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所謂反應

自從皇帝被人行刺的事情傳出去之後,所有的人全都是對這件事情議論不休,不僅僅是那些身在仕途的人,甚至就連普通的百姓們也會討論這件事情?

這要是放在平常,絕對不會允許這些百姓擅自議論這種事情的。當然,京城裡的百姓有些不一樣,他們畢竟自小就活在這京城,這天子腳下,日常裡的閒話總是缺少不了這些東西。不過若是在以前,這種事情他們議論起來,若是被官差聽到了,絕對是會過來制止他們的。?

但是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一開始百姓們也是議論,看見官差來了,自然是馬上住口。但是漸漸的,百姓們發現,似乎官差們對於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在意,甚至於,有幾次,有的官差聽見有人說起這件事情,還過來湊熱鬧了。這種事情,可以說是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的。?

當然,這後面,自然是有些牽扯在裡面的。老百姓議論這件事情固然是不對,但是卻也不會抓他們,畢竟在朝廷的眼中,這些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是未經教化之輩,有些這種情形也是很正常的。最多上前去阻撓一番,讓他們不要公開說這些事情,也就算是完事了。?

但是官差,這些個吃皇糧的自然是不能說。?

而如今,就連這些人都敢說這些事情了,而且還說的頭頭是道,彷彿他們知道什麼內情一般。有的更甚,甚至還猜測了一番,有的人說出來的東西,比之僅僅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的那五個人所作的,還要邪乎,還要讓人大嘆一番命運的曲折和皇家的命運恩仇。總之,就是怎們玄乎怎麼說,那聽着比說書的還過癮呢。?

當然,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如今就不必討論了,那些事情若是說起來的話,牽扯到各個方面,恐怕一天一夜也說不完了。但是這件事情僅僅從表面來說,影響就已經是非常之大了。首先就是,被這麼多人傳說,這消息是傳遞的相當之快。?

而且,其中,這件事情跟某位藩王有所牽連,這麼一個消息,更是在那一日的早朝,被公佈出來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一天的實際上裡面,實際上就在當天晚上,遠在河南那邊的人就已經有知道的了。可見,所謂的時代落後,通訊和傳遞都不發達的古代,卻也根本就擋不住這種勁爆消息的傳播速度。?

而隨之而來的情況就很好預料了。經過了三天的時間,大江南北人大都已經是知道了這個消息,就連遠在西南那邊也是如此。而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各地的官員自然是鬧得沸沸揚揚的,都是到處在打聽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是,這些官員也僅僅是打聽而已。畢竟,這件事情不論怎麼說,都已經牽扯到王爺了,那就是皇家自己的事情,輪不到他們這些外人來說三道四。其次就是有些人當真是心裡面着急上火了,這些人大都是或多或少地跟當今的某位王爺有些牽連的,甚至於私底下還有些什麼灰色的交易之類的事情。他們是生怕,跟自己有牽連的人也跟這件事情有關係。到時候,謀反大罪一定下來,這些王爺不管怎麼說也都是同宗同祖的朱家血脈,就算是被貶爲了庶人,卻也是能夠逃得過一死。但是他們這些大臣呢,就算是李太后不想要他們的性命,但是朝中自然有人會那麼想,到時候他們就麻煩了。所以,如今這些人的擔心是絲毫不下他人的,生怕自己被牽連到了。?

而最爲擔心這件事情的人,莫過於那些個王爺們了。畢竟這種事情,就算是他們明白自己沒有做過,但是若是被人栽贓了,那也受不了。雖然說他們就算是被坐實了,但是也能憑着很多關係逃過一死。但是,又有哪個人願意自己好好的逍遙王爺不做,卻是要被貶爲庶人,還得受着那份罪名壓身的不忿呢。?

所以,這件事情以傳出去,立刻就有人動起來了。而且這些人可不是像那些個大臣那樣,光是瘋狂地像其他人去打聽,卻是不過問正主。這些是王爺,而且他們現在幾乎都覺得自己就是被懷疑的那個人,如果說這個時候他們還是如此,光是去打聽的話,根本就在加重他們的嫌疑了。?

所以,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問道宮中去,來詢問事情的同時,順便也是表表心跡,證明一下自己的清白爲好。?

而這第一個上疏的,不,不能說是上疏了,說是來了一封家書還差不多。而這第一個這麼幹的,卻是一個分量極重的人,是今年已經五十二歲高齡的慶惠王朱鼒枋。當然,要說這位慶惠王,這年紀倒也不算太大,但是他的輩分,卻是極其的高。?

