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翰林典故

陳麗麗小聲說道:“沈瑜同學,你這是連撿了兩個大漏。”

沈瑜說道:“我沒什麼藏品,這兩把壺,可不敢在這麼多老師面前稱什麼大漏。”

看到沈瑜又出了風頭,常貝的覺得有些憋氣。剛想說話,卻看到自己爺爺的眼神瞥了過來,他嚇得一哆嗦,到了嘴邊的話頭又壓了下去。

劉壁雲湊到兩把壺近前,看了良久。他向於老師諮詢:“於老師,您能不能給我們說說,這位俞國良制壺的水平如何?我覺得,與近代幾位大師相比,他的名頭似乎沒那麼大。”

於老師說道:“俞國良是清末民初宜興制壺高手,擅制“傳爐壺”,勻挺有力,彷彿天成。曾經獲1915年“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獎狀,1936、1937年“物品展覽會”特等獎狀。

他和明朝,清朝還有近代的幾位名家相比,名氣似乎小了一些,但他的制壺手藝高超,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顧景舟先生曾經評價過這位制壺高手,俞國良,1939年卒,壽享65歲。傳器製作嚴謹,器形格調雅緻,是晚於黃玉麟的名手,但總的表現,又遜於黃玉麟一籌。”

於老師一邊說,一邊開始細細的擦拭壺身。突然,他的手一頓,愣了片刻,然後把壺湊到眼前仔細觀看。連續調整觀察角度之後,他咦了一聲。

衆人發現了於老師的動作,紛紛看了過去。

楊老問道:“於老師,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於老師沒有着急回答,而是反覆仔細看了看之後,開口說道:“這還真是巧了。如果不是部分污漬沒擦乾淨,還真是不容易發現,這傳爐壺上居然刻有兩個字。”

“哦,刻什麼字?”所有人都被新的發現,吸引了注意力。

於老師拿着壺,展示給周圍的幾個人。“大夥看看,這是不是-鈍齋-兩個字?”

幾個人湊過去看發現這靠近傳爐壺底部的地方,居然淺淺的刻着兩個字。如果這壺太乾淨,或者有污漬遮掩,那麼這兩個字都看不出來。因爲於老師擦拭的過程中,茶漬和污漬沒有完全擦乾淨,這才讓這兩個字顯露了出來。

幾個人看着嘖嘖稱奇,紛紛猜測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代表着什麼人?

沈瑜也看到這兩個字,暗自驚歎自己居然沒發現,若不是知道這把傳爐壺的詳細資料,自己也看不出這兩個字的含義,更不會聯想到這兩個字代表的人物。

楊老幾個人猜了幾種可能。

於老師把壺放下,看向沈瑜:“沈瑜同學,看看這兩個字,你的猜測是什麼?”

沈瑜略作沉思:“我想有可能是吳鬱生的號。這位清朝遺老的號,就是這兩個字。他在濱海住的時間很長。這兩個字,也像他的落款。

我猜,有可能是他買的這把壺,或者是請俞國良爲自己定製的壺。”

衆人聽了沈瑜的解釋,有人點頭,有人疑慮。

有鑑定師開始尋找吳鬱生落款的資料。

楊老思索片刻,說道:“按照這把壺出現的地方,還有這兩個字的落款。沈瑜說的這個可能非常大。這兩個字像是吳鬱生的字。”

這時,王問說道:“我那裡有吳鬱生的書法,咱們可以拿來比對一下嗎?”回家去取是來不及了,只能從隨身的手機相片裡,找出了一些資料。

幾個喜歡書法的專家,也找到了相應的資料。

幾種資料相互比對之後,終於確認,傳爐壺上的兩個字,

是吳鬱生的落款。

楊老笑呵呵的說道:“文人喜歡飲茶,也就與紫砂壺結緣。不少知名的文人都曾請制壺名家,定製自己專屬的壺具。既然可以肯定這上面的兩個字是吳鬱生的號。那這把壺,應該是吳鬱生定製的壺。”

衆人聽明白了楊老的意思。

於老師說:“按照這個推測,這把壺,就是一件制壺高手與書法家合作的典範。”

鑑定師傅中,除了楊老和於老師、陳老師之外,其他幾人並不擅長紫砂器皿鑑定。聞聽此言,也再次拿起壺仔細端詳。

待到他們放下壺,其他幾位老闆也好奇的湊了過來。

衆人看過之後均是讚歎不已。

劉壁雲劉老闆,看過之後,似乎想到了什麼,像沈瑜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向於老師詢問:“於老師,您看這壺在市場上,大概是什麼價格呀?

