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商賈正名

隨着太監的聲音,朱翊鈞坐上了龍椅,這早朝也就是正是開始了。馮寶依然是像往常那樣,站在朱翊鈞的龍椅旁邊,跟着朱翊鈞一同接受滿朝文武的朝拜。

一開始,這種感覺的確是讓人非常的不爽。不過如今,這麼長的時間都過去了,雖然人們心中還是覺得不爽,但是也不像是以前那麼反感了。倒不是說百官們已經是承認了這件事情,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只是明白,如今也改變不了這種情況,語氣每天早朝都要那麼鬧心,還不如就隨他去了。基本上,大殿上的人,無論是和馮寶的關係如何的,全都是當馮寶不存在一樣。

實際上,也是如此。若不是早朝上要討論什麼馮寶當真是關心的事情的話,他一般也是不會說話的,就這麼站在那裡。只是,沒有站到過那裡的人,當真是體會不出站在那裡到底有什麼感覺。甚至於就算是馮寶很享受這種感覺,但是讓他說出個所以然來,恐怕他也未必能說得出。

雖然說如今,葛守禮已經是在朝中幫着張居正宣傳起《考成法》來了。但是今天畢竟是第一天,就算是葛守禮在朝中的威望再大,恐怕也不能讓那些古板到死的人,就這麼短短的一個早上就改變了主意。這件事情是要尋尋漸進的,不可急躁了。

所以說,雖然這件事情如今在朝中都已經是傳開了,只要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在大殿上稍稍環顧一番,看看百官們面上的表情,也就能夠看得出來了。不過如今還並沒有到最終的時候,並沒有人會說些什麼。

總之,今天的早朝,和以往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就拿朱翊鈞來說,現在的朱翊鈞也已經是習慣了坐在上面接受百官的朝拜了。不過他也明白了一件事情,自己雖然是皇帝,但是還沒有皇帝的權利。所以,他每天坐在那裡幾乎就是不言不語的,除非是當真有什麼事情要讓他開口,要不然他是絕對沒有一句話的。

所以,基本上每天早上,朱翊鈞往那一坐,然後就由太監喊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接着,就會有大臣站出來說話了。然後朱翊鈞也根本就不去理會是什麼事情,或者去思考應該怎麼辦。一開始,他還會開口說上一局,問問:“哪位愛卿有良策可解啊?”然後就不再開口了,一直等着有人站出來說話,最後才說上一句:“那就這麼辦吧。”

到了現在,恐怕就是連下面的大臣也看出來,朱翊鈞每天早朝可謂都是興致缺缺的。所以現在,只要有大人上奏說話,其他人根本就不再聽朱翊鈞的吩咐,直接就站出來解決問題了。

而朱翊鈞也是默許了這種情況,絲毫沒有異議。

曾經更有一次。有人開口請奏事情,想請朱翊鈞決斷,而且事情也不小,並不是其他人能夠隨意開口的。可是朱翊鈞偏偏就是一句話的不說,坐在龍椅上,歪着腦袋就像在打瞌睡一樣。他這麼做,下面也沒有人敢站出來開口。於是這整個大殿上就這麼沉默了起來,持續了好長時間,知道有的人都站到腰痠背痛,肚子都餓了,這纔是有受不了的人站出來說話了。

所以現在,爲了避免那種情況的發生,百官們也是不再矯情什麼了,只要有問題,那絕對搶着站出來說話。說完了也好早點結束早朝,回家去。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明朝的早朝變得無比的效率。皇帝坐在龍椅上一句話都不說,卻是要比大明開國之初的幾位勤政帝王的早朝還要有效率。這不可不謂是個奇蹟了,當然,要是不計較解決事情的質量的話。

今天,事情也沒什麼。如今是盛夏過半之際,每年出海行商的大部分海船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卻是想要賺的更多的人,開着船去了更遠的地方,等他們回來那可就快要年末了。

如今這事情,倒也是和往年有些不同了。這些海船帶去的貨物換回來的銀子的確是不少,比之往年也是在逐步穩健地增加當中。朝廷從中收稅,那是相當高興的,畢竟光此一項,就要比大明朝以往每年所收的農稅還要多。

