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帝心

脅,七阿哥並沒有在甘州久留,隨着曹靦在甘州溜達圈仁不…見識西北風光,便帶着侍衛、隨從返京。

自然,他留下了廣生、粵生兄弟兩個。

曹顆問他們可還記得自己的出身。父母姓甚名誰,所居何地。兄弟兩個記得不算真切,倒是還大致說得上自己來歷與姓氏。

這兄弟是遢羅人,六歲時父母雙亡。被叔叔賣給碼頭上的商人。而後被帶到廣州,關在園子裡教養了好幾年,後被一個當官的買來,送給十七阿哥。

遢羅就是後世的泰國,廣州那邊的海船,有不少跑遣羅的。

若是好人家的孩子,曹顆還想着等他們大些。使人安排他們回邃羅。既是孤兒,與其在浮萍,還不若留在曹家,十月的京城,卻是不太平。

因北方這幾年天災不斷,不是早滿,就是今年秋天又有蛆災冰雹。使得民生多艱,百姓出現逃荒潮。

山東、直隸、山西等地饑民。都需朝廷調糧救濟。只有河南,因河南府有儲糧。百姓還在勉力維持。

不少直隸饑民,飢寒交迫之下。等不得朝廷救濟,大量涌入京城。

從十月初一起。戶部在五城設粥廠施粥。

在經歷一個乾燥的秋季後,入冬的京城,開始接連不斷地下起大雪。

十月初三那天,大雪下了一晝夜,內城權貴人家還罷,不過是將地龍火炮都燒上,再添幾個炭盆;南城窮苦百姓,卻是要了人命。

根據順天府統計,僅十月初三那次大雪,就壓垮民宅三百多間,死傷近百,凍死流民乞丐數十人。

京城茶館酒樓,說起此事,都是欲言又止,遮遮掩掩。歸根到底。衆人還是認定了“有違天和。四字。

不到一年的功夫,死了一個皇帝、一個太后、一個皇子,怕是已經有不少人在心中腹誹,克父克母克子。龍椅上那位皇帝,真是命硬之人。

升斗小民,不知朝堂大事,關心的不過是雨雪莊稼,年景好壞;權貴人家,曉得的多一些,對於一年前先皇駕崩時封鎖九門之事還記憶猶新。

雖說沒有人敢明着說出來,可是同僚閒話、親戚座談之時,少不得有人喘噓兩聲。

京城的氣氛,一時之間,竟變得詭異起來。

沒有人敢冒犯天威,去御前說三道四;可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沉默。或許他們自己也不知自己在等什麼。

到了十月初七這日,署理順天府府尹的一封奏摺,又激起驚濤駭浪。

冉城發現玉花病患,已死一人。

京城之中,已經數年沒有流行過天花。

這個東西,卻是不分富貴貧賤。染上了就九死一生。大人還罷,身子結實些,多還熬的過去,要是老人孩子染上,就要聽天由命。

朝廷已經下令,家中有病患者免朝半月。

說起北方旱滿天災上,衆人還能看個熱鬧,幸災樂禍。如今天花來襲,卻是人人自危。

大家都盯着順天府,打量天花在哪片蔓延。

有走親訪友計劃的,最近也多拘在家中。鮮少出去走動。

正如人們擔心的那樣,天花病毒速度在京城流傳開來。開始還只是外城有病例,三日後內城就有兩處發現病例。

雖不能說人人自危,耳是也多關門庇護,戰戰樓兢過日子。

南苑,牧場。

看着眼前這近百頭牛,十三阿哥瞪大了眼睛:“這是,這是”

他想問這是不是皇父之前預備下的。話到嘴邊又改口道:“這是皇上什麼時候預備的,看着可是不少?”

雍正穿着行服,站在一邊,道:“去年年底就預備了,開始不過十幾頭,想着開春若是有痘情,就分賜百官宗室。結果沒有上。這一年下來,就養了這百十來頭

十三阿哥聞言,心下一動,轉過身來,帶了幾分激動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將這“牛痘。推行天下?”

雍正冷“哼了一聲,道:“我知道,近期有些小人正借流民說事,污衊我德行不夠。我倒是要看看,我施這活萬民的仁政,當不當得這個皇帝”。

他登基不足一年,整個人卻像老了好幾歲一般。

每天睡兩個時辰的覺,沒有安排任何巡遊享樂,將國庫的每一分銀錢,都用在民生建設上。

自打十月初一,五城施粥,宮裡也削減了用度。自皇上皇后起,每餐膳食不超過菜十品。

節省下來的錢糧,也多送到粥廠。以補戶部錢糧不足。

古往今來的帝王,能做到這個地步的,有幾人?

