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 舊事

伊都立在盛京兵部遇到的難處,不比曹顒工部這邊的少。

盛京周遭駐防八旗的情況,更是混亂,不單單是吃空餉的問題。還有許多在冊的兵丁,壓根就不在兵營。

如此一來,能實到的人數的更是有限。

可曹顒與伊都立商量好的防洪法子,都是需要人手的。周遭民人有限,只能有駐防八旗。

駐防八旗人手不足,他們有了再好的成算,也不能大變活人出來。

兩人說了彼此困局,有點相對無言的意思。

曹顒還好,是從盛京其他衙署抽調人手,還是京城另選人過來,只需請旨就行了。他已經決定,完完全全地寫在摺子中,快馬遞迴京城,請雍正定奪此事。

伊都立卻陷入抉擇。

駐防八旗,尤其是關外的駐防八旗,多是八旗老牌佐領,上面都有旗主王爺。

要是沒有他們這些王爺罩着,下邊的人也不會如此肆無忌憚。

伊都立要是揭破此事,就要得罪那些旗主王爺;不揭破此事,真要到了洪水來時,無人可用,就要出大紕漏。

他雖是協助,也是奉了聖明的,真要是做不好差事,皇上那邊能有好?

這個艱難的抉擇。

是要良心與政績,還是要和稀泥與太平日子?

他咬牙切齒,心裡問候那些喝兵血的大爺的祖宗,卻又拿不定主意,便期望地看着曹顒:“孚若,你向來比我聰明,快幫我想想看,到底如何行事?”

曹顒搖頭道:“大人以爲真有選擇的餘地?”

伊都立聞言一愣,隨即露出苦笑。

皇上既關注盛京這邊,怕是他與曹顒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京中。

皇上最是厭惡貪墨惡性,駐防八旗這些大爺已經犯了忌諱。只因皇上早年沒想起過問此事,才一直沒有整頓。

要是伊都立真瞞下此事,怕是連他這個兵部尚書都要被牽連。

只剩下一個法子,就是老實回稟。

那番建功立業的心思,一下子被熄滅了大半。

看着伊都立愁眉苦臉,曹顒只好勸慰道:“大人也不必太過擔憂,有十三爺在,即便得罪了個把人,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伊都立聽了,神色稍緩。

曹顒此話倒是不假,他同十三阿哥連襟本就投契,前些年親上加親,兩家往來越發親近。

即便現下二格格病故,也沒有損了兩家的情分。

十三阿哥與十三福晉,待福僧格這個外甥女婿,同自己的幾個阿哥差不多。

兩人各自寫了摺子,當日便使人送回京城。

盛京六部堂官,有幾個是京城過來的,與曹顒兩人曾同朝爲官,彼此也認識,便牽頭爲曹顒與伊都立接風,少不得又應酬一場。

席間,推杯換盞之間,就有人打探二人此行的目的。

要說長江發大水,那不稀奇;可關外這邊,洪水不能說百年一遇,尋常也不得見。

因此,除了工部的幾位堂官,其他衙署的堂老爺們都搞不清楚曹顒與伊都立的來意。

即便曹顒兼着工部尚書,可在衆人看來,他還是戶部掌堂。

一個戶部掌堂,一個兵部掌堂同來盛京,更多的人聯想到西北戰事,不免躍躍欲試。

像他們這些官員,雖品級不低,可多是在仕途中有過失,前程止步於此。

八旗最重視軍功,若是能有機會軍前效命,說不定就有了翻身資本。

康熙末年時,就由上百的犯官發往軍前效命,鹹魚翻生的不乏其人。

曹顒領的並非密旨,防洪之事也不是機密的,自然如實告知。

這使得衆多原本殷勤的官員,立時失了興致,一頓飯吃的意興闌珊。

他們在盛京得過且過,哪裡有心情理會天旱還是雨澇。

對於他們的變臉,曹顒並不放在心上,伊都立本就有些不痛快,哪裡受得了這個,拉着曹顒早早離席。

待到了盛京六部衙署附近的驛館,就見有個人在大門外徘徊。

那人穿着白鷳補服,佝僂着身子,看到曹顒、伊都立一行迎面走來,呆滯在那裡。

伊都立見他不按照規矩退避,不由皺眉,剛想吩咐人驅逐,就見那人直直地盯着曹顒,哆嗦着嘴脣道:“曹大人……”

曹顒早察覺出此人神色有異,可看了幾眼,不像是舊識,便移開眼。

現下聽他開口,曹顒不由停下腳步,疑惑道:“這位大人……”

“卑職,卑職是彭鑄……”那人強壓着激動道。

“彭鑄……”曹顒念着這個名字,不由瞪大眼睛:“彭鑄,彭大人?”

