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表面總體上大多都是坑坑窪窪的,許多地方都是充滿了許許多多的撞擊坑,活環形山。這中撞擊坑是必然的,一個恆星系在形成初期總是混亂的,雖然天羽系這兩個恆星系已經不是初期狀態,但是由於星雲形成初期,並沒有像蘇傑計算那樣,形成一顆巨型恆星。
而是受到外力影響,一片星雲化作了兩個星系,所以這些小行星帶還充滿着恆星系形成初期的那種混亂。
蘇傑所選擇建築基地的地方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的直接達到了一千二百公里,這幾乎是月球的三分之一大,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引力現象,只不過,這個引力十分薄弱,對於正在公轉的小行星帶幾乎沒有多大影響。
或許在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之後,這顆小行星的引力會越來越大,所構築的行星帶將受到它的引力影響,經過漫長的時間發展,形成一顆行星,不過,由於這個小行星帶距離恆星位置實在是太多遙遠,當這顆行星成型之後,註定會脫離兩個星系引力的束縛,從而形成一顆流浪星球。
小行星是一個星系最初的物質積累,一顆行星的形成,就是靠這種小行星在不斷的撞擊來完成的,在一個星系中,一顆恆星的質量佔這個星系的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六。
這是一個恆定的數據,當然宇宙中也有例外。
就好比這個小行星帶的物質總比重,佔據了這兩個恆星總質量的百分之二十,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據了,蘇傑知道,太陽系中,太陽佔據的太陽系的總質量的百分九十五。而九大行星和無數的小行星天體隕石,包括各種衛星,才佔據太陽的百分之五。
這種小行星帶是一個星系的起源。
他的形成也是因爲星雲變化的影響,小行星帶中所蘊含的物質是十分豐富的,它包含了各種礦物質。
蘇傑所選擇的地方就是這顆巨大的小行星上面。
背靠兩大恆星星系,這顆小行星公轉一週大概需要兩百年的時間。他的公轉速度達到了一萬公里每秒的速度。
這樣速度下來的小行星時刻在發生猛烈的撞擊。
蘇傑所選擇建築基地的位置處於一個深坑之中。
在外表來看,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巨大的洞口,幾乎佔據整個天體的四分之一大小。在這裡幾乎不用擔心遭受到其他小行星撞擊的危險,也不用擔心會被惡意文明的偵測預警飛行器所發現。
這裡是相當的安全和隱蔽的。
而且這個地方十分的寬敞,足夠蘇傑停放更多的物質儲備。
WWW▲ттkan▲¢o
蘇傑首先要建設的,是一座巨大無比的科學研究所,在這座科學研究所內,蘇傑將建立製造一臺超級巨型大型計算機,這次將採用更新的先進技術。對於自己以後的科技發展提供龐大的計算力。
蘇傑很清楚的知道,只要自己的計劃實施成功了,那麼這裡將會是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大本營。
對於現在的蘇傑來說,並不是沒有三級固體能源石就不能夠發展科技技術。反之,正是因爲高等級固體能源缺少的危機,蘇傑纔要進一步的研究科學技術。
零日帝國當初憑藉核聚變就能夠發展到二級巔峰文明的存在,幾乎媲美三級文明初期,這給蘇傑帶來十足的影響。
也大大的刺激了蘇傑目前的心態。
就目前蘇傑自己的資料分析。綜合高山族文明科技資料,所發現的文明系統分三個類型。一種是異獸,這不用說,蘇傑目前只見過一次,那就是零日帝國旗艦號所攜帶的那種異獸,那隻異獸的血肉目前還在自己的運輸艦裡面。
第二種就是高山族那種以固體能源石爲發展基礎的文明,也是自己目前所走的科技系統類別道路。蘇傑這些天通過建模分析,結合高山族文明的科技資料記載。這種類型的文明屬於暗物質科技文明建樹。
第三種文明就是以核聚變文明爲主,綜合裂變,聚變,崩解。分化這條科技道理,走明物質科技發展道路。
暗物質和明物質的主要區別就是在於自身所利用的能量其發射線頻率值是否達到一定數值。
裂變,聚變所包含的放射性物質有着足夠的輻射放射線,而固體能源石,則是宇宙中暗物質形成的能量晶石,用儀器根本測量不到任何波動的輻射放射線。
這就是最基本的區分。
蘇傑飛船艦隊此刻已經全部降落到這個深坑之中,各種工程機器人設備基礎物資都開始在蘇傑的控制下運轉起來。