如此一來,國庫豐盈,這愛錢的小皇帝的內庫也豐碩,自然是皆大歡喜的。不過今年與往年有些不同了。

以往,這些從海商們手中所收取來的稅銀並不記在公開的賬上,只是另外有本帳記着。所以說,每年年末盤點的時候,大明朝實際上的稅收還是原來那麼多,並沒有什麼提升。

實際上,這對於那些商人倒也是不公平的。雖然說他們也樂於交稅,而且朝廷也是一改過去的方式,竟然爲他們做生意的商船護航了。讓這些商人交稅,自然是心甘情願的。

但是每年年末盤點之時,他們所上繳的稅銀卻是永遠不會被公開。這讓他們也是頗有微詞的。

本來,朝廷纔不會在意這些東西,畢竟事情本就如此,雖然明朝已經是好轉了很多了,但是千年以來對於商人的看法並不是那麼好改變的。再說了,那些商人不是也沒有說什麼嗎?雖然有些微詞,但是既然不說、不鬧,那就沒什麼事情了。

不過張凡卻並不這麼想。畢竟不記錄、不盤點,只是記在另外一本帳上面。這樣不僅僅對於那些商人來說不公平,甚至還利於讓某些人從中做手腳,中飽私囊。所以他以前就跟隆慶說過這件事情。

而隆慶對此,倒也是贊同的很。不過張凡的話說過沒多久,隆慶還沒有來的及宣佈此事,就病重倒下了。所以這件事情也是一直被拖了下來。

直到朱翊鈞登基之後,他倒是對於張凡所提到過的這件事情是上心的很。不過那個時候他纔剛剛繼位,而且年齡幼小,手中有沒有權力,所以就一直放下了。不過放下是放下,朱翊鈞可是一直都沒有忘記這件事情。

到了今年,改國號爲萬曆的時候。朱翊鈞是第一次,不在乎自己到底有沒有權力,也不在乎別人的反對,當衆是宣佈了這件事情。

雖然百官們有很多不同意,雖然朱翊鈞還不算是一個手掌實權的皇帝。但是這說了就是說了,他不管再是傀儡,那也是皇帝,皇帝的話,說出了口,自然是要算數的。

如今,這一條也就被定下來了。

這可是讓那些商人挺直了腰板。實際上想想,作爲一個商人來說,知道每年國家所收繳上去的賦稅當中,有自己的一份,而且能夠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本就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雖然說,即便是如此,商人們的社會待遇並沒有提高一個檔次,但是也絕對是跟以往不同了。這讓這些商人高興之餘,卻也不會以做生意爲恥了,反而還熱情高漲了起來。

而朱翊鈞會這麼做,張凡對他說過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力很大,這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朱翊鈞記住了張凡所說的一句話,倘若不公開的話,會有人從中中飽私囊。這絕對是朱翊鈞無法允許的。不論是戶部的國庫還是他自己的內庫,在朱翊鈞看來全都是他自己的東西。讓他拿出來花銷,他願意。甚至於讓他賞賜,他更是眉頭都不會皺一下。但是倘若有人想要拿而不言的話,這就是朱翊鈞完全無法允許的事情了。

所以,總的來說,朱翊鈞會盯着如此巨大的壓力頒佈這件事情,實際上並非爲了什麼別的,而是爲了他自己罷了。

不過這都無所謂,畢竟效果既然已經有了,那麼過程究竟是如何,究竟是什麼緣由,也就不重要了。

今年,歸海的商船所帶回的銀子也是不少。但是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今年的情況與往年有了不少的變化。

實際上變化的東西,看不出來,甚至與大明王朝也是相隔十萬八千里。

據歸海的商人所說,歐洲開始對外用兵。大明朝的南面那些小國,有很多都是遭到了歐洲人的進攻。而這帳一打起來,自然是有了發財的機會。倒不是那些歐洲人,而是那些被攻打的國家,大都是希望能從這些明朝的商人那裡買些兵器來抵禦外地。

不過兵器在大明可算是違禁品,商人們自然是明白。但是這並不代表商人們不想做這筆生意,如今就是將這個消息給傳回來,朝廷的意思。

這件事情一說,這大殿上頓時就如同燒開的鍋一般,議論開了。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贊同的意思是,那些地方跟大明沒什麼關係,能賺一筆是一筆。而反對的自然是又是那老一套的東西。不過總的來說,反對的人數是非常多的。

