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袁紹的擔憂(求訂閱)

而且幽州軍在遼西和遼東戰場上展現出來的戰鬥力,讓袁紹更加的心驚,相比於幷州軍,幽州軍組建的時間更晚,然而在戰場上卻是令敵軍節節敗退,不是閻柔、烏桓人、遼東不夠強,而是幽州軍的實力太過強橫,袁紹與閻柔打過交道,能夠讓閻柔甘心投降,可見當時遼西的局勢到了何等的地步。

不僅是士兵的精銳程度,就連冀州的猛將和呂布麾下比起來亦是差了很多,當初僅僅是呂布一人,就讓冀州軍上下震動。

“主公,以屬下觀之,晉侯平定幽州之後,下步對付的極有可能是草原上的鮮卑人,鮮卑人爲禍大漢多年,若是晉侯能夠一舉平定鮮卑,乃是大漢之福也,若是主公能夠住晉侯平定鮮卑的話,亦是能夠提升主公在大漢的名聲。”田豐道,對於呂布他或許有着諸多的不滿,但是在對付異族人這件事情上,呂布的行爲讓人無可挑剔,這些年大漢的影響力在草原上越來越弱了,而草原上的鮮卑人無時無刻不在想着進犯大漢,從大漢奪取更多的好處。

縱使呂布在天下間的名聲很差,一旦呂布平定鮮卑之後得到的會更多,這世間,文人不僅僅是世家中人,還有數量不少的寒門士子,如郭嘉、戲策這些寒門士子表現出來的能力讓人不可小覷。

袁紹聞言,看向田豐的眼神有些不滿,若是呂布平定了鮮卑之後,豈不是說以後對付冀州,能夠用盡全力,大漢之福,在他看來也比不上冀州的安穩,而且田豐還想要讓他發兵幫助呂布平定鮮卑,這不是給冀州埋下禍患嗎,一旦幷州和幽州穩定之後,冀州該何去何從。

若是站在大漢的角度上,田豐的這番話很有道理,然而此時大漢的諸侯矛盾重重,爲了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如袁紹就欲要再次聯合匈奴人。

“田大人此言差矣,晉侯乃是有野心之人,平定幽州之後,下步兵發冀州也未可知,作爲謀士就要未雨綢繆。”許攸反駁道,自從幽州的計謀失敗之後,許攸就感覺到自己在冀州的地位已經有些尷尬了。

袁紹微微點頭,可見許攸的話說到了他的心裡,放眼天下,最讓袁紹忌憚的便是呂布了,昔日諸侯會盟,儘管呂布驍勇,也沒有入他的雙眼,沒想到多年之後,呂布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不管呂布下步會有何動作,青州必須掌控在本侯手中。”袁紹緩緩道。

“主公,公孫度曾從遼東派快船前往冀州求援,不得不防晉侯也會如此做。”逢紀擔憂道,在呂布平定幽州之後,他也是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掌控情報的他明白遼東盛產鐵料,若是爲呂布得到,纔是最大的隱患。

不同於遼東,幷州有專門打造兵刃的匠作坊,在霹靂車、牀弩的製作上,幷州比之冀州只強不弱,得到大量的鐵料之後,會是何等的可怕。

“主公,冀州穩定,即便是晉侯興兵來犯,亦是不懼,值此之際,當確定繼承人的位置。”審配道。

袁紹眉頭微皺,他最認可的繼承人是袁尚,然而麾下的謀士中支撐袁譚的不在少數,在冀州的戰場上,袁譚也展現出了過人的能力,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幼,一力讓袁尚繼承鄴侯位置的話,難免會落人口實,立長不立幼,這可是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誠如審配大人所言,大公子袁譚功勳卓著,平定黑山軍,在青州的戰場上也是取得了多次的勝利,當立爲少主,以安冀州上下之心。”田豐道。

“此事以後再行商談吧。”袁紹擺手道。

審配看向田豐的目光含有一絲隱晦的殺意,多少次若不是田豐從中攪和,繼承人的位置定然是袁尚了,然而田豐的性格在冀州也是有名的剛直,不似許攸之輩,善於逢迎。

“防備河內的兵馬,對於幽州亦是不能鬆懈。”袁紹長嘆一聲,緩緩離開,只是步履有些遲疑。

逢紀看到遠處的那道身影,心中亦是長嘆了一聲,想當初袁紹是諸侯的盟主,何等的風光,他也一度認爲,能夠平定天下的定然是袁紹,相比於袁術,袁紹雖然是庶出,展現出來的手段比袁術強了不知多少倍,且袁紹禮賢下士,引得天下文人紛紛來投。

