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2章:王朗

恰逢此時張昭率領一衆官員匆匆趕來,對於朝廷使者的隊伍,張昭還是極爲重視的,只是他沒有想到使者的隊伍來的如此快,待一衆官員出來之後,使者的隊伍已經進城了。

“吳王帳下張昭見過使者,迎駕來遲,還望使者恕罪。”張昭拱手道。

“張大人,本官見城內的百姓對於朝廷的車隊指點議論,成何體統,難道吳王就是這般對待朝廷使者的嗎?”王朗冷聲道。

張昭心中微微有些不滿,就算是朝廷的使者隊伍又能如何,這裡是江東,他率領官員前來迎接,已經給足了朝廷使者顏面,沒想到王朗竟然在這個問題上挑三揀四,如果是以這種態度取面見孫權的話,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當初孫策進位吳王,並沒有經過朝廷的允諾,是與呂布商談之後,在呂布自稱晉王之後,自稱吳王的,在這一點上已經足以說明當初江東並沒有將漢室所謂的尊嚴放在眼中,當時孫策統治江東,在江東有着絕對的威望,縱然治下的官員對於這件事情有所誹腹,也不敢在孫策的面前表現出來。

“使者,城內百姓衆多,若是因爲迎駕而讓百姓慌亂的話,豈不是不妥,吳王仁慈,不忍百姓受到驚嚇,是故沒有讓城內戒嚴,還望使者寬恕。”張昭不卑不亢的說道。

跟隨張昭而來的官員看向朝廷使者的目光有些不善,他們心向曹操是一回事,但如今是在江東,他們是吳王治下臣子,正所謂主辱臣死,朝廷的使者這般言語,分明是沒有將吳王放在眼中。

朝廷的使者又能如何,有本事這些使者到了長安之後還能這般威風。

“吳王何在啊?”王朗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追求,轉而問道。

張昭拱手道:“使者,吳王正在府中等候使者。”

王朗冷哼一聲,命令車隊繼續向着吳王府而去。

“張大人,朝廷使者太過囂張。”一名官員低聲道。

張昭呵斥道:“不得胡言亂語。”

四周的官員見到這一幕,紛紛噤聲,張昭作爲江東的重要官員,在文官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孫權得知城內發生的事情之後,面色有些低沉,朝廷使者的隊伍這次前往江東,擺的架勢很大,的確是彰顯了朝廷的威嚴,但卻沒有考慮到他的感受,在江東,吳王就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朝廷使者的到來,卻是挑釁了他的威望,這種事情就算是放在任何的君主身上,恐怕都不會好受。

以往孫策在的時候,朝廷使者到了江東之後,還不是恭恭敬敬的,豈敢有過多的無禮,從這方面也能看出當前朝廷強大之後,朝中的官員也因此有了優越感。

孫權對此雖然憤怒,卻是沒有更好的辦法,曹操強大,帶來的是朝廷使者更加的有威嚴,若是江東軍能夠在荊州的戰場上有更大的作爲的話,朝廷的使者到了江東之後肯定是另外一番場景。

只有絕對的實力,才能帶來相應的地位,孫權對於這一點有了更深的理解。

進入吳王府,行禮落座之後,王朗起身道:“臣王朗見過吳王。”

孫權點頭道:“使者一路辛苦,請坐吧。”

看着廳內的文官武將,王朗神色間沒有絲毫畏懼,對於軍中將領憤怒的目光,更是不聞不問,僅僅是這份氣度,讓孫權對王朗刮目相看,作爲朝廷的使者,雖然是很有顏面的一件事,若是使者的表現不足以體現朝廷使者的地位的話,是會引起一些笑話的。

就如同昔日朝廷的使者到了呂布治下之後,表現的極爲恭敬一般。

“不知使者此番前來,所爲何事啊?”孫權問道。

“啓稟吳王,臣前來乃是爲了荊州之戰事耳,吳王乃是漢室臣子,至此大漢動盪之際,應當輔助朝廷蕩平不臣,豈能在此時與朝廷大軍在荊州爭奪城池?”王朗道。

孫權冷哼道:“本王與朝廷爭奪城池?不知使者此言從何說起,荊南三郡與江夏郡乃是本王治地,朝廷爲何無端派遣兵馬攻打本王治下城池?”