彭鑄哽咽道:“只是卑職,多年不在大人,卑職給大人請安了……”說着,便打了個千禮。

驛館附近人來人往,實不是說話的地界。

來人一報姓名,伊都立也認出來,便對曹顒道:“孚若,既是相識,就請到驛館裡說話吧。”

曹顒點點頭,伸出胳膊,虛扶一把,招呼彭鑄進了驛館。

彭鑄是曹顒昔日同僚,康熙五十年曹顒在戶部任員外郎時,彭鑄正是其手下主事。

曹顒外放山東之前,曾舉薦彭鑄與另外一個主事傅顯功爲自己的接任人選。結果當時的尚書很給曹顒面子,使得兩人都升了員外郎,其中傅顯功是福建司員外郎,彭鑄則去了山東司。

因這個緣故,兩人對曹顒多有感激,即便隨後曹顒外放,彼此也沒有斷了往來。

尤其是彭鑄,在山東司,打着公事的幌子,與外方山東沂州的曹顒保持信件往來。

直到曹寅病故,曹顒居家守制,而傅、彭二人相繼外放,彼此才斷了往來。

一轉眼,十多年過去,沒想到又見故人。

曹顒在心裡算了下彭鑄的年紀,比自己年長十來歲,此時四十出頭,本正當壯年。現下,卻像是花甲老者,看來是過得不如意。

到了驛館居所,伊都立便回了自己屋,留下小廳給他們說話。

彭鑄帶了幾分拘謹,說話之間亦帶了小心。

曹顒不曉得他犯了什麼過錯,只聽說他當年是外放,是升了官的,怎麼十來年過去,又降到五品,且被髮配到盛京?

“說起來,倒是多年未見,不知彭大人現下在哪裡任職……”曹顒思量了一下,問道。

彭鑄道:“卑職現下在刑部當值……”

曹顒點點頭,是了,若是在戶部或者工部,他早就該留意到。戶部與盛京戶部一脈相承,有公文往來。盛京工部的話,他上午剛查詢過官員名單,並沒有彭鑄的名字。

雖說當年上下級相處還算愉快,可只有曹顒提挈他們的,說起來還是彭鑄欠曹顒人情。

而後年節多有往來,彭鑄這邊也多有攀附之意。

曹顒不喜歡彭鑄的性子,更欣賞傅顯功一些。

可等到他居喪,兩人相繼外放,從此了無音訊,他多少還是有些在意。

這兩人的行爲,不能說忘恩負義,可也也有過河拆橋之嫌。

彭鑄還罷,本事跳脫鑽營的性子,如此行爲並不另外意外;傅顯功那邊,則讓曹顒失望。

沒想到,多年以後,彭鑄落得這個下場。

曹顒本不是大方之人,想起當年之事,不免跟吞了個蒼蠅似的,便沒有敘舊的興致,想要端茶送客。

這時,便聽彭鑄道:“大人還記得老傅嗎?”

曹顒點點頭,神色淡淡。

彭鑄嘆了一口氣,道:“天子聖明,老傅泉下有知,也當瞑目……”

曹顒聽了,心中詫異。

彭鑄口中的“老傅”,正是曹顒當年的另一個下屬,接任他爲福建司員外郎的傅顯功。

傅顯功雖年歲大些,可只比曹顒大二十歲,花甲還不到,怎麼就沒了?

“傅大人沒了?”曹顒問道。

彭鑄紅了眼圈道:“老傅沒了十幾年了……老傅沒得冤……”

曹顒雖覺心中疑惑,可也沒有太大觸動。

仕途兇險,尤其是地方上,勢力複雜,不得善終的官員,這些年他見着、聽說的,並不在少數。

想了想傅顯功的性子,方正有餘,圓滑不足。是個實幹的能吏,若是上司慧眼識珠還好?,否則的話在官場上很容易吃虧。

彭鑄像是壓抑得狠了,倒苦水似的,一口氣說了下去。

原來,當年他與傅顯功相繼外放,都去了西北。傅顯功在四川,彭鑄的陝西。

兩人在京城同衙爲官,又同赴西北,就保持信件往來。

不到一年功夫,傅顯功就沒了。

說到這裡,彭鑄的情緒有些激動,再次說道:“大人,老傅他沒的冤……”

