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熊擔憂的說道:“主上所言甚是啊!臣也怕太子友不會出城作戰!”
“這如何是好啊?”諸將一時間也沒有辦法了。
此時殘竹忽然說道:“或許臣有辦法讓姑蘇城出兵!”
楊子璐聞言,眼睛一亮,着急的問道:“哦!殘竹,你想到什麼辦法?快快道來!”
“臣記得在姑蘇城內的細作傳來過一份稟報,上面說王子姑曹的長子王孫彌庸對他的父親非常孝順。如果我軍在姑蘇城外打出王子姑曹的旗號炫耀。王孫彌庸只要受到刺激,一定會不顧一切的出城作戰!”殘竹摸着下巴的短鬚,沉聲說道。
“這可行嗎?”有人對此保持懷疑。
殘竹胸有成竹的說道:“王孫彌庸不過是十六歲,這個年紀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那裡知道戰場兇險,只要見到其父旌旗定然會不顧一切的出戰!”
“但其他人會冒險嗎?”這次發出疑問的是楊子璐了。
殘竹沉默了,這的確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王孫彌庸可以冒險,但太子友可以嗎?要知道他守的是吳國的基業,他能夠冒險嗎?或者說,他冒險得起嗎?而哪怕全殲了王孫彌庸的兵力,最多也就是讓太子友的兵力吃緊而已。但這還不足以讓漢軍攻破得了固若金湯的姑蘇城。
“必須要將太子友也引誘出來!”楊子璐下定論道。
不過太子友容易引出來嗎?一時間雖然大廳內議論紛紛,但卻沒有人提出得了一個有價值的計策。
過了良久後熊眼睛一亮,出列對楊子璐獻計道:“主上,所言甚是。臣看莫不如用驕兵之計。先激怒王孫彌庸,引其出城作戰,接着詐敗於王孫彌庸。當主上再次引兵而來,吳國上下定然輕慢我軍,到時候太子友還有吳軍其他將領,他們爲了建功,定然會全軍出城作戰!畢竟太子友雖然謹慎,但並不代表他不渴望勝利。特別是吳國尚武,一個沒有獲得一次勝利的太子,成爲國君。吳國上下有多少人會對於這一個國君滿意呢?”
後熊說到這裡,頓了頓,緩了口氣接着說道:“而眼下只要太子友擊敗我軍,便等於爲吳國破解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危機。而太子友在吳國上下眼中,就相當於大救星!這能夠從中撈到多少威望啊?難道太子友對此一點也不心動嗎?”
楊子璐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下頭,手指輕輕敲動坐着的馬紮,過了半響,說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太子友應該跟伍子胥學過三年兵法的,是吧?”
“是的主上!太子友的確跟伍子胥學過三年兵法!”細作頭子殘竹應道。
“那麼想要騙過太子友顯然並不容易!畢竟伍子胥的弟子再差,但那麼一點智慧還是有的!”楊子璐敲動馬紮的頻率,在說這話的時候快了不少。
這個時候諸將才發現,事情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皆因他們只是有一次機會,如果失敗了,以後就不是那麼好欺騙太子友出戰的了。
“你們說戰敗,怎麼纔是讓人確定戰敗呢?”楊子璐對大廳內的諸將問道。
“撤退的時候毫無陣型!爲了逃跑不惜丟盔棄甲!”韓甲丁率先想到一個條件,沉聲說道。
“士兵死傷慘重!”夏虎吼緊接着站出來說道。
“還不夠!不能夠用常理來到端詳太子友的心思!我們的機會只有一次!”楊子璐沉聲說道。
“主將被擒!”這個時候舌庸站起來,沉聲說道。
所有人都怔住了,被舌庸這個大膽計策嚇住了。這話說起來就容易,‘主將被擒’不過是四個字,但做起來就難了。一旦楊子璐攻陷不了姑蘇城,他們這些被擒的主將就是被夫差拿來祭旗的傢伙了。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是被吳軍將領直接咔嚓了,用以振奮士氣,到時候楊子璐就算神通再大,也不可能救得了他們。
而如果楊子璐時候獲得了勝利,他們這些死了的人才憋屈啊!拼了性命出去,卻享受不了勝利帶來的好處。
後熊見氣氛有些僵硬,立刻出來和稀泥道:“主上,臣看上述兩點就夠了!何必以一將之性命來到冒險呢?”
楊子璐卻不爲所動,掃了大廳內諸將一眼,沉聲問道:“誰願意去?”
大廳內的諸將心裡面一瞬間就將舌庸連同他的祖宗十八代都問話了一次。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舌庸卻率先站出來說道:“計策是臣提出的,臣願往!”
聽到這話,諸將這才平衡了,你丫自己獻計,自己去冒險,這也算是夠義氣了!
