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絕殺令

紫禁城,永和宮。

平素穩如泰山的德妃,此刻已是如坐鍼氈。

從早起,她就覺得太陽穴“突突”直挑,她還以爲是這幾晚沒睡好的緣故。自從皇帝追封“孝齊皇后”,她就有些失眠。

她自己也說不上是什麼緣故,老是想起早夭的兒女,精神很是不足。

對於李氏,她也是好奇的,少不得使人在長春宮跟前守着。

聽說聖駕在長春宮滯留將近一個時辰,德妃少不得胡思亂想。

沒想到,過了不久,就有小太監傳來消息,十四阿哥回京了,現下正在乾清宮見駕。

這個幼子可是德妃的心頭肉,她忙使人去乾清宮外守着。

早先兒子能得償心願,領兵出征,德妃雖擔憂,但是也爲兒子歡喜。誰想,這一去,就是四、五年的功夫。

聽說西北苦寒,戰事艱難,已經摺了好幾個都統、提督、總兵官,德妃心裡就七上八下的,全部的心思都用在祈禱兒子平安上。

雖說曉得有聖旨,兒子年前會進京,但是他還以爲最早也要冬月,沒想到這就到了。

她坐立難安,使人吩咐內膳房添菜,又將十四阿哥這幾年使人從西藏送回來金玉法器拿在手中把玩,少一時,先前打發去乾清宮前守着的小太監已經回來,後邊去沒有十四阿哥。

德妃在坐上,臉色已經陰下來。

十四阿哥確實已經從御前下來,但是並沒有往東六宮來,而是直接回了阿哥所。

皇帝前幾日過來時,說起弘明嫡妻人選,屬意完顏氏。因這個緣故,德妃對十四福晉已經是一百個不待見,如今兒子回來了,又不先來看望她這個做孃的,她真是怒火中燒。

她是極爲護短的性子,自是怪不得自家兒子身上,只有越發恨媳婦不良,轄制了十四阿哥。這是越想越氣,只覺得自己已經瞎了眼,纔會覺得小兒媳婦好……阿哥所,十四阿哥處,上房。

屋子裡只有夫妻二人,宮女與內侍都退了下去。

夫妻一別數載,十四福晉卻沒有重逢的喜悅,只覺得滿心惶恐。她對面,站着的就是刀鋒已經出鞘的十四阿哥。

“說,吳氏之事,是不是同你相干?”十四阿哥瞪着眼睛,咬牙切齒地問道。

瞧着那模樣,十四福晉要是說謊或是有膽子隱瞞,他就不吝嗇給妻子一劍。

對着殺氣騰騰的丈夫,她終是跪倒在地,拉着十四阿哥的衣衫,含淚道:“爺,爺,真不幹妾身之事。妾身曉得吳氏是爺心尖上的人,就算嘴上敢酸兩句,卻生不出膽子害人啊。”說到最後,已是委屈無限,忍不住嚶嚶地哭起來。

她只是想要刨白自己,卻是弄巧成拙。

十四阿哥慢慢地腰刀入鞘,嘴角露出幾分譏諷,眼神晦暗。他不是魯莽少年,自是不會真的怒極殺妻。

成婚二十年,他曉得妻子沒有那個膽子安排人害吳氏,但是她向來自詡有幾分小聰明,在妃母前推波助瀾是少不了的。

她剛剛不是也承認了麼?嘴上“酸兩句”。

這實實在在是冤枉了十四福晉,那推波助瀾,等着看他們夫妻離心、母子不合的另有其人……十四阿哥是中午進城,等到晚飯時候,差不多的人家,就都得了消息,曹府也不例外。

曹顒正在書房,手邊有兩封信,是西安巡撫衙門的屬官寄來的。

年羹堯去西安不過數月,鬧騰得卻是歡實。他正在查錢糧虧空,彈劾西安知府與鳳翔知府,還有原總督與原巡撫的幕賓。

這其中的彎彎道道就多了,這兩省總督,彈劾屬下知府,還算湊合;這沒有官職的幕賓都彈劾上了,這顯然看着主人打狗。

這原任總督與巡撫,可都是在十四阿哥面前賣好的,年羹堯這麼一來,算是跟十四阿哥撕破臉。

雖說這個局面是康熙愛看到的,卻也是給年羹堯埋下禍根。

這一省錢糧,要查下去,還不知要牽出多少根蘿蔔出來。

要是能查下去,那年羹堯這個陝西總督就算是將陝西拿下,以後定要越發跋扈;要是查不下去……不可能查不下去,康熙對下頭的貪墨心知肚明,不過是愛惜名聲,加上不願得罪權貴階層,才一忍再忍。如今,年羹堯樂意出頭做大瓣蒜,康熙指定會“成全”他。

年家老爺子纔是大智慧,看出次子這跋扈的性子已經改不了,就果斷分家。

三日後,大朝會。

聖駕還出來,穿着鎧甲的十四阿哥先出現在朝臣百官面前。荏得是威風凜凜,器宇軒昂,頗有幾分氣勢。

一時之間,大家有都有些興奮。又不好喧譁,這壓低了音量,口稱“將軍王”請安問禮的不計其數。

九阿哥站在隊列中,見十四阿哥眉飛色舞,不由翻了個白眼。

瞧這輕狂的,也不知誰前兩天哪個要死要活的。

那個女人,就這個引得人上心?