就來旁觀的十三阿哥,也都替他委屈。

“都是上不得檯面的小人,皇上不必放在心上。有此仁政,皇上註定青史留名,成就一代仁君之名。受天下萬民所敬仰!”十三阿哥道。

雍正搖了搖頭,道:“我可當不得這個仁君!我也不求這後二名。說我是嚴君也好,仁君也罷,只要盡好我的本分只讓”姓討好日子,這纔是傳承咱們大清萬世基業的根本。

。說到最後,帶了幾分堅定。

十三阿哥卻曉得,自己這個皇帝哥哥雖有些喜怒不定,卻不是行事魯莽之人,絕不會爲城裡的幾句流言蜚語就放出牛痘這個殺手銅。

若是所料不錯,當是雲南運來的那批煙土膏子,使得皇上有了削弱蒙古人實力的法子。才放下顧及,決定將這“牛痘”之法,推廣開來。

太醫院本就有痘醫,民間也有接種“人痘”的大夫。

在雍正的旨意下,由順天府牽頭。將京城民間的大夫就集中起來,由太醫院的太醫傳授種“牛痘。的法子。

南苑那百頭牛,半數劃歸順天府。

就天花病人的家屬與近鄰,先種“牛疽。預防。

剩下的那些牛,則用來做痘種。從近郊縣運些好牛來接種出疽,以備京畿地方所用。

朝野牟然。

早在當年推廣“人痘”時,就引起不小的爭議,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爲了遏制天花蔓延,康熙最初是強制八旗接種“人痘”的。結果,沒過多久,就變成自願接種。

原因無他,只是因種痘雖能預防天花,但也有一定危險。

越是富貴人家,越是怕死,都怕自己是那百裡挑一、千里挑一的倒黴蛋。反而不敢有絲毫冒險。

於是,好奇是好奇,卻是誰也不敢先邁出一步。

雍正本還想借此挾恩,想要收宗室與百官之心,沒想到無人響應,卻是這般冷清,面子上就有些放不下。

他曉得衆人的質疑,便令疽醫先將宮中諸人種痘。

臣下這邊,還是十三阿哥出面。懇請恩旨,要給王府上下人等種痘。

他早就得了“牛痘”之法,妻妾子女都種過痘的。此時出面,也不過是給雍正擡轎子而已。

真正也知道這點,待十三阿哥越發親近,派了兩個痘醫去十三阿哥府,爲十三阿哥府下人種痘。

有十三阿哥牽頭,隨即淳親王府、平親王府、隆科多、伊都立等人想相繼請旨,也是闔家種痘。

那種既畏天花之險,又怕生死之危的傢伙,就盯着種痘的這些府邸。

親王府上下數百口人,八旗權貴差些,也多是百八十口的人家。這些人家加起來過千了,加上皇宮裡上萬的宮女太監,並沒有聽說哪個,種痘後暴斃。

直到聽說後宮皇后與幾位太妃娘娘,也都種了痘,那些原本怕種痘損身的人,就有些等不下去,開始在御前請恩典。要給自家種痘。

雍正雖厭煩他們的前倨後恭,卻也忍下不快,安排人給他們種疽。那些一時半會兒在太醫院輪不到的人家,也都賜下牛痘方子,準自己延醫種痘。

曹顆雖不在家,可有曹頌在,請了兩個認識的痘醫,將東、西兩府下人都種了牛痘。至於主子們,則是早就悄悄地種過痘。

李氏聽到“牛痘”推行天下那天,坐在炮邊愣了半晌,最後拈了三炷香,給丈夫的牌位上了香。

初瑜見狀,心下詫異。

她是知道這牛痘與自己公公的關係的,原還以爲公公會瞞着婆婆,沒想到婆婆卻是知曉這件事。

李氏見媳婦神色有異,笑着道:“媳婦是不是想,怎麼非年非節的。我給老太爺上香?”

初瑜點點頭,道:“莫非是什麼要緊的日子?要不吩咐廚房那邊,預備祭席,給太爺上供?”

“不必,太爺不愛這些”說到這裡。她直了直腰板,臉上帶了幾分追憶與自豪,道:“世人都以爲太爺是佔了是皇帝奶兄弟的光,得以值號“忠正。誰知道,太爺心中自有丘整,腦子裡想着的不是諂媚主子皇上,而是這世上的民生百姓。他雖得不到活萬民這個名兒,卻是當能得到這活萬人的福報,”

養心殿,東暖閣。

這邊屋子裡溫暖如春,卻是半個侍候的人都沒有。雍正進去時,就見一人穿着連帽披風,被門而立。從身影看,當是個女子。他放輕了腳步聲,慢慢走上前。伸出胳膊,將那人圈在懷裡。

那人輕輕戰慄,也不轉身。聲音地不可聞:“皇上”

