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

趙秋華夜裡在沂城,在沂城賓館他正與沂城市委書等官員談話,陳寶齊走過來,跟他耳語一番,趙秋華眉頭微蹙,跟沂城的官員說道:“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裡,東徐高速是省委省政府抓到重點工程,沂城段的施工有些落後,你們要把工作抓起來。”

沂城市的官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見趙秋華逐客,只能站起來告辭離開。

在沂城市的官員後,趙秋華問陳寶齊:“知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清楚。”陳寶齊說道,“我剛纔給省航辦打電話,那邊確實接到省委辦的電話,要求協調派一架專機到東華接沈淮去燕京。”

“這應該不足以叫姓田的直接插手啊!”趙秋華喃喃自語道,這突然而來的變故,打亂他在東華的部署,叫他陷入深思之中。

避免干擾到趙秋華的思路,陳寶齊站在一旁不吭聲。

過來良久,趙秋華問陳寶齊:“你說沈淮會不會還有底牌沒有跟我們攤出來,但已經向田家庚攤出來了?”

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陳寶齊點點頭,說道:“是不是我夜裡去一趟東華?”

趙秋華搖了搖頭,說道:“不用,雖然事勢不會如我們之意發展,但說到底還是沈淮跟譚啓平惡鬥,我們太主動,反而可能會失掉主動權,靜旁其變即可。你打電話給虞成震、範文智,要他們不要亂了陣腳。”

“好的。”陳寶齊說道。

舷窗外夜色正濃,下面的微光不足以將淮豫魯平原大地的面貌完整的呈現出來,彷彿籠罩着黑色的濃霧,偶爾經過城鎮一空,才能看到稍成規模的燈光帶。

李谷伸了伸腳,轉回頭來,見田家庚的眼睛還盯着手裡的文件在看,似乎紋絲都未動過——這是淮工大冶金設計院張文俊院長在機場交給他們的新浦鋼廠一期規劃書。

張文俊所謂“梅鋼在一個月前停止了跟冶金設計院的相關合作,他在得知梅鋼與淮能將要撤出東華的消息之後,覺得即使違背商業規範也有必要向省裡彙報此事”的說辭,並不可信,但這份厚達三百餘頁的新浦鋼廠設計規劃書,顯然不是倉促炮製出來的。

沈淮終於將他最後一張牌攤開來,這一張牌的分量還真是壓手啊;李谷暗自感慨。

淮海省九五年工業總產值纔剛剛突破兩千億,梅溪鎮近年來的崛起在其中直接貢獻了兩個點,今年預計將更高——新浦鋼廠及配套工業設施真要在東華霞浦縣開工建設,差不多能爲全省工業規模直接提供5%的增量,這張牌不能說不壓手啊。

這已經不僅僅是東華市裡的問題,倘若省裡不作任何挽留,而叫這個項目從指縫間溜走,省裡也同樣會遭到質疑跟非議。

省裡要把新浦鋼廠項目挽留在淮海省,又要怎麼去調整梅鋼跟東華市裡的關係?

倘若把目光放在東華市,在梅溪鎮崛起之後,東華市九五年工業總產值尚不足一百六十億,今年大概能突破兩百億,甚至更高,在全省已經算是增長極快的。

但新浦鋼廠這一經建設,還能爲東華市的工業規模再直接提供五成的增量——市委書記與新項目之間,孰輕孰重,已經是相當明顯了。

更何況東華市此前的高速增長,主要貢獻集中在梅溪鎮的崛起上,市委書記譚啓平與市長高天河,並不能有效掌控東華局面,差不多已經成爲共識——只要沈淮不是詐胡,就憑藉這張牌,省裡將譚啓平,甚至將譚啓平連同高天河一起調出東華市,爲新項目開道,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省裡把譚啓平、高天河一起調出東華容易,但是讓誰去東華市接替市委書記、市長兩個職務?

這不單單是平衡東華市委市政府跟梅鋼的關係,也不是單純調整計經系跟宋系在淮海省的平衡——不要說條件已經成熟,新浦鋼鐵一經建設,迫於梅鋼的壓力,省鋼必然也要咬着牙在梅溪上大型電爐鋼項目,東華新的班子,要平衡的關係要比想象中更錯綜複雜。

而且,沈淮把底牌打出來,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宋系內部關係的調整會進行到哪一步,更不知道沈淮想要達到怎樣的條件,纔會同意將這個項目留在東華。

要是沈淮貪心到想直接指定東華新市委書記的人選呢?

李谷心想:這纔是叫人左右爲難的難題吧?

