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國際形勢

范陽知道,其他人都是協助,主要對口的就是這位處長。

打點起精神說道:“那我說兩句?兩位領導不要見笑。”

“大膽說。”

“謝謝領導,就我個人來看,要圓滿的完成這次貿易,不難,因爲他們是主動尋求合作,如果沒有那個實際需要,他們也不可能發起這個貿易合同,是吧。”

范陽這話說得還是比較有水平的,表達出了自己的雙面性質。

畢竟他是英國人指定的,肯定知道內幕啊。

鄭處長微笑着點頭,示意范陽繼續說。

“爲什麼他們要千里迢迢過來尋求合作呢?我認爲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國際環境,歐洲現在的國際狀況,面臨着一個新舊交替,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在二戰過後失去了所有的經濟殖民地,在歐洲的領導位置,被德國取代。”

“爲什麼會被取代呢?首先是地理位置,德國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陸上交通的節點,四通八達,東西南北歐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絕大多數都必經德國。先天的地理位置優越性,讓歐洲任何一國和德國PK出口產業,只要質量差不多,都會敗北。”

鄭處長萬萬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會開口閉口國際環境,兩句話就開始點評德國的出口行業。

微微一笑,說道:“不一定吧,陸上優勢,也是劣勢,四戰之地,四塞之國,一半以上的出海口被北邊的丹麥擋住,西邊萊茵河的入海口被荷蘭佔據,西北方向的波羅的海是一條死衚衕,東邊呢,陸上貿易通道被厄羅斯卡了幾十年脖子,這一點對非歐國家的出口,極爲不利。”

范陽哈哈一笑,和這樣的人物對話,果然痛快。

索性放開了談。

“鄭主任高見,的確是這樣,所以德國才急於打通中亞的陸上貿易通道,沒有面向大西洋的直接出海口,就只有依賴世界航線密度最大的集裝箱港口,荷蘭鹿特丹港,受制於人。”

熊副主任,在旁邊一臉懵逼。

他是綜合辦公室主任,說白了還是個打雜的。

面對這種程度的對話,完全插不上嘴。

同時一臉慚愧,又深深看了一眼范陽。

想來想去,別人是英國留過學的,海歸,這咱能比嗎?

這樣一想就釋然了。

翹起二郎腿就看這兩人對話。

旁邊的兩名幹事,也是一臉驚訝。

鄭處長可是名副其實的高幹子弟,家學淵源,留美博士,對外貿易處是整個對外經濟合作廳的拳頭部門,實幹派,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居然在這個方面能和鄭處長對話。

天啊。

“很有見解嘛,繼續。”

范陽微微一笑:“英國呢?他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海運幾百年的沉澱,兩次工業革命都起源於英國,發展於英國,二戰過後復甦程度也是最快的,但有一點非常致命,還是地理位置,他本身是個島國,天生地理位置劣勢,沒法和歐陸各國開展快捷的陸路貿易,運任何貨物都必須依賴海運進行,然而呢,一連幾次決策失誤,首先是不在泰晤士河河口建港,完全拋棄了倫敦作爲世界金融之都的超級吸引力,不用港口吸引製造業,改在倫敦南部100公里的窮鄉僻壤南安普頓建港,主要工業城市伯明翰,過於內陸,其他主要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利物浦,出海口居然面相西面的冰島方向,離主要貿易對象歐洲大陸完全南轅北轍。”

這一番話,說得鄭處長都有點懵逼了。

要說起米國,鄭處長如數家珍,對英國,他或許真的沒有范陽熟悉。

仍保持微笑。

“小子斗膽,大言不慚的說上一句,錯,二戰過後,英美同盟,馬歇爾計劃之後,英國一度認爲只需要緊跟米國的腳步,就能解決自身的所有問題,他認爲自己和冰島一樣,都屬於盎格魯撒克遜體系,地理上呢,都處於亞歐板塊和北美板塊交界處,冰島和北愛爾蘭暫時的受益,也一度矇蔽了雙眼,把一切的註腳壓在了米國上面,但是米國人靠得住嗎?”

