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國際縱隊

“胡總你覺得現在的年輕棋手怎麼樣啊?”

“現在的年輕棋手厲害呀,總之年輕人的世界我已經看不懂,你說他們怎麼能個個都那麼厲害?”

年輕棋手的成長速度本來就是最近幾年圍棋界的熱門話題,所以胡毅和張大記者交流起來沒有任何障礙。

在10多年前李小強這批棋手剛入段的時候,除了李小強這個“異數”外,常韌聖都還要被張璇讓2子。但是到了現在,對於任何一位剛入段的年輕人,別說是讓2子了,頂尖高手就算是讓先也不敢輕言獲勝。

在常韌聖他們15,6歲的時候,他們當時只有和地方中堅棋手抗衡的實力,如果對上劉大錘和曹大方等人,那時候的他們還是要明顯處於下風的。

但是到了古大力這一批棋手,他們現在就是15,6歲,他們現在擊敗劉大錘俞彬等人已經不算新聞,只有戰勝李小強或者馬小飛纔算新聞,這在中國的“圍甲”賽場上已經多次證明。

15歲的古大力也許不能和同時期的李小強相比,但肯定要比15歲時候的常韌聖要強,這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的事實。總之現在的年輕棋手的成長速度在加快,成熟週期在變短,這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

不僅是中國的年輕棋手,其他國家的情況也是一樣,其中又以韓國棋壇尤甚,他們的年輕棋手成長速度更快,成熟週期更短。

“如果辦一個對抗賽,讓小強和這些年輕人下下升降,胡總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啊?”

“升降?你是說升降賽?”

“沒錯,就是升降賽。”

“哦,那張大記者把你的具體想法說一下。。。”

必須承認,張大記者的話之所以能把胡毅吸引住,“升降賽”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

自從吳清源先生曠古爍今的10次十番升降賽結束後,這種擁有特殊魅力的賽制已經絕跡江湖很多年了。

十番升降賽,在吳清源手中達到最輝煌,其實也是終結在吳清源先生手中。遙想當年日本圍棋界主辦第1屆“舊名人戰”的時候,主辦方在邀請吳清源參賽的同時,也懇請吳先生諒解。吳先生當時來了一句:

“我這麼多年的努力,就這樣就不算了嗎。。。”

是的,當時十番升降賽之所以辦不下去,是因爲無法幫吳清源先生找到合適的對手了,當年日本棋壇所有的頂尖高手都被他蹂躪個遍,在這種情況下,主辦方也是沒有辦法,只能主辦全新賽制的比賽。

因此,套用一句很俗的話來說:“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雖然在“舊名人戰”之前,日本棋壇還有更古老的“本因坊戰”,但有很多人都認爲,“舊名人戰”纔是新的開端,一種沒有那麼刺激,沒有那麼殘酷,所有棋手都採用分先對弈的比賽模式成爲世界棋壇主流,並一直延續到現在。包括現在的世界棋戰模式,其實和升降賽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這兩種比賽哪種比賽更難下?比如讓李小強來下一次十番棋升降和下一次爭奪世界冠軍的世界大賽決賽?李小強認爲前者的難度大多了。

“在某次世界大賽決賽中,某棋手因爲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嚴重技術變形,從而遺憾的輸掉比賽。。。”

進入現代以後,很多人都在感慨現在的競爭是多麼多麼激烈,比賽是多麼多麼殘酷什麼的。李小強一直覺得這種說法很好笑,現代的競爭,真的有想象中那麼殘酷嗎?

李小強甚至設想,這樣的話千萬不要被吳清源先生看到,如果被他看到的話,他肯定會覺得非常不可理解,不就是下一次決賽嗎?你哪來那麼大壓力?