選擇好科學研究所的建造地點,偵測完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地理三維圖之後,蘇傑的建設就已經開始了。
以中央科學研究所爲輻射點,蘇傑展開了大規模的基礎地表建設,因爲這顆小行星的引力十分薄弱,其地質結構並不是十分堅固,蘇傑目前要做的就是先進行地表建設,將運輸艦中所攜帶的物資熔鍊成一根根巨大的鋼鐵柱,如同一顆釘子一般,深深的扎進這顆小行星地底,同時構築地表網格狀態,使得即將建設的整個基地形成一個整體。
做完這最基本的建設之後,蘇傑開始大規模的地址探測活動,先在這顆小行星上尋找着各種自己所需要的元素,物質,礦脈,並且在礦藏地點開始建設大規模的採礦基地。
採集來的礦產,蘇傑將應用於第一批工事建築機器和儀器。
用來繼續擴大自己的基地建設力量。
與此同時,大型飛船基建廠房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一千三百萬艘飛船的建設,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蘇傑計劃了一下,在這個項目上,自己最起碼要建設上百個大型飛船基建廠房。不然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千三百萬艘飛船的建設。
蘇傑很清楚,自己必須要在段時間內迅速完成,計劃時間是在一百年的時間完成這個龐大的計劃,這其中所需要做的事情就足夠多了。
同時,蘇傑還展開了大規模的太空炮臺建設工作,在小行星帶上面,橫衝直撞的小行星隕石,雖然會帶來更多的礦產,可是一些不長眼的小行星隕石也是會給蘇傑的基地帶來不必要的一些麻煩,給蘇傑的基地建築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比如,一顆小行星隕石直接撞擊到這個深坑中,直接撞擊到蘇傑的大基地建築上面,那蘇傑的麻煩就大了。
爲了防備這中情況發生,以及構築自己的第一防禦系統,蘇傑完全是按照自己目前科技最高水準來建設這些太空炮臺的,畢竟這裡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是蘇傑的大本營基地。
這些太空炮臺,蘇傑採用的電磁能源炮爲口徑,採用大功率能源發動機爲動力系統,其發射頻率達到了最大數值。
蘇傑要將這顆巨大的小行星打造成一個小行星要塞,要知道,蘇傑計劃中,建設這種太空炮臺的數量整整達到了十萬座,而且每一座的口徑幾乎可以媲美星夢號飛船的那兩口主炮,蘇傑還另外製造了一萬座更高級別的炮臺,其性能威力,比星夢號的主炮還要厲害一些。
這樣的數量以及質量,足以防禦一顆行星了,蘇傑卻用來防禦一顆巨型小行星。
不得不說,在蘇傑的眼中,這裡作爲自己的大本營,對於蘇傑有多麼重要。
此刻如果再加上一個行星發動機,那麼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將會是一個移動的隕石要塞。其戰鬥力無法形容。
不過蘇傑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如果真的建設了這樣一個行星發動機的話,那麼一旦移動起來,所需要的能源將會是十分巨大的。
此刻,科學研究院以及採礦基地,建設基地,大型飛船基建制造廠,太空炮臺,這四大工程項目已經開工了,整個小行星深坑內一片繁華的景象。
無數的工程機器人和大型儀器設備在全力運轉着。
蘇傑同一時刻還向着這片小行星帶區域發射投放着大量的飛行探測器,這些探測器都是採用最新的隱藏技術,吸附在一些隕石和小行星上,還有一些投放在太空之中。
這是蘇傑構築的第一道信息偵測系統。
同時,蘇傑還加大建設了關於科學院研究所的附屬設施,自己當初在星夢號飛船上面研究關於提純固體能源的技術,沒有一點收穫,其實,跟儀器設備不全面也是有一點關係的。
星夢號作爲旗艦號,雖然十分巨大,但是畢竟不是在地面上,很多的大型設備都是沒有的。
比如說大型粒子電子分析對撞機,這樣一個巨大的儀器設備,就比星夢號的體積還要大,怎麼可能在飛船上擁有。
同時,蘇傑在遠離自己的基地另一個地方,開始建立的大型核聚變基地。這李蘇傑將採用,核聚變爲能源動力,作爲建造大型飛船基建廠房,這裡所生產的儀器設備,將會是以後建築各種流水線工廠和一些基地必備儀器設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