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兩目棋的差距

隨着去日本比賽的日子臨近,李小強再次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備戰。現在的李小強心態很好,再不會爲了勝利去挖空心思想很多歪門邪道了。以前的李小強渴望勝利,需要勝利。那是因爲勝利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對於一年前的李小強來說:“機會大於一切。”

現在的李小強好像已經有了很多的機會。不過他同樣渴望勝利,當然,和勝利相比,李小強更注重自己整體實力的提升。在李小強看來,現在每一場高水平的職業比賽,都是對自己真實水平的全面檢閱。在棋盤上儘量展示自己真實水平,是李小強對自己的唯一要求。

參加完“富士通杯”前兩輪比賽後,聶旋風,馬小飛他們已經回國。在4月份的中下旬,擂臺賽的任務再次成爲國家圍棋隊的重點。在這個年代,國際比賽非常有限。整個國家隊主要圍繞國際比賽來運轉,這在國內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聶旋風是擂臺賽的主帥,也是國家圍棋隊的總教練。看到他在安排自己的備戰事宜,李小強心中升起了很多感慨。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聶旋風一直是中國隊的“鐵主將”。他曾經多次表示,當這個主帥太累了,希望自己能夠“休息一兩屆”。

說實話,前世的李小強看到類型的報道以後。總覺得這樣的話有點矯情。

“不就是下幾盤棋嗎,累什麼累?一年就下那幾盤棋,也好意思喊辛苦。。。”

現在的李小強覺得,聶旋風含累是有道理的。他這個累,是心累。

擂臺賽是團體比賽。在這個年代,大部分中國棋手都不會僅僅把比賽當成自己的事,而會把比賽當成“國家”的事。自己的比賽要操心,隊友的比賽同樣要牽掛。一屆擂臺賽往往貫穿大半年的時間。如果一直操心,一直牽掛。喊一下累也很正常。並不能說人家矯情。他這個累,是責任心帶給他的。

李小強當然沒有這樣的覺悟。只不過,當他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求勝慾望好像更強烈一點。這一切,都是因爲自己下一個對手。

李小強的下一個對手,就是日本的羽根正泰九段。

在中國,羽根正泰九段應該算是小有名氣。這一切。都是因爲他下的一盤棋,他和聶旋風下的一盤棋。在真實的歷史中,就是他,終結了聶旋風在擂臺賽上的11連勝。

聶旋風是一名棋手,他當然輸過很多棋。他影響最大的輸棋,當然是首屆“應氏杯”上輸給曹燕子。那場輸贏的影響之大。幾乎超過大部分職業比賽。從後世的眼光看來,說這場比賽“改變了整個世界棋壇的格局”,應該都毫不過分。就是從那場比賽之後,韓國圍棋走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而中國圍棋呢,好像就進入了一個“小冰河期”。

正是因爲如此,哪怕是過去了20多年,依然有很多棋迷對聶旋風的失利耿耿於懷。聶旋風影響第2大的輸棋。好像就應該算輸給羽根正泰的這盤棋。這盤棋,代表了一個神話的終結。

只不過,大部分棋迷對這盤輸棋還是持寬容的態度。在真實的歷史中,聶旋風遏制了依田基紀的瘋狂連勝勢頭,沒有讓他“一杆清檯”。就已經證明了他的“大心臟”。聶旋風的這盤輸棋,也讓以前籍籍無名的羽根正泰九段被很多中國棋迷熟知。

李小強回想起這段真實的歷史,他突然有個很好笑的想法。他認爲,要說這盤棋對誰的影響最大。應該就是羽根泰正先生本人吧。

在圍棋界。一直有種“捅破窗戶紙”的說法。大致是形容高手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

“馬小飛現在還不是超一流棋手。不過呢,他和超一流棋手之間的水平差距微乎其微。他們之間的水平差距,就像只隔了一層窗戶紙。他什麼時候把這張紙捅破了,他也就是超一流了。。。”

的確,頂尖高手之間的水平差距,好像就隔了一層“窗戶紙”。有的人很快就可以捅破,有的人要花很長時間捅破。有的人一輩子都無法捅破。

山城宏先生好像就是“一輩子沒有捅破”的典型。馬小飛花了幾年時間,到92年以後,他在中日名人對抗賽上番棋戰勝小林光二。算是正式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羽根泰正先生呢,他算是一下子就捅破了。只不過。他的難度低一點,他贏了聶旋風以後。算是從日本的“中九”變成了日本的“強九”。