想到這個,九阿哥眯了眯眼。吳氏他也見過兩遭,雖有些姿色,但是也不算什麼,更不要說如今已經不年輕了。

莫非,是“內秀”?

想到這個,九阿哥就覺得胯下一熱。看來,該叫李煦再尋幾個江南美人過來,自己後院添兩個,也送十弟兩個。

十阿哥這些日子,就在府裡“養病”,今日朝會也沒有露面。

曹顒也在看十四阿哥,心裡想的卻是訥爾蘇。如今,西北帥印在訥爾蘇手中,不知姐夫會驚會喜。

少一時,禮樂聲起,聖駕到了……朝會上說的,還是那些,哪裡需要賑濟,何處工程開工什麼。曹顒聽得昏昏欲睡,直到兵部尚書上前稟告,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病故,他才精神起來。

施世驃死了,這就死了。

他六月裡平定臺灣,中秋後得了恩賜,東珠、黃帶子、四團龍補服,極至殊榮。這纔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就“病故”,實令人駭然。

曹顒腦子中,出現的第一個想法是康熙“卸磨殺驢”,畢竟這施家父子,兩次平定臺灣,在西南名聲太盛,怕已經爲帝王所忌;第二個想法是,這施世驃怕是功勞太大,曉得帝王難封賞,爲了保全家族,才自己“病故”。

不過,想想這位福建水師提督,曹顒將這兩個想法都否定了。

康熙愛名,就算真容不下施世驃了,也會等些日子再動手,絕不會現下就動手,惹人嫌疑。

而這施世驃,也不會在朝廷賞賜剛下來的時候安排這一出。

同樣是出身名門,鎮守一方,年羹堯的彪悍是故作聲勢,施世驃纔是真正的悍將。

他十五歲就出戰,隨父收復臺灣,開始軍中生涯。而後憑藉軍功,在戰後封爲三品參將,那是真正的少年得意。

而後在平定葛爾丹時,他隨着聖駕出征,再次立下赫赫戰功,官運亨通。

這樣一個人,五十出頭,如何說“病故”就“病故”了……想到此處,曹顒心裡沉甸甸的,有些急切。

散朝後,曹顒沒有回戶部,而是直接回曹府尋方種公。

“方老可是七月中旬從閩地啓程?”曹顒也不囉嗦,直接開口問道。

“正是七月十六,中元節後,隨着曹爺府上管事上京。”方種公見曹顒急色匆匆,說道:“可是閩地又生變故?”

“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病故。不知爲何,總叫人生出幾分不安。”曹顒皺眉說道。

“啊?莫非是絕殺令!”方種公驚詫一聲,說道:“老朽上京前,曾聽人提過,說是洪門門主已經發下‘絕殺令’,要殺盡叛侯施琅子孫,爲閩地百姓‘報仇雪恨’。”

“洪門門主?”曹顒聽了。不由挑眉,道:“不是說洪門二十年前就已經滅了麼,怎麼還鬧騰?”

方種公看了眼曹顒身上的補服,臉上已是懊惱不已,自己怎麼說出這些來。

曹顒察言觀色,已是看出方種公的異樣。

福建,可是洪門老巢,方種公也是的憑藉拳腳功夫與醫術在地方小有名氣,同洪門的人有所交往也不算稀奇。

“曹爺是京官,怎麼想起問這個?”方種公避而不答,反問道。

“我問這些,不是爲施世驃,而是爲他的兄長漕運總督施士綸。施總督早年曾在戶部當差,做過曹某上峰。他是清官!”曹顒說道:“真正以百姓安居樂業爲福祉,是個好官!”曹顒正色道。

他心中,生出幾分怒氣。

方種公沒有多說什麼,但是“絕殺令”、“殺盡”露出的訊息就已經能夠讓人心糾。

洪門前任掌門已經死了二十年,這掌門印信被自己埋起來,怎麼還有人以門主的名義“號令”殺人?

