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4章:爵位制度

顧雍拱手道:“聖上,如今晉軍的擴張速度太快,當以穩定治下爲主,尤其是加強西域諸國以及烏孫、大宛等地的掌控,只有將這些疆土真正的納入晉軍的掌控範圍之內,纔是最爲合適的。”

呂布深以爲然的點頭道:“元嘆之言有理,只要我軍在烏孫等四國之地,能夠徹底的穩定下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三省六部的頭腦,見呂布沒有因爲戰爭的不斷勝利而衝昏頭腦,還是比較讚許的,如果君主僅僅是知道率領軍中將士征戰疆場,而不知道佔據這些城池之後該有着什麼樣的舉動的話,對於軍中將士的努力來說是不負責任的行爲。

而呂布在佔據敵軍的領土之後,能夠以穩定爲主,保證這些領土的穩定,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對晉軍的持續發展是有着莫大的幫助的。

晉國越發的強盛之後,對於晉軍來說就越發的有利,戰爭進行,以晉國的底蘊是能夠做到承擔的,這樣一來的話,晉軍征戰疆場之後所獲得的好處,是難以想象的。

戰爭的持續進行,對於國力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如若不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更好的看待這些事情的話,起到的影響會更大的。

“新的五州的名字,你們回去之後也與下面的官員商討一下,到時候朕在朝堂上提出來,敲定下來。”呂布道。

衆人自然是沒有反對的道理,而這樣的事情,本身就是能夠調動官員的積極性的,晉軍佔據敵人的城池之後,這些城池將會歸屬晉軍所有,甚至連名字也是晉國方面來命名,還有什麼樣的事情,比之這更加的令人興奮的嗎。

新的五州的名字,將會載入史冊,是晉國的實力進一步強盛的重要標誌。

見三省六部的官員面露興奮之色,呂布道:“還有一事,關乎重大,需要諸位仔細斟酌。”

見呂布的面色鄭重,衆人紛紛將目光投來。

“當前晉國的制度雖說明確了下來,但是在爵位的制度上,仍舊不夠,戰場上有功的武將不在少數,僅僅是以戰神殿三十六將來衡量軍中的將領還是不夠的,朕欲要在晉國實行封王制度,不知諸位如何看待?”呂布問道。

有着心裡準備的郭嘉尚且好說,其餘的官員聽到呂布的話語之後,無不震動,封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可是極爲重要的事情,封侯與封王可是有着本質上的不同,王對於治下有着一定的掌控,就算是朝廷也只有監督權。

當前晉國並沒有封王,非是軍中將領征戰疆場的功勞不夠,而是晉國目前沒有這樣的制度。

封王,無論是對於文官還是武將來說,都是極爲重要的事情,但從大漢建國之後的封王上來看,封王,似乎對於武將來說並不好,稍有不慎,救護引起君主的忌憚,甚至會有着殺身之禍。

當前晉軍將士對於呂布有着絕對的崇敬,而晉國的情況與大漢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晉軍能夠有着如此的發展,與之有着最大關係的乃是晉國的皇帝呂布,這也讓呂布在朝中官員面前有着絕對的威望,至於說朝中的文官武將會做出違背呂布命令的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對呂布有着的是更多的尊重,並非是違逆。

這等情況下,就算是呂布沒有對臣子進行封王,臣子也不會有着更多的意見的。

“聖上,封王之事關乎重大,切莫草率啊。”禮部尚書管寧道。

管寧爲禮部尚書,在晉國朝堂上是比較清明的一部了,主要是禮部官員的手中沒有太多的實權,但是在尋常的時候,可是沒有人敢於輕視禮部的重要性,禮崩樂壞,表明一個國家走到了盡頭,可見禮制對於國家來說有着何等的重要性。

其餘官員對於管寧的話語也是比較認同的,封王,必須要更加的慎重才行。

“諸位愛卿的意思,朕是明白的,不過本王所說的封王,與諸位愛卿所想的封王是有着不同的地方的。”呂布緩緩道:“朕所說的封王,王所擁有的乃是一座城池,而不是一片疆土,王所在的城池,稅收、出產歸屬王之所有,就連王也有着更多數量的田地,甚至王能夠擁有一定數量的衛隊,但是王必須要接受朝廷的管制,由朝廷指派官員前往治理。”