王朗笑道:“吳王此言,臣不能贊同,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敢問荊州是否是大漢所有?是否是天子所有?”

“天子?本王怎麼記得如今天下有兩個天子,本王險些忘記,從益州傳來消息,益州的天子落到了晉王的手中,益州的天子可是先皇的長子,論正統的話,非是許都朝廷能夠比擬吧?”

王朗面色漲紅,作爲朝廷使者,最爲注重的就是顏面,而孫權在言辭之間卻是懷疑朝廷正統的地位,這讓王朗豈能受得了,不過想到來之前荀彧的叮囑,王朗只能強壓住內心的憤怒道:“天下正統乃是許都朝廷也,其餘皆是叛逆。”

“不知使者到了長安之後,可敢這般對待晉王?”孫權笑問道,王朗表現出來的情緒越是激動,他就越開心。

“到了長安之後又能如何。”王朗不甘示弱。

“希望來日使者到了長安之後,能夠記住今日之言吧。”孫權道。

場內的將領看向王朗的目光有些不善,從其與孫權交談,就能看出朝廷使者似乎沒有將江東放在眼中,朝廷的使者到了長安之後是什麼模樣,江東的文官武將還是知道的。

若是朝廷使者敢在長安如此蠻橫的話,恐怕連呂布的面都見不到,作爲執掌一方的諸侯,呂布對待朝廷使者的態度在諸侯中間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再說以呂布手中的實力,豈會需要看朝廷的臉色行事,如果是顧及朝廷的話,呂布就不會進位晉王了。