康熙五十七年,四川……曹顒的腦子中想起一個人。

果不其然,彭鑄接下來的話,正同曾顯赫西北的年羹堯相干系。

據彭鑄所說,傅顯功是被年羹堯害死的。

當年四川土人騷動,年羹堯曾出兵鎮壓,立下“戰功”,並且因此得了聖祖青睞,從巡撫升到四川總督。

那其中的貓膩,彭鑄雖說的含糊,曹顒也能猜測得到,無非是“污民爲匪”,用人頭充軍功。

傅顯功報的是“病故”,可據傅家子侄說,是與撫鎮兵丁有衝突,棒瘡致死。

他是個倒黴的,外放到四川爲土知府,正好是土人作亂的地界。

“從四品土知府,被圍毆致死,說起來怎不駭人聽聞?卑職得了傅家侄兒的來信,震驚不已,不敢相信,只想着是不是傅家侄兒喪父之下,悲痛中有所誤解。沒想到,再等到傅家消息,卻是傅家侄兒奉母還鄉途中,闔家被土人截殺、無一活口的消息……”說到這裡,彭鑄咬牙切齒道。

要是擱在早年,曹顒聽了這些話,許是嗤之以鼻。

可他做過直隸總督後,曉得督撫在地方的地位,那就是“土皇帝”。

年羹堯的性子,又向來剛愎自傲,做下這樣的事情並不意外。

年羹堯的“九十二條”大罪中,就提及他殺良民與凌虐職官之事。

當年隱隱約約地聽人提及,年羹堯門人曾打殺朝廷命官,沒想到卻是傅顯功……

彭鑄走後,伊都立過來,見曹顒面帶沉重,詢問緣故。

曹顒將傅顯功與彭鑄之事說了。

伊都立挑眉道:“那老小子嘴一歪,孚若就信了?”

曹顒道:“雖隔得久了,畢竟有跡可循,傅顯功折在任上與全家暴斃那裡當是真的,其他的不好說……”

曹顒在太僕寺時,彭傅二人還在戶部,與曹家正有往來,因此伊都立也與這兩人打過照面。

方纔曹顒與彭鑄在這邊說話的功夫,伊都立就使人去衙署打探,得到消息,彭鑄是雍正三年從山西道臺任上貶到盛京刑部任郎中。

貶官的罪名是“諂媚上官”,不肖說,是在年羹堯倒臺後問責。

伊都立對曹顒說了彭鑄的情況,曹顒不由冷笑出聲。

據彭鑄自己說的,是“委身爲賊”,收集年羹堯的罪狀,並且在年羹堯倒臺前,將罪狀遞給嶽鍾麒,就是想要爲傅顯功伸冤。

沒想到嶽鍾麒爲了怕牽連到自家身上,將傅顯功的事情刪刪減減,最後也沒有給傅家一門昭雪。

而彭鑄自己,則是被嶽鍾麒忌憚,污爲年黨,被髮配盛京。

無論今日彭鑄表現的對傅顯功多麼相交情深,可也淹沒不了他在西北升官發財的事實。

當聽到彭鑄是在道臺任上貶到盛京的,曹顒就曉得他沒有自己說的那麼清白。

前些年,年羹堯將西北經營的鐵桿一塊,連“年選”都出來了。

彭鑄若不是“年黨”,那裡會在一任知府任滿後,就升了道臺。

曹顒倒是不會將他放在心上,可是想到“污民爲賊”四個字,心裡就沉甸甸的。

年羹堯當年到底殺的是民,還是匪,已經無人得知。

可據曹顒所聽說過的,就有數個武官是因此問了大罪,這使得他不得不擔心。

民匪之間的界限,本不不好認定。

官字兩張口,說是民,匪也是民;說是匪,民也是匪。

曹頌在江南,乾的恰好是這“緝匪”的勾當。

即便曹顒早已千叮萬囑,曹頌本身也不是好殺無恥之徒,可難保下邊有人欺上瞞下。

就算殺的真的是匪,可真要在遇到坎坎坷坷,那“匪”就能再成良民。

江南李衛與範時鐸兩個總督大員之前的爭鬥越演越烈,希望別燒到曹頌這個傻小子……

京城,圓明園,勤政殿。

看着手上的摺子,雍正怒極而笑:“好個殺民冒功,好個不吐不快……”