於老師和陳老師小聲商議了幾句,然後說道:“在市場上出現過的制壺名家和書畫名家合作壺,往往價格比較高。不過吳鬱生和俞國良兩個人的名氣沒有那麼大,咱們只能說個大概的參考價。

大概是80萬~100萬之間。”

衆人神色複雜的相互看了幾眼。

陳麗麗對沈瑜說:“恭喜啊,撿了個大漏。”

沈瑜這時候只想低調一點兒,只能說道:“運氣,純屬運氣好。”

衆人也都對沈瑜表示恭喜。

董明不知出於什麼心態,問了一句:“於老師,如果這東西在拍賣會上,是不是價格會更高。”

於老師說道:“如果碰到喜歡,或者說專門收藏這類物品的人,可能會把價格擡上去。”

董明點了點頭,看向沈瑜的時候,發覺劉壁雲也看了過去。

這兩人的眼神在空中一對,就各自分開。

楊老說道:“大家也別把目光都放在價格上。今天真是巧了,加上沈瑜同學的這幅作品,咱們今天可是看到了三翰林的作品。雖然說,這紫砂壺算不上真正的墨跡,但也算是合作作品。說起來,這三翰林還有段故事。”

他對王問說道:“王老弟,你是濱海收藏協會的會長。你給大夥講講,這三翰林還有一聖人的事情?”

王問笑着說:“當着幾位的面,我來賣弄知識,豈不是班門弄斧?”

楊老說道:“王老弟,你就別客氣了。我們畢竟是外地人,來講本地的故事,那纔是真的班門弄斧。”

衆人一齊請王問說說三翰林的故事。

王文推辭不過,就開口說道:“在濱海的前清遺老中,有三翰林之稱。其實,是後人從書法和名氣的角度評選出來的。分別是王旭和劉廷琛以及吳鬱生。剛纔楊老已經講過了前面兩位,那麼,我來說說吳鬱生。

吳鬱生,字蔚若,又號鈍齋。出身於書香官宦之家,爲嘉慶戊辰科狀元吳延琛之孫。光緒三年(1877年)授翰林,歷任內閣學士、禮部尚書、四川督學等。宣統時,任郵傳部尚書、軍機大臣,弼德院顧問大臣。

後來。他其舉家遷居濱海,他的寓所,時稱“吳公館”。

吳鬱生是居留濱海時間最長的一位遺老,將近三十年,直至逝世。

他與王垿一樣,始終保持着低調與矜持,在亂世中保持清醒和超然,遠離政治,潛心翰墨,甘做隱士。

他的原則是,見面只談風雅之事,吟詩作畫,鑑賞古董,如果涉及政事,立馬推脫有事,起身走人。

張勳復辟的時候,劉廷琛積極奔走參與,吳鬱生卻依舊在吳公館寫字作詩,澆花品茶。

聽說,吳鬱生曾給劉廷琛題過“大勢去矣”四字。

復辟失敗後,匆匆逃回濱海的劉廷琛在潛樓悔過之時,真正咀嚼到其中的深意和先見之明。但這並妨礙二人的友情,他們仍是至交好友。

吳鬱生輕易不爲人書寫,故其墨跡甚稀。他晚年潛心內典,絕了政緣,淡了世緣,惟獨佛緣深厚。平時惜字如金的他還親自手書《心經》多部,廣結善緣,分送信徒,濱海幾座寺廟的藏經閣,就藏有吳鬱生手書的《心經》。

侵略者佔領濱海,成立治安維持會,曾多次發起攻勢逼他就範,但吳鬱生晚年一直堅持吃齋唸佛,寫字養性,不問世事,保持了民族氣節。

說到這些遺老,就還要提到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康有爲。”

王問笑着說:“對康有爲這個人, 後人褒貶不一,但是,在當時,他可是被稱爲康聖人。

王垿、劉廷琛、吳鬱生在濱海的居所相距不遠,三人互動頻繁,經常舞弄文墨,切磋書藝。其中,王垿與劉廷琛還是兒女親家。

吳鬱生任廣東主考官時,康有爲是其錄取的進士,依舊制,二人有師生之誼。

ωwш▲ t t k a n▲ ¢o

康有爲來濱海,因感師生之緣,亦曾去吳宅持門生帖拜見。”

王問的聲音迴盪,聽故事的人彷彿看到了那段往事。

待到王問說罷,廳裡久久無聲。

沈瑜想起了自己買到的康有爲拜帖,難不成,就是王問所說的門生貼?

