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商賈正名

隨着太監的聲音,朱翊鈞坐上了龍椅,這早朝也就是正是開始了。馮寶依然是像往常那樣,站在朱翊鈞的龍椅旁邊,跟着朱翊鈞一同接受滿朝文武的朝拜。

一開始,這種感覺的確是讓人非常的不爽。不過如今,這麼長的時間都過去了,雖然人們心中還是覺得不爽,但是也不像是以前那麼反感了。倒不是說百官們已經是承認了這件事情,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只是明白,如今也改變不了這種情況,語氣每天早朝都要那麼鬧心,還不如就隨他去了。基本上,大殿上的人,無論是和馮寶的關係如何的,全都是當馮寶不存在一樣。

實際上,也是如此。若不是早朝上要討論什麼馮寶當真是關心的事情的話,他一般也是不會說話的,就這麼站在那裡。只是,沒有站到過那裡的人,當真是體會不出站在那裡到底有什麼感覺。甚至於就算是馮寶很享受這種感覺,但是讓他說出個所以然來,恐怕他也未必能說得出。

雖然說如今,葛守禮已經是在朝中幫着張居正宣傳起《考成法》來了。但是今天畢竟是第一天,就算是葛守禮在朝中的威望再大,恐怕也不能讓那些古板到死的人,就這麼短短的一個早上就改變了主意。這件事情是要尋尋漸進的,不可急躁了。

所以說,雖然這件事情如今在朝中都已經是傳開了,只要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在大殿上稍稍環顧一番,看看百官們面上的表情,也就能夠看得出來了。不過如今還並沒有到最終的時候,並沒有人會說些什麼。

總之,今天的早朝,和以往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就拿朱翊鈞來說,現在的朱翊鈞也已經是習慣了坐在上面接受百官的朝拜了。不過他也明白了一件事情,自己雖然是皇帝,但是還沒有皇帝的權利。所以,他每天坐在那裡幾乎就是不言不語的,除非是當真有什麼事情要讓他開口,要不然他是絕對沒有一句話的。

所以,基本上每天早上,朱翊鈞往那一坐,然後就由太監喊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接着,就會有大臣站出來說話了。然後朱翊鈞也根本就不去理會是什麼事情,或者去思考應該怎麼辦。一開始,他還會開口說上一局,問問:“哪位愛卿有良策可解啊?”然後就不再開口了,一直等着有人站出來說話,最後才說上一句:“那就這麼辦吧。”

到了現在,恐怕就是連下面的大臣也看出來,朱翊鈞每天早朝可謂都是興致缺缺的。所以現在,只要有大人上奏說話,其他人根本就不再聽朱翊鈞的吩咐,直接就站出來解決問題了。

而朱翊鈞也是默許了這種情況,絲毫沒有異議。

曾經更有一次。有人開口請奏事情,想請朱翊鈞決斷,而且事情也不小,並不是其他人能夠隨意開口的。可是朱翊鈞偏偏就是一句話的不說,坐在龍椅上,歪着腦袋就像在打瞌睡一樣。他這麼做,下面也沒有人敢站出來開口。於是這整個大殿上就這麼沉默了起來,持續了好長時間,知道有的人都站到腰痠背痛,肚子都餓了,這纔是有受不了的人站出來說話了。

所以現在,爲了避免那種情況的發生,百官們也是不再矯情什麼了,只要有問題,那絕對搶着站出來說話。說完了也好早點結束早朝,回家去。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明朝的早朝變得無比的效率。皇帝坐在龍椅上一句話都不說,卻是要比大明開國之初的幾位勤政帝王的早朝還要有效率。這不可不謂是個奇蹟了,當然,要是不計較解決事情的質量的話。

今天,事情也沒什麼。如今是盛夏過半之際,每年出海行商的大部分海船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卻是想要賺的更多的人,開着船去了更遠的地方,等他們回來那可就快要年末了。

如今這事情,倒也是和往年有些不同了。這些海船帶去的貨物換回來的銀子的確是不少,比之往年也是在逐步穩健地增加當中。朝廷從中收稅,那是相當高興的,畢竟光此一項,就要比大明朝以往每年所收的農稅還要多。

