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鏽鋼的新型號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鏽鋼的新型號

李炳誠的意思其實表達得已經是相當地明確,只是他沒有好意思直截了當地當着方明遠的面說出來。秦西壓延設備廠,雖然也算是國內相關行業中,規模較大的國企,但是由被從東北遷到了海莊,雖然遠離了可能遭受破壞的地方,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運輸上的不便。更重要的是,秦西壓延設備廠目前的機器設備已經嚴重落伍了,而且據他所知,近幾年來,秦西壓延設備廠的收支也很不平衡,否則的話,也不會出現將車間對外承包的現象。

他所想的這些,方明遠自然是心知肚明,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人比他更明白,秦西壓延設備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了。他當然也不會告訴李炳誠,自己已經在***購置了一座小型鋼廠,只等國家對民營資本進入鋼鐵業放開口子,就將鋼廠回遷到國內來。而到了那個時候,父親這些日子以來的“鍛鍊”成果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說父親能夠勝任的話,方明遠也不介意將鋼廠的經營權交給父親,並且不斷地追加投資,緊跟世界鋼鐵業的腳步,讓他在他所喜歡的領域裡揚眉吐氣。

“怎麼說呢?”李炳誠還是忍不住道,“如今的世界,已經不是在追求鋼產量的時代了,現在國外的那些鋼鐵企業,更看重的是特種鋼生產,如果說國內的這些鋼鐵企業們意識不到這一點,那麼日後,咱們國家的鋼鐵企業,仍然是在鋼鐵業裡,當着最底層的供應者。甚至於有可能,人家收購走咱們的粗鋼,略做加工,就可以以高出幾倍的價格再返銷到國內來。所以啊,我覺得如今最重要的還是掌握技術。有了真正拿得出手的技術,那纔是發展的正道。”

李炳誠的這番話,不能說全對,但是也說對了世界鋼鐵業未來發展的大半。方明遠心裡很清楚,在不遠的未來,隨着鋼鐵業對民營企業的放開,隨着國家將房地產業列爲支柱產業,華夏的鋼鐵產量,幾乎是幾年時間就翻了一番,幾年時間就翻了一番,很快就超過了美、日、歐,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大產鋼國。

但是這個第一,卻是有着很大的水份的,那就是華夏所生產的鋼鐵,大部份都是隻能做低級品的粗鋼,但是用來造汽車、造船、造飛機所需要的特種鋼,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進口。而且也確實如李炳誠所說的那樣,出現了外國從國內採購粗鋼,回國進行加工後,再以特種鋼的價格回銷國內的現象。

而且爲了生產這些價值不高的粗鋼,華夏成爲了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每年鋼鐵業所創造出來的利潤,大半被鐵礦石生產企業盤剝而去,成爲了外國企業吸食國內利潤的工具,實在是令人痛心。

方明遠對於李炳誠立時產生了幾分興趣,說實話,前世裡,對於這個李炳誠,方明遠從來就沒有見過,對於許琳,他倒是還有過幾次見面的機會。而這一世裡,由於方明遠的命運已經改變,與許琳的見面機會也在不經意間錯過了。可是現在看起來,李欣雨的父親,這個李炳誠,也不簡單啊,在九零年的時候,華夏國內,能夠看到這一點的人,不能說沒有,但是方明遠相信,絕不多!

“炳誠!人家來探視咱們,你怎麼又和人家討論起這個來了?”許琳輕嗔道,“明遠啊,你李叔叔就是這個樣子,和人說不上三句話,就會拐到他的本行上去。昨天還真是虧了你了,不然的話,真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唉,真是意想不到,這瓊海居然會亂成這個樣子!”

“許阿姨,沒有關係,李叔叔說得很有道理,這些問題,的確是目前我國鋼鐵產業所存在的弊病。不過,李叔叔,弊病您倒是找出來了,可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方明遠笑着和許琳道。

李炳誠怔了一下,他剛纔那也只是說到這裡了,就順口說說,還真沒有想到,方明遠會有興趣繼續聽下去,而且還反問他如何來進行解決。

“解決?解決……”他看了看方明遠,又看了看病房門,陳忠立時會意地坐到了病房的門口去了,這樣,若是有人前來,陳忠就能在第一時間看到。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但是也很難。那就是要集中力量,投入鉅額的研發資金,在特種鋼冶煉上取得真正的突破,讓我國的鍊鋼技術拉近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多生產價值高,利潤大的特種鋼,少生產那些價值低,可用度低的粗鋼。但是在如今的體制下,想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太難了!”李炳誠深有體會地道。

