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
老太太吩咐着鴛鸞將新進府的水果送給兩位小姐時,她便知道,怕是老太太已極不喜歡惹事生非,又看不到半點好處的戚雙了。
當鴛鸞撐着水果先到了戚巧的房外時,便聽到了戚巧與戚夫人這樣的對話……
“娘,雙兒這般不懂事,就算是做個樣子,也要受點懲罰了,否則,再這麼下去,怕是妹妹不僅不會體諒到孃親的良苦用心,反而會與孃親越來越生分,得不償失呀。”戚巧對戚夫人的勸說,似乎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似的,便又急道,“何況,娘忘記了爹爹的用心了嗎?爹爹只是希望將雙兒嫁給一位王爺做妾便夠了,卻是希望小妹能夠有大作爲,能夠嫁給深得聖上寵愛的重臣啊,但是娘怎麼倒是替戚雙處處擔憂起來,而忽略了小妹呢?”
“不要總說我,難道你就記得霏兒了?”戚夫人的一句反問,便令戚巧啞口無言。
她是怎麼對待戚霏的,她自己的心裡也是相當的清楚,完全沒有將戚霏放在眼中過,認爲戚霏再繼續糾纏着肖王下去,縱然能夠成爲一位王妃,但是對戚家並沒有多少幫助,所以放之任之,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拿着此事來向戚霏嘲諷幾句,戚霏卻從來不在意旁人如何將她與肖王聯繫在一起,說得好聽、不好聽的也從來不在乎。
“孃親是在怪女兒沒有好好疼愛小妹嗎?”戚巧的聲音中透着濃濃的低落,很是委屈的說道,“我對小妹也的確是有疏忽,所以才害得小妹次次受傷,又被雙兒欺負,最後讓孃親的心也跟着偏了。”
戚夫人見自己的話重了,便忙着哄勸着最爲疼愛的女兒,於她看來,老爺對戚巧的安排纔是最合理的,按她的意思,三個女兒都應該進宮做皇妃,都是一個之下萬人之上,三個姐妹在後宮中相互扶持纔是最好不過的,但卻被老爺否定了。
如今,她也只有戚巧一個孩子最爲
貼心了。
“那你說,娘要怎麼辦?”戚夫人像是放棄了似的,對戚巧說道。戚巧很是自然的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次柔太妃壽宴,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孃親就不要再繼續搖擺不定了,小妹不再糾纏肖王是最好的選擇,孃親趁機也與柔太妃劃清界限,如若有機會,就與皇后好好的相處,如果能得太后歡心纔是最好的。”
柔太妃在宮中地位是相當的不高,能夠被封個“太妃”也無非是聖上仁愛,並非是她的能力與家世如此,得罪了她,也不見得會有多大的麻煩,能夠站到皇后那一邊,纔是真正的厲害着呢。
戚夫人似乎是應了一聲,像是給了戚巧繼續說下去的動力。
“小妹與太子妃的關係甚好,我也會藉着機會與太子妃好好相處,順便瞧瞧,有沒有機會向孝和公主提一提小妹的婚事。”戚巧的話一出口,戚夫人就反駁道,“我不同意,縱然霏兒也做太子側妃的事情,你爹不贊成,我也絕對不能讓她嫁給那個姓易的,如果是雙兒嫁也就算了,我的女兒怎麼能屈居一個新官。”
聽得出來,戚夫人對易宏是相當不屑的。
“娘,易大人有了我戚家的扶持,怎麼可能不會步步高昇呢?”戚巧忙勸着戚夫人,“爹的想法都是有理有據的,娘千萬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這些對話,被站在窗外的鴛鸞聽得一清二楚,怪不得,她進了大小姐的院子裡面以後,竟然沒有見到一個下人,原來都是被他們支了開來,說着這些悄悄話呢!她當時就覺得,其實將所有的人都支開,絕對不是一個萬全之策,萬一有誰像是她這樣進來,“無意中”聽了牆角,豈不是成了笑話一件?
鴛鸞裝作纔剛剛進院子似的,揚聲喚了一句“人呢”,便有丫頭從角落裡面跑出來接,估計着是之前不知道跑到哪裡去偷懶了,現在才見到人影。
“你把這些
事情告訴我,真的就好嗎?”戚霏似笑非笑的望着表着忠心的鴛鸞,自然不相信,鴛鸞就是第一個告訴她的人。
果然,鴛鸞抿脣而笑,答非所問,“小姐已不似從前,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麼了。”
怎麼會不明白呢?鴛鸞怕是已經將聽到的事情都回給了老太太,而她轉述的事情也是經過老太太的同意的,那就代表着,在老太太的心中,她的地位已然提高了很多。
戚霏從來就不在意老太太的心意,畢竟在她的記憶中,老太太實在是在每一件事情都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是她一門心思的撲到了姜昊的身上,拼了小命的將整個局勢都扭轉向姜昊,而這一次,得到老太太的歡心也是極好的,這樣就在府中,有了很大的保障。
老太太可不會理會到底是哪位小姐最有用,而是要看哪位小姐最有能耐,眼下,最受府中上下喜愛的戚巧,都比不上她了。
“我明白了。”戚霏微微點頭,“替我謝老太太的關懷,知道我嘴饞,最喜歡這些了。”
戚霏命小丹將鴛鸞送來的水果盡數拿去清洗,而鴛鸞聽罷,便笑着向戚霏屈了屈膝,就此退了出去。
看來,戚巧認爲她比戚雙更加的有用,想要將她利用得徹底了,真正讓她納悶的是爹爹的心意,竟只是讓她嫁給一位重臣,而非是哪位王爺的正妃,出乎意料,她還記得太子問起她對於婚事的意見時,她說的可是“父母之命”,怕是爹爹的小打算都沒有瞞過太子啊。
“小姐,都洗回來了。”小丹端着果盤走進來,見戚霏把玩着太子妃送來的荷包,便道,“太子妃送來的荷包和釵子真的是很別緻。”
“東西的樣式並不重要。”戚霏收斂起笑容來,沉音道,“要看太子妃的用意到底是什麼,當真是讓人琢磨不透。”
太子妃絕對不是一般人物,這是戚霏的印象中最爲深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