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3章:叛亂、戒嚴

沛郡的混亂,並沒有持續太久的時間。

鎮守豫州的乃是陳宮、徐晃已經高順等將領,得知沛國發生叛亂的事情之後,徐晃與陳宮商量之後,當即派遣高順率領五千兵馬前往沛郡平叛,參與叛亂之人,爲晉軍全部處死,對待這些叛亂之人,晉軍是不會有絲毫的姑息的。

既然選擇了叛亂,就要有承受失敗之後的代價的想法。

駐守豫州軍隊的快速反應,讓豫州其餘各郡暫時穩定了下來,其實不少人是在暗中觀望的話,如果沛郡的叛亂,晉軍不能很快制止的話,將會出現更多叛亂的事情。

叛亂這種事情,有時候也是要看聲勢的,參與叛亂的更多是世家中人,他們不僅是對曹操有着感激之心,在晉國世家的生存空間被極大的限制也是有着很大的關係的。

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在長安危急的時刻,選擇叛亂是最爲適當的。

但是在沛郡叛亂,無疑是很愚蠢的做法,沛郡處於豫州境內,雖說與九江郡相連,但當前九江郡乃是屬於晉國的。

這樣的叛亂肯定是難以成事。

當前晉國駐紮在剛剛平定的州郡之中的皆是軍中有名的將領,他們的存在就是爲了在更大程度上震懾宵小之輩,讓這些心中有想法之人不敢輕易的流露出來。

豫州的大軍用快速的行動,讓這些存有異心之人明白,即便是到了這種時候,想要從呂布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也是難以成功的,因爲呂布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世家的影響力雖說很大,但是晉國的軍隊到來之後,得到的是民心,將原本世家手中的田地分給了普通的百姓,讓普通百姓對晉國感恩戴德,即便是世家有着異心,百姓肯定不會受世家的蠱惑。

豫州沛郡出現叛亂,爲高順率領大軍平息之後,高順對待叛亂之人沒有絲毫的姑息,若是世家中人,直接下令滿門抄斬,到了這種時候,高順明白不能讓世家心存僥倖,讓那些想要背叛晉國之人看到背叛失敗之後會是什麼樣的代價。

高順乃是軍中的將領,他不會去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他需要做的就是維護晉國的統治,讓晉國在豫州的統治不能動搖。

徐州、荊州亦是發生了叛亂,不過這些叛亂爲晉國大軍以極快的速度平息,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相對於晉軍剛剛平定的州郡,在冀州、青州、幽州等地卻是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雖說經歷過這次對戰曹軍和江東軍的事情之後,各地的主帥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是軍中將士忠誠晉國並沒有變化。

原本屬於晉國的州郡,不僅官員認真,百姓也是從中配合,百姓可不希望他們的生活陷入動盪之中,讓更多的宵小在這種時候被官府抓住,就會讓他們的生活穩定下來。

百姓是純粹的,他們不想失去手中的一切,就會盡力去維護這些東西。

百姓的支持,讓各地的官員在打探消息上方便了很多,百姓的數量衆多,有心之人在暗中行動,想要徹底的避開百姓的視線是困難的,說不定什麼時候,百姓發現了異常之後悄悄的報給了官府。

晉國動盪的消息傳到江東之後,孫權卻是選擇按兵不動,非是孫權不想趁着這個機會,從晉國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而是晉國的情況雖說有些危急,但是並沒有嚴重到陷入動盪之中,只能說是瘟疫的到來,讓長安城人心不穩。

似豫州等地的叛亂,很快就被平息,難以讓晉軍焦頭爛額,這種時候出兵進攻晉國的城池,引來的將會是呂布的怒火。

荊州和豫州等地的軍隊亦是加強了防守,江東軍想要趁虛而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說當前江東軍也不具備大規模作戰的能力,不僅是軍中將士的戰鬥力,江東在糧草方面的支撐也是達不到這樣的要求的,按兵不動纔是最爲適當的。

呂布是善於創造奇蹟之人,多少在尋常人看來難以完成的事情,到了呂布的手中成爲了現實,這種時候江東軍若是攻打晉國的話,或許能夠得到一定的好處,但是當晉國緩過來之後,將會給江東帶來多少的災難。