衆人聞言,這才寬心不少,若是封王之後,王在這片疆土之中,有着更大的權力的話,對於朝廷的掌控是有着諸多的壞處的,可見呂布在封王這件事情上是有着提前的謀劃的。

當呂布將封王的規矩簡單的講述了一遍之後,衆人紛紛點頭,不過他們對於這樣的制度之中存在的缺陷,還是會做出補充的。

最後,呂布說道:“當然,父輩封王,後代享福這樣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王的後代,若是沒有顯赫的功勞的話,爵位就會降一級,以此類推。”

這樣也是爲了避免以後晉國出現諸多的王室,這樣的話,對於晉國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聖上英明。”賈詡拱手道。

呂布所說的封王制度,不會讓王的後代躺在功勞簿上,仍舊需要他們爲了功勞而努力,如若不然的話,他們的王位就會逐漸的降低,這對於王的後代來說也是焦急的一件事情。

這樣一來的話,就會避免晉國有着更多的王,有着太多的城池歸屬王所有,到時候朝廷的命令下達之後,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大的。

“聖上,臣建議,城池的稅收,仍舊歸屬朝廷所有,王只是得到這座城池的出產,王的衛隊,規定數量之後,需要王依靠城池的出產來養活。”顧雍道。

呂布笑道:“元嘆這是想要極力控制王手中的權勢啊,但是若無稅收的話,王如何養活麾下的軍隊呢,僅僅是依靠出產的話,恐怕是不夠的。”

“聖上,若是放到富庶的城池,如晉陽、襄陽、鄴城等地的話,僅僅是出產和稅收,就佔據了一州重要的比重。”顧雍道。

呂布稍作沉思,也是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很大的問題,不過以後封王之際規定,封王之後,王所擁有的城池,不能是州治、郡治。”

“聖上英明。”衆人齊聲道。

有關封王的事情,呂布與三省六部的重要官員,足足探討到了深夜,主要是封王之後的牽扯實在是太大了,非是短時間內能夠確定下來的。

晉國的爵位制度,將會分爲九等,當然得到爵位,與這個人本身所處的官職是沒有衝突的,體現的此人或者是祖上對於晉國有着什麼樣的貢獻。

一等爲親王,二等爲郡王,其中親王爲一字王,郡王則是爲二字王,所以說,有些時候通過王的封號,就能看出這個王是親王還是郡王了。

三等爲國公,四等爲郡公,五等爲縣公,六等爲縣侯,七等爲縣伯,八等爲縣子,九等爲縣男。

其實爵位的制度,還是公侯伯子男,只不過在上面增添了王的爵位罷了。

在晉國想要成爲王,到時候肯定是有着嚴格的要求的,若是對於晉國沒有突出貢獻,想要成爲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裂土封王,在晉國的確是做到的,不過這些王所在的城池決定了他們的收入肯定不會太多,縱然是有着賦稅作爲支撐,生活上肯定會更加的優越,這也是對於他們以往爲晉國立下功勞的體現。

晉軍將士征戰疆場,爲了一場場交戰的勝利,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爲晉國的君主,讓臣子擁有着更多的地位,享受着更多的權力,也是應該的事情。

如果朝中的文官武將努力之後,取得的成果,並不是很好的話,以後誰還會爲了晉國的發展付出更多的努力呢,其實這也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的。

讓軍中的將領和朝中的官員感受到,爲晉國做出努力之後,會有着什麼樣的好處,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更加的用心,治理政務的時候,就不會有更多的懈怠。

再說封王這樣的事情,其實是任何的文官武將都難以拒絕的,這可是對於一名官員或者是武將成就的最高體現。

而在封王的時候,基本上是武將獲封的比較多,這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怎麼說,軍中將士征戰疆場,在戰爭中承受的可是性命的代價。

而軍中將領率領將士征戰疆場,取得的功勞也是比較突出的,對於武將有着更多的封賞,纔是最爲正常的。

文官能夠獲得封王的話,對於一名文官來說就是極大的殊榮了。

從晉國的封王制度上能夠看出,晉國的王,更多的是一種尊榮,是對於朝中文官武將努力之後的肯定。

若想要讓王位更加長久的延續下去,仍舊需要後代的不斷努力,若是連這一點都不能做到的話,王位遲早會丟失,甚至在多少代以後,會泯然衆人,即便如此,他們的後人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是有着很高的起點了,這對於朝中的官員來說,就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當賈詡等人離開宮殿之後,仍舊是低聲談論着,他們知道,當這樣的事情爲朝中的文官武將知道之後,會引起什麼樣的反響。