“和我們那個年代相比,你們現在可是幸運多了,也幸福多了,因爲你們輸掉這個比賽,還有那個比賽,丟掉這個冠軍,還可以爭奪那個冠軍。而我們那個時候呢。。。”

不理解那個年代的背景,是永遠理解不了十番升降賽到底有多麼殘酷的。十番升降賽爲什麼被人稱作“懸崖邊上的搏鬥”呢?因爲下一次十番棋,不僅需要賭上棋手的榮譽和地位,有時甚至還需要賭上棋手的人生。

比如吳清源先生當年下十番棋,他當時只要輸掉任何一次,日本圍棋界這麼可能會再給他一次機會。他立馬就要被日本圍棋界除名,面臨無棋可下的窘境。。。

當然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現代社會已經沒有升降賽生長的土壤。不過提到這種殘酷和刺激的賽制,依然讓胡毅興致勃勃。

“爲什麼要找年輕棋手呢?找其他人不行嗎?比如說李石佛,讓小強和李石佛來一次十番棋。。。”

對此張大記者翻翻白眼:“你覺得李石佛真的合適嗎?一來他未必肯答應,二來就算要促成小強和李石佛下十番棋,我們提出來好像也不合適吧,如果是韓國方面有人提出來,我們來答應還差不多。”

胡毅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十番棋最講究的是什麼?講究的是對等。雖然在當今世界棋壇中,大家公認李石佛是最接近李小強的一個,但無論怎麼說,8冠李小強和3冠李石佛還是有點不對等,李小強的地位明顯要比李石佛高出一截。

何況正如張大記者所說,如果李石佛想挑戰李小強,由韓國方面提出來還差不多,由地位高的一方主動提出下十番棋,這當然有點不合適。

李石佛都不行,那其他人自然就更不行,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了,找一些年輕人來陪李小強玩玩。

“反正我們又不是追求殘酷,只是追求刺激和好玩。。。”張大記者笑着說道: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爲找些年輕人來和小強下升降就非常合適了,這個比賽肯定刺激,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愛看。”

就在張大記者和胡毅的你一言我一語中,兩人還把比賽的一些細節敲定,李小強就在一旁含笑聽着,時不時還說說自己的意見。

按照張大記者的設想,找一幫當今世界棋壇最出色的新銳棋手來和李小強下一次十番棋,這個出戰棋手的名單當然還有待確定。

他們和李小強比賽,初始棋份先定爲“定先”,也就是說下第1盤棋的時候,由李小強讓先。

既然是下升降賽嘛,那就需要體現升降賽的特點,而現在已經是貼目時代,和吳清源先生那個時代已經不同。因此張大記者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2目一升降。也就是說每盤棋的棋份是不同的。

比如第1盤棋是讓先,如果第1盤李小強贏了,那麼第2盤就改爲李小強讓先倒貼2目,如果李小強輸了呢,那麼第2盤就改爲新銳棋手執黑貼2目。用這種1盤一升降的辦法下滿10盤,看看最終的棋份會停留在什麼地方。

李小強想想也覺得這種方法比較合適,因爲這種方法和古時候的規則也有相通之處。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李小強用這種規則連贏3盤,那麼第4局就不是讓先倒貼6目了,而是改爲讓2子。

淨勝4盤修改棋份,這是吳清源那個時代的規則。張大記者這個辦法也和這個規矩暗合。

當然用這個規則下棋也可能出現和棋,不過在升降賽中,出現和棋並沒有什麼關係。如果出現和棋的話,下一盤棋份不變就是。

商量完一些細節後張大記者盯着胡毅說道:

“規則和比賽用時應該都沒問題,這些東西都好商量。現在就剩最重要的2個問題了:第1,找那些新銳棋手來和小強下?第2,胡總準備把這個比賽辦成什麼規格?”