如此一來,國庫豐盈,這愛錢的小皇帝的內庫也豐碩,自然是皆大歡喜的。不過今年與往年有些不同了。

以往,這些從海商們手中所收取來的稅銀並不記在公開的賬上,只是另外有本帳記着。所以說,每年年末盤點的時候,大明朝實際上的稅收還是原來那麼多,並沒有什麼提升。

實際上,這對於那些商人倒也是不公平的。雖然說他們也樂於交稅,而且朝廷也是一改過去的方式,竟然爲他們做生意的商船護航了。讓這些商人交稅,自然是心甘情願的。

但是每年年末盤點之時,他們所上繳的稅銀卻是永遠不會被公開。這讓他們也是頗有微詞的。

本來,朝廷纔不會在意這些東西,畢竟事情本就如此,雖然明朝已經是好轉了很多了,但是千年以來對於商人的看法並不是那麼好改變的。再說了,那些商人不是也沒有說什麼嗎?雖然有些微詞,但是既然不說、不鬧,那就沒什麼事情了。

不過張凡卻並不這麼想。畢竟不記錄、不盤點,只是記在另外一本帳上面。這樣不僅僅對於那些商人來說不公平,甚至還利於讓某些人從中做手腳,中飽私囊。所以他以前就跟隆慶說過這件事情。

而隆慶對此,倒也是贊同的很。不過張凡的話說過沒多久,隆慶還沒有來的及宣佈此事,就病重倒下了。所以這件事情也是一直被拖了下來。

直到朱翊鈞登基之後,他倒是對於張凡所提到過的這件事情是上心的很。不過那個時候他纔剛剛繼位,而且年齡幼小,手中有沒有權力,所以就一直放下了。不過放下是放下,朱翊鈞可是一直都沒有忘記這件事情。

到了今年,改國號爲萬曆的時候。朱翊鈞是第一次,不在乎自己到底有沒有權力,也不在乎別人的反對,當衆是宣佈了這件事情。

雖然百官們有很多不同意,雖然朱翊鈞還不算是一個手掌實權的皇帝。但是這說了就是說了,他不管再是傀儡,那也是皇帝,皇帝的話,說出了口,自然是要算數的。

如今,這一條也就被定下來了。

這可是讓那些商人挺直了腰板。實際上想想,作爲一個商人來說,知道每年國家所收繳上去的賦稅當中,有自己的一份,而且能夠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本就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雖然說,即便是如此,商人們的社會待遇並沒有提高一個檔次,但是也絕對是跟以往不同了。這讓這些商人高興之餘,卻也不會以做生意爲恥了,反而還熱情高漲了起來。

而朱翊鈞會這麼做,張凡對他說過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力很大,這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朱翊鈞記住了張凡所說的一句話,倘若不公開的話,會有人從中中飽私囊。這絕對是朱翊鈞無法允許的。不論是戶部的國庫還是他自己的內庫,在朱翊鈞看來全都是他自己的東西。讓他拿出來花銷,他願意。甚至於讓他賞賜,他更是眉頭都不會皺一下。但是倘若有人想要拿而不言的話,這就是朱翊鈞完全無法允許的事情了。

所以,總的來說,朱翊鈞會盯着如此巨大的壓力頒佈這件事情,實際上並非爲了什麼別的,而是爲了他自己罷了。

不過這都無所謂,畢竟效果既然已經有了,那麼過程究竟是如何,究竟是什麼緣由,也就不重要了。

今年,歸海的商船所帶回的銀子也是不少。但是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今年的情況與往年有了不少的變化。

實際上變化的東西,看不出來,甚至與大明王朝也是相隔十萬八千里。

據歸海的商人所說,歐洲開始對外用兵。大明朝的南面那些小國,有很多都是遭到了歐洲人的進攻。而這帳一打起來,自然是有了發財的機會。倒不是那些歐洲人,而是那些被攻打的國家,大都是希望能從這些明朝的商人那裡買些兵器來抵禦外地。

不過兵器在大明可算是違禁品,商人們自然是明白。但是這並不代表商人們不想做這筆生意,如今就是將這個消息給傳回來,朝廷的意思。

這件事情一說,這大殿上頓時就如同燒開的鍋一般,議論開了。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贊同的意思是,那些地方跟大明沒什麼關係,能賺一筆是一筆。而反對的自然是又是那老一套的東西。不過總的來說,反對的人數是非常多的。

