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5章:君王無情

衆人告辭離去之後,周瑜、魯肅等人卻是沒有離開。

“諸位想說什麼,朕心中是清楚的,吳國已經不在了,以五位的才華,縱然是到了晉國之後,得到重用同樣是不難的,何必非要與吳國共存亡呢,連朕在被俘虜之後,都要前往長安,諸位何不跟隨在呂布的身後,成就一番事業呢,須知呂布的志向不僅僅是平定天下,西域諸國,甚至在西域諸國之外更加強大的國度,都將會成爲呂布的進攻方向。”孫權說完這番話之後,在侍女攙扶下,離開了大殿。

周瑜等人面面相覷,從孫權的話語之中,他們感受到的是決絕,同樣還有着一名君主在最後時刻的無奈,不可否認的是,孫權的確是一名好君主,在吳國破滅之後,仍舊能夠做出勸說麾下的官員投靠晉軍的事情來,非是一般的君主能夠做到的。

不管怎麼說,吳國之人與晉國之人,同樣是漢人,他們之間的交戰,畢竟是漢人之間的交鋒,消耗的是漢人的實力。

從呂布一直以來的行徑上就能夠看到,其實呂布很多時候是將目光投放在了異族的身上,匈奴人、烏桓人、鮮卑人,皆是成爲了晉軍的附庸,從這些方面上就能夠看到,呂布對於異族的痛恨,呂布在這方面的功績,就算是江東的君臣也是承認的。

在對戰異族方面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對於君主的名聲會有着更多的影響,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留下這些異族,正是爲漢人的發展埋下了威脅。

在對付鮮卑人方面,呂布的行徑可謂是大快人心,草原上的民族,一直是威脅大漢穩定的主要因素,呂布平定了草原,能夠讓多少漢人百姓享受着穩定的生活,這樣的功績,也足以讓呂布名聲流傳後世的。

而跟隨在呂布這樣的君主身後,雖說在競爭方面有着更大的壓力,一旦成功之後,名留青史就成爲了可能。

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他們對於名聲都是極爲重視的。

江東不少官員在最後的時刻,仍舊跟隨在孫權的身後,就是想要留下忠誠之名,縱然是吳國已經破滅了,他們也要留下名聲。

生死,在有些時候對於官員來說並非是很重要的,一個好名聲,比之生死要更加的重要。

孫權離去之後,周瑜等人亦是腳步沉重的離開了大殿,原本是他們熟悉的宮殿,而今成爲了晉軍的地盤,他們的皇帝,成爲了晉軍的階下囚,就連他們都要投靠晉國。

回想一下,心中總歸會有這諸多的感觸的。

周瑜等人在江東有着顯赫的地位,他們自然不甘心孫權就這般失敗,然而戰事已經到了這般的地步,江東軍的力量正在被逐漸的消滅,可以說吳國與晉國之間的戰事,已經到了落下帷幕的時刻,江東君臣在最後時刻的堅持,並沒有起到預想中的效果,如狼似虎的晉軍將士,讓江東軍最後的抵抗,承受了失敗的代價。

這等結果,放到周瑜等人的身上,是難以承受的,他們得到孫權的信任,對抗晉軍失敗之後,卻是要成爲晉國的臣子,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接受,若是呂布派人前來勸說的話,肯定不會起到絲毫的效果。

但現在,對這件事情進行勸說的乃是吳國的君主孫權,孫權在吳國有着何等的身份地位,有着孫權出面的話,這件事情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不管怎麼說,他們以往是跟隨在孫權身後的,有着孫權出面的話,投靠晉國的事情就會簡單很多。

