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領悟

屋中安靜了片刻之後,李瑕問道:“敢問我父親出了何事?”

吳文英反問道:“你不知?

李瑕搖了搖頭。

吳文英嘆息道:“我等謀事,累你這孩子無辜受牽連,屢遭艱厄啊。老夫知你有不解,但從何說起呢……”

他拍了拍膝蓋,說起前因後果。

“老夫一生未第,遊幕爲生,爲唱和詩詞之清客,甚少接觸公務,因此便是政見不合者,也先後聘請老夫。早在李家與榮王成爲姻親前,老夫曾在李家爲幕,故稱是守垣之師。當年老夫還未成名,此事鮮有人知。

數十年來,輾轉諸公府第,老夫唯一參與之國事,乃忠王立爲皇子時……當時老夫已在榮王府爲清客,吳相公秘會老夫,說是忠王孱弱無能,若繼位,社稷必亡。請老夫幫忙……”

李瑕道:“晚輩不是太明白。”

吳文英稍作解釋,又道:“吳相公之立場,並非秘密。你是何看法?且休提李家與榮王恩怨,只說心智殘缺之人爲天子,可乎?”

李瑕沒有絲毫猶豫,應道:“不行。”

“爲何?”

“普通人爲天子尚且不足,何況是傻子。”

“若滿朝皆擁立這傻子呢?”

“亡國、亡天下。”

吳文英直直凝視着李瑕的眼,有些驚異。

眼前的少年,比他父親還要堅定。

李墉從未如此堅決地說過“忠王即位,天下必亡”,是被逼到絕境才下定決心。

吳文英沉默了片刻,又問道:“若你參與此事,如何做?”

李瑕沉默了一會,斟酌着用詞,道:“我不接受一個傻子在我頭上當皇帝。”

“好吧。”吳文英緩緩道:“但這個傻子,是你同父異母的兄弟。”

“……”

良久。

燭火“啪”的一聲。

吳文英與李瑕說了許多話,沉默着對坐着。

“假的。”李瑕道。

“因你不信你父會做出此事?其實,與婢子交歡,實屬平常。”

“不。”李瑕道:“只能是假的,一切才說的通。”

吳文英道:“有這種可能。”

“算是有吧,但可能性極低。”

“是啊,有這種可能……”

吳文英又重複了一句,他看出李瑕很虛弱,表情有些慚愧起來。

“事情擺在面前,大宋社稷將交在一個傻子手裡。面對吳相公之請,老夫也不知所爲是對是錯。

只能說,老夫活到這把年紀,半截身子已入土,且無妻、無兒,必是活不到忠王繼位,管他是傻是不傻?參與此事,無一絲私念。旁的,也沒甚好解釋。

只可惜了你,此番若能活下去,往後隱姓埋名吧。這段日子你受此事牽連,過得艱難險厄,太辛苦你了。”

李瑕聽了這最後一句話,默然良久。

也實在不知還能說什麼。

怪誰?

吳文英並未害過他,還救了他一條命;李墉做這些出於無奈、是爲自保;吳潛是公義也好、私心也罷,並未逼迫過李墉。

甚至,站在榮王、忠王的角度而言,平白遭人污衊,難道不做反擊、引頸就戮不成?

世間規矩、千年禮法,權力的構成盤根錯節,場中的每個人只能被推着,勾心鬥角。

這場紛爭,既顯得毫無意義,又似乎干係極爲重大。

而他李瑕是李家之子,哪怕是重生的,也是李家之子。

一出場的身份,就註定他必然陷入這場爭紛。

經歷艱險、嘔心瀝血謀劃的一切,就因這身份,毀於一旦。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不經意間,這句詞脫口而出。

李瑕終於能真正體會到詞中之意,體會到辛棄疾因身份而蹉跎一生的無奈與不甘。

本來,他爲自己謀劃了一條路。

他了解自己的性格,好享受,又傲氣,生來就不會讓任何人在頭上當皇帝。

怎麼做?

