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這個逼裝大了!”
“簡直赤果果的炫富!”
“跟陸總合作能發大財!”
不少華坤集團的供貨商們嘴角直抽抽,內心對華坤的信賴感、認同感卻是更上一層樓,對於華坤集團的實力,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這個效果,甚至比之經濟危機來臨時華坤集團提前返還貨款還要強烈。
約莫過了五分鐘,陸坤回到主席臺,跟幾位領導眼神觸碰後,擡手輕輕拍了拍麥克風,輕咳兩聲,而後朗聲道,“如各位所見,今天我們就進行華坤集團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分紅,也讓我們的員工分享了一下企業的發展紅利。
至於分紅方案,前幾日已經公佈,想必諸位已經有所瞭解,眼下就不多贅述了。
那麼,現在,我就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貢獻,進行分紅。”
陸坤翻了幾頁A4紙,看到最後一頁,而後仰起頭緩緩道,“我看了一下,分紅最少那位員工,所分得的分紅也相當於他5個月工資......”
“譁~”
這一下子,場下立馬爆發一陣歡呼,場面幾近癲狂,掌聲如雷鳴般響起。
華坤集團的職工收入在當地居民的收入水準中,本來就處於中等收入水平,算是相當不錯,這一下子,又是最少5個月工資的分紅,簡直讓人眼紅。
整個集團的士氣一下子提振到頂峰,比派誰去辛苦做思想工作都有用。
幸福都是靠對比出來的,在別人的公司忙着找藉口裁員降薪、想方設法讓員工滾蛋的時候,自己公司這邊竟然在大肆發錢!
不少員工覺得自己都快要幸福得暈過去了。
反觀供貨商們,則是面色一變,滿臉的苦瓜色。
本來華坤集團的收入、福利就足以讓相當一部分市民眼紅,如今這分紅的消息再傳出去,他們都可以想象自家職工該怎麼羨慕嫉妒恨,順便詛咒數落他們如何如何摳門了。
“唉~沒法比的。”
有供貨商搖頭無奈道。
如今這個經濟形勢,能儘量不裁員都算是老闆有社會責任感的,想要做到再多,他們也是有心無力啊。
“那好,那我就從後邊往前念名字,一個一個上來領錢。”
陸坤直接看到最後一頁最後一行,話語頓了一下,“沒念到名字的職工,也請做好準備,最好準備好塑料袋裝錢,免得抱不住......”
分紅較多的人,單靠抱,還真不一定能抱得住那麼多錢,提醒一下,免得待會出什麼亂子。
臺下財務人員聚精會神的聽着自家老總報名字,然後嘩啦啦數錢。
“王小鳳,1200元。”
......
“秦一山,6萬5千元。”
“劉全,6萬8千元。”
名字一路念下去,場下的驚呼聲越大。
職工們的心裡很複雜,一方面想早點領到錢,另一方又想最好晚點才唸到自己名字,可以多領錢。
會議結束,孫博文忙着善後,陸坤則邀請幾位領導到公司小食堂吃吃喝喝。
“你小子!”溫副省走出華坤集團大門的時候腳步是踉蹌的,心情有些複雜,用滿是感慨的語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難怪能發大財。”
“哈哈......”
陸坤拱手笑道,“那還不是承蒙各位領導關照,多虧中央政府大刀闊斧的改革開放舉措嘛。”
......
陸坤也喝得有點大,迷迷糊糊的回到家。
“怎麼喝得這麼多?”劉麗萍忙往他肚子裡灌了杯醒酒茶。
陸坤咕嚕咕嚕喝了兩口,剩下的全順着衣服流進了胸膛裡。
劉麗萍剛忙拿了方帕子擦。
陸坤覺得她就跟故意似的,在他的胸膛一個勁兒的擦呀嚓的,就像要在他的身上擦出花火似的。
伸手拽着她回屋,腦子混混沌沌的,要不是劉麗萍時不時關注着,指不定就撞牆上了。
陸坤腳後跟對着臥室門一踹,只聽得門砰的一聲響,便反鎖了。
“你幹嘛呀你,把我往牀上推做什麼?”
“窗簾沒拉呢!”
“好吧,那......那你......那你輕、輕點......”
沒等劉麗萍做好發生點什麼的心理準備,陸坤直接就自己往後躺倒,在牀上呼呼大睡起來,鼾聲那叫一個響亮。
劉麗萍鬆了口氣,旋即面色又黑了下來。
原本還以爲可以泰然享受,沒想到幸福還得自己努力追求。
次日。
整個安桂的輿論都爆炸了,以一種秋風掃落葉般的態勢佔據了各大板報、花邊小報的頭版頭條,並被省外的報紙瘋狂轉載報道。
“一億現金成牆,安桂零售頭把交椅爲什麼這麼豪?!”
“這是炫富,還是推崇拜金?”
“一億現金成牆,人均1.5萬起的分紅,試問中國能有幾個華坤集團?”
“一億現金成牆,你酸了麼?我都快酸成檸檬了!”
依託‘一億現金成牆’的噱頭,以及華坤公關部門包的紅包夠大,接下來幾天,發了力的記者把類似的消息不斷髮佈於報端,形成了一波強大的宣傳,立時就引起了一片譁然。
自家公司工廠在裁員降薪,人家在發錢,還是上萬塊的發,簡直能叫人酸成檸檬精,把自家單位唾棄個幾百遍、幾千遍!
分紅這個詞在當下年代來說,仍舊屬於稀罕事,大手筆的分紅,更是罕見。
一些被罵慘了的老闆站出來說華坤集團那是近十年才第一次分紅,結果立馬被噴得狗血淋頭,質問得他無言以對:“起碼人家分紅了,你丫的分了嗎?人家平均分了一萬多,即便按十年平均算,也有一千多,怎麼不見你給?”
當然,總有一些說華坤集團炫富、裝逼的說法,各執一詞的雙方在線上線下打起了嘴仗,誰也沒法說服誰。
wωω ☢t tkan ☢CΟ
當然了,有爭議不怕,最怕的就是濺不起水花,爭議越大,往往傳播越廣。
可以說,短短時間內,華坤超市的知名度,竟然就隨着這次的分紅事件,火遍了全國。
就連央媒都坐不住,紛紛下場探討,在肯定華坤集團帶領員工走向共同富裕的同時,進一步論證“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事實。
一時間,華坤集團的員工們社會地位大增,跟三姑六婆親戚四鄰們一聊起閒天來,都能感受到那股羨慕嫉妒恨的情緒。
而同行的職工們,那種羨慕嫉妒恨情緒就更強烈了,中下層職員紛紛私底下跟華坤集團在職員工打聽消息。
一些行業的大牛也注意到了華坤集團這家風頭強勁的零售企業,混得不如意的人悄悄打起了算盤。
對於這波幾乎不花費幾個大子的宣傳活動感受最明顯的是孫博文,這些天很多省份的地方政府都打電話來問華坤集團要不要去他們那裡開店,拿地的事兒好說,那態度客氣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