張凡看着面前這種有些混亂的場面,並不打算參合進去。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在思索着一些別的事情,一件去年就已經說好了的事情

第1909章 明哲保身第1161章 平安無事第181章 背景分析第920章 有根有據第1860章 塵埃落定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51章 抄家問罪第1372章 難辨真假第1308章 各有爭執第1751章 預先準備第1387章 總算勸住第523章 風波再起第10章 難民如潮第264章 國情不同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996章 達成協議第109章 女真攻略第983章 接受狀子第1299章 不再計較第583章 關係深淺第1805章 各種麻煩第1889章 總會露餡第307章 隆重迎接第463章 報復不夠第1926章 幸與不幸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1148章 擔憂心情第1757章 必須找到第1684章 辦法難想第58章 跨越冰雪第1342章 各有煩惱(上)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1562章 讓其明白第49章 供職錦衣第1308章 各有爭執第870章 上位之心第1404章 原來如此第1342章 各有煩惱(上)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02章 泛舟綺麗第346章 午門之前第1387章 總算勸住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1356章 所謂心情第1144章 首戰大捷第349章 搶佔先機第1879章 並不算完第1613章 京中無事第1626章 所謂好話第989章 直接插手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1779章 別無他法第848章 胡攪蠻纏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841章 突然變樣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1281章 答應下來第558章 不計手段第790章 證明清白(下)第1653章 不再過問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188章 毫不掩飾第1188章 另有條件第1255章 南門敘話第715章 新的情況第1522章 話已至此第1903章 情況不同第488章 重開經筵第662章 爲人作保第1825章 並不算壞第680章 無瑕演技第730章 暗中阻撓第1106章 挑撥離間第335章 回家真好第785章 再次不爽第1243章 想要鬧事第924章 意外發現第833章 再次相見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216章 示威進城第448章 遺詔風波第1469章 必須如此第1530章 事情不對第805章 混蛋想法第624章 善於變通第1337章 把門打開第1491章 不會推遲第698章 準備上路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二把四十九章 逐個擊破下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174章 突然不同第1341章 準備成親第1157章 處處相爭第1583章 鑽牛角尖第1605章 必然有因第549章 忍辱負重第977章 幸或不幸第1257章 真無所畏
第1909章 明哲保身第1161章 平安無事第181章 背景分析第920章 有根有據第1860章 塵埃落定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51章 抄家問罪第1372章 難辨真假第1308章 各有爭執第1751章 預先準備第1387章 總算勸住第523章 風波再起第10章 難民如潮第264章 國情不同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996章 達成協議第109章 女真攻略第983章 接受狀子第1299章 不再計較第583章 關係深淺第1805章 各種麻煩第1889章 總會露餡第307章 隆重迎接第463章 報復不夠第1926章 幸與不幸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1148章 擔憂心情第1757章 必須找到第1684章 辦法難想第58章 跨越冰雪第1342章 各有煩惱(上)第91章 伯父之見(下)第1562章 讓其明白第49章 供職錦衣第1308章 各有爭執第870章 上位之心第1404章 原來如此第1342章 各有煩惱(上)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02章 泛舟綺麗第346章 午門之前第1387章 總算勸住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1356章 所謂心情第1144章 首戰大捷第349章 搶佔先機第1879章 並不算完第1613章 京中無事第1626章 所謂好話第989章 直接插手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1779章 別無他法第848章 胡攪蠻纏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841章 突然變樣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1281章 答應下來第558章 不計手段第790章 證明清白(下)第1653章 不再過問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188章 毫不掩飾第1188章 另有條件第1255章 南門敘話第715章 新的情況第1522章 話已至此第1903章 情況不同第488章 重開經筵第662章 爲人作保第1825章 並不算壞第680章 無瑕演技第730章 暗中阻撓第1106章 挑撥離間第335章 回家真好第785章 再次不爽第1243章 想要鬧事第924章 意外發現第833章 再次相見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216章 示威進城第448章 遺詔風波第1469章 必須如此第1530章 事情不對第805章 混蛋想法第624章 善於變通第1337章 把門打開第1491章 不會推遲第698章 準備上路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二把四十九章 逐個擊破下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174章 突然不同第1341章 準備成親第1157章 處處相爭第1583章 鑽牛角尖第1605章 必然有因第549章 忍辱負重第977章 幸或不幸第1257章 真無所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