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暴風夜前夕

面對國際炒家們的步步進逼,特區政府以一系列強有力的干預政策高調應對。爲了避免港元受到狙擊,擡高投機成本,香港金管局宣佈,將不再採用6.25%的官方貼現率向那些借款過多的銀行提供資金,而是要根據情況以懲罰性的利率來調整資金。這一決定導致銀行同業市場利率驟升,一度飆升至300%。

特區政府的財政司司長、財經事務局局長一起會見傳媒,重申維持聯繫匯率是港府首要目標,爲了這一目標而導致利息飆升,屬無可避免,並強調港元目前已是處於歷來最強水平。

而正在英國訪問的行政長官董先生也在離開倫敦前強調,特區政府有極大的決心維護聯繫匯率,香港利率高漲對股市有影響,但各間上市公司基礎良好,調整隻是短期的。

爲配合反擊措施,香港特區政府、工商界人士發動了輿論攻勢,金管局特地發表文告宣稱香港外匯儲備截至1997年9月底已經高達881億美元。

此時,內地承諾給趙文凱的第二筆五百億資金剛剛到位。

關鍵時刻,中資及本地資金入市,24家籃籌、紅籌上市公司從市場回購股份,推動大市上揚。中國電信重上招股價以上水平,加上中國內地減息成爲股市上揚的題材,香港股市強勁反彈,港元匯價也恢復穩定。金管局還在買賣港元過程中獲利,沒有像其他東南亞政府那樣大大耗損外匯儲備。

特區政府地一系列措施穩定了市場,擡升了人氣。而索羅斯也避其鋒芒。暫時與國際基金暫時離開香港,轉道日本與韓國“圈錢”,並且尋找下一次動手的有利時機。

猛烈的匯率危機過後。當時地特區政府無論是行政長官還是公務人員。大部分都認爲危機處理得“實在值得激賞”。特區政府反應快速。應對得當,向市場發出了強烈訊息,表明香港的經濟基礎良好,投機者知難而退,曾經黑雲壓城般密佈在香港上空的金融危機烏雲一時間似乎散去了。

然而,索羅斯領銜地國際金融大鱷們卻元氣未傷。而且他們手中還握着一張王牌,等待着合適地時機發起致命一擊。決戰時刻快要到來了!

1998年5月開始,國際投機資金再次撲向香港,這一次他們兵分三路。向香港匯市、股市、期市同時發難,聯繫匯率制上中下三路同時接招,漸感不支,港股急轉之下。國際炒家們似乎一戰成功,因此也口出狂言,到處叫囂要把香港當作他們地“超級提款機”。

便是在同一時間,默多克十分“巧合”的在美國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收購”【華夏信息傳播集團】。這條消息一公佈,全世界一片譁然,【華夏集團】在美國、香港等地的股市股價再次全線下滑。

這件新聞在98年可謂是轟動一時,甚至一度超過了讓人爲止驚悚了東南亞金融危機。之所以有這樣大的轟動效果。主要還是與趙文凱一直以來創造“奇蹟”的能力分不開的。記得有媒體曾經形容說,只要守住了【華夏集團】地大門,就等於找到了最大的新聞資源。由此一點就足以看出,當初的趙文凱究竟創造出多少令世人震驚的新聞。

只不過一直以來【華夏集團】給大家地感覺都是“強者”形象,要收購也是作爲收購方,而這一次,卻坐在了被收購者的席位上。這不能不叫人感到世事無常。

“怎麼樣?能不能堅持得住?要不要現在我把基金的資金抽調一部分出來先應應急?”夏德章看到默多克大張旗鼓的新聞報道後,立刻就趕到趙文凱的辦公室開口建議道。

趙文凱坐在辦公桌前,一副處變不驚雷打不動的模樣,好半天才笑道說:“不用,現在才哪到哪,默多克現在的資金還沒有全部到位,我們雖然在股市上小受損失,但是還沒有傷筋動骨。反到是你那邊現在怎麼樣了?”

夏德章見趙文凱一副很輕鬆的樣子,頓時把心又放回到心裡,然後說道:“我們的團隊和內地方面的人員現在一直追着索羅斯操作,不過對方的手法太過圓滑,一直都牽着我們走,防守的一方有點吃虧。不過總體上一切都在預料中的一樣,因此也不用太擔心什麼。相比之下我們還不是最累的。”

聽到這裡,趙文凱自然知道夏德章口中的話是什麼意思。要說起來這香港目前誰最勞苦。恐怕只有那個司徒匯盈了。

到現在爲止,趙文凱是越來越佩服司徒匯盈的工作能力,還有內地方面的高瞻遠矚了。從一開始資金和外匯準備有些保守之外,其他的操作到是十分大膽。並且能夠把一些別人看似危機的事情轉變成對自己有力的武器。

就拿這一次金融危機而言,儘管港英政府已經移交了主權,但是就香港而言,畢竟是人家經營了許久的風水寶地。留下來的潛在力量也不容小窺。並且因爲長時間的影響,英國的影響可謂是深入人心,很多方面一時都難以改變。就拿目前香港的上層社會的社會精英們說,就有很多人掛着英國貴族的爵位,並且成爲一種身份的象徵。而司徒匯盈也正是看到這了這些方面,竟然可以想到藉着這一次的危機,好好清理一下香港的政治環境。