朱鼒枋乃是大明第七代的慶王,乃是定王朱臺浤的庶第二子。他在嘉靖是八年受封桐鄉王,嘉靖二十年晉封慶王世子,嘉靖三十一年襲封慶王,到現在他已經在位整整二十年了。?

這麼說起來,倒也沒什麼,而且常人也很難明白。換個法子來說吧,慶惠王朱鼒枋,論輩分來說,他跟正德皇帝的父親,明孝宗朱祐樘是同一輩的。換句話說,這朱鼒枋乃是朱翊鈞的曾叔伯祖輩的,比朱翊鈞要大了三倍。別說是朱翊鈞了,就連當朝的李太后,都得見禮的人物。?

而這麼一個輩分高絕不說,並且還有病在身的人,就將要不久於人世的人,如今都在擔心起來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了,並且還第一個就來信了,可見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當然,若不是朱鼒枋的身體不好,恐怕他都會親自到宮裡去一趟了。?

而面對這麼個人,不管是朱翊鈞還是李太后,還是當朝的任何一個人,全都得要以禮相待,就算是回信,也得要客客氣氣的,生怕出了什麼不敬。而顯然的,李太后對於這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視,那封回信,就差不是她親筆所寫的了。信中,李太后當真是言辭恭敬,反覆保證,這件事情是絕對扯不到這位老王爺的頭上,如此這纔算是了事了。?

這件事情,李太后並沒有瞞着任何人,甚至於還主動對人說起了這件事情。結果弄得是滿朝皆知。而滿朝皆知的後果就是,不出一天,整個京城都知道了。要不了半個月的時間,這全天下都會知道這件事情。所以,朱鼒枋來信了的這件事情,沒多久,其他的很多王爺都知道了。?

這本身就是李太后故意如此施爲的,她這麼做就是要給朱宣圻下套罷了。須知道,在大明朝當代的這麼多宗室藩王裡面,朱宣圻這個蜀端王,可以說是距離京城最遠的了。就算是八百里加急,從京城到成都的距離,也得跑上好幾天的時間。而到時候,接到消息的朱宣圻,再猶豫一番,再打聽一番,又得耗費幾天時光。等到他寫好了信,送到京城又得好幾天的時光。如今,已經是可以確定,朱宣圻絕對是最後一個把信送過來的王爺了。?

等到了那個時候,張凡將他“調查”的結果呈上之後,再配合朱宣圻是最後一個來信的這一點。如果說要這麼來定他的罪的話,朱宣圻到時候絕對是百口莫辯,什麼都說不了,也根本就無法解釋。坐實了罪名,什麼都是浮雲了。?

但是,朱鼒枋的來信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朱鼒枋這一下可算是帶了個好頭。原本,其他的王爺還在猶豫,雖然都已經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去問個明白,但是他們還在猶豫,拿不定主意該找個舍呢麼時間纔好。畢竟嘛,這種事情,總讓人覺得,誰若是第一個問了,那就是心虛,是心裡有鬼的。?

如今,朱鼒枋開頭了,這無關乎他輩分的問題,實際上在這件事情上面,這些個王爺覺得,只要自己不是第一個就可以了。當然了,有了朱鼒枋這樣輩分高的人做第一個出頭的,那自然是更好不過了。?

所以,這纔是幾天的時間,宮裡頭就收到了將近十封來信,而且毫不例外,全都是那些個藩王寫過來的。一時之間,雖然外邊看不出來什麼動靜,但是這內裡,當真是熱鬧非凡。如今那些個大臣們反倒是不再去追問到底是跟哪位王爺有關聯了,而是去分析這些來信的王爺,看看誰最有可能。?

不過有一點倒是衆人沒有想到的。來信澄清的只有那些有封地的藩王,一些住在京城裡,空有個王爺的頭銜的人,卻是無動於衷。不過如今看起來,倒也正常,畢竟他們跟這件事情也當真是扯不上什麼關係,別人不信,他們自己也不會覺得有問題。?

就這麼過了五六日的功夫,漸漸地,朝廷這纔算是稍稍安穩下來了。但是,這才安穩了沒多久,當初的那些消息就被人透露出去了。?

很自然的,那些個消息一放出去,自然是會再一次引起軒然大波了。?