羽根泰正贏了聶旋風以後。他在日本國內的成績突然好了起來。在各個頭銜戰中都表現活躍。和加藤正夫先生連續兩年在日本的“王座戰”上惡鬥。並且終結了加藤正夫先生的王座“九連霸”。在日本,能夠奪得“大三冠”以外的小頭銜,就算是“強九”的標誌。

羽根泰正先生還有個好兒子,他的兒子羽根直樹九段是後世日本“平成四天王”之一。在日本,父子倆都能夠獲得圍棋頭銜,好像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單論在日本國內的成就,羽根泰正先生還是比不上他的兒子。如果放在世界棋壇比的話,就憑他贏聶旋風的這一盤棋。他的地位就不會比他的兒子低。

日本的“平成四天王”到了國際賽場後,除了張詡有那麼幾年成績不錯。其他的人。。。實在是無話可說。

“現在您的對手換成了我,您還有機會捅破那層窗戶紙嗎。。。”

李小強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李小強按照正常的實力分析,哪怕自己輸給羽根泰正先生,他想衝到聶旋風帳下也是千難萬難。

對於這場比賽,李小強還是做了一些具體準備的。他雖然沒有準備“陰招”,不過常規的備戰還是必須的。李小強一直認爲,面對重要的比賽,最關鍵是要調整好自己的比賽心理。在職業圍棋比賽中,這個應該比具體的“招數”更重要。準備了再好的招法,如果比賽心理不過關的話。所有的技術動作都會變形。

不過對有些特定的棋手,在比賽前還真的就可以準備具體的招數。例如在擂臺賽上如果遇到武宮正樹先生。他是屬於“以不變應萬變”的那種人。如果輪到他執黑的話。那麼所有的棋手,都會琢磨怎麼應付“三連星”,怎麼對抗“宇宙流”。。。

羽根泰正先生好像也是這種棋手。這盤棋同樣是他執黑,李小強就知道,自己需要琢磨怎麼應對“高中國流”了。

羽根泰正先生執黑先行,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用“高中國流”開局。這在圍棋界很多人都知道,李小強想不準備都不行。

“高中國流”佈局曾經在這個年代風行一時。在日本圍棋界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在某一年所有的職業比賽中,使用“高中國流”開局的,勝率居然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九。說實話,這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使用一個佈局套路,居然能夠讓勝率接近6成。是這個佈局套路非常好用,非常有威力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佈局套路只分流行不流行。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圍棋的勝負,也不可能就前面幾步棋就決定了。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那隻能說明,在這個年代,白棋在應對“高中國流”的時候,應對方法或者應對思路出現了問題。

進入新世紀以後,正宗的“低中國流”和“變相中國流”都非常流行。唯獨“高中國流”。好像還真的非常少見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大家突然間覺得“高中國流”太老土了,不夠時髦了,因此不喜歡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小強在琢磨這個問題,他越琢磨越有意思。李小強發現,當自己可以琢磨這種比較“虛”的問題。自己對圍棋的認識好像也加深了一點。

和“秀策的小尖”一樣,“高中國流”不被大多數棋手喜歡,是因爲“大貼目”。

“高中國流”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佈局套路。它符合很多現代圍棋的特點。總體來說,它也是一種“速度型”的佈局套路。而“速度”。應該就是現代圍棋最大的特點。

吳清源先生和木谷實先生曾經合寫了一本“圍棋新佈局”。在圍棋界,這本書被認爲是一次“圍棋革命”。這本書唯一的關鍵詞就是“行棋速度”。可見“速度”在現代圍棋中的重要性。

“中國流”是速度型佈局,“變相中國流”是速度型佈局,“三連星”也是速度型佈局。。。

“高中國流”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同樣屬於“速度型”佈局。具有一切“速度型”佈局的特點。它和“低中國流”算是親戚。和“低中國流”相比,由於3個子都處在四線,所以它偏重於“取勢”。同時。它和“三連星”其實也是親戚。由於它的一個子在“小目”的位置上,和“三連星”相比,它又偏重於“取地”。

正是因爲“高中國流”的這個特點。在這個年代,有很多棋手很喜歡採用這個佈局。的確。和其他兩個佈局一比較,給人一種“進退自如”的感覺。而下圍棋的時候,誰都喜歡“進退自如”。

