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熬棒子湯的前奏(上)

結束討論商業局副局的常委會沒一會兒,李安就來到了唐逸的辦公室,進門就發牢騷:“財政局張局長也太欺負人了,一點預算也不撥給我們,叫我們怎麼開展工作?”

唐逸指了指沙發,示意他坐下:“張局長怎麼說?”又指使秘書小李泡茶。

李安憤憤不平的坐下:“張局長說了,今年縣裡的財政預算早就安排好了,沒富餘資金給我們招商局,唐書記您說說,只有萬把塊的經費,叫我們招商局怎麼開展工作?我們工作的性質就是四處走動去跑資金,總不能坐在局裡望着天就會有大風把資金刮來吧?”

等小李遞上茶走出去,李安馬上卸去了憤憤不平的表情,笑着說:“這個小李,我怎麼看他怎麼覺得他像個搞地下工作的。”

唐逸無所謂的笑笑:“黨員嘛,會搞地下工作也不稀奇。”

李安哈哈大笑,好像唐逸說的話多幽默一樣,笑了一會問道:“唐書記,您說這是不是有人在背後使絆子?這不,首先招商局的資金預算就解決不了。”

唐逸搖搖頭:“也不算使絆子,這都年底了,沒有你們的預算也是常理,不過陶書記答應會撥款的,財政局如果卡那筆錢再說吧。”又笑着說:“你們也是,沒錢有沒錢開展工作的辦法,你們可以打電話聯繫那些大廠商嘛,成不成的也算你們在做工作,總不能沒有錢就都在辦公室喝茶水看報紙,別人不會說你李安沒有領導能力,只會戳我唐逸的脊樑骨。”

李安忙道;“我就是這麼吩咐下去的。”唐逸這才微微點頭,琢磨了一下道:“你們不是有萬把塊的經費嗎?可以印一些宣傳延山的小冊子,你看咱們延山,東有天鵝湖,鴨綠江,北有原始林興安嶺,多麼好的旅遊聖地?”

李安一臉誠懇的點頭,心裡卻有些不解,不知道靠這些山山水水能搞出啥名堂,他雖然精明,畢竟眼光還侷限在當時的環境。

唐逸又問:“你覺得咱們延山的發展應該怎麼定位?”

這話題可就有些大了,李安悻悻笑着:“這我可說不好,也就唐書記才習慣從這麼高的角度看問題。”

唐逸笑道:“咱們雖然是縣城,但在這改革開放,萬馬奔騰的年代,只要抓得準時代的脈搏,小小的縣城未必就永遠是鳳尾牛後,小縣城也可以作大文章嘛。”

“雖然延山歷來是農業縣,工業基礎也並不好,但咱們有近鄰天鵝湖鴨綠江,在旅遊業上大有文章可作。”

唐逸說着說着看到了李安滿臉歎服,實則迷惑的表情,不覺得啞然失笑,自己滿腔抱負現在也就能在他面前發揮發揮,而他卻懵懵懂懂的,唐逸也知道現在提什麼旅遊城市過於超前,畢竟旅遊業是在國家實行雙休日後才蓬勃發展的。

不過唐逸的本意原本不在於要將城市定位爲什麼旅遊城市,於是他拋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想法:“李局長,咱們延山雖然不是朝鮮族自治州縣,但朝鮮族的同胞可不少,你知道延山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朝鮮族人物嗎?”

從稱呼上的轉變,李安敏銳的知道唐書記是開始與自己說正事兒呢,認真的想了想,搖搖頭:“這我還真不知道。”

唐逸笑道:“我前幾天翻縣誌,偶然間發現一個有趣的故事,來,你看看。”說着回身從桌上拿過幾張複印紙遞給李安,那是延山縣誌最前面的幾頁,延山正式設爲縣是滿清時候的事兒,滿清以前,這裡屬於黑山白水,不毛之地,漢族也未大量遷徙至此,縣誌最前面都是遠古和唐宋前本縣的傳說,屬於野史,沒經過考證的那種。李安翻來翻去也看不出什麼名堂,卻聽唐逸笑道:“你看看那篇韓成子傳道的故事。”

韓成子傳道,說得是南北朝時一名叫作韓成子的百濟人跋涉千山萬水,自中原將儒學傳入百濟,縣誌裡寫成了幾個小故事,頗有點唐僧取經的意味,而且提到韓成子兩次在延山逗留,回百濟前更在延山結廬,領悟儒家真諦,當然,故事裡就是說他在延山被孔聖人點化云云。

李安看得不明所以,這種神話故事似的野史各縣縣誌上所在多有,新中國成立後被稱爲封建糟粕去掉,這些年改革開放才又逐漸將縣誌恢復本色,他左看右看也看不出這故事有啥稀奇的,但唐書記叫自己看,自然大有深意,他又揣摩不透唐逸的心思,一時急得額頭冒汗,這才發現,面前這位領導比自己見過的那些幹部都不好伺候,怪不得年紀輕輕就飛黃騰達啊。李安自己有個衡量領導的標尺,就是自己越難猜透人家心思的,越說明這領導水平高,越發有潛力向上爬。其實唐逸心機還不像李安想得深沉,不過他見識雖然僅僅多了十幾年,這十幾年卻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他想的事李安自然琢磨不透。

唐逸端起小白玉茶杯抿了口,笑着說:“本來我也就是當故事這麼一看,誰知道後來無意中查閱朝鮮歷史發現,韓成子這人物真的存在,而且是朝鮮半島三國時期百濟國的高官,那可不可以說,韓成子是史料記載的將儒家傳入朝鮮半島的第一人呢?”

