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8章:定威郡,定威太守

次日,朝堂之上,呂布對於在倭國戰場上作戰有功之人進行封賞,丁奉暫時留在了倭國,不能親自前來接受封賞。

在朝中官員的面前露臉,就是周瑜能在晉國重新得到任用的信號,再說周瑜本身的能力之強悍是毋庸置疑的,不然的話,在吳國的時候也不會爲孫權所重用,這般人才到了晉國之後,若是不能加以任用的話,豈不是有些浪費了。

但凡是有才華之人,雖說是有着一定的脾氣的,但是這樣的人才肯定是想要得到君主的看重,這對於其以後的發展是有着莫大的幫助的。

見呂布這般鄭重的封賞周瑜,朝中不少官員看向周瑜的目光有了不同,按說周瑜即便是有着過人的才華,也是很難得到重用的,畢竟在之前周瑜可是吳國的重要官員,爲孫權所信任,這樣的人物一旦得到了更大的權力之後,會有着什麼樣的舉動呢,這些無法預料的事情,肯定會影響到周瑜的進步。

沒想到周瑜能夠率領大軍這般迅速的平定倭國的叛亂,從傳來的消息看,倭國的反抗力量可是有着三萬之衆,能夠率領微弱的兵力,接連擊敗倭國的反抗力量,足以看出周瑜的能耐了。

在任用人才方面,呂布一直堅持的是,有才華、忠誠之人,能夠得到任命,僅僅是有才華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對君主更加的忠誠,以往是在其他君主的陣營之中,呂布不會有着太多的介意,只要到了晉國之後,按照晉國的規矩辦事,忠誠晉國的君主就行了。

這樣的任用人才的方式,對於投降晉國之人來說,是有着莫大的好處的,這讓他們以後在晉國能夠施展自身的才華,不會因爲陣營的改變而受到更多的歧視。

不管是任何一方的官員,在投靠晉國之後,想要得到以往那般爲人所重視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晉國的制度決定了,想要在晉國生存下去,就要按照晉國的規矩辦事,而他們在投靠之後,爲他人所議論也是應該的事情。

當前周瑜通過自身的能力,已經漸漸的的得到了晉國官員的認可,若是周瑜能夠在以後表現的更好的話,肯定會有着更多的賞賜的,不過晉國的官員不會放鬆對於周瑜的關注。

“大軍平定倭國,令倭國安定下來,以朕看來,不若將倭國更名爲晉國的一個郡,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啊?”呂布問道。

朝中官員對於呂布這樣的提議,議論紛紛,當做一個郡的話,就意味着晉國領土的擴大,而郡中肯定是要安置官員的,倭國距離晉國這般的遙遠,誰人願意前往倭國。

不過這樣的事情,非是朝中重要的官員需要考慮的,他們在晉國官員之中可是有着很高的地位。

刑部侍郎黃權出列道:“聖上,臣以爲此事可行。”

其餘官員見此,紛紛附和。

呂布道:“就將倭國更名爲定威郡吧,丁奉暫時擔任定威太守之職。”

“喏。”朝中官員紛紛稱是。

呂布此舉,卻是能夠讓晉國的疆土更加的遼闊,這對於晉國來說本身就是很好的事情,而這等擴展疆土的事情,是能夠載入史冊的。

晉軍征戰四方,爲的是讓晉國的疆域更加的遼闊,而晉軍在征戰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場場戰爭的勝利,這對於晉國的官員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他們自然也是希望晉軍能夠有着更大的作爲,這樣的話,他們作爲晉國的官員同樣是能夠得到好處的。

跟隨在有爲君主的後方,想不成就一番事業都是困難的,至於說名留青史而後人所銘記的話,就需要依靠官員自身的努力了,當前呂布已經給了晉國官員很好的機會,關鍵就是要看晉國的官員如何把握這樣的機會了,沒有着更大能力的官員,想要得到更多的任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晉國在任用人才方面的制度決定了,想要在其中脫穎而出,勢必需要更大的能力,尤其是想要走到晉國頂尖官員的位置上。

就算是當前晉國重要的官員,也是不敢保證自己的名頭能夠爲後世之人所知的。

想要做到留名後世,勢必需要更多的努力,爲君主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也是應該的事情。

