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嫡子庶女

203 嫡子庶女

“大舅母怎麼不把幾個孩子也帶來。”趙令儀見了這兩個,不由想起舅母府中的孩子來。

“今日天寒地凍的,就沒讓她們來,免得着涼,你若是想她們,改日再去見也是一樣!”施氏笑着說道,一面說話,一面給趙令儀整理一下頭上稍微有些下滑的金釵,慈愛之情溢於言表。

匆匆這些年,這孩子也從四歲的小丫頭長成了出嫁的大姑娘了,現在看着她過得好,她也總算是能安心了。

這些年,小姑子當年留戀不捨的目光依然縈繞在她的眼前,小姑子當初千叮嚀萬囑咐的,把趙令儀交付給她,她總算是不負小姑子的期望。

趙令儀如何不明白施氏的心思,不光是孩子沒來,連兩個嫂子都沒來,許是心裡有別的想法。舅舅舅母這些年對趙家其實是不諒解的,不過是爲了自己才和趙家維持明面上的和睦。今日,如果不是實在擔心自己的話,只怕舅舅和舅母們也不會來。

趙嬿婉卻沒有心思看這些,她今日從趙令儀進門以後,就一直在留心觀察一件事兒,那就是趙令儀今日得了的東西,和她當日的比起來究竟如何。

怎麼她總是覺得,之前她回門的時候,兩位太太給她的禮好像比起今日給趙令儀的要差一些,而且對她的態度也不像是今天對趙令儀的這般真誠,不過是面兒情罷了。果然她們心裡還是最心疼趙令儀這個嫡出的女兒。

一樣都是趙家的女兒,爲什麼要這樣大的差別?所以她的一雙手可是緊緊的攥着手中的帕子。卻不好發作。

忽然,趙嬿婉覺得有一道眼神盯着她,她回看的時候,才發現是沈平。

沈平皺着眉頭盯着她,似乎是在告訴她別耽誤了今日來的事。趙嬿婉咬咬嘴脣,回過頭去。

今日她來,還有一件事,就是順着沈家太太的意思,多要一份補貼嫁妝。而這件事連沈平也是同意的。

趙嬿婉雖然氣趙令儀得的比她多,可是也惱恨沈家太太的小氣。還自稱是大戶人家的太太。眼皮子這樣淺,連兒媳婦的嫁妝多少都要管,還要讓媳婦回孃家再要嫁妝,也不怕傳出去被人笑話的連臉都沒了。

這樣的話要是傳出去。只怕是連宮裡的貴妃娘娘都沒臉了。這沈家。還真是些拎不清的人。沈平素日裡看着是個翩翩貴公子,可實際上就是草包一個,只知道拈花惹草。這些年把府中的丫鬟都據爲己有,不光是她院子裡的,就連他母親房裡的都不放過,還不時從外面帶回來幾個狐媚子。

偏偏沈太太還說是她這個做媳婦的不懂得籠絡夫君的心,沒得成天給她找事。

一樣是趙家的姑娘爲什麼她和趙令儀的差別就這麼大呢?

好在此時有婆子進來回稟,說是酒席已經預備好了,請各位主子們去坐席。

大家笑着去了外面的花廳,倒是沒有人留心趙嬿婉越來越不好看的臉色。

今日的主角是趙令儀,衆人關注的目光自然更加多的在趙令儀的身上。對趙嬿婉因爲之前在趙令儀出嫁的時候鬧了一回,甚至連面兒情都不願意維持。

今日人多,趙家二位老爺,李家大舅爺並幾位姑爺坐了一席,特意叫了二郎也陪在這一桌子。石老太君、竇氏、三太太,李家兩位舅太太並幾位姑奶奶陪着趙令儀坐了一席。沒有成親的孩子們坐了一席,剩下幾個更小的也在乳母的照顧下坐了一席,一共開了四席。