聽了張大記者的話以後,土豪胡毅把胸脯拍得山響:

“你說的所謂規格不就是錢嗎?你放心錢絕對不是問題。“秋菊杯”的總預算是多少?反正我這個比賽不比他錢少就是,500萬人民幣我想總應該夠了吧,現在關鍵是人,這就需要你張大記者協調解決。”

“秋菊杯”的冠軍獎金是15萬美金,胡毅提出500萬辦這個比賽,平均50萬一盤棋,這個預算當然算是高的。張大記者聽了以後大爲折振奮:

“好,有你胡總這句話,我相信這個比賽辦成的可能性極大。其他人現在還不敢說,但國少隊古大力孔二傑這幫人肯定是沒問題的。。。”

事實上不僅中國新銳沒問題,其他國家的新銳同樣沒問題。就在他們倆在策劃這個比賽的同時,很多人已經聽到風聲。

最先走過了的是林海峰先生,他這次也是來參加“秋菊杯”的。

“小張,如果你們要辦這個比賽的話,那一定要爲我留一個名額啊。。。”

林海峰先生首先爲自己的愛徒張栩預留了一個名額。

同樣坐不住的還有韓國的樸記者,他聽到這個風聲後,很快就找到韓國的“圍棋皇帝”曹燕子。老曹聽過以後哈哈大笑:

“好,這個比賽好,年輕人是該去領教領教李小強的高招。。。”

秋菊公司有點悲催,這明明是首屆“秋菊杯”的開幕式,風頭卻被另外一個比賽搶走。就在“秋菊杯”進行的這幾天,

“李小強VS國際新銳棋手聯合縱隊升降賽”的事宜很快被敲定。大家很快拿出一份“國際縱隊”的名單:

中國方面:古大力,孔二傑,胡耀於和“牛哥”。

韓國方面:李石頭,崔毒,朴永訓。

日本方面:張栩,山下敬吾。

日本方面不是不想多出人的,不過沒有辦法,他們很多所謂的“新銳棋手”年齡都偏大,比如“平成四天王”中的羽根和高尾,他們的年齡都和李小強差不多,有的甚至比李小強還大,就算確認出戰的山下,他其實也只比李小強小几歲,但是在這時候也只能勉爲其難冒充李小強的晚輩。

中日韓三國一共9位棋手,最後一個名額本來是準備給“淡定哥”謝赫的,不過沒有辦法,大家的參賽積極性太高了,爲了體現比賽的國際性,最後一個名額給了臺北的“紅臉棋王”阿勳,年齡最小的謝赫只能鬱悶的失去這次機會。

“呵呵,有意思啊。。。”

李小強看着這份名單笑了。

在這份10人名單中,有7位是未來的世界冠軍。(。)