當流寇、起義造反?

這種想當然的想法,李瑕認爲根本沒有考慮的必要。

他再不懂歷史也知道,如今南宋的問題再多,至少土地矛盾還沒有成爲主要矛盾,遠遠沒到能讓農民起義形成規模的程度。

這大宋王朝的整套制度或許打不了外戰,制定出來就是爲了把任何武力反叛從一開始就掐滅。

尤其現在是外敵矛盾最爲尖銳之時,更註定了泥腳子造反在這個時期的宋境不可能成功。

如果連眼前敵人還守規則的情況都應付不了,自認爲當了流寇起事、面對整個朝廷不講規則的撲殺還能成功,那就太過天真了。

他很想當那個縣尉,走進這個規則體系,在它的掩護下成長、汲取整個宋朝的營養……

但今天,這個謀劃似乎被完全打碎了。

罪名被坐實,與榮王結深仇,兩個宰執都庇護不了……在這宋境的路似乎已全走死了。

李瑕從懷中掏出一張彩箋,默默看着。

“題得相思字數行,起來桐葉滿紗窗……”

一瞬間,李瑕有些恍惚。

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可心底裡卻依舊有一份驕傲……

~~

是夜。

“是否對燈芯巷那些人動手?”

“不,派人包圍、盯緊了,李瑕若真逃了,極可能回去找他們。”

全永堅拱手應下,吩咐下去。

楊棟又道:“該派人去告知丁大全,李瑕暴起殺人,故而被搜捕,此事與他無關,別再插手”

葉夢鼎道:“不錯,丁大全只在乎相位,不會再管此事。”

“至於賈似道,我去走一遭,以免他庇保李瑕。”楊棟道:“也該敲打他一番,讓他知曉,混水摸魚並非那般簡單。”

“右相府呢?”

“以右相爲人,不會包庇兇犯,派幾人去盯着即可。”

“怪了,重傷之下,能逃到何處?”

葉夢鼎道:“必是吳潛一系暗中營救,且極可能是榮王幕僚。”

“查吧,再仔細搜一遍……”

端坐上首的趙與芮始終很沉穩,忽道:“或許李瑕這一逃,還能引出李墉?畢竟,李墉纔是關鍵。”

“榮王所言極是,唯李墉纔是此事最大威脅。”

“那既然李瑕已當衆殺人,可將罪名坐死,使其父子在大宋無立椎之地……”

下一刻,門外忽有人上前稟報道:“榮王,古心江公求見。”

“江公來了?”

“榮王。”全永堅道:“下午便見到江公馬車在附近,是否有可能是他救走了李瑕?”

四人還未來得及商議,門外又有通稟聲響起。

“榮王,太府李少卿來了。”

“李伯玉?此人爲吳潛死黨,請榮王務必防備……”

話音未落,竟再次有人跑來通稟。

“報,在附近擒下一形跡鬼祟之人,經詢,系謝公之門生,名徐鶴行。”

書房中四個相互對視,只覺得,這平素清靜的榮王府,開始過於熱鬧了……

~~

燭光如豆。

李瑕把手中的彩箋收入懷中,眼神重新變得堅定。

今天至少活下來了。

且破除了眼前的迷霧,打散了那些未知。

“能一次好運也夠了,一次殺我不死,就不會有下一次。”

他心中自語着,難得地笑了笑,比往昔多了幾份深邃,竟有些許賈似道笑時的意味。因他忽然有些領悟到賈似道是怎麼在玩了……

李瑕想了想,忽問道:“朝中絕不會只有吳潛一個人不願讓傻子當皇帝,對嗎?”

“自是不會,但吳相公已去相,諸公皆在隱忍。”

“官家是何心思呢?”李瑕沉吟道。

吳文英撫須喃喃道:“老夫不過是個文人,如何猜得到。”

李瑕彷彿是自問自答,喃喃道:“官家看似支持侄子,但畢竟不是親生兒子,還是個傻侄子。”

“是啊,官家這些年無心國事、沉迷酒色,未必沒有這般原由……”

李瑕又沉思良久,忽站起身來,仔細整理了身上的紮帶。

吳文英道:“你要走?”