正常寒暄一番之後,孫權讓有些無關緊要的官員離開了王府,之所以讓更多的官員將領來到府中,就是爲了展示他作爲吳王的威儀,而在言語的交鋒上,江東並沒有處在弱勢。

場內僅剩下孫權、張昭與王朗三人,張昭與王朗皆是明白,這是孫權要商討重要的事情了,很有可能會關乎到江東與曹軍之間的戰事。

第5069章:疑問第5797章:放棄安關崖纔是最大的災難第4023章:晉軍到來第4597章:晉軍出動(中)第5499章:不如就此終結第5980章:親衛隊伍的堅持第1475章:懲治7030.第7030章 晉軍醫者的作用之大第2431章:攻入城內第6456章: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效果第6677章:不能獲勝,便是有實力上的差距第6889章 進攻威勢恐怖第4564章:司馬懿第5774章:果真是不自量力第3325章:天子出巡第5765章:騎兵衝入城內第2208章:降者不殺第2018章:猛火油逞威第3607章:潛伏第五八六章:袁譚回青州第2101章:激戰連弩軍第5499章:不如就此終結第6332章:遊刃有餘趙子龍第6686章:晉國會帶來的威脅第1878章:先鋒曹仁第九五一章:幷州軍之戰力第3277章:不能任意妄爲第1913章:氣氛凝重第4165章:黃忠之心第3954章:何不欽定儲君第二八六章:打入牢中(求訂閱)第4789章:康居王倒是捨得啊第6190章:貴霜國相之死(下)第2229章:敗的速度太快第5914章:感到恐懼第4988章:苦不堪言的匈奴人第4746章:難道對朕的武藝有所懷疑不成?第5934章:猛將典韋第七六四章:詢問第5854章:心驚膽寒第3933章:將晉軍從城內趕出去第6544章:如何割讓給晉國?第3967章:涼州五萬大軍第4968章:單于,請吧第4099章:是難以容忍的第3776章:猛火油準備第5056章:針鋒相對第6826章 晉國皇帝的態度第4038章:主動投靠第3823章:晉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敝第4627章:信心高漲的匈奴單于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2490章:甘寧、張允入長安第三十七章:一紙通告震全城第2839章:混亂第5227章:心中的怒火第4383章:返回涼州第1386章:袁譚的謀劃第2266章:莫非被發現了第1423章:袁譚逃徐州第5892章:燒掉,也不能留給敵軍第1909章:李嚴之死(上)第4374章:三個部落的覆滅第5345章:秘密的進攻手段第1504章:鞠義對高順(上)第5194章:不可能到成爲現實第4892章:不過是晉軍征戰的第一步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4958章:單于,不好了第6980章 晉軍將領具備足夠信心第3304章:醫館第4310章:給予其致命一擊第5549章:憤怒,畏懼第2627章:許家之人違反法紀第4508章:官場震動第4959章:晉軍進攻第4784章:軍中將士沸騰第5852章:戰爭對貴霜不公平第6482章:若成,則可立書作傳第3136章:商人?第5108章:重頭戲第3782章:必須要擊敗江東軍第2541章:迎接第2015章:大軍到來第5303章:雄厚的底蘊與可怕第2562章:田豐、許攸(求訂閱)第2518章:任命田豐(求訂閱)第1898章:差一點殺了劉備第2935章:凝重第3733章:可有好的計謀?第3407章:草原第六一零章:談妥第六九九章:袁紹的擔憂(求訂閱)第4959章:晉軍進攻第1711章:孫策之死(上)第3035章:華雄之死(中)第1842章:嚴顏撤兵第1595章:生擒第5049章:管寧接待第6118章:有大將坐鎮,東城,必然安穩
第5069章:疑問第5797章:放棄安關崖纔是最大的災難第4023章:晉軍到來第4597章:晉軍出動(中)第5499章:不如就此終結第5980章:親衛隊伍的堅持第1475章:懲治7030.第7030章 晉軍醫者的作用之大第2431章:攻入城內第6456章: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效果第6677章:不能獲勝,便是有實力上的差距第6889章 進攻威勢恐怖第4564章:司馬懿第5774章:果真是不自量力第3325章:天子出巡第5765章:騎兵衝入城內第2208章:降者不殺第2018章:猛火油逞威第3607章:潛伏第五八六章:袁譚回青州第2101章:激戰連弩軍第5499章:不如就此終結第6332章:遊刃有餘趙子龍第6686章:晉國會帶來的威脅第1878章:先鋒曹仁第九五一章:幷州軍之戰力第3277章:不能任意妄爲第1913章:氣氛凝重第4165章:黃忠之心第3954章:何不欽定儲君第二八六章:打入牢中(求訂閱)第4789章:康居王倒是捨得啊第6190章:貴霜國相之死(下)第2229章:敗的速度太快第5914章:感到恐懼第4988章:苦不堪言的匈奴人第4746章:難道對朕的武藝有所懷疑不成?第5934章:猛將典韋第七六四章:詢問第5854章:心驚膽寒第3933章:將晉軍從城內趕出去第6544章:如何割讓給晉國?第3967章:涼州五萬大軍第4968章:單于,請吧第4099章:是難以容忍的第3776章:猛火油準備第5056章:針鋒相對第6826章 晉國皇帝的態度第4038章:主動投靠第3823章:晉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敝第4627章:信心高漲的匈奴單于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2490章:甘寧、張允入長安第三十七章:一紙通告震全城第2839章:混亂第5227章:心中的怒火第4383章:返回涼州第1386章:袁譚的謀劃第2266章:莫非被發現了第1423章:袁譚逃徐州第5892章:燒掉,也不能留給敵軍第1909章:李嚴之死(上)第4374章:三個部落的覆滅第5345章:秘密的進攻手段第1504章:鞠義對高順(上)第5194章:不可能到成爲現實第4892章:不過是晉軍征戰的第一步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4958章:單于,不好了第6980章 晉軍將領具備足夠信心第3304章:醫館第4310章:給予其致命一擊第5549章:憤怒,畏懼第2627章:許家之人違反法紀第4508章:官場震動第4959章:晉軍進攻第4784章:軍中將士沸騰第5852章:戰爭對貴霜不公平第6482章:若成,則可立書作傳第3136章:商人?第5108章:重頭戲第3782章:必須要擊敗江東軍第2541章:迎接第2015章:大軍到來第5303章:雄厚的底蘊與可怕第2562章:田豐、許攸(求訂閱)第2518章:任命田豐(求訂閱)第1898章:差一點殺了劉備第2935章:凝重第3733章:可有好的計謀?第3407章:草原第六一零章:談妥第六九九章:袁紹的擔憂(求訂閱)第4959章:晉軍進攻第1711章:孫策之死(上)第3035章:華雄之死(中)第1842章:嚴顏撤兵第1595章:生擒第5049章:管寧接待第6118章:有大將坐鎮,東城,必然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