所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這些官面上下的心機,端的不是趙文凱這種人可以揣摩的。

也就在趙文凱和夏德章說話的功夫,秘書秦嘉瑤忽然走進趙文凱的辦公司,先是看了一眼夏德章。然後纔對趙文凱講道:“老闆,下面傳來地最新消息。”

趙文凱一擡手,笑道:“沒有外人。有什麼消息就快點說吧。

秦嘉瑤聞言這才繼續說道:“就在半個小時以前,【迪斯尼公司】與紐約的【艾森豪威爾投資基金】達成協議,收購了【艾森豪威爾】手上ABC的百分之三點五地股份。並且還拿到了米高梅的部分股權。”

趙文凱聞聽此言也不動聲色。然後就聽秦嘉瑤又道:“還有日本方面的【索尼】高層傳來消息,出井伸之正在與【愛立信公司】就【索愛】的股份分割進行談判。試圖讓【愛立信】出讓出一部分股份。”

“呵呵,出井伸之是想直接控制未來地電訊公司啊。還有什麼?我想【索尼】要地不單單是【愛立信】的部分股份吧?”趙文凱面帶微笑的問道,這個消息對他而言,現在已經不算稀奇了。就這幾天來,以默多克、艾斯勒和出井伸之爲首的一部分金融團體,不斷的買賣股份。轉換流通資金,頻率大的現在默多克都敢公然地出來說要“收購”【華夏集團】了。所以他們的動作之大,不用想都知道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好在這些人聰明,但是趙文凱也不算笨。於是轉回頭問夏德章說:“我們集團的股票一直都出於低迷價位。被他們這樣一吸納。也算是損失轉移了吧。”

夏德章聽到這話差點沒笑出聲來,點點頭道:“現在我們地確承受的壓力很大,不過就我看來,一旦對方吸納的股份達到一定限度,說不定我們還真就被人家給收購了呢。但是現在負責這件事情的是葉楓,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清楚。你這邊要是沒有什麼事情,我就先走一步,算算時間索羅斯也快坐不住了。”

趙文凱笑着站起身來把夏德章送出門去,等再回來就看見秦嘉瑤還站在那裡,就不由得問道:“你怎麼還在這裡?難道還有什麼事情需要報告嗎?”

秦嘉瑤搖了搖頭道:“公事都說完了,下面的是趙先生家的私事。”

趙文凱聞言就是一愣,緊接着就問道:“私事?”

就見秦嘉瑤拿出她那個記事本,翻開,然後對趙文凱說道:“剛纔林伊晨小姐來電話說要和林先生林太太去內地一段時間,讓我轉告你一聲。”

這件事情趙文凱事先到是知道,知道自從林伊晨住回林家後,林家的父母就開始打着給女兒另找“女婿”主意,總是找藉口不讓林伊晨回趙宅。好在林伊晨和趙文凱的態度都比較強硬,幾次之後,林家的父母也就放棄了爲女兒找“幸福”的念頭,但是卻再也不忍心與女兒分開,這一次回內地工作,更是要把林伊晨帶上。

好歹林伊晨也是人家的女兒,當趙文凱聽到林父的要求後,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但是前提是林伊晨還要回到自己身邊。而這一次自己長期停留在香港,林伊晨也見不到自己,通過秦嘉瑤留言也屬正常。

說完第一件事情,秦嘉瑤又轉告趙文凱,說是納蘭蓉蓉這兩天也要到香港來,並且提醒再過幾天就是趙文凱的爺爺的八十大壽。幾件家事放在一起,趙文凱到是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太緊迫的事情,於是就吩咐秦嘉瑤道:“納蘭蓉蓉那邊你就不用操心了。不過我爺爺的八十大壽你替我留心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禮物需要準備。還有,和我父親說,這一次壽宴不怕花錢,只是我現在沒有時間回臺北,就麻煩他們幫忙和我爺爺陪個不是。”

秦嘉瑤又問:“那麼趙老先生的壽辰趙先生要不要回臺北。”

趙文凱算了算日子,心中先是罵了一句髒話,罵默多克給自己找麻煩,然後就道:“八十大壽這樣重要的日子我當然要回臺北,時間上你就幫我安排一下,儘可能的把日程安排都向前趕趕。”

交代完自己的秘書,待秦嘉瑤出去,趙文凱才長出一口氣,伸了伸懶腰。然後又想起來林伊晨去內地,納蘭蓉蓉要來香港,那留在家裡就剩下琳倩一個人了。於是拿起電話打給臺北家中,準備煲電話粥了。