晉國當前的狀況還是比較好的,晉軍實力強悍,國庫充足,百姓安居樂業,有着這般的局面,朝中的官員自然是振奮不已的。

而且晉國能夠有着這般的發展,與朝中官員的努力也是有着很大的關係的,若是朝中官員沒有更多的作爲的話,想要讓晉國得到這般的發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散朝之後,呂布的心情還是比較愉快的,在倭國安置郡縣之後,就意味着倭國以後就會是晉國的城池,待時機成熟之後,呂布就會派遣官員前往定威,爭取讓倭國的形勢能夠越來越好,當然呂布的這個好,指的是讓倭國之人更加的臣服。

縱然是揹負着罵名,呂布也不會改變對待倭國之人的策略。

讓這個民族,爲了晉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努力,讓他們生活在晉軍的統治下,讓他們過着憂心的生活。

三日之後,烏孫相大祿來到了長安,雖說不是第一次來到長安,相大祿仍舊爲長安城池的雄壯和城內的繁華所震撼。

相比較而言,赤谷城就顯得有些荒涼了,想到這些之後,更是讓相大祿的心情急切了,如果因爲烏孫之人對待晉國商人的態度,而讓呂布對烏孫心生不滿的話,對於烏孫接下來的行動是沒有絲毫的好處的。

聯合晉國之後,對於烏孫肯定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若是在烏孫征戰之際,晉軍能夠從中策應的話,說不定在戰爭之際,烏孫的大軍能夠一舉平定大宛。

對於大宛,烏孫可是有着諸多的垂涎的,這些年來,烏孫不時的進犯大宛,不僅是爲了從大宛得到更多的好處,也是爲了讓大宛屈服,得到大宛之後,烏孫的實力就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升,這對於烏孫以後的發揮是有着莫大的幫助的。