這也是逢紀迎袁紹入主冀州的原因,然而在碰到呂布之後,大好的情況開始走向劣勢,先是在幽州的戰場上失利,又在河內的戰場上損兵折將,呂布不會放過冀州,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冀州錢糧豐厚,佔據貧寒的幷州和幽州的呂布定然不會坐視,一旦得到冀州之後,呂布的實力將會暴漲,無論幷州和幽州的地域有多麼的廣闊,缺少糧草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呂布的短板所在,幷州、幽州經過多年戰亂,民不聊生,呂布雖然對待百姓很不錯,想要恢復過來亦是很難,這也是幷州屢屢向其他州郡購買糧草的緣故。

整理好情緒之後,逢紀將目光投向了青州的地形圖。

青州多有黃巾肆虐,即便是到了現在,青州最不缺少的就是黃巾餘孽,曹操麾下有一支軍隊號稱青州軍,其實就是從青州流亡到兗州的黃巾餘孽,青州的黃巾極爲彪悍,經常攻打郡縣,展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若不是各地有城池作爲依託,早就爲黃巾攻下。

青州黃巾之中,實力最強的乃是管亥,麾下有黃巾軍萬餘人,而在青州亦是有着多股黃巾軍。

袁譚之所以不能急切間攻破青州,最爲主要的因素就是黃巾軍,雖然青州黃巾向兗州活動了很多,依舊很強大。

秋高馬肥,正是征戰的好時節,以往每逢這個時節,鮮卑人要做的事就是商討如何劫掠漢境,從漢人的手中得到過冬的糧食和人口,然而經過前年的戰事之後,鮮卑人不敢小覷大漢了,飛騎的威名至今仍在草原上流傳,在鮮卑人中有着至高地位的王庭亦是被飛騎擊破,王庭軍潰敗,極大的打擊了鮮卑人的信心。

