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1章:天山附近國家平定

然而現在,西域諸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就是晉軍準備向西域諸國動手了。

就在張飛率領大軍征戰後車師之際,于禁、牛輔率領大軍趕到了高昌壁,也就是原來的戊己校尉城,大漢沒落之後,原本屬於漢人的城池,而今皆是爲西域諸國所佔據。

以往漢人主要官員生活的城池內,肯定是有着不少漢人的百姓的,最初的時候,這些國家佔據了屬於漢人的城池之後,肯定在心中有着諸多的疑慮的,他們擔心大漢的軍隊到來之後會給他們更多的教訓。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漢人的軍隊並沒有到來,在對待漢人百姓的時候就沒有了以往那般的客氣,甚至有些漢人百姓成爲了城內貴族的僕人,稍有抵抗,就會是身死的下場。

遙想當初,漢人在西域諸國有着何等的身份地位,現在這一切隨着大漢的沒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晉軍的到來,亦是讓城內生活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晉國正是建立在原來大漢的疆域上的,乃是他們的同族,這就讓漢人百姓對晉軍有着更多的期待,他們希望晉軍的到來能能夠改變當前他們的生活狀況,不說在城內有着更高的地位,只要能夠過上普通的生活,就能令人感到滿足了。

晉軍的到來,讓城內的守軍陷入到了恐慌之中,晉軍到來之後,對城池發起進攻的話,憑藉城內守軍的力量能夠阻擋住晉軍的進攻嗎。

而此次晉軍分兵攻打西域諸國,擺明了想要以更快的速度平定周邊的國家,投靠晉軍之後,又能夠得到多少的好處呢。

于禁、牛輔並沒有說採取簡單的進攻手段逐步擊破高昌壁與伊吾,而是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擊破兩座城池,這樣的話,必然會得到更多的功勞。

兩座城池若是能夠被突破的話,對平定周邊的國家有着莫大的幫助。

兵分兩路,同樣是比較危險的舉措,在兩座城內,皆是有着數量不少的士卒鎮守,在得知晉軍到來之後,他們會直接選擇投降嗎,這可是關乎着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

實際上西域諸國對於這方面的情況,不會有着更多的重視,西域有着諸多的小國,而小國之間也是有着紛爭的,在紛爭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讓他們所在的國家破滅,這就讓百姓對於國家並沒有太多的念想,就算是城池被攻破之後,他們前往其他的國家,同樣能夠得到生存下去的機會。

不過兩座城池的君主,並不想這般簡單就投靠晉軍,若是晉國能夠給他們足夠的封賞的話,他們願意成爲晉國附屬國,聽從晉國官員的命令行事,但是從晉軍的行事風格上來看,晉軍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做法。

于禁率領兩千名將士奔赴高昌壁,牛輔則是率領三千將士奔向伊吾,兩支軍隊若是同時有着突破的話,對於晉軍在西域諸國的行動有着莫大的幫助的。

而於禁率領大軍來到高昌壁之後,直接採取了進攻,以騎兵本拋射弓箭的方式阻礙城上的守軍。

火藥則是爲軍中將士安置在了城門處,以火藥的威力直接將城門炸開,于禁率領騎兵衝入城內。

原本高昌壁的守軍對於晉軍的到來有些不以爲然,要知道城內也是有着兩千餘名士卒的,再加上有着城池的便利,阻擋住晉軍的進攻按說是不在話下的,但是戰事的發展,並沒有按照守軍的猜測進行。

晉軍以強力的手段直接攻破了高昌壁的城門,而高昌壁的守軍則是面臨着殘酷的挑戰。

軍中將士奮力阻擋住着進入城內的晉軍,然而他們的戰鬥力,比之晉軍來說有着諸多的差距,尤其是晉軍的騎兵進城之後,對城內的守軍展開了殺戮。

強橫的晉軍,讓守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守軍喪失了鬥志的情況下,想要將晉軍從城內趕出去談何容易。

持續了足足大半日的戰鬥之後,晉軍才逐漸的掌控城池,而城內的守將表現的也是比較頑強的。

于禁率領騎兵突破敵軍,令守將身死之後,才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不僅是于禁,牛輔率領大軍搞到伊吾之後亦是如此。