雍正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將那人攔腰抱起,快走兩步,送到炕上。

“皇上,這是白天”。那人聲音哽咽,帶了幾分祈求。

雍正坐在炮邊,狠狠地將她抱在懷裡,湊到她耳邊道:“白天才好。晚上不便宜。莫怕,有蘇培盛在外守着說着,就去解那人的衣裳,很是心疼道:“先讓聯瞧瞧那花兒,真是委屈了你”

月票膠着狀態,咬着小手絹。繼續求保底月票。。

第1190章 人情債,兒女債(三)第187章 國事家事第1129章 蓮花書院(下)第61章 慶生(上)第319章 漸現第158章 伊始第4章 父母第890章 年大將軍第1017章 嘆君恩第900章 插手第99章 石出第1268章 後續第1115章 官場氣派第685章 轉機(三)第512章 凍骨第一千三十百五十章 他人之鑑第332章 福祉第822章 銀車第905章 造反第81章 訪客第551章 家賊(下)第910章 幸園(上)第1377章 窺探第516章 制衡第172章 難解第1158章 生生不息第1063章 暖牀人第881章 風向第1336章 相看(中)第605章 前戲(下)第681章 客至(上)第1080章 刮骨(上)第762章 怯懦第306章 赴任第417章 不惑第960章 口風第753章 高飛第1131章 幕爭第153章 規矩第141章 紛擾第六百二十章第671章 開篇第11章 “來客”第823章 中間人第479章 “添箱”第219章 七日(上)第96章 韻事(上)第975章 狴犴第976章 邂逅第436章 東廂第988章 落日(一)第1224章 怕什麼,來什麼八百四十一章 重圍第787章 喜氣第492章 遞話(上)第1232章 伶仃第299章 梳理第908章 真假外甥第895章 “佳音”第1400章 將行第55章 戰後第1185章 花燈(二)第1345章 相看(下)第309章 喜事第1390章 父子合議第1253章 密語第947章 早春第315章 口外第1292章 賜宅第669章 禮敬第762章 怯懦第1018章 孫家(上)第728章 隱退第792章 沸騰第859章 南下第458章 動靜第664章 九子糉(四)第357章 頭緒(上)第1092章 女兒的幸福第374章 爭議第370章 小年(上)第531章 人蔘(下)第143章 戶部第839章 “出門”第550章 家賊(上)第1112章 簡親王的六格格(下)第1230章 故地重遊第868章 歸人第718章 雷聲第110章 指婚第815章 “談判”第196章 火起第1146章 嫡母第365章 新人(下)第592章 魍魎(上)第111章 小定第471章 浮躁第1102章 爲臣難第325章 嬰孩(上)第269章 請賞
第1190章 人情債,兒女債(三)第187章 國事家事第1129章 蓮花書院(下)第61章 慶生(上)第319章 漸現第158章 伊始第4章 父母第890章 年大將軍第1017章 嘆君恩第900章 插手第99章 石出第1268章 後續第1115章 官場氣派第685章 轉機(三)第512章 凍骨第一千三十百五十章 他人之鑑第332章 福祉第822章 銀車第905章 造反第81章 訪客第551章 家賊(下)第910章 幸園(上)第1377章 窺探第516章 制衡第172章 難解第1158章 生生不息第1063章 暖牀人第881章 風向第1336章 相看(中)第605章 前戲(下)第681章 客至(上)第1080章 刮骨(上)第762章 怯懦第306章 赴任第417章 不惑第960章 口風第753章 高飛第1131章 幕爭第153章 規矩第141章 紛擾第六百二十章第671章 開篇第11章 “來客”第823章 中間人第479章 “添箱”第219章 七日(上)第96章 韻事(上)第975章 狴犴第976章 邂逅第436章 東廂第988章 落日(一)第1224章 怕什麼,來什麼八百四十一章 重圍第787章 喜氣第492章 遞話(上)第1232章 伶仃第299章 梳理第908章 真假外甥第895章 “佳音”第1400章 將行第55章 戰後第1185章 花燈(二)第1345章 相看(下)第309章 喜事第1390章 父子合議第1253章 密語第947章 早春第315章 口外第1292章 賜宅第669章 禮敬第762章 怯懦第1018章 孫家(上)第728章 隱退第792章 沸騰第859章 南下第458章 動靜第664章 九子糉(四)第357章 頭緒(上)第1092章 女兒的幸福第374章 爭議第370章 小年(上)第531章 人蔘(下)第143章 戶部第839章 “出門”第550章 家賊(上)第1112章 簡親王的六格格(下)第1230章 故地重遊第868章 歸人第718章 雷聲第110章 指婚第815章 “談判”第196章 火起第1146章 嫡母第365章 新人(下)第592章 魍魎(上)第111章 小定第471章 浮躁第1102章 爲臣難第325章 嬰孩(上)第269章 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