江東之人在心中祈禱着這場瘟疫最好能夠帶走晉國主要官員的性命,呂布在其中再好不過了,而在江東更是廣爲流傳着晉國之所以爆發這次的瘟疫,就是因爲呂布的殘暴。

在世家的眼中,呂布就是殘暴的,如果呂布對待世家能夠寬厚的話,多少世家也不至於說遷移到江東來了,他們背井離鄉而走,也是出於無奈。

不僅是江東之人,整個晉國亦是在關注着長安周邊的情況,此時長安處於戒嚴之中,想要得到有關長安的消息是困難的,呂布的命令在長安周邊有着什麼樣的影響力,晉國的官員是清楚的。

而今對於晉國各地的官員來說最爲主要的是在這場動盪之中能夠讓晉國儘可能的穩定下來,只要讓城池穩定,就是莫大的功勞,尤其是荊州、兗州、徐州和豫州之地的官員,更是感覺到了身上的壓力之大。

表面上四州之地仍舊是平靜的,但是四州的官員卻是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所幸的是呂布佔據四州之地以後,以極快的速度削弱了世家的實力,讓世家在長安發生情況的時候,沒有反抗的餘地。

世家的影響力被削弱之後,縱然是他們仍舊有着一定的手段,在軍隊的面前也是脆弱的,晉軍可不會和世家講道理,軍中的將領更是不會給世家顏面。

長安城處於戒嚴的狀態,但是有關外面的一些重要的消息還是能夠傳遞進來的,戒嚴只是對於普通的官員和百姓而言的,若是一個國家的都城,不能做到與外界聯絡,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

而在這時,也是考驗晉國的時候到了,呂布倒是要看看,在暗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反抗晉國的。