還沒有等楊子璐說話,謳陽也站了出來,開口說道:“主上,臣也願擔任此次任務!”
楊子璐掃了諸將一眼,有些不滿的冷哼一聲道:“越人果然勇猛!”
這一句話,可是將大廳內山越人和三夷族出身的諸將的臉都給狠狠的颳了一下。不過人人都不敢反駁,其實究其原因也就一句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現在跟隨楊子璐打天下的,諸如黑熊、夏虎吼、崇虎等人早就已經不是過着當初那生活了。日日大魚大肉,姬妾都娶了幾房。現在都過着這樣的生活,雖然說身上的勇武並沒有丟失,但誰還願意沒有事情冒險拼命啊?
楊子璐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夠不時敲打一下。當下楊子璐任命舌庸爲將軍,謳陽爲副將。但楊子璐並不知道用自己的士兵去送命,他轉而派兵去攻打檇李。
檇李距離武原不過是一天左右的路程。檇李的士兵這個時候都已經知道了漢軍的誓師,在他們看來,此時漢軍應該傻乎乎的和吳軍死磕纔對。
所以檇李完全沒有防備,也虧勾踐還不死心,還躲在天目山上。要不然楊子璐說不定連勾踐也給一鍋端了。漢軍攻下了檇李,不出楊子璐意外的,他什麼糧食也沒有繳獲到。不過楊子璐志不在此,他立刻將檇李城的壯丁,還有檇李的降兵,
一共組織了二千八百多人,楊子璐再從漢軍中抽調了一千二百人,籌夠了四千人。因爲不過這二千八百人裡面,卻是有二千人左右沒有武器的。楊子璐也顧不上其他了,直接給他們裝備上吳軍的裝備,不過即使如此有有二百多人沒有武器。楊子璐直接讓人給他們削了幾百根長竹作爲長矛。好一點的長矛上捆綁着從民間購買回來的菜刀、馬叉,差一點的,直接削尖了長竹當長矛。
舌庸麾下這四千人當真是成了名符其實的雜牌軍,看那樣貌,裡面有漢軍,有越軍,有吳軍,還有農民起義軍。武器方面更是五花八門,直叫人看的眼花繚亂。
……姑蘇城……
“報!”一聲悠長的男高音響起,一名士兵大踏步走入吳王宮。“漢蠻子已經越過乾地,距離姑蘇城不過四十里!”
“漢蠻子終於來了!”太子友皺起眉頭,喃喃道。
“太子,我們上城牆看看情況吧!”王子地對太子友說道。
王孫彌庸則是到那報信的士兵面前,略帶着急的問道:“可有我父消息?”
士兵訕訕然的一笑道:“王孫恕罪,小人並沒有發現王子的消息!”
王子地聞言,嘆了口氣,走到王孫彌庸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道:“彌庸,放心吧!二哥從小到大都很走運的,吉人自有天相!你就別太過着急了!陪叔父到城牆上一走吧!”
“叔父不了!還是你們去吧!侄兒想自己一個人靜一靜!”王孫彌庸搖搖頭,意氣有些消沉的說道。
太子友也禁不住同情自己這個侄子,不過十六歲,就要承擔重任了。太子友也走上前,拍了拍王孫彌庸的肩膀安撫道:“放心吧!你父親就算齊國人也沒有殺得了他,區區漢蠻子一定爲難不了你父親的!你父親不過是暫時沒有來得及趕回來罷了!”
“多謝太子安慰!”王孫彌庸感覺的看着太子友,對他拱了拱手。
“走吧!和伯父一同到城牆上吧!這事情就別想太多了,越想就越壞!本來沒有事情的,最後卻自己嚇自己,嚇出病來!”太子友露出一抹笑意,說道。
“嗯!”王孫彌庸想了半響,改變主意,點點頭說道。
太子友和王子地、王孫彌庸三人就在一衆宮廷宿衛的保護下來到箭樓上。
姑蘇城可不是武原城可以相比的,姑蘇城的城牆高達三丈四尺,底部厚度達到八丈厚。更不比武原城,一共就四座角樓。姑蘇城每二十丈就有一座四丈八尺高的角樓。在城門兩側,更是修建了五丈四尺高的箭樓。箭樓上可以容納三十名士兵,還有滾木礌石等物資。這樣的城池在任何將帥眼中,都是頭疼的角色。
而漢軍似乎也被姑蘇城的規模給嚇住了,站在距離姑蘇城外二十里的地方,一動也不動。
“蠻子就是蠻子!”王子地見到,禁不住冷笑道。
“三弟,莫大意輕心!”太子友雖然是如此說,但臉上依舊禁不住流露出幾分得色。
PS:起點真是坑爹,明明上傳失敗也不說一下,幸虧今天兩更!要不然木木要到明上傳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