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康恩熙

“這位是?”陳慶宣現在纔看到站在門口的辛宇,笑着問道。

“我是辛宇,靜怡的同學,我爸是辛少東。”辛宇急忙說道,剛纔他還打算在王志面前顯擺來的,結果倒是弄了自己個大紅臉。

“原來是辛會長的公子啊,既然是靜怡的同學那就一起吧。”陳慶雪笑了笑,帶着王志幾人一起上了包廂。

“這是月上閣?”看到陳慶宣領着幾人進的包間,辛宇和他身後的兩個朋友都有些呆呆的感覺,這月上閣可是水中月最好的包間了,就算是他父親來了也沒有這種面子吧。

“老陳啊,弄上幾個家常菜就行了,這幾個丫頭都還沒吃飯。”進了包間,王志隨意的坐下,對陳慶宣說道。

“已經吩咐下去了,您就不用操心,來到我這兒怎麼也不能讓靜怡和她的同學餓肚子不是。”陳慶宣笑呵呵的說道。

“好了,大家隨意坐,不要拘束,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王志笑了笑,看了一眼吃驚不已的張靚穎和辛宇幾人,笑着招呼道,今天他算是東家,自然不能怠慢了。

“對,大家隨意坐吧。”陳慶宣也招呼道。

幾人都笑呵呵的坐下,陳慶宣讓人奉上茶水點心,都是些年輕人,倒也沒有沉悶的感覺,不一會兒大家就打成了一片。

“呀!王志哥哥,你就是那個江淮的名醫啊,我還在電視上見過呢,都沒認出來。”錢多多知道王志的身份後,誇張的叫道。

“王志哥哥,叫得比靜怡還親啊。”張靚穎打趣道。

“小妮子,你還是不是一樣。”錢多多也笑罵道。

“王醫生?您認識我父親?”此時辛宇也知道了王志的身份,有些好奇的問道,他倒是沒聽他父親說起過王志。

“今天中午才見過。”王志笑了笑道。

“哦。”辛宇點了點頭,不以爲意·王志的名聲現在在江南很響亮,特別是在醫療界,算是家喻戶曉,今天中午見過他父親也不奇怪,只是辛宇很好奇,這個王志也只是一個醫生,怎麼那麼大面子·他父親也是名醫啊,陳慶宣也不會親自相迎。

幾人聊不多時,飯菜已經上來了,王志之前才和林奇偉吃過飯,倒是不怎麼餓,依舊坐在邊上喝茶·讓王靜怡一羣人自顧的吃着。

“對了王醫生·我前幾天聽我父親說韓國的康恩熙過一陣會去東海,而且據說來者不善。”正在吃飯着,突然辛宇對王志說了這麼一句。

“康恩熙!”王志眉頭一皺,反問道。

這個康恩熙他倒是聽說過,也是一位國際名醫·在韓國的名聲和謝國強在華夏的名聲一樣一般無二,也是個中醫大夫,當然,韓國稱爲韓醫。

說起韓醫,不過是中醫的一個分支,不過這些年韓國人和日本人等華夏周邊國家日益擺脫華夏文化的影響·愣是搞出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就說前一段時間鬧得紛紛揚揚的韓國神情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事情,就讓國人好一陣感慨,和嘲諷。

衆所周知,當年華夏的文化影響力遍及周邊,對韓、日等國曾有過廣泛而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爲中心,輻射四鄰的“漢字文化圈”。

在某種意義上·華夏的傳統文化已經混融在這些國家的日常禮儀和歷史傳承之中。可是隨着當年華夏的沒落,這些周邊國家卻日益想要擺脫華夏的影響力。

當年韓國將首度“漢城”改爲“首爾”就是其中的典型,這韓醫也是如此,如今中醫沒落,不少韓醫大夫更認爲韓醫是傳統醫學的正宗·欲要和中醫一較高下,委實可笑。

可以說·秦磚漢瓦建構着東亞文明的基石,唐風宋雨也浸潤到了東亞國家的古老典籍裡。中醫的精髓在於鍼灸術,就所謂“韓醫“而言,其鍼灸術是根據《東醫寶鑑》而確定,而該書是1611年由韓國御醫許浚根據中國曆代醫書編纂而成。由此看見,“韓醫”只是中醫的支派、分支,然而就是這樣的分支這些年卻想要取代中醫的正統地位。

其實不得不說,韓國人要比華夏人更加憧憬自己的國家一點。

這些年,華夏雖然不少人都呼籲愛國,呼籲華夏崛起,其實大都是呼聲高,行動少,什麼愛國,什麼爲國,在真正的利益面前一切都是空談和浮雲。

當年魯迅先生有一句話不可謂不經典:“華夏人喜歡當奴隸,當上了還欣喜萬分。”

當然這話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確實意義深遠,是諷刺當時的投降派,賣國求榮之輩,隨着華夏民族的獨立,很多人已經忘了先驅們的熱血豪言。

當年華夏的四大發明名揚海外,中醫更是活人無數,絲綢讓衆多西方人望洋興嘆,萬斤購買。

可是到了如今,看看偌大的華夏大地,人們買車,買化妝品,買生活用品,無一不選購洋品牌,出口的東西好,已經成了人盡皆知的名言名語。

當然,這和華夏建國晚,民族產業正在興起,還不景氣有着莫大關係,但是難道和民衆的不分好賴,人云亦云沒有關係嗎?

