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零章:念頭

許攸眉頭微皺“賈詡?”打內心裡,許攸是不想與賈詡會面的,賈詡那具有穿透力的目光給他的壓力很大,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本來在冀州也算是一時人物的許攸,突然間感覺自己成了下等人士,見到幷州軍的將領,都要恭敬的行上一禮,這時他也意識到了強大實力帶來的好處。

“許大人,城內有些簡陋,這些時日也是怠慢了許大人,晉侯事務繁忙,還望許大人能夠體諒。”賈詡快步上前,扶住就要行禮的許攸道。

面對賈詡的時候,許攸總有一種被人看透的感覺,這是在冀州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

“軍師客氣了,在下不過是冀州一謀士罷了。”許攸拱手道。

落座之後,賈詡笑問道:“許大人既是謀士,可知何爲謀士?”

許攸稍作沉思便道:“謀士自當是爲主公出謀劃策。”

“本官卻是認爲,爲謀士者,首先要謀己,其次才能謀人,若是自己都立於危牆之下,何談謀事呢?”賈詡緩緩道。

許攸面露沉思之色,賈詡的話很有道理,但是他卻是感覺賈詡話裡有話。

“還望軍師賜教。”

賈詡笑道:“賜教倒是談不上,不過是本官的一些感悟罷了。”

“晉侯治理河內,乃是聖上欽定,而鄴侯卻不顧聖命,擅自攻打河內,導致數萬大軍一朝落難,冀州境內更是有黑山軍作亂,攘外必先安內,鄴侯連如此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何談爭霸天下呢?”

許攸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從賈詡的話中,他能夠感受到呂布定然是有着爭霸天下的野心,也是,漢室衰落,諸侯四起,手握重兵的諸侯儼然沒將實力大損的劉表放在心上,否則孫策豈敢率兵攻打江夏,曹操又豈敢攻打徐州,冀州軍又怎敢揮兵河內,一切都是因爲漢室的衰落,晉侯有爭霸天下之心,袁紹又何嘗沒有,袁術的家人暗中前往冀州之事雖然隱蔽,透過一些蛛絲馬跡,冀州的謀士還是能夠發現一些的,尤其是在軍中出現了牀弩這等利器之後。

“袁紹空有賢名,卻無其實,遇事猶豫不決,此等之人,若不是因爲袁家之故,豈會有謀士武將前往投靠,以某觀之,冀州並不能長久,許大人腹有才華,本官也是不想看到如此人才因爲袁紹之故,而隕落在冀州。”

許攸有些凌亂了,賈詡的話太明顯了,就是在拉攏他,難道呂布不知道幷州不適合世家生存嗎,這也是冀州爲何對幷州如此牴觸的原因,世家不想手中的利益喪失。

“賈大人之意,在下心領了。”許攸拱手道。

賈詡長嘆道:“世人皆以爲幷州不適合世家,爲何徐州糜家前往幷州,若是世家在幷州能夠循規蹈矩,豈會有刀斧加身之危?”

“多謝軍師美意。”許攸再次行了一禮。

離開賈詡的住處,許攸也是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說賈詡的一番話,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最後的話,更是讓他觸動,呂布執掌幷州之後,雖說剷除了一些世家,也是因爲世家想要奪取呂布手中的權力,這樣的事情就是放在任何人的手上恐怕也不會仁慈的吧,而且之後,卻是沒有呂布強橫欺壓世家的舉動,手中的田地減少了,世家的利益也不見得減少,幷州有美酒、戰馬、晉紙,利潤豐厚。

搖了搖頭,許攸回到了住處,不管幷州和冀州如何,不論袁紹和呂布相比又如何,許攸是不會輕易的離開冀州的,即使賈詡口若蓮花,他的家族都在冀州,離開了冀州,就失去了眼前的一切,他還想着支持袁譚上位之後,讓許家更加壯大呢,殊不知賈詡只是聽從了呂布的命令,在許攸的心中留下一個念頭罷了。

若是許攸在冀州實在難以維持下去,這個念頭就會左右他的抉擇,在生面前,沒有人願意去死,世家不想待在幷州,乃是因爲他們還有別的選擇罷了。

得到呂布的命令後,陳到率領三千兵馬前往涿郡,原本還想着在幽州大展拳腳的陳到,沒想到如此簡單就佔據了涿郡,一切太過順利了,反倒讓他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