張凡看着面前這種有些混亂的場面,並不打算參合進去。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在思索着一些別的事情,一件去年就已經說好了的事情

第816章 宮中秀選第1442章 失望猜測第1777章 並非本意第771章 即將上演第1134章 早有定論第1532章 絕好打算第643章 混蛋決定第212章 無招可出第1878章 麻煩非常第1785章 總算醒來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551章 困難重重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798章 診脈斷案第1237章 弄個明白第1862章 還需安慰第1020章 加深印象第1289章 未來打算第1772章 無法釋懷第425章 家中瑣事第1309章 有些轉變第487章 人心之變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221章 沒事找事第87章 禪房暢談第1108章 一絲破綻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939章 逼真非常第729章 東北之事第1638章 實在無奈第292章 扶桑見聞第1664章 以爲沒事第291章 終於等到第1529章 不變應變第1759章 比較複雜第101章 徐階之言第62章 雪地苗影第896章 都好面子第1200章 相邀做客第1624章 京城歸路第21章 被困死地第519章 煩惱煩惱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383章 事有不妙第223章 利益之爭(下)第879章 事情緣由第587章 看似無事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1186章 清晨對話第339章 做官不易第221章 利益之爭(上)第1104章 大慈寺中第238章 運輸問題第157章 所謂親情第1131章 難唸的經第1519章 難以言喻第83章 認祖歸宗第589章 錯誤判斷第54章 洞房花燭第630章 時辰不對第1443章 就這麼辦第1783章 前後不同第894章 聰明得很第1071章 年輕有爲第935章 西南大捷第1145章 早晨之時第1811章 其間閒事第1577章 聲東擊西第667章 準備動刑第550章 始終如一第1384章 終於安全第120章 忽悠忽悠第16章 敵蹤初現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548章 容忍度量第590章 宗教麻煩第682章 所謂皇帝第1896章 來得突然第748章 胸有成竹第768章 交易達成第375章 喜事將近第735章 回首當初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1215章 以官壓人第139章 愛深恨切第1310章 早有打算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915章 撲朔迷離第1770章 所謂未來第441章 郭樸所想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1章 邊關告急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716章 無法過問第526章 換個做法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452章 聯合打算
第816章 宮中秀選第1442章 失望猜測第1777章 並非本意第771章 即將上演第1134章 早有定論第1532章 絕好打算第643章 混蛋決定第212章 無招可出第1878章 麻煩非常第1785章 總算醒來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551章 困難重重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798章 診脈斷案第1237章 弄個明白第1862章 還需安慰第1020章 加深印象第1289章 未來打算第1772章 無法釋懷第425章 家中瑣事第1309章 有些轉變第487章 人心之變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221章 沒事找事第87章 禪房暢談第1108章 一絲破綻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939章 逼真非常第729章 東北之事第1638章 實在無奈第292章 扶桑見聞第1664章 以爲沒事第291章 終於等到第1529章 不變應變第1759章 比較複雜第101章 徐階之言第62章 雪地苗影第896章 都好面子第1200章 相邀做客第1624章 京城歸路第21章 被困死地第519章 煩惱煩惱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383章 事有不妙第223章 利益之爭(下)第879章 事情緣由第587章 看似無事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1186章 清晨對話第339章 做官不易第221章 利益之爭(上)第1104章 大慈寺中第238章 運輸問題第157章 所謂親情第1131章 難唸的經第1519章 難以言喻第83章 認祖歸宗第589章 錯誤判斷第54章 洞房花燭第630章 時辰不對第1443章 就這麼辦第1783章 前後不同第894章 聰明得很第1071章 年輕有爲第935章 西南大捷第1145章 早晨之時第1811章 其間閒事第1577章 聲東擊西第667章 準備動刑第550章 始終如一第1384章 終於安全第120章 忽悠忽悠第16章 敵蹤初現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548章 容忍度量第590章 宗教麻煩第682章 所謂皇帝第1896章 來得突然第748章 胸有成竹第768章 交易達成第375章 喜事將近第735章 回首當初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1215章 以官壓人第139章 愛深恨切第1310章 早有打算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915章 撲朔迷離第1770章 所謂未來第441章 郭樸所想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1章 邊關告急第574章 事有底線第716章 無法過問第526章 換個做法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452章 聯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