全球六十億人口,華夏人就佔了十三億之巨,是多麼大的一個比例,華夏的市場是多麼讓人垂涎,然而充斥國內市場的是什麼。

反觀韓國,一個小小的三星電子就是韓國人民的一生,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電子電器,韓國人首選三星。

韓醫更是被韓國人推崇備至,這一切才造成了韓國端午的申遺成功,才造成了如今韓醫想要反客爲主。

韓醫只是中醫的一個分支,甚至還是邊緣化的分支,可是如今卻要和中醫爭長短,到時候,“韓醫”一旦制定出國際公認的“傳統醫學”的全球標準,這對中醫的挑戰是空前的,也是中醫不得不面對的巨大尷尬。試問到時候中醫如何自處,到時候華夏民衆還有何面目說韓醫·一個小小的中醫分支,不足道哉。

與韓國悉心保存傳統醫學的態度不同,我國自上個世紀初就開始質疑、否定中醫。甚至我國的學者有人公然寫下《廢醫論》,第一次公然叫暄廢除中醫,甚至當時很多有名的學士也公然質疑中醫。

在全球化的氛圍裡,民族國家無一不在保存傳統文化,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在竭力留住傳統的根脈·名人故居、傳統藝術、手稿畫作都得到精心的保護和研究。現在,我們的中醫不僅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飽受質疑、批判,面對韓國製定傳統醫學的標準,我們實在要反躬自問:我們的傳統文化到底還剩下什麼?

華夏人最自豪的現在是什麼,莫過於漫長的歷史·當初和華夏齊名的羅馬·巴比倫等古蹟文化,也只有華夏文化源遠流長,蔓延至今,可是我們的態度爲何?

美國,建國三百年·尚且在倡導傳統文化,而華夏傳承五千多年,如今卻在一步步的否認和質疑傳統文化,傳統產業,這是爲何?

王志有幸重生那個年代,在那個年代生活了近千年·不可否認,那個時代的制度是愚昧的,是落後的,但是文化和傳承呢,卻是在隨着時代進步。

中醫從皇帝開始,神農嘗百草,一步步成爲華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爲了華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居功至偉,到了現在卻受到了質疑和打壓,如果中醫有靈,情何以堪。

曾經有學者言道:“21世紀是華夏文化的世紀。”但是從國人對待中醫的態度上,誰能看出這一點。

自尊者方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文化也是如此。現在華夏人自己對自己的文化都沒有底氣,又怎能希望別人來學習、研究甚至吸納呢?

很多人不喜歡韓國人的狹隘的民族主義氣質·但他們對傳統文化如“漢字”“中醫”“儒學”的熱衷卻令我們汗顏。

這個康恩熙是如今韓國韓醫的代表人物之一,早些年就堅決否認韓醫源自中醫之說,王志知之甚深,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康恩熙去東海意欲何爲。

“他是以什麼名義前去?”王志問道。

“自然是醫學交流,據說前一陣子周易乾老先生去了一次韓國,不知道怎麼的招惹了康恩熙,想必這次他是爲周老前去的吧。”辛劍猜測道。

“周易乾?”王志皺了皺眉,這周易乾可是和謝國強幾人齊名的華夏杏林聖手,也是東海人,這次這個康恩熙前去東海,奔着周易乾而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到時候有時間去東海一趟,見識見識這個康恩熙。”王志心中暗暗下了注意,他如今唯一的目標就是讓中醫弘揚海外,如今這個康恩熙竟然公然叫暄,他自然看不過眼了。

話說王志迴歸都市,所作所爲最然在外人眼中無非是爭權奪利,或者結交權貴,其實王志自己知道,如今中醫輿論日益沒落,想要重新崛起不是單靠強悍的醫術可以辦成的,在某些時候助力也必不可少,畢竟政策影響大局,個人力量在強大也不能刻國家的政策抗衡,他日他的論文問世,也少不了各方面的支持。

就拿中醫學院來說,要是他在沒有絕對的能力,現在早已經淪爲他晉升的資本,至於說交出真正的中醫大夫完全只是一句空談。

PS:爲了寫好這本書,笑笑這些日子查看了不少中醫書籍和關於中醫的現狀和輿論,偶爾看到韓醫,感慨頗多,因此纔在這一章多做感慨,希望大家和笑笑一樣,也能有所收穫,感激不盡,“自尊者方能贏得他人尊敬”這句話笑笑送給自己,也送給大家,一起共勉之。

