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威寧城

李瑕道:“五尺道沿途,全是山高谷深的懸崖峭壁,我們要在昭通、威寧建城,不就是看中這是唯二的地勢平緩之處、可以屯田養兵嗎?”

“話是這般說,但如何守衛?”

“威寧四周山溝密佈,地形險峻,又有可渡關扼住驛道,勉強可以守衛了。”

高長壽顯然不太安心,道:“萬一蒙軍翻山過來,便可長驅直抵威寧城下了。”

李瑕沉吟了一會,道:“這是難以兩全之事。昭通、威寧既有五尺道聯通西南,又是高山深谷之中的平緩地勢,還是大宋、蒙古的邊陲之地。這是它們的好處。

當然,此地遠比天府之國貧瘠,五尺道也太窄太長,不利通利。遠不如合州釣魚城,險峻高山之上一馬平種,既能屯田又佔地勢,且還佔據水要道。

但這已經是我們在天下之間唯一能落子的地方了。若能站穩腳跟,往後可期待北據川蜀、南通大理。這也是我一定要謀求宋朝官位的原因,或能稍彌補它的地勢缺陷吧。”

高長壽點點頭,明白李瑕的無奈。

既要兼顧地利、又要屯田練兵,世上更好的地方有很多,但以他們眼下的實力佔不到。

“我瞭解,只擔心建城於此,拒敵的難處很大。”

“是,好在阿術也僅有數千蒙古兵了,他在西南也不僅我們一個敵人,還有交趾、自杞、羅氏鬼國,蒙古在大理的兵力消耗得也很厲害,只要我們前期能守住,他未必會與我們死磕。”

李瑕說到這裡,揉了揉額頭,又道:“還記得楊西庵先生給我們的情報吧?”

“自是記得。”

“去歲,蒙軍入蜀,已牽制了川蜀的兵力,逼的宋朝必須在川南建立防禦,消耗了川蜀之人力物力。短期而言,蒙古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

李瑕換了一張更大的宋朝疆域圖攤開,指了指廣西一帶,繼續侃侃而談。

“接下來,大理蒙軍的主攻方向必然不是川蜀,而是從羅氏鬼國、自杞國,從廣西主攻荊湖防線,如此,才能給宋朝帶來更大的防禦壓力。”

高長壽隨着李瑕的指尖看去,喃喃道:“所以,阿術纔會先去降伏交趾?”

“不錯,這是蒙哥定下的斡腹之謀,阿術必須這麼做,他其實並無太多精力繼續伐蜀。”

“但我們也要守住他一部分的攻勢?”

“嗯。”

高長壽也揉了揉頭,道:“也沒別的辦法了,依你所言,我們就在威寧築城吧,你管這片海子叫‘草海’?”

“應該是這個名字吧,這裡可以用來屯田?”

“大手筆,築城、屯田、修水利……哪來的錢糧與人力?”

“我明日去與烏撒部談一談。我會承諾他們,回了慶符縣之後會送來大量的錢糧。”

“阿勒、勒餘父子能答應嗎?”

“說句難聽的,他們或許會覺得……”

李瑕話到這裡,停下話頭,沉吟了一會。

“覺得我們守着可渡關,築城、屯田,往後有了城池良田,他們能佔下來?”高長壽道,“想讓我們爲他們做嫁衣。”

“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如何保證不會被鳩佔鵲巢?”

李瑕道:“那就看到時我能從川蜀帶來多少兵力了。”

“好吧,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是這個意思。”

……

李瑕這個小小的勢力之中,高長壽是最文武雙全且能獨擋一面之人,他家學淵博、意志堅定。

這些年,他或許因爲太年輕有過許多挫折,但有了李瑕謀劃的長遠方略,找準了路子之後,他已有了成爲一方豪雄的潛力。

這個夜裡,他們在燭火下商談了許久,終於定下了威寧城的雛形。

不同於慶符縣是宋朝治下之地,受宋廷監管,威寧城從建立之初,就將是一個新生勢力的據點……

~~

次日。李瑕與高長壽再次到了耐思山脈見了阿勒父子,說了自己的意圖。

垂垂老矣的阿勒聽了很久,又與他們一直談到入夜,終於答應下來。

李瑕等人走後,勒餘不由問道:“父親就這樣容忍這些宋人、大理人在我們的地盤上建城?”