常涌對王問恭維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些快要被淹沒的知識,都能被王老哥找出來,不容易。”

董明:“所以說,說收藏有意思。以後對三翰林的墨跡,還要更重視。”

楊老說:“收藏古玩,越研究越覺得學問深。所以,越學越覺得學識不夠。”

幾個人正說着話,卻沒發現旁邊有人已經不太高興了。

自然是常貝同學。

按照計劃,他本來應該是今天的男主角,最起碼也應該是男二號。

按照他爺爺常涌的謀劃,在幾位老師的引薦下,他應該在這裡正式拜師,然後順着家裡鋪就的道路,走上人生巔峰。

但是,這個話題剛被提出來,就被擱置了,然後衆人的話題就跑偏了,變成了交流藏品。

眼看着謀劃要落空,常貝難受的如同百爪撓心。

第五十章,古樸的石硯第246章,8600000,底價與最高估價第736章,峰迴路轉,高興的工作組第881章,一十二件古玩,意料之外第425章,雪景,瓷畫名家第953章,清乾隆掐絲琺琅方桌燈第1026章,目標,19世紀的水粉畫第940章,畫展成功的影響,婉拒第184章,買商鋪,胡姐的工資第647章,鹿鳴宴,曲江宴,競爭者第148章,暗標拍賣與任務第986章,典當行的估價,競爭開始第814章,18世紀的玩偶,一幅風景畫第948章,顧慮,新的機會第409章,香水漫畫,交易第1144章,做客,幾何時期的陶器第398章,作品成交,捧場的來了第四十七章,初次掌眼第851章,散頁的古籍,再到Q城第1252章,龜鈕銀印,仙鶴香薰第604章,臨安,郊壇下官窯第1057章,談判,以物易物的可能第217章,一個座標與額外獎勵第587章,助理,奇怪的評定第198章,銅鎏金水晶吊燈第965章,再次合作,丹尼爾的請求第343章,萬利秋拍,料器佩飾成交第251章,北宋仙山高士銅鏡第1056章,新任務,新機會,雍正粉彩第676章,都想參賽,各施手段第758章,考研專業,再到魔都第131章,捐贈任務的獎勵第七十二章,有儲秀宮款識的瓷片第760章,雍正粉青大碗,我很忙第413章,送上門來的機會第二十八章,任務難度增加第1121章,博物館開館,重要客人第1049章,回國,競爭的信心第361章,十倍利潤的版畫,滿載而歸第539章,貸款40000000第1154章,決定參與拍賣,提前準備第五十五章,三組照片第324章,藏品增多,輕鬆氛圍第1039章,修復後的古玩,見面聊第785章,彩色硬石,三幅油畫第261章,聚會,建議,鹿欣的安排第481章,雞血石,青田石印章第一十二章,雍正-白色料器香插第916章,重點推薦?趕到魔都第238章,倉儲拍賣,找到獎勵第625章,1690000英磅,其他渠道第八十七章,三十七萬的顧繡第551章,青銅器任務獎勵,抽獎第405章,青瓷,訪客,造像第567章,酒店任務獎勵,助理第251章,北宋仙山高士銅鏡第163章,清代紅木地藏菩薩佔察輪第351章,3000000美刀?!戲精第871章,5000000英鎊的售價,機會第181章,宿舍,租房第637章,長期任務,古怪的落地燈第235章,書畫拍賣,去扭約找獎勵第697章,競拍,任務完成,抽獎第120章,終於開始修復了第966章,石雕到手,後續的問題第575章,挑戰任務,培養梯隊第1114章,巧遇,修復傢俱,準備工作第1006章,清宣統刻本,祭藍方瓶第438章,巧合?小事而已第375章,雪個遠凡胎,何園難尋第1017章,自信,特殊衣服,手串第929章,應對,拍下唐代銀鎏金奓鬥第123章,第二個春壽寶盒第1258章,賈斯珀·約翰斯的版畫第434章,萬價值,通過考覈第101章,二個買家第210章,琺琅彩,起拍價1700000第695章,私洽,七件古玩第473章,麥古泥鍍金唱針唱片第797章,桌上的反轉,意外的學生第611章,解決問題,二種黃酒第843章,財富獎勵兌現,報時鐘價格第973章,被低估的浮雕,派對第635章,倫勃朗的版畫第205章,聯合競爭,小洋樓入手第1113章,交換產生的盈利,回國第267章,盆景拼圖,藍玉髓寶石第902章,萬美刀的生意,合作第六十八章,皆大歡喜第842章,二件古玩,2770000英鎊第1186章,參加家庭拍賣,餐具第179章,分成,修復空間升級第1112章,張大的作品,交換完成第1172章,18彩繪哈德利抽屜櫃第564章,資金到位,萬事俱備第532章,投資建議第377章,美食,鑑定,避之不及第280章,清代金鼠,八臂造像第830章,雕塑的作用,回濱海第1254章,再次參與,競拍成功