第4809章:囂張閻行(下)第6140章:不必焦急,穩紮穩打第一零零四章:憤怒的蔡邕第4012章:必然能震懾西域諸國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3930章:暗中慶幸第2986章:盡力而爲第5645章 氣勢高漲第2856章:必有智謀之士第6528章:務必不能讓大王離開王宮第1410章:窮途末路第5753章:心驚的貴霜騎兵第2817章:可知晉軍屯糧之地?第1106章:轉機(求訂閱)第2208章:降者不殺第5771章:貴霜將領的離去第2038章:整裝待發第一零八章:任命郭嘉第2699章:宛城派兵第二八七章:色厲內荏第1631章:安撫第3475章:何愁不能更加穩定第2980章:奇襲廣陵(上)第2057章:黃敘見諸葛亮第6736章:急切離開長安的羅馬使者第3854章:進攻建業第3446章:如何處置第5489章:不滿的情緒第3757章:何不將計就計第5967章:投降氣息蔓延第3453章:前往兗州第2492章:一件事拜託文和第3772章:晉軍識破了計謀第3814章:臣羞愧難當第5796章:進攻安關崖關鍵之所在第3447章:爲徐州之穩定第2757章:慘敗第5531章:戰爭中的信心第1509章:田豐效忠(下)第1211章:大軍到來第4324章:晉軍攻破赤谷城(九)第九九二章:許褚襲幷州(求訂閱)第2978章:攻打廣陵?第二五五章:田豐退追兵第6279章:態勢嚴峻第3175章:掌控許都第3316章:逐漸實行第2876章:封堵城門第2373章:不好的預感第1876章:司馬懿(求訂閱)第5742章:原本的戰鬥計劃被破壞第十九章:秀兒?第3487章:孫權擔憂第3323章:管寧第九十五章:斬首示衆第1653章:適得其反第3040章:強弩軍進攻第3182章:司馬懿求情第4970章:左賢王的選擇第3387章:不妙的感覺第2148章:關羽憤怒第5348章:改變了一個時代的武夫第3996章:恐慌第6058章:全面爲晉軍騎兵壓制第3096章:大軍攻宛城(一)第6333章:耶可汗的心志第1758章:查看大軍第2204章:周倉之死(下)第4215章:關鍵第4854章:超乎了康居王的想象第5458章:末將願爲先鋒第5496章:發展速度帶來的是更多的支持第6584章:晉國策略,與安息交好第三一七章:倒黴的荊州使者第2063章:荒謬之詞第1796章:陳玉見蕭牧第2077章:霹靂車,進攻敵軍第4486章:休怪我等不義第5879章:不可能扭轉的局勢第5318章:糜貞之言第1981章:猛火油之作用第1908章:最多三日第六五三章:利益分配(求訂閱)第5929章:戰爭中可怕的存在第3557章:最後一戰第5341章:未經允許,不能讓外人知曉第1631章:安撫7007.第7007章 安息高層忽略了晉國皇帝的野心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6136章:貴霜子民定然會永世不忘第3465章:身份已經查明第2866章:決戰江東軍(七)第2764章:飛鷹出擊(求訂閱)第1271章:任命蔡琰第4054章:丁奉隨同第一零七七章:田豐之怒第5309章:圖拉多的信心第3089章:聚集將領第三十三章:掌州事第3823章:晉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敝
第4809章:囂張閻行(下)第6140章:不必焦急,穩紮穩打第一零零四章:憤怒的蔡邕第4012章:必然能震懾西域諸國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3930章:暗中慶幸第2986章:盡力而爲第5645章 氣勢高漲第2856章:必有智謀之士第6528章:務必不能讓大王離開王宮第1410章:窮途末路第5753章:心驚的貴霜騎兵第2817章:可知晉軍屯糧之地?第1106章:轉機(求訂閱)第2208章:降者不殺第5771章:貴霜將領的離去第2038章:整裝待發第一零八章:任命郭嘉第2699章:宛城派兵第二八七章:色厲內荏第1631章:安撫第3475章:何愁不能更加穩定第2980章:奇襲廣陵(上)第2057章:黃敘見諸葛亮第6736章:急切離開長安的羅馬使者第3854章:進攻建業第3446章:如何處置第5489章:不滿的情緒第3757章:何不將計就計第5967章:投降氣息蔓延第3453章:前往兗州第2492章:一件事拜託文和第3772章:晉軍識破了計謀第3814章:臣羞愧難當第5796章:進攻安關崖關鍵之所在第3447章:爲徐州之穩定第2757章:慘敗第5531章:戰爭中的信心第1509章:田豐效忠(下)第1211章:大軍到來第4324章:晉軍攻破赤谷城(九)第九九二章:許褚襲幷州(求訂閱)第2978章:攻打廣陵?第二五五章:田豐退追兵第6279章:態勢嚴峻第3175章:掌控許都第3316章:逐漸實行第2876章:封堵城門第2373章:不好的預感第1876章:司馬懿(求訂閱)第5742章:原本的戰鬥計劃被破壞第十九章:秀兒?第3487章:孫權擔憂第3323章:管寧第九十五章:斬首示衆第1653章:適得其反第3040章:強弩軍進攻第3182章:司馬懿求情第4970章:左賢王的選擇第3387章:不妙的感覺第2148章:關羽憤怒第5348章:改變了一個時代的武夫第3996章:恐慌第6058章:全面爲晉軍騎兵壓制第3096章:大軍攻宛城(一)第6333章:耶可汗的心志第1758章:查看大軍第2204章:周倉之死(下)第4215章:關鍵第4854章:超乎了康居王的想象第5458章:末將願爲先鋒第5496章:發展速度帶來的是更多的支持第6584章:晉國策略,與安息交好第三一七章:倒黴的荊州使者第2063章:荒謬之詞第1796章:陳玉見蕭牧第2077章:霹靂車,進攻敵軍第4486章:休怪我等不義第5879章:不可能扭轉的局勢第5318章:糜貞之言第1981章:猛火油之作用第1908章:最多三日第六五三章:利益分配(求訂閱)第5929章:戰爭中可怕的存在第3557章:最後一戰第5341章:未經允許,不能讓外人知曉第1631章:安撫7007.第7007章 安息高層忽略了晉國皇帝的野心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6136章:貴霜子民定然會永世不忘第3465章:身份已經查明第2866章:決戰江東軍(七)第2764章:飛鷹出擊(求訂閱)第1271章:任命蔡琰第4054章:丁奉隨同第一零七七章:田豐之怒第5309章:圖拉多的信心第3089章:聚集將領第三十三章:掌州事第3823章:晉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