李安呵呵賠笑,心裡不明所以,也不敢問,只有用心思理解唐書記的話。

唐逸手指敲打着桌面,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既然真有這麼個人,那就有大文章可作了!咱們可以爲韓成子修廬紀念,延山可以順理成章成爲古華夏和古朝鮮文化交流的文明之路,值得大書特書嘛!”

聽着唐書記略微高昂的聲調,李安哭笑不得,這是哪跟哪啊,就這麼一個以訛傳訛的故事,聯繫上了古朝鮮某位高官的名字,就可以胡編亂造出什麼古文化中心?文明之路?不過臉上還得露出唐書記的見解真得高明的表情。

唐逸看得出李安的心思,也不以爲意,李安又怎麼知道幾年後,國內各地可是興起了轟轟烈烈的認親運動,差不多稍微有點爭議的名人就會有幾個故鄉,那些名詩詞裡提到的山水也往往有幾處所在,例如碣石山,河北和山東爭之,例如孔子,到現在出生地已經有三四處之多。延山是不可能有什麼名人大家作故鄉了,在棒子身上做做文章總比和國內爭得頭破血流強。

第72章 新秘書第45章 開始打老虎第79章 初啼第47章 較量第229章 其樂融融和改革第69章 逃北者第120章 離去第21章 離奇失蹤(下)第30章 改革和換血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 篇解憂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100章 故人去第14章 遙想小唐當年,萬人會場稱雄②第239章 角色扮演第201章 衛家兄妹第101章 常務第9章 謠言第18章 工作安排(下)第69章 逃北者第28章 金董事長第60章 求醫第59章 驛站第162章 十九大(中)第30章 遊艇第109章 商廈第4章 爭豔第一彈(下)第256章 小楊升官第148章 來風第21章 說親第71章 認親(下)第235章 成敗?第111章 鏗鏘日本行(下)第16章 相親第65章 斯威蘭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45章 校園第22章 鬱悶的書記(上)第11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41章 新貴第105章 規則第3章 管委會主任第56章 再聚首第8章 藍島俱樂部第214章 霹靂第6章 傳說第12章 失竊第22章 嶽婿第150章 風波第135章 表姐第143章 督察和母校第40章 家族的對決第11章 借題發揮第2章 小太子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83章 突如其來的較量第83章 寶兒大個女之四第219章 鐵板第6章 和紅色小將的生活初體驗第41章 聯歡會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11章 大丫第2章 權力初始化第48章 一方諸侯第23章 聚會第202章 小璐故人第14章 籌備和小三第87章 雙姝第30章 改革和換血第249章 喝酒第89章 生日第131章 檢舉第60章 較量的伊始第61章 反水?第167章 好人壞人第7章 衣錦還鄉第112章 政治風雲第20章 寶兒大個女之二第96章 夜市第93章 致命反擊第三十八 掌鬥一番下第102章 第一次常委會(上)第186章 助學(下)第190章 國奧第55章 發火第20章 “包養”進行時第17章 陳珂之宿命(上)第160章 問題幹部第3章 權衡第177章 山雨欲來第187章 邀請第54章 治療第45章 手機第28章 我是少東第23章 太子第81章 狂風起第99章 岳父岳母第246章 理論先行第172章 賓館第106章 下寬城(上)
第72章 新秘書第45章 開始打老虎第79章 初啼第47章 較量第229章 其樂融融和改革第69章 逃北者第120章 離去第21章 離奇失蹤(下)第30章 改革和換血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 篇解憂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100章 故人去第14章 遙想小唐當年,萬人會場稱雄②第239章 角色扮演第201章 衛家兄妹第101章 常務第9章 謠言第18章 工作安排(下)第69章 逃北者第28章 金董事長第60章 求醫第59章 驛站第162章 十九大(中)第30章 遊艇第109章 商廈第4章 爭豔第一彈(下)第256章 小楊升官第148章 來風第21章 說親第71章 認親(下)第235章 成敗?第111章 鏗鏘日本行(下)第16章 相親第65章 斯威蘭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45章 校園第22章 鬱悶的書記(上)第11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41章 新貴第105章 規則第3章 管委會主任第56章 再聚首第8章 藍島俱樂部第214章 霹靂第6章 傳說第12章 失竊第22章 嶽婿第150章 風波第135章 表姐第143章 督察和母校第40章 家族的對決第11章 借題發揮第2章 小太子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83章 突如其來的較量第83章 寶兒大個女之四第219章 鐵板第6章 和紅色小將的生活初體驗第41章 聯歡會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11章 大丫第2章 權力初始化第48章 一方諸侯第23章 聚會第202章 小璐故人第14章 籌備和小三第87章 雙姝第30章 改革和換血第249章 喝酒第89章 生日第131章 檢舉第60章 較量的伊始第61章 反水?第167章 好人壞人第7章 衣錦還鄉第112章 政治風雲第20章 寶兒大個女之二第96章 夜市第93章 致命反擊第三十八 掌鬥一番下第102章 第一次常委會(上)第186章 助學(下)第190章 國奧第55章 發火第20章 “包養”進行時第17章 陳珂之宿命(上)第160章 問題幹部第3章 權衡第177章 山雨欲來第187章 邀請第54章 治療第45章 手機第28章 我是少東第23章 太子第81章 狂風起第99章 岳父岳母第246章 理論先行第172章 賓館第106章 下寬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