第1章 一個單片劫引發的血案第56章 全民公敵第377章 李石佛的難題第741章 永遠的馬名人第646章 終於坐到你的對面第787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624章 懸崖第242章 “高尚”的人第677章 一根筋的牛哥第22章 圍棋史上最大騙局第555章 註定不平凡的對局第717章 提前到來的兩年之約第89章 頑固派總代表第721章 控制的名局第352章 接受檢閱第49章 暗流涌動第578章 謙虛的後果第720章 主場作戰第461章 壓陣第594章 解開這盤棋的鑰匙在哪第631章 大決戰之李石佛的難題第237章 傷自尊第511章 尋找對付馬小飛的辦法第465章 等級分第249章 左右逢源第297章 關鍵抉擇第769章 誰是終結者第172章 最真實的自己第483章 他擅長大場面第187章 非典型勝利第266章 尋求改變第91章 無目圍棋第760章 缺口第516章 境界提升第375章 最後一手棋第669章 他是不是有十三段第793章 人機十番第219章 超越時代的技術第254章 理想年代的結束第715章 漸入佳境第464章 李鐵嘴第23章 現代“八卦”佈局第49章 暗流涌動第765章 三劫循環第31章 初聞“未來對手”第765章 三劫循環第557章 到底誰勝利在望第425章 棋魂第148章 劫爭破局第21章 虔城五日(3)第439章 夢想中的比賽棋神出世番外四第170 夢幻般的五連勝第324章 決戰之前第464章 李鐵嘴第125章 極端主義戰法第779章 李小強演太極第387章 一譜雙出藍第801章 神之一手(中)第681章 內弟子第679章 經典再現第749章 開賽時候的話題第470章 黑砍第186章 切身領教π第73章 你好,我叫梅澤由香裡第82章 不敢亮出的妙手第608章 爲啥高興第497章 陷入苦戰第24章 讓子棋第640章 我選李小強第136章 掛盤講解第19章 虔城五日(1)第293章 不會失傳的“鈍刀”第764章 驚天大殺局第351章 覆盤上的交鋒第141章 拼體力第525章 大勝負之前第360章 古今巧合第297章 關鍵抉擇第579章 連勝紀錄何時止第232章 心有靈犀第52章 最有名的俗手第638章 五年之約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743章 頭大第123章 賽後第514章 意志的一手第569章 秋菊杯第370章 自古爭棋無名局第534章 大勝負之白熱化第417章 柔風快槍第289章 答案第230章 職業五段第791章 整個人類都在歡呼第235章 圍棋革命的發源地第284章 穿越時空的碰撞第608章 爲啥高興第293章 不會失傳的“鈍刀”第395章 還是碰上了
第1章 一個單片劫引發的血案第56章 全民公敵第377章 李石佛的難題第741章 永遠的馬名人第646章 終於坐到你的對面第787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624章 懸崖第242章 “高尚”的人第677章 一根筋的牛哥第22章 圍棋史上最大騙局第555章 註定不平凡的對局第717章 提前到來的兩年之約第89章 頑固派總代表第721章 控制的名局第352章 接受檢閱第49章 暗流涌動第578章 謙虛的後果第720章 主場作戰第461章 壓陣第594章 解開這盤棋的鑰匙在哪第631章 大決戰之李石佛的難題第237章 傷自尊第511章 尋找對付馬小飛的辦法第465章 等級分第249章 左右逢源第297章 關鍵抉擇第769章 誰是終結者第172章 最真實的自己第483章 他擅長大場面第187章 非典型勝利第266章 尋求改變第91章 無目圍棋第760章 缺口第516章 境界提升第375章 最後一手棋第669章 他是不是有十三段第793章 人機十番第219章 超越時代的技術第254章 理想年代的結束第715章 漸入佳境第464章 李鐵嘴第23章 現代“八卦”佈局第49章 暗流涌動第765章 三劫循環第31章 初聞“未來對手”第765章 三劫循環第557章 到底誰勝利在望第425章 棋魂第148章 劫爭破局第21章 虔城五日(3)第439章 夢想中的比賽棋神出世番外四第170 夢幻般的五連勝第324章 決戰之前第464章 李鐵嘴第125章 極端主義戰法第779章 李小強演太極第387章 一譜雙出藍第801章 神之一手(中)第681章 內弟子第679章 經典再現第749章 開賽時候的話題第470章 黑砍第186章 切身領教π第73章 你好,我叫梅澤由香裡第82章 不敢亮出的妙手第608章 爲啥高興第497章 陷入苦戰第24章 讓子棋第640章 我選李小強第136章 掛盤講解第19章 虔城五日(1)第293章 不會失傳的“鈍刀”第764章 驚天大殺局第351章 覆盤上的交鋒第141章 拼體力第525章 大勝負之前第360章 古今巧合第297章 關鍵抉擇第579章 連勝紀錄何時止第232章 心有靈犀第52章 最有名的俗手第638章 五年之約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743章 頭大第123章 賽後第514章 意志的一手第569章 秋菊杯第370章 自古爭棋無名局第534章 大勝負之白熱化第417章 柔風快槍第289章 答案第230章 職業五段第791章 整個人類都在歡呼第235章 圍棋革命的發源地第284章 穿越時空的碰撞第608章 爲啥高興第293章 不會失傳的“鈍刀”第395章 還是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