奉命前往幽州之後,陳到就從漁陽挑選士卒,漁陽久經戰亂且地處邊郡,民風彪悍,若是能將這樣的士卒訓練有成,絕對是戰場上的精銳。

陳到一直在琢磨如何訓練士卒,此時幷州騎兵的人數已經不少了,幽州也沒有那個實力訓練出一支精銳的騎兵出來,然而幷州軍的步卒,除了陷陣營之外,其餘雖然勇猛,卻是稱不上真正的精銳,他就是要在幽州訓練出一支精銳之師。

陳到最爲熱衷的不是戰場衝殺,而是與高順一般,希望能夠訓練出精銳的士卒,在數萬人的戰場上,一個人縱然是武力再高,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最爲主要的還是麾下的士卒是否精銳,將士是否用命,這纔是主導戰場勝負的關鍵所在。

這三千人也是陳到進入幽州之後的心血,他相信這支軍隊定會在將來的戰場上綻放光芒的。

夕陽西下,中丘城外堆積着密密麻麻的屍體,這些都是黑山軍攻城之後留下的,城內的守軍雖然有萬人,但此時聚集在中丘城外的黑山軍皆是精銳,打起仗來也是悍不畏死,尤其是城外遊蕩的騎兵,更是讓袁譚心驚不已,騎兵的數量恐怕達到了三千人,觀其軍容,和冀州軍的騎兵比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最爲主要的是這些騎兵也是裝備了馬鐙。