晉軍之中,有着強悍的攻城手段,在火藥的幫助下,若是不能攻破城池的話,纔是咄咄怪事了,尤其是城門失守之後,他們需要面臨的是晉軍瘋狂的進攻。

以晉軍將士之精銳,攻破高昌壁的守軍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而張飛率領大軍趕到後車師之後,後車師的抵抗倒是比較頑強,無論是前車師還是後車師,都是實力稍微強大的國家,在最後的時刻,後車師的君主仍舊堅持奮戰,於亂軍之中爲張飛斬殺。

平定天山的附近的國家,總體上而言還是比較順利的,只要晉軍到來之後,就能攻破敵軍的城池,這等突破對於晉軍將士而言,其實是不算什麼的,擁有着西域諸國之人難以想象的利器的情況下,若是不能突破敵軍城池的話,纔是咄咄怪事了。

平定天山附近的城池之後,留下少量的守軍,張飛與于禁率領大軍向着尉黎的方向而來,若是大軍採取後續的進攻的話,肯定需要前往尉黎。

不到一月的時間,前車師、後車師爲晉軍攻破,危須、南河城亦是落入了晉軍的掌控之中,這等行動速度絕對是令人震撼的。

而有關晉軍行動的消息,很快傳往其他的國家,得知消息的國家,無不惶惶,他們從晉軍這次的行動之中,感受到了給同尋常的味道,晉軍的行動,給西域諸國帶來的將會是一場場的災難。

想要阻擋住晉軍的進攻,似乎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尤其是晉軍層出不窮的手段,將會爲這些國家的阻擋帶來更大的難題。

而有關晉軍是如何攻破城池的事情,更是逐漸的流傳開來,晉軍在進攻城池的時候,能夠直接令敵軍的城門不翼而飛,而轟隆隆的聲勢也是極爲驚人的,這讓西域諸國之人,難免會有更多的猜測。

