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勝利者纔有的特權

“稱讚我是猶太女性的驕傲。”

湊在瑞恩的耳邊,娜塔莉壓低了聲音,“如果影片沒問題的話,他們會在這個頒獎季支持我。”

“這是好事。”瑞恩輕輕點了點頭,“親愛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最大的對手會是詹姆斯?卡梅隆。”

“我上週見過吉姆。”娜塔莉顯然不認同,“他並不認爲自己會獲獎,即使《阿凡達》有你們預料之中的那般成功。”

劇院的燈光忽然熄滅,銀幕上出現了發行方米拉麥克斯的標記,瑞恩沒有繼續說什麼,實際上詹姆斯?卡梅隆已經不在乎那座小金人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份量在世界之王的心目中,恐怕還沒有一項新的電影技術重要。

卡梅隆本人也很清楚,這樣完全以cg製作的科幻類影片,也不可能獲得奧斯卡的青睞。

不過,迪士尼還是會爲《阿凡達》公關,因爲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影片的商業收益,而公關的重點肯定不是最佳導演。

前世今生,《阿凡達》最大的奧斯卡對手,已經在大銀幕上拉開了序幕。

b連的拆彈小組由三個人組成,一次任務中他們犧牲了拆彈隊長,於是影片主角詹姆斯加入了進來。詹姆斯是個帶有英雄主義情結的人,他絲毫不畏懼自己的死亡,他根本不遵守作業程序,總是單槍匹馬的去拆除炸彈,甚至爲了行動方便,不惜一次次的冒着危險脫掉拆彈服。

詹姆斯不像他的隊友那樣整天處於心驚膽戰的恐懼和“今天我們倖存了”這樣的祈禱狀態,他更像一個瘋狂的技術類高手,當他跟一堆炸彈卯上時,爲了更專注起見他敢於放棄所有的安全措施。

這位老兄似乎把拆彈這樣危險的工作當成修車那麼簡單,就像黑客迷戀網路技術一樣,他明顯“沉迷”於拆彈的過程。當人們都已經撤離炸彈周圍,可以安全地引爆它時,詹姆斯拒絕撤離,爲了戰友和伊拉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總是堅持將炸彈拆掉。

很肯定的是,在拆彈過程中,詹姆斯獲得了一種強烈的快感,當他拆完炸彈,回到“悍馬”裡點上一支菸時,表情就像剛做完愛一樣。疲倦而滿足。

或許詹姆斯真的不畏懼死亡,偏偏是這個不畏懼自我死亡的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卻被他人的死亡所觸動着,包括美軍戰友和伊拉克人,這些人的死給他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隨着時間的推移,影響着他的心理和行爲。

詹姆斯面對看不到的敵人,打一場不知道該和誰打的戰爭,這一切都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但骨子裡美國人特有的英雄主義情結又讓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眼前的一切好起來,因爲在這個貌似虛幻的戰場上,戰友們的傷亡卻是實實在在的。

再來說這種英雄主義,當一個人懷着堅定的信念。有着明確的自我意識,同時在行動中表現出超出常人的勇氣和魄力,取得造福於羣體的功績時,人們說他的行爲具有英雄主義。

這就是影片的立場之一。美軍在其中的形象雖然並不高大,甚至與那些伊拉克人一樣都是弱者,卻無比的正面。這或許與《變形金剛》那種展現美軍強大的方式不同,但從本質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區別。

因爲他們都是在塑造美軍的正面形象。

當然,這些都是影片的基礎立場,它外面包裹着的全是‘反思’。

影片使用了紀實拍攝的手法,晃來晃去的肩扛攝像機鏡頭帶來了真正的伊拉克戰場,周圍到處是膽戰心驚的美軍士兵和螞蟻一樣的伊拉克人,身處戰爭之中,大家都是弱者。

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兵隨時有可能坐上“土飛機”;伊拉克武裝分子也輕易地倒斃在美軍的槍下;平民們更是不用說,雙方的任何一個小小衝突,就足以碾碎他們。

或許確實對戰爭片大場面力有未逮,娜塔莉明顯使用了更多獨立影片文藝化的散漫敘事手法,通過詹姆斯的眼睛,展示了一個個的片段,雖然其中沒有緊湊的敘事和迭起的高.潮,卻真實的讓人窒息。

開場死去的拆彈員,就是娜塔莉在給觀衆展示正確的拆彈程序,通過正規程序的演示,爲詹姆斯出場後瘋狂的‘個人英雄主義’行爲留下參照。

拆彈員之死其實就是娜塔莉本人的開場白,她首先破除掉人們慣常的觀影心理,嚴正的聲明,面對戰爭誰都是弱者,真實的戰場上沒有史蒂夫?羅傑斯,更沒有幾十次都不炸死的蘭博。

賞金獵人之死中,獵人頭目的造型拉風至極,拋開彪悍的裝扮不講,單是手中那把巴雷特大狙,就能酷死一大片,按照常規的電影思維,這又是一個怎麼打也不死能夠橫掃所有戰爭片的超級英雄。

