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991年十一月,一場有關中國教育未來的大討論,轟轟烈烈地展開,其起因,便是留學博士生“盧剛事件”。
狹隘、自私,幾乎是美媒的一致評論。
國內的媒體,也沒說什麼好話,形勢幾乎是一邊倒。
當然,主流媒體也沒有進行強行抹黑,基本上都還原了事件的真實經過。
盧剛、山林華赴美留學,這是經過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者李政道教授親自挑選的,算是諾獎獲得者的半個記名弟子,在學習成績上,幾乎是無可挑剔的。
在赴美留學期間,兩人都表現的十分優異,但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卻造成了流血事件。
山華林的論文被系裡評爲優秀,並取得留校做博士後研究的資格,一時春風得意。
盧剛的論文未獲提名,而且沒找到工作,心理一時難以平衡,最終同學、老師狠下殺手。
事情的經過一出,坊間吃瓜羣衆被驚得目瞪口呆,紛紛自帶乾糧地加入中國教育大討論的潮流之中。
盧剛事件,給中國教育界帶來了一次巨大的風暴,引發了國人對中國教育的更深層次思考。
前幾年,素質教育的說法從西方傳來,中國教育界人士大多都是嗤之以鼻的,認爲那是歪門邪道。
不過,盧剛事件給全體國民敲醒了警鐘。
它反映了中國教育的失敗:只注重學生成績而不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培養。
應試教育模式下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的忽視,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重大弊端
即便是在後世,這個問題依舊是沉痾宿疾。
在中國現下的社會環境裡,如果誰家孩子考上了京師大學、水木大學、人民大學之類的名校,那整個家庭、整個宗族都會面上有光,爲之自豪。
無論是同輩還是長輩,,都會以一種仰望的眼神去看待優等生。
在這樣一個環境,以及中國現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很容易教育出“有問題”的優等生。
“素質教育”在這個時候被部分教育界人士提出來,雖然還不是社會主流,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聲音卻一點都不小,甚至還得到了相當一部分社會精英階層的支持。
中國教育開始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徘徊,搖擺不定。
社會上開始有聲音提出,教育應該是讓人學習感興趣的、有趣的東西、讓學生快樂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灌輸,進行填鴨式硬塞!
這是對教育、對學習的重新定義。
當然,反對派、保守派的聲勢依舊很大。
他們並不是全盤反對中國進行教育改革,往素質教育進程過渡,而是主張國家應該發展擁有自身特色的素質教育。
歐美日等世界主流發達國家的素質教育,並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1991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很低,去年國家官方公佈的1990年中國城市化率僅爲18%,一旦全盤照搬歐美日的教育模式,無疑是會造成極大弊端的。
這個責任,沒人敢背,一個不好,就會成爲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義務教育已經正式執了近十年時間,各地也一直都在推進。
但在中國廣大的農村腹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真正完全推開的時候,都進入新世紀。
在此之前,很多農村地區,依舊在收取學費。
無疑,地方的做法違反了義務教育法,但在現實面前,這一做法被默認合理。
這與國家撥款不均衡有關係,也與地方財政收入少、地方財政教育撥款不充裕、不及時有關係。
農村教師被財政主管部門欠薪三五個月,那是常態。
這一情況,甚至一度延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
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從中央到地方,都是長期欠債。
1993年,中國首次提出國家教育投入佔GDP4%的目標,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直到2012年,這一目標才初步實現。
而在此之前,國家對於教育的投入,更是遠遠低於GDP4%,很多地方的教育經費,都是靠地方財政自籌、勉力支撐。
地方財政上繳之後,自身財政緊張,優先傾斜經濟建設,罔顧義務教育法,農民連給孩子交學費都十分艱難,一旦照搬歐美日的教育模式,必將徹底堵死大部分農村學生的升學之路、堵死寒門崛起之路,使國家的階級趨於固化。
所以,接下來的幾年裡,素質教育雖然被一提再提,但應試教育依舊是主流。
當然,這也與這個時代大家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充分有關。
在部分教育學家眼裡,素質教育等於快樂學習,給學生減負,給學生多放假,讓他們學習音樂、繪畫、舞蹈等才藝,卻沒意識到素質教育的精髓是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情商培養、社會實踐、體育鍛煉。
即便是後來落到了政策白皮書上的素質教育,其實也跟之前的全盤應試教育區別不大,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情商培養的長期缺失,釀成了一場場慘劇。
2004年,雲南大學馬加爵事件。
2007年,中國礦業大學常某事件。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醫學院事件。
2013年,復旦大學研究生黃洋事件。
......
這還只是中國高等教育裡被大範圍報道典型事件,到底還有多少被“捂蓋子”的例子,沒人能說得清。
後世網絡上的“感謝室友不殺之恩”,雖然帶着戲謔的意味,但何嘗不是大衆心底的一種悲涼。
......
劉麗萍見陸坤看着報紙上的頭版頭條發呆,不禁湊過來,看了看,“可惜了,多優秀的年輕人,怎麼就......”。
“人生走得太順暢了,就容易忽略世道艱難”,陸坤從水果盤裡捻出一顆葡萄,塞進嘴裡,想了想道。
好不容易培養出兩位尖端人才,卻因爲這種堪稱戲劇性的事情,齊齊走向毀滅。
這份報紙的副板塊,還引用了某國外知名報人的評論:盧剛和山華林的死是世界天體物理學界的巨大損失!
PS:最近的風向有點不對勁,水了那麼多章,拿這章試試,看看風頭有沒有過去。如果被屏蔽了,那我就接着水。
PS:推書《重生浪潮之巔》,這是一本骨骼驚奇的重生文,人物塑造十分出彩,推薦大家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