“小子再斗膽一句,誠以爲,地理位置劣勢的國家和地區,必須保持獨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長期實行弱勢貨幣,和低稅率政策,來抵消對地理位置優越國家的劣勢,以便保持出口競爭力,這纔是宏觀經濟學認可的貨幣政策,然而呢?英國沒有這樣做,一直強撐着堅挺的貨幣政策,即使加入了歐盟的匯率體系之後,也仍然不願妥協,苦苦堅持,最終被索羅斯一輪做空收割,英鎊與德國的較勁,敗北,讓英國徹底失去了歐洲話語權,所有歐洲國家都被騙了,以爲實行歐洲共同市場,統一貨幣,會避免被米國這個龐然大物收割利潤,結果這麼一看下來,沒被美國收割,卻被德國收割了。”

“西方的這一系列發展,和經濟博弈,最終造成的局面是什麼呢?德國正在崛起,英國正在衰退,西歐市場已經德國製造相繼壟斷,恰逢東歐劇變,蘇連解體,一個嶄新的市場和無數新興經濟體,正在起步,誰先搶佔市場,誰就獲得先機,不止中國,印度,東南亞各國,乃至中東,都將成爲新的投資熱土,將爲西方經濟提供一個新的戰場。”

范陽一拍大腿:“所以呢,我們很有底氣,過去的十年,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我們忍辱負重,以資源換外匯,以市場換技術,以人力換科技。”

“但是呢。”

范陽又是猛的一拍大腿:“今時不同往日了。”

“我們擁有13億人民,13億的消費人羣,擁有着世界上最爲寶貴的財富,土地,資源,還有最穩定的政權,可以確保長期的和平,更爲關鍵的是,十年時間,中國速度,舉世矚目,短短十年,我們走過了西方國家百年曆程,建立起了世界上最爲龐大的產業鏈條和製造體系,在世界範圍的經濟和話語權越來越重,要來談合作,可以,拿出你們的誠意,這400萬美元別說棉花,糧食,廳長大人,和衆位領導一番高瞻遠矚,就我來說非常敬佩,這是我們付出十年代價,應該有的底氣,我就是這樣,這400萬美元即便全是化肥,你也必須給我吞下,否則,沒門。”