在制度上,肯定是要更多的依靠文官,依靠武將來制訂制度的話,這樣的制度是不能看的。

不過封王這件事情,關乎太大了,如果是處置的不妥當的話,引起的後果必將會是嚴重的。

而呂布能夠對臣子進行封王,就說明呂布在臣子獲得功勞的時候是不會吝嗇的,只要臣子有着足夠的功勞,晉國就會給予足夠多的賞賜,讓臣子的付出能夠得到回報。

文官封王很難,但是在晉國能夠封王的文官還是有的,因爲這些文官不僅在治理地方上,在領軍作戰方面也是有着過人之處的,如果說晉國不能給予其封賞的話,是難以做到讓文官敬服的。

封賞,在有些時候,本身就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封賞不公的話,很有可能會引發君主不想看到的後果。

是故在封賞方面,君主向來是重視的,最好能夠讓臣子感覺到公平,這樣的話,臣子就會心服口服,甚至於在以後會有着更多的努力。

這樣的情況,也是君主想要看到的。

其實封王,在呂布看來沒有什麼,再說呂布所說的封王與晉國官員所想的封王,本身就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限制了王的權力之後,就算是王想要利用手中的權力做出更多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王的封號,代表的更多是對於文官武將取得的功勞的認可。

即便是如此,也會讓晉國的文官武將趨之若鶩的,成爲晉國的王,對於他們來說有着太過重要的意義了,這樣的話,他們甚至會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畢竟此前歷史上異姓王是少數的,晉國的實力如此的強盛,在以後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崇敬的,而在緬懷晉國的強盛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到,晉國的文官武將,爲了晉國的強盛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這樣的事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官武將的鬥志,而且爵位的制度明確下來之後,對於晉國以後的發展也是有着好處的。

接連數日,三省六部的頭腦在散朝之後,都會前來與呂布商談,這等時候的商談,比之前就要簡單很多,更多的是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建議。

當大體上的制度確定下來之後,其實就已經差不多了。

封王這件事情,雖說沒有在朝臣之中傳開,呂布仍舊是感覺到了三省六部頭腦官員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何等的振奮,而有關新的五州起名字的事情,也爲三省六部的官員所追捧。

這樣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可是難得的表現機會,若是取得的名稱能夠得到認同的話,就更加的好了。