雖說江東的官員對於孫權這樣的舉動不理解,但是孫權的話語,讓他們對於晉國沒有了更多的排斥。

而今江東君臣已經成爲了階下囚,呂布在對待他們這些階下囚的時候,仍舊能做到這一點,的確是讓人感覺到不易的。

君王無情,有些事情,在君王面前可能就變成了殺戮。

晉軍的勝利,換來的是吳國的破滅,呂布甚至連江東的重要官員的投靠之事都沒有放棄。

從方纔孫權的話語之中,周瑜能夠感受到,呂布的志向不僅僅是平定天下,還會有着其他的舉措,西域諸國之外,還有着強大的國度,對於這些情況,江東之人是缺乏瞭解的。

從這方面就就能夠看出吳國之人與晉國之人的差別之所在,當吳國之人將目光主要投放在原本屬於大漢的天下的時候,呂布已經看到了遙遠的西域諸國之外的國度,並且準備對這些國度用兵。

在一些人看來,呂布的行徑或許能夠稱的上是窮兵黷武了,但是真正瞭解過晉國之人,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觸,雖說晉國經常經歷戰事,但是晉國的發展,並沒有因爲這些戰事的發生而受到太大的影響。

晉軍的實力強悍,乃是因爲晉國的制度所決定的,而晉國在呂布治理之後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同樣的事情到了呂布的手中就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特別是在對待百姓的事情上,呂布可謂是做到了其他諸侯難以想象的地步。

讓普通的百姓得到安定的生活,商人的賦稅,能夠支撐起整個帝國主要的行動,這對於一個國家產生的影響何其巨大。

戰爭之後,的確會讓晉國的府庫空虛,但是以晉國的底蘊,想要得到更多的米糧似乎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身爲江東的重要官員,周瑜對晉國的情況有着諸多的關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更多的關注敵軍的情況之後,有利於對敵軍更好的瞭解。

晉國展現在吳國面前的,絕對是極爲強悍的一面,任何諸侯面對晉軍的時候,想要佔據便宜,根本就是困難的事情。

在這等情況下,吳國選擇與晉軍交戰,其實不是明智的舉動,只是當時的吳國沒有絲毫的辦法,想要讓國家在這等情況下保存下去,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抗晉軍,唯有戰勝了晉軍之後,這樣的情況才能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否則的話,一切都將會消失。