就在趙文凱給臺北打電話的時候,默多克連夜離開了美國回到了澳洲,處理【新聞集團】的財務緊張問題。

坐在飛機裡,默多克緊緊閉着眼睛,思考着接下來趙文凱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在傳媒業內,好萊塢的各大電影公司因爲彼此之間的利益衝突,還有【米高梅】幾經轉手的習以爲常,雖然喊着要聯合起來抵制趙文凱,可是光是雷聲大雨點小,指望他們是指望不上了。而電視網絡方面,美國的四大廣播公司,只有自己和艾斯勒聯合了起來,其餘的還在觀望,這一點默多克也可以理解,畢竟目前傳媒業不好做,大部分公司都面臨着資金緊張的問題。而默多克要想得到亞洲的傳媒網絡,不打到【華夏集團】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資金鍊是千萬不能出問題的。

“正常的談判途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只有依靠強大的資金強行收購纔是唯一的辦法。”這樣的念頭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在默多克的心中,只不過那時候的趙文凱以及他的公司,就彷彿是一個搖籃中的嬰孩,可是隨着這個孩子的慢慢成長,強行收購的計劃就距離默多克越來越遠。可是現在則不同了,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在自己掌握之中,儘管收購的時機對自身也有影響,但是隻要能夠成就此事,自己的理想中的傳媒帝國就有機會實現。

忽然之間飛機似乎遇到了氣流,開始顛簸了起來。默多克頓時從沉思中清醒了過來,轉眼去看飛機窗口外的雲層,嘴角上不由得流露出一絲笑意。

也是在同一時間,艾斯勒和喬治再次會面,會面的地點也變成了艾斯勒的私宅。只不過這一次這次會面不單有艾斯勒和喬治,還有兩家公司高層的相關重要人員。只是看涇渭分明的陣勢,和當下的氣氛。就知道,這是雙方準備最後攤牌了。

喬治把一份財務報表和資料交給艾斯勒,然後沉聲說道:“這是【新聞集團】最近一段時間的資金分析,還有和東南亞金融機構以及銀行的股份抵押轉讓文件。”

艾斯勒接過資料和文件只是簡單看了看就轉手交給了其他的人,這纔開口說道:“我們得到【福克斯】,你們得到【澳洲新聞集團】。”然後笑着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祝願我們合作愉快!”

第一百二十四章 偶像啊!偶像!第207章 拉你入會第240章 互通有無第244章 食色男女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擺脫官司第292章 香港迴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推倒!推倒!第二十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失蹤之後第246章 玉樹流光照後庭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心的冷暖第263章 熟美少婦第一百二十六章 華夏出品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謂的怪才第202章 遊戲時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心的冷暖第三十一章第280章 麻煩第八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知所謂第265章 堂會第十二章第249章 安全第一第226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股神”巴菲特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九章(所有章節簡單修改完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近尾聲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時代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誰坑了誰?第271章 新一年第五十章第223章 歐洲市場第十一章第293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謂的怪才第三百章 傳媒帝國(一)第262章後招第十九章第200章 【華夏】上市第七十章第281章 求助第一百九十二章 香港電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香港電影第一百六十二章 94年最後兩個月第256章 搜狐與網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謂的怪才第215章 你情我願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中午飯了!第267章桌前桌後第256章 搜狐與網吧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時間差不多了第248章 阿里巴巴?!第274章 投資與投機第七章第274章 投資與投機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六章第六章第215章 你情我願第289章 是誰在攻擊我們!第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三十四章第245章 美國傳媒的迴應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高層聚會第213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四十章 不死不休第220章 九六年初第238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是一個值得“收購”的年代第217章 收購【好萊塢】第四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是還債?第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華夏出品第271章 新一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華夏出品第272章 3C產業第一百一十六章 返回臺北第一百四十七章 擺脫官司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驚天喜訊第219章 臺北捷運第三章第三十九章第233章 全球首映
第一百二十四章 偶像啊!偶像!第207章 拉你入會第240章 互通有無第244章 食色男女第四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擺脫官司第292章 香港迴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推倒!推倒!第二十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失蹤之後第246章 玉樹流光照後庭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心的冷暖第263章 熟美少婦第一百二十六章 華夏出品第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謂的怪才第202章 遊戲時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心的冷暖第三十一章第280章 麻煩第八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知所謂第265章 堂會第十二章第249章 安全第一第226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股神”巴菲特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九章(所有章節簡單修改完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近尾聲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時代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誰坑了誰?第271章 新一年第五十章第223章 歐洲市場第十一章第293章 始料未及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謂的怪才第三百章 傳媒帝國(一)第262章後招第十九章第200章 【華夏】上市第七十章第281章 求助第一百九十二章 香港電影第一百九十二章 香港電影第一百六十二章 94年最後兩個月第256章 搜狐與網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謂的怪才第215章 你情我願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中午飯了!第267章桌前桌後第256章 搜狐與網吧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時間差不多了第248章 阿里巴巴?!第274章 投資與投機第七章第274章 投資與投機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六章第六章第215章 你情我願第289章 是誰在攻擊我們!第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第三十四章第245章 美國傳媒的迴應第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高層聚會第213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四十章 不死不休第220章 九六年初第238章 一視同仁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是一個值得“收購”的年代第217章 收購【好萊塢】第四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是還債?第五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華夏出品第271章 新一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華夏出品第272章 3C產業第一百一十六章 返回臺北第一百四十七章 擺脫官司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驚天喜訊第219章 臺北捷運第三章第三十九章第233章 全球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