第2269章:本王需要劉備的頭顱第3235章:盡心竭力平定交州第2310章:劉備、諸葛之死(下)第6837章 強大的羅馬人不會示弱第1500章:稱王之事第七七九章:倒黴的陽儀第5890章:晉軍在戰場上的成就第5986章:局勢爲晉軍掌控第5438章:長安城外的喊殺聲第三五零章:贏龐德收魏延(求訂閱)第6361章:勝利,對晉軍不陌生第5439章:只能選擇避讓的世家豪族第3203章:晉軍進城,降者不殺第6042章:爲了兩國的結盟,共飲第4119章:放棄抵抗第3025章:決戰曹軍(四)第4497章:等候本官的命令第2540章:青州第6223章:瘋狂的晉軍帶來的衝擊第3171章:夏侯淵隕落(下)第5901章:戰鬥方式總歸是凌厲的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2184章:準備出手第6686章:晉國會帶來的威脅7035.第7035章 不好,快快關閉城門第2522章:新仙鏡第6191章:徹查兇手第1323章:退守劍閣(求訂閱)第5608章:晉國軍隊,讓貴霜人認識到了危險第6506章:大手筆要開始了第1112章:蠻橫世家第一七七章:曹軍攻城第6888章 羅馬大帝能夠接受平手第5290章:沒有實力如何抗爭第2801章:難以置信第4388章:國家不可無儲君第2947章:奪襄陽之計第4025章:迎戰第3598章:大事不好第6811章 忌憚第4402章:貴霜使者到來第3731章:傳令大軍撤退第3504章:何以讓國家長治久安第4071章:大宛使者第4441章:河內太守何在?第5775章:可蘭格放棄城池第4708章:貴霜乃是狼子野心之輩第1245章:赴宴第5203章:倒是朕有些心急了第六三六章:孩子姓名第3164章:曹操放棄許都城第2041章:委任孔明第3213章:前方有騎兵靠近第2629章:壓力很大第3460章:並非穩定第4453章:兗州之事第4177章:告知第4168章:統兵主帥乃是朕第4702章:一片混亂第3914章:我軍已經敗了第4990章:好一個呼廚泉第1938章:讓敵軍絕望第4038章:主動投靠第6234章:面對戰爭的畏懼第3605章:細細說來第3002章:大軍進城第3506章:武將科舉第3393章:甄宓之言第一七二章:出使曹軍第6526章:安息王宮的動盪(中)第四十四章:世家滅第1465章:推諉(求訂閱)第6305章:必然會有更多問題出現第4471章:手段之嚴厲第6188章:對抗晉軍,不明智的舉動第2416章:拒絕第1773章:倭國見聞第5040章:臣等恭賀聖上凱旋而歸!第3173章:差距第2173章:城內世家7023.第7023章 戰爭,也是需要一絲運氣的第1874章:孫權的決定第1440章:世家出手第2623章:任何東西都有剋制的辦法第3098章:大軍攻宛城(三)第2893章:夜襲第3077章:曹軍之敗(十二)第2425章:還不快快上前受死第5280章:仲景費心了第5865章: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第4797章:有着超然地位的晉軍第6243章:女王,也沒有多餘的選擇第3692章:速速上前受死第三八一章:諸侯的動作開始了第四五九章:奪箕關(下)第6544章:如何割讓給晉國?第2819章:未發現許攸第6658章:羅馬使者心情低沉第5861章:阻擋晉國軍隊進攻之辛苦第5933章:撤退之路更加艱難
第2269章:本王需要劉備的頭顱第3235章:盡心竭力平定交州第2310章:劉備、諸葛之死(下)第6837章 強大的羅馬人不會示弱第1500章:稱王之事第七七九章:倒黴的陽儀第5890章:晉軍在戰場上的成就第5986章:局勢爲晉軍掌控第5438章:長安城外的喊殺聲第三五零章:贏龐德收魏延(求訂閱)第6361章:勝利,對晉軍不陌生第5439章:只能選擇避讓的世家豪族第3203章:晉軍進城,降者不殺第6042章:爲了兩國的結盟,共飲第4119章:放棄抵抗第3025章:決戰曹軍(四)第4497章:等候本官的命令第2540章:青州第6223章:瘋狂的晉軍帶來的衝擊第3171章:夏侯淵隕落(下)第5901章:戰鬥方式總歸是凌厲的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2184章:準備出手第6686章:晉國會帶來的威脅7035.第7035章 不好,快快關閉城門第2522章:新仙鏡第6191章:徹查兇手第1323章:退守劍閣(求訂閱)第5608章:晉國軍隊,讓貴霜人認識到了危險第6506章:大手筆要開始了第1112章:蠻橫世家第一七七章:曹軍攻城第6888章 羅馬大帝能夠接受平手第5290章:沒有實力如何抗爭第2801章:難以置信第4388章:國家不可無儲君第2947章:奪襄陽之計第4025章:迎戰第3598章:大事不好第6811章 忌憚第4402章:貴霜使者到來第3731章:傳令大軍撤退第3504章:何以讓國家長治久安第4071章:大宛使者第4441章:河內太守何在?第5775章:可蘭格放棄城池第4708章:貴霜乃是狼子野心之輩第1245章:赴宴第5203章:倒是朕有些心急了第六三六章:孩子姓名第3164章:曹操放棄許都城第2041章:委任孔明第3213章:前方有騎兵靠近第2629章:壓力很大第3460章:並非穩定第4453章:兗州之事第4177章:告知第4168章:統兵主帥乃是朕第4702章:一片混亂第3914章:我軍已經敗了第4990章:好一個呼廚泉第1938章:讓敵軍絕望第4038章:主動投靠第6234章:面對戰爭的畏懼第3605章:細細說來第3002章:大軍進城第3506章:武將科舉第3393章:甄宓之言第一七二章:出使曹軍第6526章:安息王宮的動盪(中)第四十四章:世家滅第1465章:推諉(求訂閱)第6305章:必然會有更多問題出現第4471章:手段之嚴厲第6188章:對抗晉軍,不明智的舉動第2416章:拒絕第1773章:倭國見聞第5040章:臣等恭賀聖上凱旋而歸!第3173章:差距第2173章:城內世家7023.第7023章 戰爭,也是需要一絲運氣的第1874章:孫權的決定第1440章:世家出手第2623章:任何東西都有剋制的辦法第3098章:大軍攻宛城(三)第2893章:夜襲第3077章:曹軍之敗(十二)第2425章:還不快快上前受死第5280章:仲景費心了第5865章: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第4797章:有着超然地位的晉軍第6243章:女王,也沒有多餘的選擇第3692章:速速上前受死第三八一章:諸侯的動作開始了第四五九章:奪箕關(下)第6544章:如何割讓給晉國?第2819章:未發現許攸第6658章:羅馬使者心情低沉第5861章:阻擋晉國軍隊進攻之辛苦第5933章:撤退之路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