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

這一日,戴鐸下了值就到了胤禛府上,沒想到卻撲了個空,和年羹堯聊起才知道是康熙傳胤禛進宮考較窗課,估計父子二人談得投機,傳了膳也未知。

戴鐸與年羹堯照着慣例,在胤禛的書房之中候着,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年羹堯呷了口茶,突然“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戴鐸不解,道:“亮工,怎麼,何事突然發笑?”

年羹堯笑道:“戴先生,我只是突然想到前幾日,大阿哥在皇上面前砸咱們四爺的黑磚,不想卻撞了南牆,偷雞不成,反惹了一身得騷。想想就覺得可笑。”

戴鐸卻只是微微一笑,道:“亮工真以爲大阿哥就此在皇上面前失了寵?”

是皇上輕縱大阿哥,四爺可就真是屈了!不過話說回來,四爺對大阿哥太過仁義,若不是四爺替大阿哥在皇上面前開脫,皇上也不會就此罷休。大阿哥最輕也得在宗人府裡圈禁一陣。”

戴鐸又是一笑,卻不答話。

年羹堯心中閃過一絲不快,不由口氣之中便帶了出來,道:“羹堯所見所識太過淺薄,怪不得這麼不入戴先生法眼。”

戴鐸知道年羹堯動了意氣,暗暗搖了搖頭,道:“亮工只見其一,未識其二。”

年羹堯冷哼了一聲,道:“願聞先生道其詳。”

戴鐸並不在意,道:“先說大阿哥,亮工以爲大阿哥真如此愚蠢?大阿哥不先查明事情原委,就敢直接御前參奏四爺,大阿哥憑的是什麼?難道因爲四爺在皇上面前說的那番話,皇上就如此輕輕放過了大阿哥?”

年羹堯心中若有所思,面上卻不肯承認,道:“大阿哥一向莽直,也算不得出乎意外。皇上與大阿哥父子情深,藉着四爺的臺階寬宥大阿哥也在情理之中。”

戴鐸淺笑即止,道:“亮工此言說對一半。皇上最重爲何?忠、直二字而已。四爺未奉聖命,就圍了理藩院,固然是事急從權,可卻也是兵行險招。大阿哥得信稟告皇上,就是吃準了這個忠字。他就是要做給皇上看,他舍兄弟之義而盡人臣之忠。且大阿哥原就知道,若所奏屬實,得賞大功,不實,無非罰小過而已。亮工,你且再等兩月,皇上若不賞大阿哥,你抉了戴鐸的一雙眸子去!”

年羹堯嘿然不語,心中卻知戴鐸所言不虛。

戴鐸接着道:“再接着說說四爺。四爺爲人仁義,這你我都知道,可四爺從來都不是濫好人,也不是怕事的主子。”

年羹堯急忙擺手道:“羹堯可沒有非議四爺的意思。”

戴鐸頷首道:“這我信。不過,亮工,你還不懂四爺。”

不等年羹堯說話,戴鐸道:“你自幼熟讀經史,可知左傳鄭莊公之故事?”

年羹堯有些不解,道:“這個我自然是知道的,可這與此事有何關聯?”話甫一出口,年羹堯便突然福臨心智,豁然開朗了。

戴鐸看到他眼睛一亮,便呵呵笑道:“亮工,看透了嗎?”

年羹堯失笑道:“與先生相比,羹堯差的豈止一星半點?”