在華夏,擔任鋼鐵冶煉技術提高這一任務的,不是各大鋼鐵企業,而是國家所有的各個研究所,或者說是大學所屬的研究所,這些地方,早就已經形成了論資排輩的習慣,那些知識水平早已經老化的老人們,佔據了領導高層,目光短淺的他們,已經看不到世界未來的變化。只會從上級那裡討要資金,拿回來花天酒地地揮霍一空,卻根本拿不出來什麼像樣的結果。

而真正緊跟世界腳步的年輕一代,卻由於無權無錢,在申請項目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話語權,而申請下來項目後,又不能當家做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那些老朽地應當入土的傢伙們,將這些寶貴的資金全部都浪費掉。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目前很多研究所裡都出現了,年輕人紛紛停薪留職,下海自找前程去了。

而且在這些研究所裡,即便是有所成果,也很難在第一時間裡轉化成工廠裡的生產力,等到上面領導們想起來了的時候,這些成果,恐怕也早已經過時了。李炳誠所在的研究所裡,就有過這樣的一次,他們所裡在不鏽鋼上取得了突破,但是這一項成果在上報後,卻遲遲無人問津,直到現在,還躺在研究所的資料庫裡面。

“不鏽鋼?”方明遠詫異地打斷了李炳誠。這可是他事先沒有想到的,李炳誠所在的治金研究所,居然在不鏽鋼的煉治上有了突破,這可是個意外的驚喜啊。

不鏽鋼,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由於它不會腐蝕、點蝕、鏽蝕或磨損,所以在食品工業、製藥行業和外科手術器材業、建築行業、造船業、汽車製造業、[家電業中都有着相當大規模的應用。到了兩千年後,世界產量超過了二千萬噸。而且方明遠知道,隨着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對於不鏽鋼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比如說,方明遠就記得,有一種型號的不鏽鋼,因爲具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爲超高強度的材料在覈工業、航空和航天工業中應用。

而添加了某種元素的不鏽鋼,可以獲得一種腐蝕的特殊結構,日後會被用於核燃料回收裝置的製造。

而含碳稍高的高強度刃具鋼,則是最硬的不鏽鋼,最常見的應用例子就是刮鬍子刀片!

“李叔叔,你們研究出的這種不鏽鋼,有什麼特性,適用於什麼行業?”方明遠立即追問道。

“有什麼特性?嗯……簡而言之吧,就是對於鹽的腐蝕性有着很大的提高。當初我們設計這一型號的不鏽鋼時,是考慮到,在北方的寒冷地區,冬季爲了防止公路和橋樑的凍結,有時候要撒鹽,這樣就會加速對這些建築所用的鋼筋的腐蝕,必然會影響到它們的正常使用壽命。所以如果說在建造過程中,使用這一種不鏽鋼所造的鋼筋,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李炳誠回想了一下道。

“如今在國外,有沒有類似的技術?”方明遠心中更是興奮,這東西肯定有市場,像蘇聯、加拿大,甚至於美國,以及華夏的北方地區,對於它的需要量日後肯定低不了。

“有吧,我記得去年的時候,曾經看到過一篇國際上的論文,也是說的關於這一塊的,至於具體的實用性,那就不好說了。不過在國內,應當還沒有類似的研究成果。”李炳誠不確定地道。雖然說改革開放已經有了幾年,但是位於西北地區的他,對於國際上冶金技術的最新變化,他還是有些閉塞的。

“李叔叔,這一項技術你們有意轉讓嗎?”方明遠問道。

“轉讓?轉讓給誰?”李炳誠有些轉不過彎來道。他們研究所所出來的成果,都是由上級部門審覈,覺得有價值的,就和國有企業協商,然後直接交給需要的國有企業。雖然技術轉讓這個詞如今也不算什麼新鮮詞。但是涉及到了治金這一塊的技術,因爲民營資本進入鋼鐵業的口子還沒有開,加上要將這技術實用化,還需要大量的投資,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還能夠將它轉讓出去。