可是幾分鐘後,拉風的獵人頭目就被伊拉克人一槍狙中心臟掛掉,也再次向觀衆展示了戰爭的殘酷。

接着的醫官之死中,詹姆斯所屬部隊裡的心理醫官,要出去給予拆彈小組實際上的幫助,於是他找到正要出勤的詹姆斯小組,要求一起出任務。

結果很不幸,一枚土質炸彈要了上校的命。

還是那句話,面對戰爭,官銜和職務不是死神放過你的標誌,上校炸死後,一個士兵衝過去,痛苦的喊着,“我剛纔還在教他怎麼用電臺……”

人命說沒就沒了,哪怕上一分鐘還在一起吹牛。

娜塔莉就用鏡頭這麼冰冷無情的告訴觀衆——戰爭,就是這樣!

在‘貝克漢姆’之死中,其中詹姆斯完全認錯了販賣dvd的‘貝克漢姆’,他以爲他比別的美國人更瞭解伊拉克人,能和伊拉克人交上朋友,其實到頭來他跟其他美國人沒有什麼兩樣,他們連伊拉克人誰是誰都分不清,哪怕是同他朝夕相處的伊拉克人。

美國人看伊拉克人,伊拉克人看美國人,西方人看東方人,東方人看西方人,其實大家眼裡,對方種族的人都是一個樣,難以分得清楚,這就是隔閡,這種跨越種族的隔閡,就像是信仰和意識形態之爭一樣,永遠不會消失。

在這裡,娜塔莉明顯改過劇本,通過詹姆斯說出的——美國人不知道伊拉克人想要什麼,伊拉克人也不屑於讓美國人知道他們想要什麼——恐怕就是對這種情況極好的寫照。

戰爭之下,孩子是首當其衝的弱者,雖然‘貝克漢姆’還活着,但躺在那裡充做屍體炸彈的孩子卻是真實的。

整部影片雖然偏向於寫實平淡,但也有例如“人體炸彈”之死這樣的小高.潮。

一個伊拉克人主動向美軍巡邏隊求助,說身上被綁上了炸彈,但他不想做“人體炸彈”,央求美軍拯救他。

這是一個定時炸彈,留給詹姆斯的時間只有兩分鐘,詹姆斯爭分奪秒的拆彈,按照全世界電影的慣有模式,詹姆斯必然會在最後一秒剪斷紅線或者藍線救下伊拉克平民,然後出現軍民大聯歡的局面。

然而,時間沒有走到最後,詹姆斯也沒有選擇紅線還是藍線,就放棄了拆彈,伊拉克人被炸成粉末,詹姆斯在逃離過程中被氣浪掀翻在地,娜塔莉再次用殘酷的結局粉碎了觀衆的奢望,這就是戰爭,戰爭不是拍電影。

這種情況粉碎的不僅僅是觀衆的希望,還有影片的票房,這樣冷冰冰的電影能夠大賣那才奇怪。

全世界歡迎美國大兵的情況沒有出現,詹姆斯撤離時,伊拉克的孩子們跟着悍馬吉普狂扔石頭,而詹姆斯無法適應回國後的生活,重返了伊拉克戰場。

這兩個片段的交相呼應,戰爭已經成了不可破解的魔咒,不但讓人無法抗拒,更讓人無法逃離。

在伊拉克後代心中,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在以後的歲月裡隨時發芽開花結果,而美國大兵已經深陷戰爭而無法適應正常的和平生活,彷彿戰爭成了他們存在的唯一意義。

雙方都是犧牲者,沒有強弱之分,都被一個叫“戰爭”的魔咒驅使着……

作爲導演,娜塔莉沒有在電影中直接對戰爭做道德判斷,沒有通過戰爭場面的殘酷來喚起觀衆的人道主義同情,也沒有製造戲劇性場面來諷刺美國發動戰爭的原因。

當然,她更不會“站在”伊拉克的立場上以他們的觀點來看待眼前這場戰爭。

娜塔莉極好的把握住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影片所有的反思,都是站在了美利堅的立場上,都是基於美國是伊拉克戰爭的勝利者這一最基本的條件。

就像是《拯救大兵瑞恩》一樣,對戰爭反思,那是勝利者纔有的特權。

當戰爭可以獲得巨大利益時,他們無畏進攻;當戰爭的正義性存疑時,他們仍然不會放棄……

從某些方面來說,《拆彈部隊》完全繼承了好萊塢戰爭反思電影的優良傳統,完全符合現今的社會政治形勢,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需要,也符合總要在政治上表態的奧斯卡的要求。(未完待續。。)