當圍棋規則由“貼5目半”改爲“貼6目半,7目半”以後,“高中國流”漸漸變得少了。就是這一兩目的差距,讓它變得不再時髦。

這是因爲,“進退自如”碰到了圍棋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連片和打散”。

“速度型”佈局的精髓就是棋子的“連片”。在大貼目時代,對於黑棋來說,棋子連片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當然,和黑棋相反,怎樣把黑棋的陣勢“打散”,是白棋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高中國流”就是存在這樣一個弱點,它容易被白棋“打散”。所以它不如“低中國流”那麼受歡迎。

在開局階段,白棋想要“打散”黑棋的陣勢其實也可以。例如對黑棋“星”位的那個子“內側掛”,基本就可以很輕鬆的“打散”黑棋的陣勢。當然,白棋這樣做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讓自己形成“立二拆二”的壞型。

這個時候,“高中國流”和“低中國流”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對付白棋的“立二拆二”,“低中國流”中間那個子就顯得恰到好處。而“高中國流”呢,由於那個子的位置高了一路,下盤比較空虛,對白棋的壓迫力就不足。 щшш ⊕TTkan ⊕co

就是這一路之差,讓這兩個類型的佈局套路在後世得到了兩種套路。可以看得出來,在這裡面,也體現了目前圍棋理念和後世圍棋理念的差異。

目前“高中國流”比較流行,是因爲黑棋好像在強調:“你立二拆二不是好型”

後世“高中國流”不流行,是因爲黑棋好像在強調:“我這樣下容易被你打散”。

一個強調“棋型”,一個強調“打散”。這裡面沒有好壞之分。產生這種變化的唯一原因,就是“大貼目”。

李小強沉浸在這樣的思考中,一時間不能自拔。當然,這樣的思考對於備戰具體的比賽是沒有什麼用的。不過李小強深信,這樣的思考對於自己整體水平的提高有幫助。一定有幫助!

出現在棋盤中的任何手段,它絕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它一定會遵循一定的思路。詭異如李石頭,他在尋找具體手段的時候,可能都會用到幾百年前的“手割”。只有發現具體手段的方法越豐富。纔有可能在棋盤上下出更多的妙手。

在這一刻,李小強覺得自己真正有進步了。以往自己在棋盤上發現手段,大多依靠的是靈光一閃。或者根據自己的見識,在自己的記憶中尋找類似的手段。而現在,自己有了很多“發現手段的手段”。

能夠做到這一步,無論如何都算是有進步的。

“哈哈哈哈,我說小強,你現在準備好了嗎?”

李小強回頭一看,是張志東。當李小強要出國比賽的時候,張志東一定會成爲圍棋隊的編外人員。這已經形成了慣例。

李小強微微一笑:

“我說張大記者,你這次又準備了什麼標題呢?不會又被你們的總編拿下吧。當然,爲了你可以取一個很好聽的文章標題,我一定會盡力的。。。”