阿勒顯得很疲倦,閉着眼,緩緩道:“不讓他們建城?你打算被蒙古人打降以後,再建‘軍民總管府’嗎?到時,錢糧也是我們出,人力也是我們出,還要每年給蒙人納貢。你可想清楚了?”

這麼長一句話,勒餘聽了都要睡着了。

他想了想,道:“但漢人有句話,叫‘一座山裡沒有兩隻老虎’,怎能讓他們釘在我們的地盤上,我以爲他們擊退蒙人就走。”

阿勒老臉上似乎浮起一絲笑意,喃喃道:“那位冥王……不簡單。”

“宋人嘛,都想當大官。”勒餘道:“其實兒子也懂。讓他們屯田,再守着可渡關,田歸我們的部民種,糧食也歸我們,這沒什麼不好,但爲什麼要爲他們建城?”

“你會築城嗎?”

“不會。”

“會修水渠嗎?”

“不會。”

阿勒道:“那你讓部民幫他築城換錢糧,他再幫我們修渠開田,城歸他、田歸你,你虧嗎?”

“虧當然是不虧。”

“種了糧食,他再拿更多的好物件來換糧食,養兵擋着蒙古人,你虧嗎?”

“話是這麼說,但他佔到我們的地盤來了。”

阿勒道:“你說的,‘宋人嘛,都想當大官’,他立了功勞,早晚是要調走的。到時候,城和田歸誰?”

“嘿嘿。”勒餘笑了笑,接着卻還是有些不解,又問道:“父親爲何要敬重他們?和他們說話也太客氣了。”

阿勒道:“很久以前,這裡是夜郎國以西的莫國,後來被滅了。漢人有個詞叫‘夜郎自大’,說的是我們山裡人看不到外面有多大。兒子,你記住,烏撒部臣服於大宋、大理,甚至也可以臣服於蒙古。唯獨不能夜郎自大,給部民招禍。”

“我不明白。”

“別以爲我們這數萬人盤據在深山裡就能稱王,蒙古、大宋、大理,那纔是大國。我們與這些大國一比,就是雞蛋與石頭。”

“大理不都滅了嗎?”

阿勒道:“連一個舍利僧都能召集十萬人舉事,高氏更能做到,這就是名義。你要敬重高氏的名義,也要敬重宋官的名義。”

“兒子還是不明白。”

“名義就是,你得敬重他,表面上奉他爲主。但烏撒部的地盤還是你說的算。”

勒餘又笑了笑,道:“兒子明白了,用宋官和高氏的名義建了城,再收服他們像‘四大白彝’一樣,或者乾脆殺了他們。”

阿勒似乎嘆息了一聲,道:“殺人是最笨的辦法。時長日久了,宋官會被調走,蒙古人也也會來討要高氏,不需要你殺人,明白嗎?”

“兒子明白了。”

“你若是明白了,就得學會敬重他們。”

“好。”勒餘道:“那兒子就讓部民去給他們建城了?”

“做吧……”

