願意把優秀的學生拱手讓給文科班,只是校領導語重心長地跟他溝通,讓他以大局爲重,李勇就算一百個不願意,但也不敢頂着不爲常青未來着想的帽子待在常青。
所以,這纔有了李勇再次請林青桑到辦公室,重新商議是讀文還是讀理這事。
“你再考慮看看,如果你要是讀文科,學校肯定會格外重視你,以後的學費免了不說,獎學金估計也能好一些,而且聽領導的意思,如果你選擇去文科,可能會專門分一個文科火箭班出來,學生人數大致訂在三十人以內,然後給你們配置最好的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
爲了林青桑弄出一個火箭班,這學校對林青桑的重視不言而喻,只是,林青桑聽完李勇說的,毫不猶豫地開口道,“李老師,您不用勸我了,我就是想讀理科。”
林青桑地不猶豫,讓李勇打心底開心,但在林青桑跟前卻沒有表露半分,依舊端着他嚴肅的臉。
爲了再次確認林青桑的心意,李勇又開口道,“真的不選文科啦?有更高的獎學金哦!”
說到後面這句,李勇心底忍不住在吐槽文科的老師,怎麼能對學生使用利誘呢,太不道德了,可爲了知道林青桑的心是否對理科更爲堅定,他不得不拿這個試一下林青桑。
雖然林青桑很想賺錢,但並不會爲了錢改變她的初衷,於是她朝李勇笑着搖了搖頭,道,“再多獎學金也不去。”
雖然文理沒有說哪個一定比哪個強,或者弱,但未來的趨勢是理科的前景更好,而且林青桑選擇的路,需要理科知識打好基礎。
只是,李勇和林青桑地對話內容,卻不知道怎麼被外人知道了,引來軒然大波。
有家長直接找到學校領導甚至教育局反應,說常青沒有公平對待學生,同樣是中考考進來的,現在竟然要爲個別學生設立火箭班,這是對其他同學的不公平。
某位個別同學是誰,學校師生很快猜到是林青桑。
林青桑聽到這傳聞的時候,只覺莫名其妙,她都拒絕去文科了,那麼文科會不會有火箭班,也就跟她無關,公平不公平的,更加與她無關。
學校這邊很快闢謠說沒有火箭班這回事,只是,事情並未平息下來,因爲很快又有家長反應,憑什麼林青桑能跳級,其他學生不能,就算跳級需要考試,那爲什麼單單隻有林青桑能考,其他學生連個選擇權都沒有。
這事越鬧越大,眼看着快要收不住的時候,常青校領導不得不再次開會研究,覺得眼前要平息這事,唯有取消林青桑跳級的資格,等事情過後,再從長計議。
這個結果,對林青桑來說,絕對算得上是晴天霹靂,她就不明白她努力上進,是攔住誰的路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