第三十五章: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三章:全力配合第一百六十三章:好好上一課第四百九十章:投資落地第十二章:江南皮革廠第二百八十五章:衛星工廠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三百七十一章:安德烈夫第三百八十二章:驚魂未定第二十四章:新店開張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三十七章:山溝裡的縣城第二百四十一章:戰場上的意大利人第一百四十八章:華聯外貿第五百章:海拔基準點第三百七十章:冼星海大街第三百四十二章:資本主義標誌第二百五十九章:土豪的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河牀礦脈第四十九章:浴佛節第四百六十七章:壓路機第三百一十七章:歷史與神話第三百八十三章:行業祖師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二百一十五章:中德商店第十八章:貿易摩擦第三百四十九章:克拉瑪依第一百八十七章:雁行理論第二百二十章:盤它第二百六十九章:圍獵(3)第三百一十七章:歷史與神話第四百八十八章:上證指數第一百二十四章:孤狼第四百三十一章:青島平柴第二百九十六章:特種面料第一百七十三章:犬科天堂第二百九十三章:潮流風第四百八十一章:航向1號第四百一十一章:娜塔莎第三十二章:接風第四百一十六章:中央廚房第八十五章:產業園區第三百六十一章:羅素家族第一百八十三章:廣場協議第五十五章:戰略要地第四百二十章:回款順利第四百七十八章:事務級會議第四百五十一章:盤條第二百二十二章:佈局原棉第四百九十四章:混亂邊境第一百零一章:不可能吧第一百二十八章:構想第四百五十二章:垂直分銷第二百八十四章:搞定出口權限第四百三十一章:青島平柴第二百三十一章:就缺點錢第九十五章:是美金第二百三十七章:機關單位第八十八章:電子電器第一百零八章:安排一下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場風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第六十二章:古法淘金第四百六十七章:壓路機第一百三十八章:用地規劃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十八章:貿易摩擦第四百八十九章:資本時代第一百九十四章:溝通第四百二十三章:阿斯塔納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三百四十七章:河西走廊第四百六十五章:本地人才第二百四十六章:天山別館第一百四十六章:順水乘舟第一百零一十章:處心積慮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七十五章:布拉德皮特第四百五十八章:兩億投資第四百二十章:回款順利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六十四章:大黑天第五百零一章:工業基礎第二百五十三章:進出口交易會第一百二十二章:畝產3000斤第四章:李科長第二百二十四章:105團場第四百零六章:新型的經濟秩序第二百二十三章:兩根金條創建的500強第二百八十一章:華僑大佬第九十七章:Pitter,上第二百九十五章:紡織大國第一百五十三章:姿態很低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一百四十九章:爲“小伍5”萬賞厚賜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五十七章:佔領計劃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九十三章:咽不下這口氣
第三十五章: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三章:全力配合第一百六十三章:好好上一課第四百九十章:投資落地第十二章:江南皮革廠第二百八十五章:衛星工廠第一百四十五章:外貿一條街第三百七十一章:安德烈夫第三百八十二章:驚魂未定第二十四章:新店開張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三十七章:山溝裡的縣城第二百四十一章:戰場上的意大利人第一百四十八章:華聯外貿第五百章:海拔基準點第三百七十章:冼星海大街第三百四十二章:資本主義標誌第二百五十九章:土豪的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河牀礦脈第四十九章:浴佛節第四百六十七章:壓路機第三百一十七章:歷史與神話第三百八十三章:行業祖師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二百一十五章:中德商店第十八章:貿易摩擦第三百四十九章:克拉瑪依第一百八十七章:雁行理論第二百二十章:盤它第二百六十九章:圍獵(3)第三百一十七章:歷史與神話第四百八十八章:上證指數第一百二十四章:孤狼第四百三十一章:青島平柴第二百九十六章:特種面料第一百七十三章:犬科天堂第二百九十三章:潮流風第四百八十一章:航向1號第四百一十一章:娜塔莎第三十二章:接風第四百一十六章:中央廚房第八十五章:產業園區第三百六十一章:羅素家族第一百八十三章:廣場協議第五十五章:戰略要地第四百二十章:回款順利第四百七十八章:事務級會議第四百五十一章:盤條第二百二十二章:佈局原棉第四百九十四章:混亂邊境第一百零一章:不可能吧第一百二十八章:構想第四百五十二章:垂直分銷第二百八十四章:搞定出口權限第四百三十一章:青島平柴第二百三十一章:就缺點錢第九十五章:是美金第二百三十七章:機關單位第八十八章:電子電器第一百零八章:安排一下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場風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第六十二章:古法淘金第四百六十七章:壓路機第一百三十八章:用地規劃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十八章:貿易摩擦第四百八十九章:資本時代第一百九十四章:溝通第四百二十三章:阿斯塔納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三百四十七章:河西走廊第四百六十五章:本地人才第二百四十六章:天山別館第一百四十六章:順水乘舟第一百零一十章:處心積慮第一百一十八章:中印雙邊第七十五章:布拉德皮特第四百五十八章:兩億投資第四百二十章:回款順利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六十四章:大黑天第五百零一章:工業基礎第二百五十三章:進出口交易會第一百二十二章:畝產3000斤第四章:李科長第二百二十四章:105團場第四百零六章:新型的經濟秩序第二百二十三章:兩根金條創建的500強第二百八十一章:華僑大佬第九十七章:Pitter,上第二百九十五章:紡織大國第一百五十三章:姿態很低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一百四十九章:爲“小伍5”萬賞厚賜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五十七章:佔領計劃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第三百一十四章:狂風中的禮拜第九十三章:咽不下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