可笑,三百年後,看金老爺子的時,對紅花會那些大俠還推爲推崇。

現下,卻要對這真實存在的洪門嗤之以鼻。

他們“反清復明”,他們宣稱要爲漢人報仇,要殺“韃子”、殺“狗官”,卻沒有人敢到長江以北鬧騰,沒有人敢直接拿皇帝開刀。

是不是該提醒下施世綸,讓他加強戒備?只是,這個以什麼名義說。

那是誰啊,那是後世話本中提及的“施公”、“施青天”。出仕三十多年,仍能保持操守,曹顒是真心敬佩……

(未完待續)

第397章 黃雀第340章 人心第1000章 新皇第525章 談棋第955章 “送禮”第1298章 至親至疏第790章 離人第1096章 中秋後的熱鬧第1348章 揭破第383章 除夕(下)八百四十一章 重圍第350章 無蹤第945章 大計第535章 驚詫(上)第296章 言傳第1176章 歷練第837章 “發作”(下)第55章 戰後第2章 親戚第1219章 找後帳第337章 別過第504章 初晴第147章 送妝第230章 濃情第532章 瑞雪第691章 春華(上)第546章 “骨肉”第1284章 小人之心第899章 “提防”第834章 門牙第1241章 變臉第616章 宿命(中)第1246章 棄子第1182章 送子第1341章 佛心第396章 成算第632章 奇聞(上)第427章 還債第421章 寧家第43章 真相第387章 風起第463章 教養第499章 拜年(上)第322章 日子第331章 舊事第619章 鬼域(下)第830章 親者痛(下)第299章 梳理第1073章 大捷第1256章 官非(中)第1224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239章 饋贈第607章 龍擡頭(二)第974章 驚魂第1187章 借醫第398章 手足第335章 壽禮(中)第891章 “回禮”第427章 還債第1000章 新皇第351章 小宴第1386章 病逝第957章 抽身第1222張 滄海遺珠(下)第662章 九子糉(二)第485章 鋪子第881章 風向第1278章 去纓第80章 休假第866章 初夏第一千三十百五十章 他人之鑑第1306章 風邪第181章 送別第465章 如意(下)第880章 內情第577章 幕友(上)第588章 三寶(下)第537章 同僚第361章 暮年第886章 昭告第847章 幾番思量第722章 鬧酒第1035章 走親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272章 臘八(下)第184章 皇子第212章 新官第1087章 華天堂(上)第1312章 連鎖反應第900章 插手第八百零六章第951章 解說第1073章 皆大歡喜第578章 幕友(下)第1218章 首告第857章 迷蹤第294章 歸省(上)第540章 “戰火”(上)第1157章 開解
第397章 黃雀第340章 人心第1000章 新皇第525章 談棋第955章 “送禮”第1298章 至親至疏第790章 離人第1096章 中秋後的熱鬧第1348章 揭破第383章 除夕(下)八百四十一章 重圍第350章 無蹤第945章 大計第535章 驚詫(上)第296章 言傳第1176章 歷練第837章 “發作”(下)第55章 戰後第2章 親戚第1219章 找後帳第337章 別過第504章 初晴第147章 送妝第230章 濃情第532章 瑞雪第691章 春華(上)第546章 “骨肉”第1284章 小人之心第899章 “提防”第834章 門牙第1241章 變臉第616章 宿命(中)第1246章 棄子第1182章 送子第1341章 佛心第396章 成算第632章 奇聞(上)第427章 還債第421章 寧家第43章 真相第387章 風起第463章 教養第499章 拜年(上)第322章 日子第331章 舊事第619章 鬼域(下)第830章 親者痛(下)第299章 梳理第1073章 大捷第1256章 官非(中)第1224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239章 饋贈第607章 龍擡頭(二)第974章 驚魂第1187章 借醫第398章 手足第335章 壽禮(中)第891章 “回禮”第427章 還債第1000章 新皇第351章 小宴第1386章 病逝第957章 抽身第1222張 滄海遺珠(下)第662章 九子糉(二)第485章 鋪子第881章 風向第1278章 去纓第80章 休假第866章 初夏第一千三十百五十章 他人之鑑第1306章 風邪第181章 送別第465章 如意(下)第880章 內情第577章 幕友(上)第588章 三寶(下)第537章 同僚第361章 暮年第886章 昭告第847章 幾番思量第722章 鬧酒第1035章 走親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1203章 庶子、孽子、世子第272章 臘八(下)第184章 皇子第212章 新官第1087章 華天堂(上)第1312章 連鎖反應第900章 插手第八百零六章第951章 解說第1073章 皆大歡喜第578章 幕友(下)第1218章 首告第857章 迷蹤第294章 歸省(上)第540章 “戰火”(上)第1157章 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