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籌謀劃策

如今,有個問題擺在面前。雖然說張凡和張居正兩人已經是看透了朝中這些手段是如何運作的,甚至於張凡和張居正兩人都已經是想出了應該用什麼樣的辦法來替換如今這個早就已經是腐朽至極的官吏考覈制度了。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不可能就這麼拿着這道奏摺,來到李太后的面前,說如今的官吏考覈制度有問題,官員太了。如今咱們這裡有個新的辦法,而且行之有效,起效也快,就用這個。

李太后也不是傻子,就算是她看得清楚如今朝中的狀況,也明白朝中那老一套的官員考覈辦法是漏洞百出,早就被官員們加以利用,成爲了他們升官發財的最佳辦法。就算是李太后對於張居正可謂是無條件的信任,對於馮寶也是如此。

但是即便是如此,李太后也不可能就因爲張居正和馮寶兩人的幾句話,就下了這麼個決斷。那樣不僅僅說不過去,就連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也不會同意下來的。

這麼一來,張居正就要想個辦法,找個理由什麼的,讓李太后能夠同意。將來就算是面對滿朝大臣們的不同意,她也是能夠拿出來一個說法的。當然,至於算不算是糊弄人的東西,那可就管不着了。畢竟李太后如今手掌實權,雖然不能夠無中生有,但是想要指鹿爲馬還是很容易的。

因此,不管怎麼說,即便是再荒唐,張居正也總得要找個理由給李太后才行。

所以,張居正和張凡如今就在研究這件事情。想要找理由,實際上是方便的很的。畢竟大明朝的現狀擺在眼前,可以拿出來說事的實例也是實在太多了一點。但是,張居正和張凡明白,凡事都要適度才行。

事情如果舉的太小了,也不行。太小了的話,無關痛癢。就算是李太后那裡能夠說得過去,但是拿到朝廷上就不行了。朝中那些個大官對於這些事情大都是有所牽連的,如今看到上面拿出這些事情,心中必然是會緊張。但是緊張之餘也會覺得事情實在是算不得什麼,激烈的否定必然也會隨之而來。

倘若拿出來說的事情太大了,牽涉的人官位也比較高的話,勢必又會有麻煩。尤其是這件事情,張凡只不過是在背後爲他出謀劃策了,他並不打算站到人前來。所以說,這件事情之後出面的也就是張居正和馮寶兩人而已。當然,張凡也並不會就一直站在張居正的背後,默默無聞下去,必要的時候,他也是會站出來說話的。

所以現在張凡也是在和張居正好好商量,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說服李太后纔算合適。

想來想去,倒也真的是讓張凡個想出了一個辦法。他還記得上輩子上中學的時候,不論是政治還是物理方面,倒是都提出過一個問題,質量的問題。政治和物理化學看似毫無關係,不過其中的很多東西,倒是能夠相互結合起來。

就如同現在這樣,張凡建議張居正,要從小的事情開始。從各方調來卷宗,摘抄一些實力,一些地方上的實例,而且是距離如今越近的越好。而且張凡還特意對張居正說了,事情不需要太大,小一些的也行。

張凡的話讓張居正有些鬧不明白。剛纔他們兩人就對於小事情無法撼動李太后的決心纔剛剛統一過意見,如今張凡卻是又要他這麼做。

看到張居正疑惑的表情,張凡則是笑了笑,對他說道:“老師,有些事情其實不要想得太過想當然了。就像請客喝酒一樣,請來兩三個人,擺上三五壺好酒,那就小酌,情趣相投。但是若是宴請來十幾、幾十人,擺上幾罈子少稍差一些的酒,卻怎麼說也是大宴了。這酒水沒有變好,反倒是差了些。但是這酒宴的稱呼可就得改一改了。

“小宴怡情,但是人數也太少了些,即便來的都是高官厚爵,可是也影響也終究是小了很多,甚至有許多人都未必會知道。但是這大宴就不同了,酒水菜餚雖然可能比起小宴來說,沒有那麼精緻。但是它勝在人多,就算是來的都是七品的知府,可是這規模那可能同日而語。這麼一來,這消息也是能夠傳的更遠,無論是朝廷大員還是民間百姓,想來都會知曉。”