晉國朝堂上還是有着諸多的人才的,他們在起名字的時候,也是絞盡腦汁。

第三五二章:美髯公(求訂閱)第1837章:騎兵出動第2736章:格殺勿論第2414章:朵思之言(求訂閱)第3334章:朕根本就沒有出手第5421章:實力對國與國交往的影響第5660章:招惹晉國軍隊是不理智的第6170章:超過三萬人的代價第5440章:軍民之信心第3145章:對待江東之策第5597章:涼州軍此次調動萬人,隨朕出征第5950章:晉軍持續追擊第2905章:決戰(九)第6546章:什麼叫咄咄逼人?第3765章:簡直是癡心妄想第4059章:呼廚泉的使命第5674章:壓力第5814章:涼州軍撤退,幷州軍上前第5032章:封禪的事情關乎重大第五八一章:線索第6916章 給羅馬人帶來的恐慌第5116章:朕還是很期待的第1652章:楊千萬的勸說第4106章:再次出動第1633章:張齊之謀第3465章:身份已經查明第3682章:乃是故意爲之第6518章:火車之事,關乎重大第4547章:究竟是隱藏了多少財富第二二三章: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4665章:滿隆之言第4687章:將此人拿下第4427章:前往河內第6160章:貴霜,不過強弩之末第1630章:魏延的目標(求訂閱)第四零九章:黃忠的消息(求訂閱)第六三八章:暗影出手第5444章:晉國皇帝是準備征戰了第3950章:朕無憾矣第2260章:前後夾擊(求訂閱)第3301章:突如其來的瘟疫第1913章:氣氛凝重第3317章:重視第3845章:不投靠的世家,晉國不會拉攏第5763章:什麼?爲晉軍發現了?第九章:腳踹袁術第2157章:呂布震怒第5337章:強悍到了這般地步第3005章:抵抗第5063章:軍隊調整第1717章:典韋搦戰(求訂閱)第6031章:阿律齊獻策,放民衆出城第八八零章:聖旨下達第3020章:孟德保重第2501章:潛入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2320章:何嘗甘心第四四一章:任命顧雍(求訂閱)第2166章:周瑜之計第1679章:質問(求訂閱)第六九零章:田豫之計第5764章:晉軍進城第3806章:乃是本都督之責第4692章:呂布出現第4558章:使者離去第3434章:關注仍舊不夠第5800章:給了耶可汗很大壓力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6430章:強悍實力帶來的更多威脅第5751章: 需要的是強悍的實力第1668章:比試挑選(求訂閱)第4023章:晉軍到來第2413章:訓練象兵第2033章:登城牆第6188章:對抗晉軍,不明智的舉動第4578章:劫掠康居使者隊伍(下)第3783章:興霸放手去做吧7049.第7049章 晉軍進城6985.第6985章 晝伏夜出第5505章:簡直是癡心妄想第二五四章:袁紹撤退(求訂閱)第3200章:將領的任務第4375章:晉軍會趁機向我軍出手?第二七九章:整治演武堂(求訂閱)第1494章:鮑隆突襲第七九四章:仇恨的火花第2417章:信心第1733章:副將挑釁第6858章 陷入困境第4889章:西昌城第4067章:果真是精銳之士第2852章:突然出現(求訂閱)第3310章:妾身甘願如此第4881章: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4363章:烏孫王之敗(七)第二二二章:大敗虧輸(求訂閱)第一零零三章:飛騎戰聯軍第5557章:戰爭中的王者第5089章:十億錢便可第2096章:萬萬沒料到
第三五二章:美髯公(求訂閱)第1837章:騎兵出動第2736章:格殺勿論第2414章:朵思之言(求訂閱)第3334章:朕根本就沒有出手第5421章:實力對國與國交往的影響第5660章:招惹晉國軍隊是不理智的第6170章:超過三萬人的代價第5440章:軍民之信心第3145章:對待江東之策第5597章:涼州軍此次調動萬人,隨朕出征第5950章:晉軍持續追擊第2905章:決戰(九)第6546章:什麼叫咄咄逼人?第3765章:簡直是癡心妄想第4059章:呼廚泉的使命第5674章:壓力第5814章:涼州軍撤退,幷州軍上前第5032章:封禪的事情關乎重大第五八一章:線索第6916章 給羅馬人帶來的恐慌第5116章:朕還是很期待的第1652章:楊千萬的勸說第4106章:再次出動第1633章:張齊之謀第3465章:身份已經查明第3682章:乃是故意爲之第6518章:火車之事,關乎重大第4547章:究竟是隱藏了多少財富第二二三章: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4665章:滿隆之言第4687章:將此人拿下第4427章:前往河內第6160章:貴霜,不過強弩之末第1630章:魏延的目標(求訂閱)第四零九章:黃忠的消息(求訂閱)第六三八章:暗影出手第5444章:晉國皇帝是準備征戰了第3950章:朕無憾矣第2260章:前後夾擊(求訂閱)第3301章:突如其來的瘟疫第1913章:氣氛凝重第3317章:重視第3845章:不投靠的世家,晉國不會拉攏第5763章:什麼?爲晉軍發現了?第九章:腳踹袁術第2157章:呂布震怒第5337章:強悍到了這般地步第3005章:抵抗第5063章:軍隊調整第1717章:典韋搦戰(求訂閱)第6031章:阿律齊獻策,放民衆出城第八八零章:聖旨下達第3020章:孟德保重第2501章:潛入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2320章:何嘗甘心第四四一章:任命顧雍(求訂閱)第2166章:周瑜之計第1679章:質問(求訂閱)第六九零章:田豫之計第5764章:晉軍進城第3806章:乃是本都督之責第4692章:呂布出現第4558章:使者離去第3434章:關注仍舊不夠第5800章:給了耶可汗很大壓力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6430章:強悍實力帶來的更多威脅第5751章: 需要的是強悍的實力第1668章:比試挑選(求訂閱)第4023章:晉軍到來第2413章:訓練象兵第2033章:登城牆第6188章:對抗晉軍,不明智的舉動第4578章:劫掠康居使者隊伍(下)第3783章:興霸放手去做吧7049.第7049章 晉軍進城6985.第6985章 晝伏夜出第5505章:簡直是癡心妄想第二五四章:袁紹撤退(求訂閱)第3200章:將領的任務第4375章:晉軍會趁機向我軍出手?第二七九章:整治演武堂(求訂閱)第1494章:鮑隆突襲第七九四章:仇恨的火花第2417章:信心第1733章:副將挑釁第6858章 陷入困境第4889章:西昌城第4067章:果真是精銳之士第2852章:突然出現(求訂閱)第3310章:妾身甘願如此第4881章: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4363章:烏孫王之敗(七)第二二二章:大敗虧輸(求訂閱)第一零零三章:飛騎戰聯軍第5557章:戰爭中的王者第5089章:十億錢便可第2096章:萬萬沒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