竇氏同趙令儀問起在燕王府住的院落。畢竟誰都知道,燕王府之前是沒有準備的,不過匆匆十餘日的時間,也不知道那屋子究竟料理的怎麼樣。

雖然喜娘回來的時候再三說了,屋裡佈置的很好,可竇氏作爲母親,卻還是有些不安心,唯恐燕王府的人委屈了她的寶貝女兒。

趙嬿婉聽着就冷笑了一聲,聲音雖然不大,可卻讓坐在她旁邊的趙令儀聽清楚了。

趙令儀素來知道趙嬿婉的性子,今日看着衆人對她衆星捧月一般的好,自然是心裡不舒服的。何況當日的嫁妝也沒有要到,這會子心裡自然不舒暢,不過今日是好日子,也實在是犯不着和她折騰。

所以也不搭理她,只是和竇氏說話。

“世子的清輝堂卻是早就定下了的,這些年,許是因爲一些什麼原因,雖然世子不在,卻也沒有荒蕪了。看起來都是每年修繕打理的,這一次雖然匆忙,可收拾的卻也齊整。”

趙令儀這也是實話,不知道這世子的清輝堂是汪氏想着讓自己的兒子住進去所以打理的,還是燕王讓人打理的,總之,還算是不錯,一草一木都可以看出是花了許多心思的,院子的佔地面積也不小,是王府中除了千禧堂之外,最好的一個院落。

趙令儀並不知道,這是當年建王府的時候,就爲世子準備的院落,只可惜的是,這麼多年了,因爲南宮湛佔了世子的名分卻養在宮中,所以這院子就一直空着了。

汪氏也好多次想過要把二郎搬進去,可是燕王就是堅持不同意,汪氏也只能作罷,想着將來等自己的兒子做了世子,再光明正大的搬進去也好。

她一直覺得,總有一天,會除去南宮湛,讓自己的兒子光明正大的坐上世子之位。因爲這個想法,她一直都沒有荒蕪了這院子,這院子纔能有今日的局面,卻不想這一番想法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平白的便宜了南宮湛和趙令儀。

竇氏聽了這話,也算是安心許多,慢慢的點點頭說道:“這樣就好,我也算是能安心了。我早也聽說了。那汪氏是個不好相與的,你們素日可不要和她起衝突了。”

竇氏擔心趙令儀會吃虧,畢竟他們夫妻在王府都算是初來乍到的人,萬一起了衝突,又有孝字壓着,只有吃虧的份兒。

“你母親說的極是,可是你也要記得,凡事有底線,若是她過分了,你也不必委屈自己。我們雖然比不得王府尊貴。可也不會看着你受委屈。”施氏對汪氏可比竇氏瞭解的多,這汪氏,就算是避着她,只怕也未必就能避開。

左右這繼母也不曾養過世子。就算是平日裡只有面兒情。別人也未必就能說出什麼來。

“舅太太這話說的極是。咱們家的姑娘雖然算是高攀嫁了過去,可也不能讓人輕慢了,該有的氣勢還是要有的。別總做些讓人覺得拎不清的糊塗事兒,沒得丟了臉面。”石老太君這話,卻不光是給趙令儀聽的,也是給趙嬿婉聽的。

今日趙嬿婉來了以後,石老太君瞧着她面子上不好看,所以讓身邊的丫鬟去同她的陪嫁打聽了,已經知道沈家逼着讓她來索要陪嫁的事情。

石老太君真是覺得,這難道就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趙嬿婉有要陪嫁的意思,這沈家的人更是連一點面子都不顧的逼着媳婦回孃家要陪嫁。

趙嬿婉自然聽懂了石老太君話中的意思,臉上越發不好看了些。

趙徽音和趙穆清兩個對視一眼,也實在不懂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不過看着趙嬿婉的表情,大約也算是猜出來,這話是給趙嬿婉說的。

二人似乎也想起來之前所說的,趙嬿婉要二房補貼她嫁妝的事兒。

二人倒是擔心今日鬧起來不好,所以便同趙令儀說幾句閒話岔開話題。

衆人也不理會趙嬿婉,只顧着和趙令儀說花。

趙嬿婉雖然不甘心,可想着回頭還有話說,自然這會子也不敢鬧的太厲害了。

倒是和他們隔着屏風的一席上,趙仲康難得的表現的像是一個好父親一樣,仔仔細細的和南宮湛說話兒。

雖然兩家定親的時間不短了,可對這個女婿,趙仲康似乎從來沒有認真打量過,只知道他是燕王府的世子,對他將來的仕途有幫助,卻沒有想過,是不是一個能讓女兒依靠終生的夫君。