威寧地處烏蒙高原的中心,自南北朝起便爲土著豪族所據,五代之後爲烏撒部領地。

原本的歷史上,清初吳三桂平滅烏撒部,取“取威鎮安寧”之意,改烏撒土司府爲威寧州,纔有“威寧”之名。

此地密林、山溝、洞穴衆多,到處都是難以通行的陡崖絕壁。

交通不便,族羣複雜,加之又是處於川、滇、黔三省交界之地。因此即使是到了後世,威寧也曾有段時間以悍匪而聞名。

除了悍匪,提到威寧,不得不提的便是“草海”。

草海在上古時期便已形成,之後湖水外泄、淤積,便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海子。

至明代,鑿中、北邊、南邊三河以灌溉海田數千畝,廣袤數十里,可耕可牧,衛兵屯田其中。

而眼下這個大宋興昌五年,李瑕便在要在這個蠻荒之地建威寧城,屯田於草海之畔。

他做這個決定並非是因爲了解威寧的這些變遷,他知道的也只有“威寧”“草海”這兩個名字,但他還是找到了五尺道上這個適合建城屯田之地……

第931章 消耗品第531章 謁見第341章 主動權第400章 推論第665章 學我第459章 壁虎第13章 賞識第67章 過河卒第1096章 大龍第681章 蜀人第742章 抗壓第1168章 嚴霜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116章 副相(爲盟主“定庸”加更)第796章 同姓第342章 缺糧第1225章 換俘第974章 空中樓閣第578章 父子幾點說明第1169章 外甥女第643章 斡腹(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182章 五尺道第960章 兄妹第138章 文會(爲盟主“提莫隊長正在待命”加更)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921章 繳獲第320章 真相第472章 時機第363章 史家第1035章 真相第113章 失望第1122章 雪戰第691章 反賊第927章 天時第622章 展示第1041章 戰利品第1017章 挑唆第776章 兀魯思第1153章 屋外打狗第655章 古城第1274章 入冬第242章 思路第814章 庸人自擾第493章 死穴第1039章 主戰派第1274章 入冬第648章 陣型第87章 殘句第811章 黃鼠狼行動第1229章 迎接第1071章 瞬息萬變第985章 穩妥第657章 鄉間第559章 閻李丁當第1090章 西夏故事番外篇·西藩(爲盟主“拉撒路”加更)第209章 騎術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215章 消耗第677章 馬車第70章 江洋大盜第302章 升遷第1068章 各行其是第25章 高明月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920章 敬畏第722章 惡臭虛僞第459章 壁虎第782章 歸家子第559章 閻李丁當第174章 營盤第1198章 忠奴第1332章 一樁難辦的小事第856章 改換門庭第1253章 督促第254章 挑釁第600章 山陵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2/22)第205章 孩子第909章 盟友第479章 孤注一擲第998章 水師名將第863章 轉機第485章 縮影第1316章 召見第804章 敵人的敵人第163章 後衙第24章 高長壽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528章 生於憂患第675章 聲望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1094章 不一樣了第1231章 進步第245章 活捉第1116章 凋零的傳統第395章 墓誌第462章 釣魚城
第931章 消耗品第531章 謁見第341章 主動權第400章 推論第665章 學我第459章 壁虎第13章 賞識第67章 過河卒第1096章 大龍第681章 蜀人第742章 抗壓第1168章 嚴霜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116章 副相(爲盟主“定庸”加更)第796章 同姓第342章 缺糧第1225章 換俘第974章 空中樓閣第578章 父子幾點說明第1169章 外甥女第643章 斡腹(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182章 五尺道第960章 兄妹第138章 文會(爲盟主“提莫隊長正在待命”加更)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921章 繳獲第320章 真相第472章 時機第363章 史家第1035章 真相第113章 失望第1122章 雪戰第691章 反賊第927章 天時第622章 展示第1041章 戰利品第1017章 挑唆第776章 兀魯思第1153章 屋外打狗第655章 古城第1274章 入冬第242章 思路第814章 庸人自擾第493章 死穴第1039章 主戰派第1274章 入冬第648章 陣型第87章 殘句第811章 黃鼠狼行動第1229章 迎接第1071章 瞬息萬變第985章 穩妥第657章 鄉間第559章 閻李丁當第1090章 西夏故事番外篇·西藩(爲盟主“拉撒路”加更)第209章 騎術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215章 消耗第677章 馬車第70章 江洋大盜第302章 升遷第1068章 各行其是第25章 高明月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920章 敬畏第722章 惡臭虛僞第459章 壁虎第782章 歸家子第559章 閻李丁當第174章 營盤第1198章 忠奴第1332章 一樁難辦的小事第856章 改換門庭第1253章 督促第254章 挑釁第600章 山陵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2/22)第205章 孩子第909章 盟友第479章 孤注一擲第998章 水師名將第863章 轉機第485章 縮影第1316章 召見第804章 敵人的敵人第163章 後衙第24章 高長壽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528章 生於憂患第675章 聲望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1094章 不一樣了第1231章 進步第245章 活捉第1116章 凋零的傳統第395章 墓誌第462章 釣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