第2203章:周倉之死(上)第八一四章:孫策危急第2295章:必定保護太守第6083章:持續的攻擊第3964章:匠作坊遷移第2351章:壓制第1744章:回兵長安第五二八章:驚慌(求訂閱)第5520章:氣氛凝重的定東城第六五五章:出兵第3499章:探望第4016章:佈置第3901章:務必擋住追兵第4121章:平定倭國第5863章:將軍,情況不好第四零零章:聖上賜婚第1983章:離間第3742章:殺!第6657章:安息高層的忌憚第3521章:心事重重第6379章:強弩之末第6539章:阿爾達班的心情很不好第2056章:益州軍的爲難第一零九四章:破鄴城(四)第四一九章:戰楊風(求訂閱)第六五七章:進入幽州第一零一五章:隴關慘狀第5055章:糜竺見兩方使者第2589章:末將願往第4415章:陷陣營,殺!第4928章:不惜代價防守第3486章:荊州軍撤退第5919章:勝利對形勢好轉的幫助是很大的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3426章:慌亂第3769章:直接撞過去第4797章:有着超然地位的晉軍第1987章:曹軍破安陸第5960章:兇猛趙子龍第3760章:江東之人闞澤第2723章:無恥小兒第1936章:益州世家第3777章:立即後撤第1248章:墨門矩子(求訂閱)第5368章:黃忠、賈詡請罪第6194章:局面越發糟糕第2791章:心情凝重第5137章:對峙第4468章:應該以保密爲重第3483章:情況混亂第5482章:不可能保持淡定第1831章:奇襲劍門關(六)第二十一章:救曹操追董卓第九二一章:李儒行動了6992.第6992章 軍容雄壯第3709章:分兵第1193章:攻打下辨第4222章:烏孫王應允第3426章:慌亂第5682章:連綿弩箭第6461章:從今以後,你就是朕的人了第4026章:強勢進城第6295章:攻勢展開第4843章:阿爾達班見晉皇(下)第4070章:晉國態度的重要第3555章:破口大罵第六六五章:守住第2911章:兵敗如山倒第八三一章:袁譚破北海第5432章:勝利、順利第6596章:威力如何?第2426章:沙摩柯撤兵第6049章:留下千名親衛足矣第3845章:不投靠的世家,晉國不會拉攏第六二七章:仙戀第5687章:長鬆一口氣第一一零一章:河間高覽第1613章:破羌之戰(三)第2723章:無恥小兒第四九八章:牀弩的缺陷第5120章:丹陽兵,藤甲兵第3248章:士匡前來第1812章:諸葛亮的擔憂第3783章:興霸放手去做吧第3009章:目瞪口呆第1829章:奇襲劍門關(四)第6175章:女王有請第一零二章:貂蟬意許第3046章:屠殺第2233章:重振大漢纔是臣子所爲第6278章:信心,影響第2123章:保護漢中王第1433章:三方會面第6191章:徹查兇手第6111章:任命將領,進攻白沙瓦第5726章:貴霜需要不斷的勝利第2988章:爲何要投靠晉國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2915章:敵軍騎兵來了第1821章:賈詡求見
第2203章:周倉之死(上)第八一四章:孫策危急第2295章:必定保護太守第6083章:持續的攻擊第3964章:匠作坊遷移第2351章:壓制第1744章:回兵長安第五二八章:驚慌(求訂閱)第5520章:氣氛凝重的定東城第六五五章:出兵第3499章:探望第4016章:佈置第3901章:務必擋住追兵第4121章:平定倭國第5863章:將軍,情況不好第四零零章:聖上賜婚第1983章:離間第3742章:殺!第6657章:安息高層的忌憚第3521章:心事重重第6379章:強弩之末第6539章:阿爾達班的心情很不好第2056章:益州軍的爲難第一零九四章:破鄴城(四)第四一九章:戰楊風(求訂閱)第六五七章:進入幽州第一零一五章:隴關慘狀第5055章:糜竺見兩方使者第2589章:末將願往第4415章:陷陣營,殺!第4928章:不惜代價防守第3486章:荊州軍撤退第5919章:勝利對形勢好轉的幫助是很大的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3426章:慌亂第3769章:直接撞過去第4797章:有着超然地位的晉軍第1987章:曹軍破安陸第5960章:兇猛趙子龍第3760章:江東之人闞澤第2723章:無恥小兒第1936章:益州世家第3777章:立即後撤第1248章:墨門矩子(求訂閱)第5368章:黃忠、賈詡請罪第6194章:局面越發糟糕第2791章:心情凝重第5137章:對峙第4468章:應該以保密爲重第3483章:情況混亂第5482章:不可能保持淡定第1831章:奇襲劍門關(六)第二十一章:救曹操追董卓第九二一章:李儒行動了6992.第6992章 軍容雄壯第3709章:分兵第1193章:攻打下辨第4222章:烏孫王應允第3426章:慌亂第5682章:連綿弩箭第6461章:從今以後,你就是朕的人了第4026章:強勢進城第6295章:攻勢展開第4843章:阿爾達班見晉皇(下)第4070章:晉國態度的重要第3555章:破口大罵第六六五章:守住第2911章:兵敗如山倒第八三一章:袁譚破北海第5432章:勝利、順利第6596章:威力如何?第2426章:沙摩柯撤兵第6049章:留下千名親衛足矣第3845章:不投靠的世家,晉國不會拉攏第六二七章:仙戀第5687章:長鬆一口氣第一一零一章:河間高覽第1613章:破羌之戰(三)第2723章:無恥小兒第四九八章:牀弩的缺陷第5120章:丹陽兵,藤甲兵第3248章:士匡前來第1812章:諸葛亮的擔憂第3783章:興霸放手去做吧第3009章:目瞪口呆第1829章:奇襲劍門關(四)第6175章:女王有請第一零二章:貂蟬意許第3046章:屠殺第2233章:重振大漢纔是臣子所爲第6278章:信心,影響第2123章:保護漢中王第1433章:三方會面第6191章:徹查兇手第6111章:任命將領,進攻白沙瓦第5726章:貴霜需要不斷的勝利第2988章:爲何要投靠晉國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2915章:敵軍騎兵來了第1821章:賈詡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