可是這幾日府中發生了這麼多的事,趙令儀又說了那樣一席話,讓他重新把這些年的事兒仔仔細細的想了一番,卻也有所頓悟。

他統共就有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這幾個孩子現在除了趙嬿婉還願意和他撒嬌說話,其餘的都恨不得不出現在他出現的地方,就是和竇氏這個繼母都比他這個親生父親親近百倍。

尤其是今日瞧着二郎和李家大舅爺說話,竟然也是帶着三分親暱,這讓他心裡越發不是滋味,竟然就生了要做一個好父親的想法。

或許,這些年真的是他錯了,爲了呂氏,遺忘了府中所有的人。可是現在呂氏不在了,他難道就不應該憐取眼前人?這些孩子,都是他的親骨肉啊。已經忽略了這些年,以後就不能在忽略了。

長子定下的媳婦倒是個好的,他能放心,如今瞧着南宮湛也是個如珠如玉的人,令姐兒有他,這一輩子大約也是能安生度日的。

對於趙仲康這樣的表現,幾乎要閃瞎了這一席人的眼睛,這算是怎麼回事?平日裡連女兒都不管不顧的人,這會子卻像是慈父一樣的事無鉅細的問,難不成是做給世子看的?可是瞧着卻也不像,倒好像是發自內心的想要說這些呢。

雖然好奇,可南宮湛卻沒有表現出來不耐煩,所有趙仲康的問話,他都仔仔細細的回答了,面上也是謙恭。偶爾其他幾人問話,也是細心回答,不卑不亢,很是得體。

這一桌子的人雖然他是最小的,可是論起身份,卻是最高的,這會子能表現成這樣,可不是讓在場的人放心許多。

反而是沈平和這樣的南宮湛一比較,簡直就看不成了,總讓人感覺輕浮無知還自大自傲。

“令姐兒倒是個有福氣的,四妹夫雖然出生高,可卻是個好的。”趙穆清小聲的和母親說道。

“你也是個有福氣的,別隻顧着羨慕別人。”趙穆清現在過的也不錯,三太太很是滿意。

一時,用了酒席,幾位老爺自然去了外書房說話,太太和姑奶奶們便去了石老太君的屋裡說話。

趙令儀憂心着竇氏和趙仲康的關係,所以,一直想着怎麼才能私下和母親說兩句話,卻因爲人多,一直都不得機會。

不多時候,便要用晚飯了,讓人沒想到的是,趙仲康居然在坐席的時候開口對李家大舅爺說,要把二郎過到李氏名下,也好讓二郎將來能名正言順的祭祀李氏。

李家大舅爺自然沒有想到,雖然之前聽說過趙家有這個意思,可好像也只是石老太君的想法,趙仲康似乎並不怎麼同意。

“我也想過了,自從大郎去了,我這一房就連個嫡子都沒有。母親想着要把二郎寫在李氏名下,六郎寫在竇氏名下,我想來想去,這也是有道理的。”趙仲康看着衆人難以置信的目光,就開口解釋了兩句。

男女坐席雖然是用屏風隔開了的,可是留心聽的時候,還是能聽清楚,趙嬿婉聽這話,臉色當時就蒼白了,當初祖母說要把二郎和六郎過繼到前後兩位太太的名下,父親一直都不同意,今日怎麼就同意了?

要是二郎和六郎都寫在太太的名下,二房可就只有她一個庶出的了。那她要一筆嫁妝的希望可不是更小了?

竇氏的手也有些抖得厲害,這話在府中說了這麼長的時間,老爺一直都不答應,怎麼這會兒忽然就提起這話來了?難不成老爺今日對令姐兒的關係不是做表面工作的,而是這幾日想通了?若是如此,或許這日子還能過。

雖然竇家大太太一直說讓她回孃家去,可是她卻知道,就算是弟弟和弟媳婦能對她好,可將來總有一天,弟弟和弟媳婦會老,到了那時候,她依靠着侄兒,要怎麼過日子?豈不是尷尬?