二人相視一笑,頓生出些惺惺相惜之意。

年羹堯清晰地記得戴鐸所說着一篇的內容,講的是鄭莊公繼位以後,其母太后武姜恩寵其弟叔段,數度逼迫鄭莊公分封,無奈,鄭莊公竟然把都城作爲其弟的食邑分封與他。叔段貪婪無度,且仗着母后維護,不把鄭莊公放在眼中,鄭莊公卻時時爲他開脫,羣臣勸諫,鄭莊公也只一笑置之,後來,叔段以爲鄭莊公軟弱可欺,便妄圖聯合太后謀反,最終被鄭莊公挫敗,服罪自戕而亡。鄭莊公自此事有一名言傳於世:多行不義必自斃。

正因爲如此,年羹堯終於明白,胤禛在皇上面前爲大阿哥開脫,所用即爲鄭莊公待其弟之策。其一:向對方示弱,久而久之,對方便生麻痹之心,防備漸少。其二:放縱對方之短處,使對方便不覺其短,弱點自然更甚。待到時機,一擊則必中。此處也合了胤禛常常說的話:凡是勿盲動,隱忍爲上。真到忍無可忍處,便也無需再忍。

年羹堯想到此處,又笑道:“先生真無雙國士也。羹堯請問,先生是如何猜到主子心中所想的?”

戴鐸被一句‘無雙國士’弄得心中大癢。他此時不到而立之齡,卻已然得了青金石的頂子,升遷之快,朝中罕有。年羹堯之贊,讓他也不禁有些飄飄然,帶着些賣弄,道:“這個倒也簡單,四爺若是心中真的不介意,還會將此事說與你我兩個聽嗎?”言罷,遞過放在胤禛案上的一本書,年羹堯一看,正是左傳,翻到與隱公元年一篇上,滿篇竟是胤禛用指甲細細的劃痕。此時更爲佩服戴鐸心思之細膩。

過了片刻,年羹堯又笑了,此番的笑容之中,多了些調侃的韻味,仿着戴鐸剛纔的語氣問道:“戴先生管中窺豹,羹堯佩服。不過,先生可記得‘一人一口酥’之故事?”

戴鐸博攬羣書,又萬分聰慧之人,一聽便知年羹堯引用的是三國之中的典故,將自己比作洞察曹操心事的楊修,當即驚出了一身冷汗,忙道:“亮工玩笑了,我既非楊德祖,此處也沒有曹孟德!”

就在此時,書房門口傳來胤禛的嗔怪之聲:“你們兩個倒是自在,在爺的書房之中討起了清閒。怎麼,還有心情談三國?”

這下,二人都嚇得不淺,年羹堯看了一眼戴鐸,一個千紮了下去,道:“主子金安。剛纔,奴才在和戴先生確在論三國。奴才讀了些兵書,正和戴先生討教。戴先生爲奴才舉了曹孟德的例子,奴才受益匪淺。”

戴鐸也打了個千,道:“四爺看人精準,亮工雖然年少,卻是文武雙全。戴鐸也欽佩不已。”

兩人打着哈哈,便把剛剛的話題圓了過去。

胤禛招呼兩人坐下,一面揉起了自己的膝蓋,道:“剛剛在宮裡,皇阿瑪看了三哥的窗課,便發作了一通。我看過,卻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三哥一向衷情朱理之道,作文也無非就是這些,皇阿瑪平素總是誇獎三哥學問做的深,今日卻是怎麼的?我們兄弟幾個也吃了掛落,陪着挨訓,又一起罰了跪,到此刻纔回來,餓得前胸貼着後背。”

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77章 從軍(八)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74章 從軍(五)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15 家祭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5 諍臣第77章 從軍(八)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9章 傷逝(三)第157章 洗三(二)16 家祭三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80章 出征(三)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77章 問鼎(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223章 渾水(四)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第171章 南巡(二)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72章 從軍(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377章 問鼎(一)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81章 問鼎(五)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3 南書房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22章 渾水(三)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12 郊迎二第377章 問鼎(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83章 出征(六)第222章 渾水(三)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
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77章 從軍(八)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74章 從軍(五)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15 家祭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5 諍臣第77章 從軍(八)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9章 傷逝(三)第157章 洗三(二)16 家祭三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80章 出征(三)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77章 問鼎(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223章 渾水(四)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第171章 南巡(二)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72章 從軍(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377章 問鼎(一)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81章 問鼎(五)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3 南書房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22章 渾水(三)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12 郊迎二第377章 問鼎(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83章 出征(六)第222章 渾水(三)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