第5202章:平兒,來看一看泰山第2414章:朵思之言(求訂閱)第5786章:災難的開始第4681章:失敗消息傳來第3097章:大軍攻宛城(二)第4717章:謹慎的黃忠第3159章:歡呼聲第2463章:長安之應對第6376章:不願輕易認輸的耶可汗第6119章:兇猛羌人,神璃火藥第3713章:震驚不已第1822章:兵馬調動第1562章:羌人攻富平(上)第3012章:決戰,勢在必行第2453章:返回成都城第1396章:袁譚逃走第6494章:長遠來看付出是值得的第2332章:沒有太大的用處了?第七八五章:突圍第3163章:缺乏信心的曹軍將士第3826章:一切聽從都督吩咐第1315章:張任第6311章:分出王宮衛士,支援大將第4608章:匈奴人就真的危險了第5005章:沮授、匈奴單于第2353章:衝擊中軍第五十四章:行動第4224章:郭嘉第3179章:衛家第2432章:高定投降第6578章:使者,此乃太子第4322章:晉軍攻破赤谷城(七)第1249章:檢驗大軍第1363章:奪取高唐(求訂閱)第4260章:不可這般做啊第五七五章:制服第3564章:討賊檄文第4583章:必定是晉軍第1964章:呂布之怒(上)第6707章:羅馬帝國莫非是打算要進攻安息了..…第1886章:晉王大軍至第1439章:趙慮投誠第5045章:阿爾達班的重要目標第5697章:貴霜形勢更加糟糕第2608章:霹靂車手第6337章:看到的是實力上的差距第2699章:宛城派兵第3378章:必能名傳後世第4965章:晉軍追上來了第3649章:趙武隕落,趙雲憤怒第3394章:前往甄家第4079章:乃是當今工部尚書之子第八零三章:修建城池第6576章:晉軍會更加強盛第5100章:身份和職責第5031章:一定要加強防備第6751章:敢問趙將軍,這是何意?第5161章:嚴格的保密制度第4261章:這些晉軍不對勁兒第6295章:攻勢展開第6233章:最爲重要的目的,勝利第3797章:兵臨建業第1514章:驍勇孫策第2783章:攻擊一處第3532章:提高價格第三五零章:贏龐德收魏延(求訂閱)第3637章:進攻城池第1406章:決戰袁紹(四)第2432章:高定投降第一零零四章:憤怒的蔡邕第1861章:嚴顏撤退(求訂閱)第4812章:究竟是意欲何爲?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5816章:分明是不死不休第5301章:貴霜方面的行動第1960章:典韋戰關羽(上)第2897章:決戰(一)第6343章:代價的慘重第4568章:欲要同往第3659章:深深的擔憂第5489章:不滿的情緒第6096章:十萬精銳,必然重挫晉軍第3107章:離開爲上第6439章:沒有官員主動站出來第4708章:貴霜乃是狼子野心之輩第2222章:佔據CD城第6000章:實力雄厚,是晉軍標誌第2761章:窮追猛打第4958章:單于,不好了7009.第7009章 戰場上必勝的信念第6395章:在晉軍的接連勝利面前,不值一提第3504章:何以讓國家長治久安第九三七章:諸侯使者聚冀州第八四七章:劉備訪孔明(求月票)第4268章:大宛兵敗(終)第五五三章:良方(求訂閱)第2275章:連弩逞威第2900章:決戰(四)第2480章:兩方使者第3677章:孫權召見司馬懿
第5202章:平兒,來看一看泰山第2414章:朵思之言(求訂閱)第5786章:災難的開始第4681章:失敗消息傳來第3097章:大軍攻宛城(二)第4717章:謹慎的黃忠第3159章:歡呼聲第2463章:長安之應對第6376章:不願輕易認輸的耶可汗第6119章:兇猛羌人,神璃火藥第3713章:震驚不已第1822章:兵馬調動第1562章:羌人攻富平(上)第3012章:決戰,勢在必行第2453章:返回成都城第1396章:袁譚逃走第6494章:長遠來看付出是值得的第2332章:沒有太大的用處了?第七八五章:突圍第3163章:缺乏信心的曹軍將士第3826章:一切聽從都督吩咐第1315章:張任第6311章:分出王宮衛士,支援大將第4608章:匈奴人就真的危險了第5005章:沮授、匈奴單于第2353章:衝擊中軍第五十四章:行動第4224章:郭嘉第3179章:衛家第2432章:高定投降第6578章:使者,此乃太子第4322章:晉軍攻破赤谷城(七)第1249章:檢驗大軍第1363章:奪取高唐(求訂閱)第4260章:不可這般做啊第五七五章:制服第3564章:討賊檄文第4583章:必定是晉軍第1964章:呂布之怒(上)第6707章:羅馬帝國莫非是打算要進攻安息了..…第1886章:晉王大軍至第1439章:趙慮投誠第5045章:阿爾達班的重要目標第5697章:貴霜形勢更加糟糕第2608章:霹靂車手第6337章:看到的是實力上的差距第2699章:宛城派兵第3378章:必能名傳後世第4965章:晉軍追上來了第3649章:趙武隕落,趙雲憤怒第3394章:前往甄家第4079章:乃是當今工部尚書之子第八零三章:修建城池第6576章:晉軍會更加強盛第5100章:身份和職責第5031章:一定要加強防備第6751章:敢問趙將軍,這是何意?第5161章:嚴格的保密制度第4261章:這些晉軍不對勁兒第6295章:攻勢展開第6233章:最爲重要的目的,勝利第3797章:兵臨建業第1514章:驍勇孫策第2783章:攻擊一處第3532章:提高價格第三五零章:贏龐德收魏延(求訂閱)第3637章:進攻城池第1406章:決戰袁紹(四)第2432章:高定投降第一零零四章:憤怒的蔡邕第1861章:嚴顏撤退(求訂閱)第4812章:究竟是意欲何爲?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5816章:分明是不死不休第5301章:貴霜方面的行動第1960章:典韋戰關羽(上)第2897章:決戰(一)第6343章:代價的慘重第4568章:欲要同往第3659章:深深的擔憂第5489章:不滿的情緒第6096章:十萬精銳,必然重挫晉軍第3107章:離開爲上第6439章:沒有官員主動站出來第4708章:貴霜乃是狼子野心之輩第2222章:佔據CD城第6000章:實力雄厚,是晉軍標誌第2761章:窮追猛打第4958章:單于,不好了7009.第7009章 戰場上必勝的信念第6395章:在晉軍的接連勝利面前,不值一提第3504章:何以讓國家長治久安第九三七章:諸侯使者聚冀州第八四七章:劉備訪孔明(求月票)第4268章:大宛兵敗(終)第五五三章:良方(求訂閱)第2275章:連弩逞威第2900章:決戰(四)第2480章:兩方使者第3677章:孫權召見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