第五十章,古樸的石硯第246章,8600000,底價與最高估價第736章,峰迴路轉,高興的工作組第881章,一十二件古玩,意料之外第425章,雪景,瓷畫名家第953章,清乾隆掐絲琺琅方桌燈第1026章,目標,19世紀的水粉畫第940章,畫展成功的影響,婉拒第184章,買商鋪,胡姐的工資第647章,鹿鳴宴,曲江宴,競爭者第148章,暗標拍賣與任務第986章,典當行的估價,競爭開始第814章,18世紀的玩偶,一幅風景畫第948章,顧慮,新的機會第409章,香水漫畫,交易第1144章,做客,幾何時期的陶器第398章,作品成交,捧場的來了第四十七章,初次掌眼第851章,散頁的古籍,再到Q城第1252章,龜鈕銀印,仙鶴香薰第604章,臨安,郊壇下官窯第1057章,談判,以物易物的可能第217章,一個座標與額外獎勵第587章,助理,奇怪的評定第198章,銅鎏金水晶吊燈第965章,再次合作,丹尼爾的請求第343章,萬利秋拍,料器佩飾成交第251章,北宋仙山高士銅鏡第1056章,新任務,新機會,雍正粉彩第676章,都想參賽,各施手段第758章,考研專業,再到魔都第131章,捐贈任務的獎勵第七十二章,有儲秀宮款識的瓷片第760章,雍正粉青大碗,我很忙第413章,送上門來的機會第二十八章,任務難度增加第1121章,博物館開館,重要客人第1049章,回國,競爭的信心第361章,十倍利潤的版畫,滿載而歸第539章,貸款40000000第1154章,決定參與拍賣,提前準備第五十五章,三組照片第324章,藏品增多,輕鬆氛圍第1039章,修復後的古玩,見面聊第785章,彩色硬石,三幅油畫第261章,聚會,建議,鹿欣的安排第481章,雞血石,青田石印章第一十二章,雍正-白色料器香插第916章,重點推薦?趕到魔都第238章,倉儲拍賣,找到獎勵第625章,1690000英磅,其他渠道第八十七章,三十七萬的顧繡第551章,青銅器任務獎勵,抽獎第405章,青瓷,訪客,造像第567章,酒店任務獎勵,助理第251章,北宋仙山高士銅鏡第163章,清代紅木地藏菩薩佔察輪第351章,3000000美刀?!戲精第871章,5000000英鎊的售價,機會第181章,宿舍,租房第637章,長期任務,古怪的落地燈第235章,書畫拍賣,去扭約找獎勵第697章,競拍,任務完成,抽獎第120章,終於開始修復了第966章,石雕到手,後續的問題第575章,挑戰任務,培養梯隊第1114章,巧遇,修復傢俱,準備工作第1006章,清宣統刻本,祭藍方瓶第438章,巧合?小事而已第375章,雪個遠凡胎,何園難尋第1017章,自信,特殊衣服,手串第929章,應對,拍下唐代銀鎏金奓鬥第123章,第二個春壽寶盒第1258章,賈斯珀·約翰斯的版畫第434章,萬價值,通過考覈第101章,二個買家第210章,琺琅彩,起拍價1700000第695章,私洽,七件古玩第473章,麥古泥鍍金唱針唱片第797章,桌上的反轉,意外的學生第611章,解決問題,二種黃酒第843章,財富獎勵兌現,報時鐘價格第973章,被低估的浮雕,派對第635章,倫勃朗的版畫第205章,聯合競爭,小洋樓入手第1113章,交換產生的盈利,回國第267章,盆景拼圖,藍玉髓寶石第902章,萬美刀的生意,合作第六十八章,皆大歡喜第842章,二件古玩,2770000英鎊第1186章,參加家庭拍賣,餐具第179章,分成,修復空間升級第1112章,張大的作品,交換完成第1172章,18彩繪哈德利抽屜櫃第564章,資金到位,萬事俱備第532章,投資建議第377章,美食,鑑定,避之不及第280章,清代金鼠,八臂造像第830章,雕塑的作用,回濱海第1254章,再次參與,競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