第29章 消息第59章 黴頭第242章 墓穴第30章 熱鬧的中醫學院第56章 過江龍(十八)第91章 江淮出事第193章 三堂會審?第83章 謝老一百二十八章 再遇馮小藝第177章 何其相似第281章 喬斯求見第99章 運回第100章 又出事了第35章 逼上前臺第204章 頭疼的凱利第24章 道境第228章 當衆醫治第280章 紅十字會的請柬第5章 該娶個老婆了?第82章 五運六氣斷生死第89章 通陰陽第62章 林老有請第167章 上訪風波(下)第252章 隱忍三十年第99章 運回第91章 難題第83章 杜楠出走第4章 和徐小冉同居生活的開始第1章 林雪研的決定第69章 過火了第7章 山、醫、命、相、卜第142章 僱傭軍第78章 地下拳賽之隱藏的左拳第86章 昂貴的噴嚏?一百五十七章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下第76章 瘟疫(一)第246章 司令員的怪病第37章 中醫學院的改革(下)第12章 原來是你啊第42章 繼續囂張第60章 討債第289章 手段第62章 蹊蹺一百二十二章 寒易水和小偷第297章 慈善會議(三)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會之殊途同歸第21章 打賭第80章 瘟疫(五)第87章 鬱悶的喬斯第56章 水雨萌一百零二製藥廠第126章 祭祖內幕第52章 原來這是個坑第10章 重症患者第184章 下作?第63章 起死回生第49章 沒見過不代表沒有第73章 簡單的發燒第120章 一號夫人住院第283章 學生集體中毒第95章 冤家路窄第195章 生死陰陽判(二)第30章 妹妹病危第206章 名醫VS名醫第八十五章第28章 治病授徒第237章 夜半哭聲一百四十七章 王醫生的惱火上第54章 特辦處第103章 姑姑歸來第93章 杜若軍的條件第24章 道境一百一十一章 選舉副會長第9章 撞車了啦第91章 章雲祥的事情第184章 下作?第242章 墓穴第95章 寶藏之說第105章 花誠的心思第15章 果然是惹不起啊第11章 小偷的報復第62章 蹊蹺第8章 拜師第85章 血色陽光第193章 三堂會審?第276章 診脈第76章 推倒?難道是推倒?第16章 天上人間第10章 重症患者第82章 徐小冉生病第12章 收保護費的第19章 王志的麻煩事一百二十三章 相擁而眠一百零八章 不要走了第199章 陰陽生死判(六)第270章 藥廠小風波第176章 韓楓低頭?第274章 羣醫義診第20章 哪一隻手第250章 前往西苗
第29章 消息第59章 黴頭第242章 墓穴第30章 熱鬧的中醫學院第56章 過江龍(十八)第91章 江淮出事第193章 三堂會審?第83章 謝老一百二十八章 再遇馮小藝第177章 何其相似第281章 喬斯求見第99章 運回第100章 又出事了第35章 逼上前臺第204章 頭疼的凱利第24章 道境第228章 當衆醫治第280章 紅十字會的請柬第5章 該娶個老婆了?第82章 五運六氣斷生死第89章 通陰陽第62章 林老有請第167章 上訪風波(下)第252章 隱忍三十年第99章 運回第91章 難題第83章 杜楠出走第4章 和徐小冉同居生活的開始第1章 林雪研的決定第69章 過火了第7章 山、醫、命、相、卜第142章 僱傭軍第78章 地下拳賽之隱藏的左拳第86章 昂貴的噴嚏?一百五十七章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下第76章 瘟疫(一)第246章 司令員的怪病第37章 中醫學院的改革(下)第12章 原來是你啊第42章 繼續囂張第60章 討債第289章 手段第62章 蹊蹺一百二十二章 寒易水和小偷第297章 慈善會議(三)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會之殊途同歸第21章 打賭第80章 瘟疫(五)第87章 鬱悶的喬斯第56章 水雨萌一百零二製藥廠第126章 祭祖內幕第52章 原來這是個坑第10章 重症患者第184章 下作?第63章 起死回生第49章 沒見過不代表沒有第73章 簡單的發燒第120章 一號夫人住院第283章 學生集體中毒第95章 冤家路窄第195章 生死陰陽判(二)第30章 妹妹病危第206章 名醫VS名醫第八十五章第28章 治病授徒第237章 夜半哭聲一百四十七章 王醫生的惱火上第54章 特辦處第103章 姑姑歸來第93章 杜若軍的條件第24章 道境一百一十一章 選舉副會長第9章 撞車了啦第91章 章雲祥的事情第184章 下作?第242章 墓穴第95章 寶藏之說第105章 花誠的心思第15章 果然是惹不起啊第11章 小偷的報復第62章 蹊蹺第8章 拜師第85章 血色陽光第193章 三堂會審?第276章 診脈第76章 推倒?難道是推倒?第16章 天上人間第10章 重症患者第82章 徐小冉生病第12章 收保護費的第19章 王志的麻煩事一百二十三章 相擁而眠一百零八章 不要走了第199章 陰陽生死判(六)第270章 藥廠小風波第176章 韓楓低頭?第274章 羣醫義診第20章 哪一隻手第250章 前往西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