“我說啊,徐沛這以後的壓力不輕啊。”

李谷心裡在琢磨着事,聽到田家庚說話,湊過頭去,看到田家庚正把規劃書翻到新浦港規劃部分,看新浦港的規劃圖。

他還以爲田家庚在琢磨東華新班子的人選,沒想到他對新浦鋼廠規劃書的細節這麼關注。

徐沛擔任省委常委、徐城市委書記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任命很快就會出來;接着他就會成爲徐城市的掌門人,也將是計經系在淮海省除田家庚之外,最爲重要的人物;上面甚至考慮,將來由徐沛接替田家庚在淮海的位子。

徐城作爲淮海省會城市,科研院校集中,科研技術力量雄厚,歷史上就是中原重鎮,從煤鐵工業發展起的工業底子深厚。九五年徐城工業總產值超過五百億,佔全省工業總規模的四分之一強。

徐城雖然跟其他沿海發達省份的二線城市不好比,在淮海省卻是絕對的老大地位——倘若新浦鋼廠與省鋼在梅溪的電爐鋼項目今年同期開工建設,東華市的工業規模就會井噴式的發展,快速縮短跟徐城的距離。

省鋼在梅溪的電爐鋼項目倒還是其次,主要還是進一步完善梅溪新區的產業佈局,而新浦鋼鐵項目的建設,絕不僅僅就只是爲東華添加一座鋼鐵廠。

以大工業項目帶動大產業佈局、繼而帶動城鎮化整體發展的梅溪模式是沈淮一手開創的;到九六年,在梅鋼的帶動下,梅溪鎮工業總產值有可能突破一百億,梅鋼直接所佔比例只有三分之一。

這麼好的模式,沈淮不可能棄之不用,而且新浦鋼廠項目主要還是承接英國西尤明斯工業集團的鍊鋼業務,很難說之後沒有一系列的產業轉移。

就算以梅溪鎮此時的產業格局去衡量,東華市霞浦縣在三五年後,很可能會出現一個產值規模甚至高達三百億的產業集羣——徐城不加快發展速度,老大的地位就未必能一定保得住啊。

不要說徐城市的壓力大了,淮海省其他地市的壓力也不會小。

李谷笑着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不然淮海省也沒有辦法拉近跟其他沿海省市的差距啊。”

田家庚點點頭,說道:“僅這份規劃書,還不能完全看出沈淮心中的丘壑。以老眼光看,譚啓平在東華的表現還算是中規中矩,在那麼多地市黨、政一把手裡,他不能算能力差的,但他的能力侷限於格局之內,缺乏開創新格局的能力跟魄力。淮海省要崛起,不缺那些在體系內搞平衡的人物,缺乏的是那些能開創新格局的人啊。”

李谷笑道:“宋家能出一兩個妖孽,都是罕見的;東華市委班子要有十一人,省裡總不能幫着配齊都有大格局心胸的人物吧?”

田家庚笑了笑,知道東華市委班子的調整,總歸是他要考慮的關痛問題,將規劃書合上,說道:“具體的還是等明天見過沈淮再說吧。”

宋文慧將新浦鋼廠項目的情況大體介紹完,宋喬生的書房裡,有片刻的寧靜,大家都沒有說話——宋鴻奇站在那裡,也是無語。

雖然有些話梗在喉頭,沒有說出來,但情勢已經分明瞭。

早初宋系也只是平衡沈淮跟譚啓平之間的關係,希望譚啓平掌握東華地方,而讓沈淮掌握梅鋼系企業,使他們之間減少磨擦,不至於鬧笑話給外人看。

沈淮此時在他跟譚啓平之間的天平上,加上新浦鋼廠項目,天平該往哪裡倒,還能有什麼疑問?

國內此時規模上四百萬噸的鋼企只有五家,不是通過間接影響,宋家能直接掌握一家能進入產業前六的大型鋼鐵企業,再加上梅鋼與淮能之間相互促進、滋生的模蘣,對加強宋系的基本盤,意義顯然要強過一個市委書記的位子。

即使沈淮的強硬勢力,叫宋系此前在淮海省的佈局腳亂大腳,新浦鋼廠項目,也足以能彌補回損失——誰還叫沈淮在此前賣足了委屈?

宋喬生沉默了一會兒,開口問道宋文慧:“那淮能跟梅鋼在冀河的項目,還會繼續嗎?”

“會。”宋文慧說道,“新浦項目是高爐鍊鋼,需要煤炭資源;而淮能現有以及即將投建的電廠,也需要大量的煤炭——在冀河投資建設煤炭轉輸港,雖然會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資額,但也保證梅鋼跟淮能對上游產業鏈的滲透跟控制,可以視作新浦鋼廠的配套項目。照着沈淮的想法,這一步也是遲早要走出去的,晚走不如早走。這方面,跟紀成熙都有溝通。”

“紀家小輩裡,也就紀成熙有成氣候的樣子。”宋華推着桌站起來,說道,“事情你們商量着辦吧,我不摻和了。”

宋鴻奇心裡苦笑一下,老爺子都這麼說了,還不夠表態嗎?