而如今,那位遠在西南的蜀端王,卻還沒能收到消息吧。

第1章 撞回曆史第329章 龍顏大悅第446章 皇帝大殮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834章 心境變化第789章 證明清白(中)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791章 權衡利弊第1688章 必須如此第952章 全部離開第676章 另尋方向第1053章 離奇尋聘第712章 澄清事實第1626章 所謂好話第25章 名人教誨第715章 新的情況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607章 提前貸款第442章 臨終所託第1588章 經典辦法第1560章 無法確定第1377章 未來難測第366章 新房之中第59章 形勢變化第755章 形勢不錯第1714章 挑明話語第193章 優良傳統第1283章 如此打算第1665章 震驚非常第302章 回到揚州第1898章 找臺階下第993章 是與不是第1773章 目的達成第1446章 提前準備第1569章 實在奇怪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45章 驚天貪瀆第822章 思索辦法第1128章 必須得去第1101章 告一段落第202章 急速轉變第675章 解決之法第598章 委婉提問第1202章 擔憂而問第1624章 京城歸路第1891章 要講禮數第1516章 不必擔心第44章 連中兩元第1824章 有些意外第392章 意外來客第832章 中西相通第51章 抄家問罪第1747章 兩手準備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645章 隱秘報復第666章 審問開始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1229章 又是一個第1565章 定然有因第1360章 陰鬱非常第1161章 平安無事第869章 準備工作第1210章 還有問題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1613章 京中無事第619章 別有想法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747章 輕鬆應對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1695章 沒有露餡第525章 引誘計劃第1135章 說說明白第486章 逃避煩惱第820章 作何打算第1703章 真實想法第375章 喜事將近第245章 安全打算第1367章 決定如此第1242章 緩緩再說第1590章 另有打算第528章 怪異平靜第987章 準備好了第547章 母子之情第1385章 找人幫忙第1554章 是否巧合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985章 真是好人第674章 弄清敵情第16章 敵蹤初現第1505章 完全改變第660章 朝廷來人第899章 今夜無眠第1581章 不同反應第1171章 詭辯之說第251章 激將之法第1145章 早晨之時第1286章 應承下來第1266章 有些危險第1475章 無法原諒第615章 天各一方
第1章 撞回曆史第329章 龍顏大悅第446章 皇帝大殮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834章 心境變化第789章 證明清白(中)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791章 權衡利弊第1688章 必須如此第952章 全部離開第676章 另尋方向第1053章 離奇尋聘第712章 澄清事實第1626章 所謂好話第25章 名人教誨第715章 新的情況第506章 岳父到來第607章 提前貸款第442章 臨終所託第1588章 經典辦法第1560章 無法確定第1377章 未來難測第366章 新房之中第59章 形勢變化第755章 形勢不錯第1714章 挑明話語第193章 優良傳統第1283章 如此打算第1665章 震驚非常第302章 回到揚州第1898章 找臺階下第993章 是與不是第1773章 目的達成第1446章 提前準備第1569章 實在奇怪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45章 驚天貪瀆第822章 思索辦法第1128章 必須得去第1101章 告一段落第202章 急速轉變第675章 解決之法第598章 委婉提問第1202章 擔憂而問第1624章 京城歸路第1891章 要講禮數第1516章 不必擔心第44章 連中兩元第1824章 有些意外第392章 意外來客第832章 中西相通第51章 抄家問罪第1747章 兩手準備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645章 隱秘報復第666章 審問開始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1229章 又是一個第1565章 定然有因第1360章 陰鬱非常第1161章 平安無事第869章 準備工作第1210章 還有問題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1613章 京中無事第619章 別有想法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747章 輕鬆應對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1695章 沒有露餡第525章 引誘計劃第1135章 說說明白第486章 逃避煩惱第820章 作何打算第1703章 真實想法第375章 喜事將近第245章 安全打算第1367章 決定如此第1242章 緩緩再說第1590章 另有打算第528章 怪異平靜第987章 準備好了第547章 母子之情第1385章 找人幫忙第1554章 是否巧合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985章 真是好人第674章 弄清敵情第16章 敵蹤初現第1505章 完全改變第660章 朝廷來人第899章 今夜無眠第1581章 不同反應第1171章 詭辯之說第251章 激將之法第1145章 早晨之時第1286章 應承下來第1266章 有些危險第1475章 無法原諒第615章 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