若是能留在趙家,就算是日子委屈些,可總好過出嫁了還回家去打擾孃家的人。

倒是石老太君,面上雖然不顯,可到底壓在心裡的一塊石頭就這麼落地了,若是老二能想通,這一家子的日子,大概也能好過些。

如此,便是自己去了,也能安心不少。

188 主僕情深009 同病相憐182 人在路途177 二郎中舉161 遠赴邊關010 姊妹和樂030 虛虛實實090 昏迷不醒038 性情秉性021 擇木而棲241 小香清醒077 姐妹私話147 幡然悔悟018 探得內幕103 蝴蝶花鈿108 七年之後134 衣裙被污023 私心盤算088 落入水中015 心生疑竇172 汪妃不甘198 敬茶風波002 夫君涼薄215 賺錢心得244 不缺側妃194 家事難斷046 敲打下人111 拜見母親100 爲她求情111 拜見母親136 回到水榭021 擇木而棲052 主僕同心124 得到帖子109 話不投機210 總管林源012 愁腸百結163 計劃生意120 李代桃僵034 何爲姨娘183 再到撫遠126 步入宮廷197 洞房花燭158 兩難決定016 瞧出端倪024 出行人選159 生意開張217 農夫農婦172 汪妃不甘013 心血來潮026 黯然傷神049 說盡好話096 同去李府111 拜見母親026 黯然傷神136 回到水榭055 搬入新居152 呂氏作祟014 舅母到訪122 心思彷徨100 爲她求情020 往事重演219 逼死人命097 百合玉飾076 舅家表姐183 再到撫遠021 擇木而棲013 心血來潮114 世子到來076 舅家表姐024 出行人選109 話不投機133 攆出宮去018 探得內幕091 寒氣侵體111 拜見母親078 迎接二舅192 諸人添妝226 表妹到來109 話不投機013 心血來潮213 丫鬟風波120 李代桃僵082 惺惺相惜211 柔情蜜意065 幸災樂禍066 學學規矩228 登堂入室079 齊聚一堂189 丫鬟試練169 受傷被救187 世子回京137 皇后駕臨107 敬茶風波075 素未謀面056 衆人探病213 丫鬟風波047 發賣下人016 瞧出端倪
188 主僕情深009 同病相憐182 人在路途177 二郎中舉161 遠赴邊關010 姊妹和樂030 虛虛實實090 昏迷不醒038 性情秉性021 擇木而棲241 小香清醒077 姐妹私話147 幡然悔悟018 探得內幕103 蝴蝶花鈿108 七年之後134 衣裙被污023 私心盤算088 落入水中015 心生疑竇172 汪妃不甘198 敬茶風波002 夫君涼薄215 賺錢心得244 不缺側妃194 家事難斷046 敲打下人111 拜見母親100 爲她求情111 拜見母親136 回到水榭021 擇木而棲052 主僕同心124 得到帖子109 話不投機210 總管林源012 愁腸百結163 計劃生意120 李代桃僵034 何爲姨娘183 再到撫遠126 步入宮廷197 洞房花燭158 兩難決定016 瞧出端倪024 出行人選159 生意開張217 農夫農婦172 汪妃不甘013 心血來潮026 黯然傷神049 說盡好話096 同去李府111 拜見母親026 黯然傷神136 回到水榭055 搬入新居152 呂氏作祟014 舅母到訪122 心思彷徨100 爲她求情020 往事重演219 逼死人命097 百合玉飾076 舅家表姐183 再到撫遠021 擇木而棲013 心血來潮114 世子到來076 舅家表姐024 出行人選109 話不投機133 攆出宮去018 探得內幕091 寒氣侵體111 拜見母親078 迎接二舅192 諸人添妝226 表妹到來109 話不投機013 心血來潮213 丫鬟風波120 李代桃僵082 惺惺相惜211 柔情蜜意065 幸災樂禍066 學學規矩228 登堂入室079 齊聚一堂189 丫鬟試練169 受傷被救187 世子回京137 皇后駕臨107 敬茶風波075 素未謀面056 衆人探病213 丫鬟風波047 發賣下人016 瞧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