老爺子說紀成熙有可能成氣候,而且紀系此時在中央要強過宋系太多,通過冀河輸煤港的建設,與紀系加強聯繫,即使現在還談不上有多明顯,以後也是符合宋系長遠利益的。

第八百六十一章 風情一腳第八百四十七章 鍾立岷第七百八十九章 侷限第七百六十二章 相約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後第一百零五章 扎人的刀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寵辱不驚第八十一章 敏感如少女第九百七十四章 密謀破局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人生如戲第八百五十六章 寶和的變化第九百七十五章 迷離第二百二十四章 小姑出馬第七百五十三章 真假消息(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七十五章 人都是有愛好的第六百四十五章 問詢第七百七十五章 金融之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八十八章 香餌難食第九百章 工作交接第六百四十一章 撞痛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居心最難猜第二百九十五章 梅園酒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門服務第八百零九章 暗藏殺機第四十八章 悶棍打自家狗第三百四十六章 尚溪園第九百五十七章 落水第四百二十一章 霧未散第二百一十章 或許無辜第三百七十五章 屎坑救險第七百一十四章 連升三級第六百六十八章 沒有例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三十章 再遇梅溪鎮第七百零八章 夜深抹藥第六百八十章 急公好義第九十五章 問題貸款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一)第六十八章 還是女人闖的禍第三百六十五章 場面難看第六百七十三章 相見鳳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切不是夢第三十二章 陳丹很擔憂第五百三十二章 潛規則第七百九十三章 席終人散第五十七章 大人物都有司機第二百零九章 書店的午後第八百二十九章 協商第二百七十四章 臺階第二百零五章 小姑第八百六十四章 合作的基礎第五百九十八章 紀氏叔侄(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買車(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往事回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七十章 村小當堆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本人的讚許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就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一千零三十章 風起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易條件第四百零四章 大鬧會場第八十八章 人跟圈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西鳳島第九百七十一章 手裡的牌第九百九十章 大計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居心最難猜第八百七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六十七章 協調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幽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女的心(二)第一百零三章 校園驚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讓步第三百二十五章 舊仇第一千零八章 舊日同學第六百三十九章 城市商業銀行第八百四十三章 道不再同第六百七十四章 土地危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章 周明的妒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嵛山第九百七十一章 新的職務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七十一章 自然要幫你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病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拜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酒後殘局第七十章 村小當堆場第九百三十章 我們結婚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誰都不能坐享其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立足之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相約第三百八十章 三千萬美元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有底氣
第八百六十一章 風情一腳第八百四十七章 鍾立岷第七百八十九章 侷限第七百六十二章 相約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後第一百零五章 扎人的刀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寵辱不驚第八十一章 敏感如少女第九百七十四章 密謀破局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人生如戲第八百五十六章 寶和的變化第九百七十五章 迷離第二百二十四章 小姑出馬第七百五十三章 真假消息(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七十五章 人都是有愛好的第六百四十五章 問詢第七百七十五章 金融之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八十八章 香餌難食第九百章 工作交接第六百四十一章 撞痛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居心最難猜第二百九十五章 梅園酒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門服務第八百零九章 暗藏殺機第四十八章 悶棍打自家狗第三百四十六章 尚溪園第九百五十七章 落水第四百二十一章 霧未散第二百一十章 或許無辜第三百七十五章 屎坑救險第七百一十四章 連升三級第六百六十八章 沒有例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三十章 再遇梅溪鎮第七百零八章 夜深抹藥第六百八十章 急公好義第九十五章 問題貸款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一)第六十八章 還是女人闖的禍第三百六十五章 場面難看第六百七十三章 相見鳳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切不是夢第三十二章 陳丹很擔憂第五百三十二章 潛規則第七百九十三章 席終人散第五十七章 大人物都有司機第二百零九章 書店的午後第八百二十九章 協商第二百七十四章 臺階第二百零五章 小姑第八百六十四章 合作的基礎第五百九十八章 紀氏叔侄(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買車(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往事回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七十章 村小當堆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本人的讚許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就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一千零三十章 風起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易條件第四百零四章 大鬧會場第八十八章 人跟圈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西鳳島第九百七十一章 手裡的牌第九百九十章 大計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居心最難猜第八百七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六十七章 協調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幽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女的心(二)第一百零三章 校園驚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讓步第三百二十五章 舊仇第一千零八章 舊日同學第六百三十九章 城市商業銀行第八百四十三章 道不再同第六百七十四章 土地危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章 周明的妒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嵛山第九百七十一章 新的職務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七十一章 自然要幫你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病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拜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酒後殘局第七十章 村小當堆場第九百三十章 我們結婚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誰都不能坐享其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立足之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相約第三百八十章 三千萬美元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