李小強再次踏上了征程。

第764章 驚天大殺局第73章 你好,我叫梅澤由香裡第131章 棋風初成第633章 大決戰之手筋官子對決組合官子第678章 寫楷書第176章 新的開始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640章 我選李小強第146章 再次出發第28章 走自己的路第216章 點撥第358章 宿命的對決第198章 三"碰"定勝負第692章 針對性的新手第309章 沒有”模糊判斷“的計算不叫算路第654章 全線出擊第169章 終點之前第166章 勝負師的氣質第686章 驚險第九冠第339章 暴力對抗韻味第444章 只要一個就行第229章 里程碑第576章 不可阻擋第670章 主戰場第222章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第199章 完勝第122章 我也曾經很難過第157章 吃虧換簡明第403章 國內賽場第260章 “名人”的份量第128章 李小強專題研討會第407章 感覺對抗計算第618章 有些事情一定會去做第372章 再次啓程第324章 決戰之前第802章 神之一手(下)第328章 當“老鼠偷油”碰到“金蟬脫殼”第277章 如何對付“控制流”第139章 最高舞臺之賽前準備第12章 很多東西是靠背的第541章 用李石佛的招,贏不了李石佛第505章 大殺小輸贏第313章 自戀是一種病第158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0章 我想去看擂臺賽第57章 磨刀第604章 中韓套路大比拼第681章 內弟子第142章 難局第66章 就這樣被他說服第338章 華麗秀行第252章 你永遠不會獨行第502章 接力棒交接之戰第356章 觀戰第554章 一盤價值3億1千萬韓幣的比賽第130章 經典“日本流”之一第195章 第1李小強 第2李石佛第571章 天元挑戰者第187章 非典型勝利第355章 先拔頭籌第72章 讓人絕望的少年第153章 5加1聚會第360章 古今巧合第423章 宣判第283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第643章 泡妞也需要天賦啊第738章 前輩棋手的贏棋方式第448章 張大記者的算法第676章 畢生的傑作第730章 老將的最後餘暉第374章 “等”的藝術第516章 境界提升第401章 “怕生”的來由第7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個時代的開始他回來了番外五第559章 四大賽第442章 俗手大全第231章 關鍵是時機第495章 柔不可守,剛不持久第305章 這是一門技術活第542章 終於追趕上他的腳步第167章 平凡的勝負手第714章 整個2000年第82章 不敢亮出的妙手第51章 原來就在身邊第433章 金井欄第677章 一根筋的牛哥第687章 距離最近的依然是他第473章 馬李十番第613章 詰棋神作第309章 沒有”模糊判斷“的計算不叫算路第47章 提前出世的“天龍圖”第49章 暗流涌動第623章 不同凡響的開局第172章 最真實的自己第411章 趙君不懂哲學第772章 李小強的信心來源第94章 套近乎第529章 了斷第742章 三人行
第764章 驚天大殺局第73章 你好,我叫梅澤由香裡第131章 棋風初成第633章 大決戰之手筋官子對決組合官子第678章 寫楷書第176章 新的開始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640章 我選李小強第146章 再次出發第28章 走自己的路第216章 點撥第358章 宿命的對決第198章 三"碰"定勝負第692章 針對性的新手第309章 沒有”模糊判斷“的計算不叫算路第654章 全線出擊第169章 終點之前第166章 勝負師的氣質第686章 驚險第九冠第339章 暴力對抗韻味第444章 只要一個就行第229章 里程碑第576章 不可阻擋第670章 主戰場第222章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第199章 完勝第122章 我也曾經很難過第157章 吃虧換簡明第403章 國內賽場第260章 “名人”的份量第128章 李小強專題研討會第407章 感覺對抗計算第618章 有些事情一定會去做第372章 再次啓程第324章 決戰之前第802章 神之一手(下)第328章 當“老鼠偷油”碰到“金蟬脫殼”第277章 如何對付“控制流”第139章 最高舞臺之賽前準備第12章 很多東西是靠背的第541章 用李石佛的招,贏不了李石佛第505章 大殺小輸贏第313章 自戀是一種病第158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0章 我想去看擂臺賽第57章 磨刀第604章 中韓套路大比拼第681章 內弟子第142章 難局第66章 就這樣被他說服第338章 華麗秀行第252章 你永遠不會獨行第502章 接力棒交接之戰第356章 觀戰第554章 一盤價值3億1千萬韓幣的比賽第130章 經典“日本流”之一第195章 第1李小強 第2李石佛第571章 天元挑戰者第187章 非典型勝利第355章 先拔頭籌第72章 讓人絕望的少年第153章 5加1聚會第360章 古今巧合第423章 宣判第283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第643章 泡妞也需要天賦啊第738章 前輩棋手的贏棋方式第448章 張大記者的算法第676章 畢生的傑作第730章 老將的最後餘暉第374章 “等”的藝術第516章 境界提升第401章 “怕生”的來由第7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個時代的開始他回來了番外五第559章 四大賽第442章 俗手大全第231章 關鍵是時機第495章 柔不可守,剛不持久第305章 這是一門技術活第542章 終於追趕上他的腳步第167章 平凡的勝負手第714章 整個2000年第82章 不敢亮出的妙手第51章 原來就在身邊第433章 金井欄第677章 一根筋的牛哥第687章 距離最近的依然是他第473章 馬李十番第613章 詰棋神作第309章 沒有”模糊判斷“的計算不叫算路第47章 提前出世的“天龍圖”第49章 暗流涌動第623章 不同凡響的開局第172章 最真實的自己第411章 趙君不懂哲學第772章 李小強的信心來源第94章 套近乎第529章 了斷第742章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