“是。”

“你的傷未好,且耐心等待,老夫送你遠走他鄉。”

“夢窗公今日救命之恩,晚輩會銘記於心。”

“你要去哪?”

“吳潛不在,我去找這臨安城內最不願那傻子成爲太子之人……”

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296章 規劃第456章 思路第717章 治屬下第1151章 救駕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1120章 他打他的第295章 大理之行第974章 空中樓閣第491章 輕鬆第1088章 局部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255章 生意人第516章 人物(爲盟主“sjkxjkk”加更)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922章 盟兵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284章 危與機第1241章 好轉第960章 兄妹第1185章 棄子第103章 歸籠第1136章 帶偏第837章 惡人先告狀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445章 俘虜第719章 全才第750章 克敵營第842章 秦王第196章 寨兵第1273章 牆頭草第612章 志向第57章 任務第163章 後衙第156章 長江龍首第175章 賬簿第1140章 象棋第788章 辭舊迎新第387章 題遺山詩第1006章 內戰第454章 峽谷第850章 廉訪司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354章 知縣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360章 火候第253章 興昌五年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428章 人事第1200章 矛盾第9章 妙算盤第1061章 河湟第451章 入援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218章 衆叛第1162章 追擊第978章 西藩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428章 人事第845章 天子聖明人心在宋第1263章 汴京第108章 左相第376章 故人來第537章 流民第110章 太學生第791章 揪狼第938章 附庸第1042章 兩強相爭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341章 主動權第465章 莫測第839章 後盾第634章 運氣第381章 重逢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135章 故人第341章 主動權第922章 盟兵第500章 啞謎第333章 雲頂城第397章 回家第613章 策略第618章 分裂第941章 籌辦第288章 淹水第614章 內修外攘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1104章 反追番外篇·女相(爲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第1261章 軟耳根第301章 繞道第582章 仙丹(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6/21)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236章 斬將第446章 失言第112章 爭執第985章 穩妥第416章 伏擊第4章 同夥
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296章 規劃第456章 思路第717章 治屬下第1151章 救駕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1120章 他打他的第295章 大理之行第974章 空中樓閣第491章 輕鬆第1088章 局部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255章 生意人第516章 人物(爲盟主“sjkxjkk”加更)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922章 盟兵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284章 危與機第1241章 好轉第960章 兄妹第1185章 棄子第103章 歸籠第1136章 帶偏第837章 惡人先告狀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445章 俘虜第719章 全才第750章 克敵營第842章 秦王第196章 寨兵第1273章 牆頭草第612章 志向第57章 任務第163章 後衙第156章 長江龍首第175章 賬簿第1140章 象棋第788章 辭舊迎新第387章 題遺山詩第1006章 內戰第454章 峽谷第850章 廉訪司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354章 知縣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360章 火候第253章 興昌五年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428章 人事第1200章 矛盾第9章 妙算盤第1061章 河湟第451章 入援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218章 衆叛第1162章 追擊第978章 西藩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428章 人事第845章 天子聖明人心在宋第1263章 汴京第108章 左相第376章 故人來第537章 流民第110章 太學生第791章 揪狼第938章 附庸第1042章 兩強相爭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341章 主動權第465章 莫測第839章 後盾第634章 運氣第381章 重逢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135章 故人第341章 主動權第922章 盟兵第500章 啞謎第333章 雲頂城第397章 回家第613章 策略第618章 分裂第941章 籌辦第288章 淹水第614章 內修外攘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1104章 反追番外篇·女相(爲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第1261章 軟耳根第301章 繞道第582章 仙丹(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6/21)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236章 斬將第446章 失言第112章 爭執第985章 穩妥第416章 伏擊第4章 同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