第760章 王室和王子的邀請第817章 借勢獲利第383章 竹林邊第720章 男孩的迪士尼公主系列第427章 嗨,查莉第860章 聖光之力第288章 還不到終點第48章 慈善晚宴第58章 宣戰第447章 重裝上陣第218章 詛咒第819章 阿凡達日第785章 特權只屬於猶太人第294章 莫斯科紅場第682章 對手是整個時代第709章 改變了的劇本第467章 大家都在做選擇第59章 他第451章 開端第241章 莊園第817章 借勢獲利第551章 小丑魚第675章 爆炸貝第311章 戛納電影節第486章 電影就要理直氣壯談票房第693章 自由權利歸衆生第104章 拍攝中3第189 辛德勒的名單第709章 意識形態之爭第324章 又是一個暑期檔第588章 你好,教父第732章 這樣的戰爭片還能進入院線?第142章 我的舞臺第171章 兩億美元的投資第777章 公關是門複雜的課程第100章 小說籤售第873章 黑暗經典第724章 3D技術的缺陷第409章 好萊塢戰場第178章 雷石東第333章 關於3D技術的合作第224章 可怕的佔有慾第124章 在邁阿密第177章 你開心就好第346章 夜晚的走廊第761章 以自由的名義生存下去第613章 這是我們的光榮時刻第365章 別忘了通知第605章 爆炸方面的天才第217章 雅虎第475章 皮克斯高層第543章 影評人這個行業第716章 宣傳和營銷第708章 立場不同,觀點就不同第576章 俄羅斯猶太裔第241章 莊園第201章 小島驚魂第101章 抵達波蘭第577章 有意義的運動第833章 越發混亂的局面第510章 女超級英雄第847章 紀錄締造者第159章 上映時間衝突第496章 美國人的陰謀第855章 黑心資本家第300章 潛在的敵人第299章 七十屆奧斯卡4第113章 紐約的試鏡第295章 懸念第687章 我信仰的是天主教第408章 下一個目標第380章 野外第786章 捐出衣櫥第42章 西雅圖夜未眠第306章 好萊塢明星第557章 南加大的演講第83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463章 攝影棚中第128章 加西亞第457章 需要考慮一下第343章 老夫少妻第30章 以小賣小第484章 金球獎第616章 血色教堂第44章 奧斯卡1第743章 南韓拿什麼征服世界第651章 人類從來都不是弱者第234章 驚奇的未來第525章 短片計劃第627章 老牌影評人的言論第625章 特洛伊第705章 全世界電影業面臨的難題第541章 片場見聞第652章 電影主題曲第240章 開始就結束的試鏡第260章 今晚睡哪裡第787章 編劇大罷工第716章 宣傳和營銷第537章 飯店中第88章 第二首單曲
第760章 王室和王子的邀請第817章 借勢獲利第383章 竹林邊第720章 男孩的迪士尼公主系列第427章 嗨,查莉第860章 聖光之力第288章 還不到終點第48章 慈善晚宴第58章 宣戰第447章 重裝上陣第218章 詛咒第819章 阿凡達日第785章 特權只屬於猶太人第294章 莫斯科紅場第682章 對手是整個時代第709章 改變了的劇本第467章 大家都在做選擇第59章 他第451章 開端第241章 莊園第817章 借勢獲利第551章 小丑魚第675章 爆炸貝第311章 戛納電影節第486章 電影就要理直氣壯談票房第693章 自由權利歸衆生第104章 拍攝中3第189 辛德勒的名單第709章 意識形態之爭第324章 又是一個暑期檔第588章 你好,教父第732章 這樣的戰爭片還能進入院線?第142章 我的舞臺第171章 兩億美元的投資第777章 公關是門複雜的課程第100章 小說籤售第873章 黑暗經典第724章 3D技術的缺陷第409章 好萊塢戰場第178章 雷石東第333章 關於3D技術的合作第224章 可怕的佔有慾第124章 在邁阿密第177章 你開心就好第346章 夜晚的走廊第761章 以自由的名義生存下去第613章 這是我們的光榮時刻第365章 別忘了通知第605章 爆炸方面的天才第217章 雅虎第475章 皮克斯高層第543章 影評人這個行業第716章 宣傳和營銷第708章 立場不同,觀點就不同第576章 俄羅斯猶太裔第241章 莊園第201章 小島驚魂第101章 抵達波蘭第577章 有意義的運動第833章 越發混亂的局面第510章 女超級英雄第847章 紀錄締造者第159章 上映時間衝突第496章 美國人的陰謀第855章 黑心資本家第300章 潛在的敵人第299章 七十屆奧斯卡4第113章 紐約的試鏡第295章 懸念第687章 我信仰的是天主教第408章 下一個目標第380章 野外第786章 捐出衣櫥第42章 西雅圖夜未眠第306章 好萊塢明星第557章 南加大的演講第83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463章 攝影棚中第128章 加西亞第457章 需要考慮一下第343章 老夫少妻第30章 以小賣小第484章 金球獎第616章 血色教堂第44章 奧斯卡1第743章 南韓拿什麼征服世界第651章 人類從來都不是弱者第234章 驚奇的未來第525章 短片計劃第627章 老牌影評人的言論第625章 特洛伊第705章 全世界電影業面臨的難題第541章 片場見聞第652章 電影主題曲第240章 開始就結束的試鏡第260章 今晚睡哪裡第787章 編劇大罷工第716章 宣傳和營銷第537章 飯店中第88章 第二首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