方明遠用大拇指一點自己道:“我啊!”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十億元的投資第五百四十四章 瓦良格要回國了第五十五章 外交無小事第一千九十五章 服軟第八百九十九章 壽宴(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沒有興趣籤個約?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外之得第七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六百七十章 已是山窮水盡第三十九章 早生的泡泡龍第三百七十一章 想吃獨食的宗家第四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強硬第六十章 我爲貸款而來第九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六百七十章 已是山窮水盡第一百四十六章 不可能成功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苦澀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成一致第七十二章 同一個來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野比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四十章 漫天要價的賠償第五百七十三章 換人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跌?不行!(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章 歷史的改變第二百一十章 湊和一下第五百零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制度第二十七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股份轉讓第四百五十三章 幫我一個忙第六百零四章 建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四百三十五章 沒有人敢作證第一百四十四章 採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當官有興趣嗎?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提議(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二章 新的明珠第五百五十章 拉攏第一百三十七章 搶購風起第十一章 誘人的林蓮第九章 紅紅火火的生意第一百六十章 跟我們走一趟吧第五百三十一章 方少得罪人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叫我趙雅第四百八十四章 熔爐效應第一百四十一章 難道是太子黨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揣摩第九百零三章 昔日的輝煌(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二章 合併與傑克船長第四百六十五章 沉穩的蔡氏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來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盛讚第一千八十一章 沒有選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改進方案第三十九章 那是一面旗幟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員到齊第七百五十三章 前所未有的輝煌(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趕回香港第二百八十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四十七章 合作的條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各有心思(求月票)第九百二十八章 敵意、善意(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聯手、承諾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敗之地第八十七章 不知所措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四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強硬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好福氣第八百四十七章 幹嗎要分你一杯羹?第五百七十九章 成績單第六百七十九章 賦予重任第五十二章 風聲和選擇第九十一章 紛紛表態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來賠罪第四百零五章 贊同還是反對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給面子第九十六章 成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六章 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趕至平水第三百零七章 難得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屬獅子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視察潼川第二百二十三章 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家夜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股份轉讓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百萬美元第八十六章 還需要問嗎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轟動第七章 又多了一個競爭者?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十億元的投資第五百四十四章 瓦良格要回國了第五十五章 外交無小事第一千九十五章 服軟第八百九十九章 壽宴(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沒有興趣籤個約?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外之得第七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六百七十章 已是山窮水盡第三十九章 早生的泡泡龍第三百七十一章 想吃獨食的宗家第四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強硬第六十章 我爲貸款而來第九十二章 一個承諾第六百七十章 已是山窮水盡第一百四十六章 不可能成功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苦澀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成一致第七十二章 同一個來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野比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四十章 漫天要價的賠償第五百七十三章 換人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跌?不行!(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章 歷史的改變第二百一十章 湊和一下第五百零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制度第二十七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股份轉讓第四百五十三章 幫我一個忙第六百零四章 建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四百三十五章 沒有人敢作證第一百四十四章 採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當官有興趣嗎?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提議(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二章 新的明珠第五百五十章 拉攏第一百三十七章 搶購風起第十一章 誘人的林蓮第九章 紅紅火火的生意第一百六十章 跟我們走一趟吧第五百三十一章 方少得罪人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叫我趙雅第四百八十四章 熔爐效應第一百四十一章 難道是太子黨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揣摩第九百零三章 昔日的輝煌(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二章 合併與傑克船長第四百六十五章 沉穩的蔡氏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來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盛讚第一千八十一章 沒有選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改進方案第三十九章 那是一面旗幟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員到齊第七百五十三章 前所未有的輝煌(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趕回香港第二百八十章 當頭一棒第七百四十七章 合作的條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各有心思(求月票)第九百二十八章 敵意、善意(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聯手、承諾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敗之地第八十七章 不知所措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四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強硬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好福氣第八百四十七章 幹嗎要分你一杯羹?第五百七十九章 成績單第六百七十九章 賦予重任第五十二章 風聲和選擇第九十一章 紛紛表態第五百三十四章 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轟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來賠罪第四百零五章 贊同還是反對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給面子第九十六章 成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六章 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趕至平水第三百零七章 難得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屬獅子的第五百六十五章 視察潼川第二百二十三章 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家夜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股份轉讓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百萬美元第八十六章 還需要問嗎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轟動第七章 又多了一個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