“你的意思是……”聽到張凡這麼一說,張居正是開始了沉思。他這一項,還真是張凡所說的那麼回子事。這人不在精,關鍵是人數要多。人數一多,影響力也自然就是要大了。

沒有說話,張凡看着張居正點了點頭。

張凡的意思非常的簡單。倘若要是拿出的例子所關聯的人太大了,那也不好。不管上面所牽涉到的人,如今還在不在朝中爲官,那都是要有所震動的。一個不好,再弄得人心浮動,鬧出什麼大事來,那可就不好了。

而只是牽連小事的話,也未必就不能夠成功。畢竟張居正他們首先要說動的是李太后,而對於李太后這種掌權的人來說,事情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是什麼性質的。之後,張居正只需要多舉出一些例子,讓李太后覺得,朝廷的已經是達到了一種程度,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就夠了。

畢竟說到底,朝廷大員雖然是重要的很,但是朝廷的基礎乃是百姓,乃是江山社稷。而那些下級官員們卻是實實在在地關聯着這些東西的,倘若他們那裡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也就意味着這江山社稷的根基出了毛病了。根基乃是根本,豈可動搖。

如此一來的話,不僅僅李太后那裡能夠說得過去,讓她同意下來。就算是將這些事情放到朝廷上去說的話,有了那麼多的例子,朝中的大臣們即便是在想要反駁什麼,也是無力還擊了。

想到了這點,張居正對於張凡所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倒是有了些讚不絕口的意思。而且張凡所出的這個主意,如今也正正好是時候。因爲想要例證,他們所拿出來的事情自然是要距離現在近一些的好。那些爲時已遠的老生常談,還有一些早就已經是處理好了的事情,如今在拿出來說事也就沒有什麼說服力了。

而如今,正正好是個機會。去年,纔是六年一次的“京察”進行過,而去年,個地方三年一次的“大計”也是在同年。雖然說因爲朝廷的“老傳統”,很多本來是有問題的官員都是逃過一劫,甚至很多人因爲這件事情而是飛黃騰達,升官發財了。但是這並不意味這就沒有人倒黴的,這些人正是張居正所需要的例子。

甚至於,那些個以爲已經躲過一劫的,如今升了官的人,他們的事情朝中的人也並不是不知道,甚至可以說是全都心裡面明白,嘴上不說罷了。這些事情張居正作爲內閣首輔大學士自然是心裡面清楚明白的很,如今他只要將這些事情整理出來,再憑藉着他的一手好文筆,整理成一篇篇讓人一看就覺得實在是太過恣意枉法的文章就可以了。

而在這件事情上面,張凡也是並沒有閒下來。光是靠着張居正一個人來整理這些東西自然是不行,他也是要幫忙一番的。

而張凡的幫忙,就完全不是這麼回子事情了。他身爲錦衣衛的都指揮使,手中掌握着不同的大臣的許多“私密”的事情。畢竟是錦衣衛嗎,監察大臣本來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毫不誇張的說,對於監察的大臣,幹了哪些事情、貪贓了多少銀兩、娶了幾房小妾,甚至就連第幾房的小妾傳什麼顏色的肚兜都知道。當然,最後那個的確是誇張了一些。

不過這些,也從側面證明了錦衣衛的實力,是多麼大強大。

所以,張凡想要在這件事情上面對張居正有所幫助的話,那就不會僅僅侷限於以前的事情、朝廷裡的卷宗、或者是什麼朝中百官們心中都知道的公開秘密了。他完全可以讓手下經過一番調查,找出一些如今還沒有被人發現的事情,然後放在張居正給李太后的文章當中。

比起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張凡這些還未被人們所廣泛知曉、卻也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事情,不管是對於李太后還是對於朝廷裡的文武大臣們,那無疑是更加地具有說服力的。

甚至張凡都有些興奮起來了。他已經是打定了主意,倘若有人敢指責他所說的事情乃是假的、蓄意編造的話,張凡都有可能親自站出來反駁他。

甚至於張凡還明白,在這件事情上面,即便是之前和張居正之間鬧了很多矛盾出來的葛守禮也會站到張居正的這邊來說話。畢竟嘛,張居正所要做的乃是好事,而他葛守禮身爲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這些事情本來就是他的本職工作。想來葛守禮自然是不會坐視不問的。