第三一五章:袁術使者第3372章:巨響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6272章:晉軍進城第3257章:三郡太守第4276章:清洗晉國商人6995.第6995章 晉軍進攻,乃是必然第3471章:荊州之況第1906章:仙鏡帶來的震動第6250章:作戰能力,最爲重要第3630章:朱治擔憂第三十章:張揚再出兵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三七七章:刺殺第六九四章:烏桓欲興兵第5787章:諸多震驚第2134章:心灰意懶第八七六章:賄賂逢紀第1708章:孫策殺許貢第4067章:果真是精銳之士第2193章:大軍進城第1503章:組建強弩軍第6487章:各項事宜第1460章:長沙郡告破(求訂閱)第5611章:強盛的晉國帶來的衝擊第1186章:馬超阻攔太史慈第6475章:勾結流寇,那可是死罪第6496章:安息王也是無能之輩第6304章:差距決定了晉軍的進攻必然會有巨大效果7029.第7029章 晉軍成功帶來的壓力第3101章:大軍攻宛城(六)第1184章:出兵(求訂閱)第4346章:三方大軍相遇第6975章 面對晉軍,並不輕鬆第2428章:史阿入城第3782章:必須要擊敗江東軍第3924章:決定投靠晉軍第6881章 羅馬人的高傲,終究要付出代價第6154章:三面城牆,同時進攻第四六五章:趙雲奪大陽第4553章:黃敘練兵(下)第1225章:各方震動(求正版訂閱)第6816章 安息將士手段帶來的震撼第4651章:目瞪口呆第3022章:決戰曹軍(一)第4268章:大宛兵敗(終)第1802章:使者第5011章:任命陳宮、康居大宛第1349章:試探,楊鳳追擊第1620章:騎兵對決第6405章:令人悲哀的地方第1720章:生擒猛將第1683章:陳應之死(上)第1244章:程昱出使臧霸第3238章:需要更多努力第4665章:滿隆之言第3410章:來勢洶洶第1206章:憤怒的馬超第2444章:可否遵守約定?第1120章:中興元年第5357章:郭嘉話語的分量第5428章:今日可與朕說上一說第九九一章:荊州軍震動第5251章:實力強悍臣子敬畏第2225章:強詞奪理第5389章:羅馬將領如步塗第4621章:這可是晉軍的物資第2804章:獎賞第1290章:漢中震動第5873章:勝利,着實太困難第6833章 必然會讓羅馬人敗北第4448章:臣聽從聖上的差遣第4922章:凌厲的進攻手段第6518章:火車之事,關乎重大第4389章:子女第3375章:郭嘉的辦法第4494章:你們這是做什麼?第2936章:不過是仗着人多勢衆第2292章:生擒劉備第5292章:晉國的影響力第3096章:大軍攻宛城(一)第5593章:非是貴霜女王能夠比擬無題第4282章:兵臨城下,豈會輕易撤退第1236章:夏侯淵撤兵第九二七章:飛騎到來第3878章:陸遜投靠第3093章:臧霸入彭城第5342章:晉軍實力帶來的影響第5127章:八支隊伍第5106章:故作姿態第3969章:西羌都城第6859章 神銃出第3506章:武將科舉第2710章:相遇第3787章:徐盛身死第4819章:司馬懿、安息王第4846章:晉軍利器,名不虛傳第3144章:不願放棄第1333章:大軍調動
第三一五章:袁術使者第3372章:巨響第6538章:安溪高層,備受鼓舞第6272章:晉軍進城第3257章:三郡太守第4276章:清洗晉國商人6995.第6995章 晉軍進攻,乃是必然第3471章:荊州之況第1906章:仙鏡帶來的震動第6250章:作戰能力,最爲重要第3630章:朱治擔憂第三十章:張揚再出兵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三七七章:刺殺第六九四章:烏桓欲興兵第5787章:諸多震驚第2134章:心灰意懶第八七六章:賄賂逢紀第1708章:孫策殺許貢第4067章:果真是精銳之士第2193章:大軍進城第1503章:組建強弩軍第6487章:各項事宜第1460章:長沙郡告破(求訂閱)第5611章:強盛的晉國帶來的衝擊第1186章:馬超阻攔太史慈第6475章:勾結流寇,那可是死罪第6496章:安息王也是無能之輩第6304章:差距決定了晉軍的進攻必然會有巨大效果7029.第7029章 晉軍成功帶來的壓力第3101章:大軍攻宛城(六)第1184章:出兵(求訂閱)第4346章:三方大軍相遇第6975章 面對晉軍,並不輕鬆第2428章:史阿入城第3782章:必須要擊敗江東軍第3924章:決定投靠晉軍第6881章 羅馬人的高傲,終究要付出代價第6154章:三面城牆,同時進攻第四六五章:趙雲奪大陽第4553章:黃敘練兵(下)第1225章:各方震動(求正版訂閱)第6816章 安息將士手段帶來的震撼第4651章:目瞪口呆第3022章:決戰曹軍(一)第4268章:大宛兵敗(終)第1802章:使者第5011章:任命陳宮、康居大宛第1349章:試探,楊鳳追擊第1620章:騎兵對決第6405章:令人悲哀的地方第1720章:生擒猛將第1683章:陳應之死(上)第1244章:程昱出使臧霸第3238章:需要更多努力第4665章:滿隆之言第3410章:來勢洶洶第1206章:憤怒的馬超第2444章:可否遵守約定?第1120章:中興元年第5357章:郭嘉話語的分量第5428章:今日可與朕說上一說第九九一章:荊州軍震動第5251章:實力強悍臣子敬畏第2225章:強詞奪理第5389章:羅馬將領如步塗第4621章:這可是晉軍的物資第2804章:獎賞第1290章:漢中震動第5873章:勝利,着實太困難第6833章 必然會讓羅馬人敗北第4448章:臣聽從聖上的差遣第4922章:凌厲的進攻手段第6518章:火車之事,關乎重大第4389章:子女第3375章:郭嘉的辦法第4494章:你們這是做什麼?第2936章:不過是仗着人多勢衆第2292章:生擒劉備第5292章:晉國的影響力第3096章:大軍攻宛城(一)第5593章:非是貴霜女王能夠比擬無題第4282章:兵臨城下,豈會輕易撤退第1236章:夏侯淵撤兵第九二七章:飛騎到來第3878章:陸遜投靠第3093章:臧霸入彭城第5342章:晉軍實力帶來的影響第5127章:八支隊伍第5106章:故作姿態第3969章:西羌都城第6859章 神銃出第3506章:武將科舉第2710章:相遇第3787章:徐盛身死第4819章:司馬懿、安息王第4846章:晉軍利器,名不虛傳第3144章:不願放棄第1333章:大軍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