第267章 “匪禍”第1189章 人情債,兒女債(二)第832章 “揚名”(下)八百四十九章 賀壽下第952章 宿命第1033章 “包衣”(下)第916章 會親(下)第543章 成長(下)第538章 艱難(上)第333章 所思第308章 大典第1389章 騷動第377章 “貴客”(上)八百三十八章 會戰第502章 分產-續(下)第223章 簡王府第299章 梳理第200章 城裡第814章 鋪路第191章 外任第539章 艱難(下)第1112章 簡親王的六格格(下)第55章 戰後第742章 “忠君”第334章 壽禮(上)第1359章 及笄禮(上)第948章 牡丹園第1071章 辦差不利第1132章 年倒第153章 規矩第732章 難堪第5章 學堂第212章 新官第326 嬰孩(下)第672章 人事(上)第1009章 美人局第1246章 棄子第185章 世情第844章 初雪第780章 撼天(上)第507章 難關(二)第621章 請罪第1291章 慰母第724章 暖屋第450章 浮雲第1104章 封疆第1080章 刮骨(上)第537章 同僚第1380章 龍葵籽第247章 舅爺第1352章 部務第一千的三百零一章 納妾下第751章 花期(上)第222章 暮春第114章 返鄉第1185章 花燈(二)第273章 年關(一)第1028章 春雷(上)第643章 親族第735章 錦繡第1093章 “高攀”第479章 “添箱”第831章 “揚名”(上)第1369章 慎獨第764章 兄弟聚第784章 春闈第1391章 風頭第430章 伏天第715章 燒七(上)第147章 送妝第578章 幕友(下)第939章 人才第1044章 親戚來了第613章 較量(三)第342章 煙鍋第531章 人蔘(下)第56章 心結第870章 談判(上)第675章 茶引第692章 春華(下)第709章 喧囂(下)第758章 反常(下)第745章 冤魂(下)第199章 高太君第530章 序幕第478章 窺視第469章 天倫(上)第748章 子孫計第89章 夜審第656章 “祈雨”第339章 戲碼第6章 變故第615章 宿命(上)第981章 國舅府(上)第959章 惡年第1023章 虎骨(下)第203章 人心第八百零六章第903章 君臣對第676章 打探
第267章 “匪禍”第1189章 人情債,兒女債(二)第832章 “揚名”(下)八百四十九章 賀壽下第952章 宿命第1033章 “包衣”(下)第916章 會親(下)第543章 成長(下)第538章 艱難(上)第333章 所思第308章 大典第1389章 騷動第377章 “貴客”(上)八百三十八章 會戰第502章 分產-續(下)第223章 簡王府第299章 梳理第200章 城裡第814章 鋪路第191章 外任第539章 艱難(下)第1112章 簡親王的六格格(下)第55章 戰後第742章 “忠君”第334章 壽禮(上)第1359章 及笄禮(上)第948章 牡丹園第1071章 辦差不利第1132章 年倒第153章 規矩第732章 難堪第5章 學堂第212章 新官第326 嬰孩(下)第672章 人事(上)第1009章 美人局第1246章 棄子第185章 世情第844章 初雪第780章 撼天(上)第507章 難關(二)第621章 請罪第1291章 慰母第724章 暖屋第450章 浮雲第1104章 封疆第1080章 刮骨(上)第537章 同僚第1380章 龍葵籽第247章 舅爺第1352章 部務第一千的三百零一章 納妾下第751章 花期(上)第222章 暮春第114章 返鄉第1185章 花燈(二)第273章 年關(一)第1028章 春雷(上)第643章 親族第735章 錦繡第1093章 “高攀”第479章 “添箱”第831章 “揚名”(上)第1369章 慎獨第764章 兄弟聚第784章 春闈第1391章 風頭第430章 伏天第715章 燒七(上)第147章 送妝第578章 幕友(下)第939章 人才第1044章 親戚來了第613章 較量(三)第342章 煙鍋第531章 人蔘(下)第56章 心結第870章 談判(上)第675章 茶引第692章 春華(下)第709章 喧囂(下)第758章 反常(下)第745章 冤魂(下)第199章 高太君第530章 序幕第478章 窺視第469章 天倫(上)第748章 子孫計第89章 夜審第656章 “祈雨”第339章 戲碼第6章 變故第615章 宿命(上)第981章 國舅府(上)第959章 惡年第1023章 虎骨(下)第203章 人心第八百零六章第903章 君臣對第676章 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