這就是張凡對於葛守禮的瞭解了,他明白葛守禮並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即便是之前和張居正鬧的不愉快了,但是對於葛守禮來說,公私分明纔是真理。

事情,就在兩人積極的謀劃下,慢慢完着。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474章 針鋒相對第164章 模糊真相(上)第575章 心神不寧第1751章 預先準備第1424章 改變想法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676章 並不一樣第759章 絕佳人選第845章 往日無憂第1125章 再次見面第1379章 有用沒用第1601章 又有刺客第1348章 總算完了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1627章 到時再看第243章 水仙之疑第1621章 純屬擔心第1524章 所謂親情第1809章 先這麼辦第426章 美好未來第346章 午門之前第628章 皇命難違第1162章 信不信任第1580章 事後影響第1468章 遲遲而來第1282章 兩手準備第1319章 也有不安第1045章 花園亭中(中)第1495章 就這麼說第1658章 極爲有利第350章 高拱之恨第1036章 不太好受第1500章 總算來了第6章 縣衙有請第1009章 戰後料理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1890章 開端之日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309章 真假難辨第1196章 所謂着想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1303章 總算送走第1100章 有帳要算第137章 終肯開口第415章 沙啞女聲第174章 突發事件(下)第1651章 有些可怕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1787章 撲朔迷離第1678章 的確知道第90章 伯父之見(上)第694章 事有危險第1675章 獲得助力第1000章 愧疚之餘第86章 大明寺上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262章 防禦打算第40章 離前承諾第323章 國家利益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1257章 真無所畏第940章 秘密調查第1698章 打定主意第1232章 當時之事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1007章 成效顯著第409章 攔截計劃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548章 容忍度量第82章 揚州張家第361章 特殊訪客(中)第98章 事發突然第604章 不是壞事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1836章 閒不下來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477章 勸人之法第1088章 熱鬧過年第818章 太后駕到第385章 時日無多第848章 胡攪蠻纏第183章 劉府再見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1494章 不想多問第1209章 將見分曉第722章 臨場發揮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582章 貴在寬容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652章 更加安心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756章 聚集目光第1911章 絕不平靜第90章 伯父之見(上)第760章 所謂粗人第37章 昭雪之問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120章 忽悠忽悠
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474章 針鋒相對第164章 模糊真相(上)第575章 心神不寧第1751章 預先準備第1424章 改變想法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676章 並不一樣第759章 絕佳人選第845章 往日無憂第1125章 再次見面第1379章 有用沒用第1601章 又有刺客第1348章 總算完了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1627章 到時再看第243章 水仙之疑第1621章 純屬擔心第1524章 所謂親情第1809章 先這麼辦第426章 美好未來第346章 午門之前第628章 皇命難違第1162章 信不信任第1580章 事後影響第1468章 遲遲而來第1282章 兩手準備第1319章 也有不安第1045章 花園亭中(中)第1495章 就這麼說第1658章 極爲有利第350章 高拱之恨第1036章 不太好受第1500章 總算來了第6章 縣衙有請第1009章 戰後料理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1890章 開端之日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309章 真假難辨第1196章 所謂着想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1303章 總算送走第1100章 有帳要算第137章 終肯開口第415章 沙啞女聲第174章 突發事件(下)第1651章 有些可怕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1787章 撲朔迷離第1678章 的確知道第90章 伯父之見(上)第694章 事有危險第1675章 獲得助力第1000章 愧疚之餘第86章 大明寺上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262章 防禦打算第40章 離前承諾第323章 國家利益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1257章 真無所畏第940章 秘密調查第1698章 打定主意第1232章 當時之事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1007章 成效顯著第409章 攔截計劃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548章 容忍度量第82章 揚州張家第361章 特殊訪客(中)第98章 事發突然第604章 不是壞事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1836章 閒不下來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477章 勸人之法第1088章 熱鬧過年第818章 太后駕到第385章 時日無多第848章 胡攪蠻纏第183章 劉府再見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1494章 不想多問第1209章 將見分曉第722章 臨場發揮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582章 貴在寬容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652章 更加安心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756章 聚集目光第1911章 絕不平靜第90章 伯父之見(上)第760章 所謂粗人第37章 昭雪之問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120章 忽悠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