一支騎兵裝備了馬鐙有多麼恐怖,袁譚是知道的,這些騎兵也讓袁譚熄滅了出城和黑山軍決戰的心思,軍中的牀弩雖然有五十架,數萬人的戰場上,除非牀弩的數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否則起到的作用也是極爲有限的,城外的黑山軍,顯然是抱着將中丘城攻破的決心,一旦出城與黑山軍交鋒失敗之後,可想而知冀州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第5321章:從對方的身上獲取好處第5661章:高順決策第4041章:必定會有着更大的作爲第3184章:不會輕易認輸第4451章:甄宓第三九二章:何康壽春探牀弩(下)第5058章:打探情況第1407章:決戰袁紹(五)第1805章:糜竺第5500章:本使自然是能夠代表晉國之人第3042章:苦苦堅持第四二四章:黃忠夜談第6228章:輝煌成就帶來的支撐第5439章:只能選擇避讓的世家豪族第2336章:地形圖第5927章:凌厲騎兵第5155章:郭嘉被舉報7004.第7004章 城牆,遍佈弩箭第4518章:朕一定會想辦法的第3856章:晉軍大舉到來第六二九章:力壓第2866章:決戰江東軍(七)第5122章:丹陽產精兵第4753章:我軍恐怕要敗了第5883章:最爲糟糕的情況第5502章:只是晉國方面欺人太甚罷了第2426章:沙摩柯撤兵第5453章:晉國貨物價格提升第6733章:羅馬軍團本就有非凡之處第5538章:晉軍隱藏第1233章:世家的異動第1773章:倭國見聞第4839章:是多麼愚蠢的舉動第一六三章:馳援徐州第1676章:諸侯震動第6356章:危險,格外沈志宏第1394章:破臨淄(四)第4804章:使者閻行第5552章:無所畏懼晉軍將士第3652章:江東軍撤退第八零一章:彌加投靠第3568章:朕自會處置第4617章:簡直就是不要臉之極第1107章:大軍進城第1160章:召臧霸第4193章:此事就交給陸遜來負責第2101章:激戰連弩軍第1181章:討價還價第3728章:敵軍的援兵到了第八六二章:墨門?第七七六章:震驚的拔奇第1702章:入主敦煌第6956章 獲取更大利益的好時機第1244章:程昱出使臧霸第1463章:三方使者往長安第1530章:諸葛亮之分析(上)第2409章:朵思大王投降第3336章:聖上前來第五十六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中)第4513章:田豐勸陳宮(上)第5457章:激動、忐忑第4039章:李儒病重第5074章:城東令公子第5366章:圖拉多接到的命令第6768章:霜州行動與動盪第4086章:左右賢王第5864章:可趁之機第1923章:馬超撤退第6348章:自是看到了晉軍可怕的一面第3291章:未免有些過分了第九九四章:陌刀軍出戰第一七五章:青釭劍第2566章:周瑜見郭嘉第4925章:令人震撼的先登死士第4622章:康居王的信心源泉第5612章:晉軍,掌控戰場主動權的存在第4704章:人心惶惶第4014章:本官已經老了第6826章 晉國皇帝的態度第4468章:應該以保密爲重第一零三二章:張燕的行動第1796章:陳玉見蕭牧第四五一章:謀劃河東(求訂閱)第1940章:羌人出戰第六章:十八路諸侯討董第5882章:瘋狂、凌厲帶來的衝擊第6036章:襄臺關?第1927章:馬超之死(上)第4044章:需要長久觀察第1934章:強弩之威第2386章:孟獲求見第3088章:陳登第5538章:晉軍隱藏第2837章:運糧隊伍第5706章:囂張的晉軍斥候第1699章:潰敗第1930章:馬超之死(終)第3559章:氣氛凝重第2706章:衝擊敵軍!第5952章:安關崖丟失會引起何等震動
第5321章:從對方的身上獲取好處第5661章:高順決策第4041章:必定會有着更大的作爲第3184章:不會輕易認輸第4451章:甄宓第三九二章:何康壽春探牀弩(下)第5058章:打探情況第1407章:決戰袁紹(五)第1805章:糜竺第5500章:本使自然是能夠代表晉國之人第3042章:苦苦堅持第四二四章:黃忠夜談第6228章:輝煌成就帶來的支撐第5439章:只能選擇避讓的世家豪族第2336章:地形圖第5927章:凌厲騎兵第5155章:郭嘉被舉報7004.第7004章 城牆,遍佈弩箭第4518章:朕一定會想辦法的第3856章:晉軍大舉到來第六二九章:力壓第2866章:決戰江東軍(七)第5122章:丹陽產精兵第4753章:我軍恐怕要敗了第5883章:最爲糟糕的情況第5502章:只是晉國方面欺人太甚罷了第2426章:沙摩柯撤兵第5453章:晉國貨物價格提升第6733章:羅馬軍團本就有非凡之處第5538章:晉軍隱藏第1233章:世家的異動第1773章:倭國見聞第4839章:是多麼愚蠢的舉動第一六三章:馳援徐州第1676章:諸侯震動第6356章:危險,格外沈志宏第1394章:破臨淄(四)第4804章:使者閻行第5552章:無所畏懼晉軍將士第3652章:江東軍撤退第八零一章:彌加投靠第3568章:朕自會處置第4617章:簡直就是不要臉之極第1107章:大軍進城第1160章:召臧霸第4193章:此事就交給陸遜來負責第2101章:激戰連弩軍第1181章:討價還價第3728章:敵軍的援兵到了第八六二章:墨門?第七七六章:震驚的拔奇第1702章:入主敦煌第6956章 獲取更大利益的好時機第1244章:程昱出使臧霸第1463章:三方使者往長安第1530章:諸葛亮之分析(上)第2409章:朵思大王投降第3336章:聖上前來第五十六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中)第4513章:田豐勸陳宮(上)第5457章:激動、忐忑第4039章:李儒病重第5074章:城東令公子第5366章:圖拉多接到的命令第6768章:霜州行動與動盪第4086章:左右賢王第5864章:可趁之機第1923章:馬超撤退第6348章:自是看到了晉軍可怕的一面第3291章:未免有些過分了第九九四章:陌刀軍出戰第一七五章:青釭劍第2566章:周瑜見郭嘉第4925章:令人震撼的先登死士第4622章:康居王的信心源泉第5612章:晉軍,掌控戰場主動權的存在第4704章:人心惶惶第4014章:本官已經老了第6826章 晉國皇帝的態度第4468章:應該以保密爲重第一零三二章:張燕的行動第1796章:陳玉見蕭牧第四五一章:謀劃河東(求訂閱)第1940章:羌人出戰第六章:十八路諸侯討董第5882章:瘋狂、凌厲帶來的衝擊第6036章:襄臺關?第1927章:馬超之死(上)第4044章:需要長久觀察第1934章:強弩之威第2386章:孟獲求見第3088章:陳登第5538章:晉軍隱藏第2837章:運糧隊伍第5706章:囂張的晉軍斥候第1699章:潰敗第1930章:馬超之死(終)第3559章:氣氛凝重第2706章:衝擊敵軍!第5952章:安關崖丟失會引起何等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