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擴大相權

第284章 擴大相權

心中振奮的呂雉望了望天色,按捺下繼續交談的心思,對兩人笑道:“東阿侯,公子辰,這世上沒有差餓兵的道理,你們便留在宮中用膳吧,朕去換身便服,然後與你們共進餐食。”

呂雉離開殿中之後,洛新笑道:“阿辰,你今天表現很好,應該說恰到好處,真沒想到伱的變化這麼大。”

洛辰輕笑道:“四兄,若是你見到當初直接被毀掉的那一卷書,你可能會更加震驚,辰的那些想法又算得了什麼呢?

不過今日見到太后,她真的是一位世所罕見的奇女子,可惜是個女兒身,若是男子,定然是名留青史的聖王賢臣。”

洛新淡淡道:“縱然是女兒身,她依舊會名留青史,攝政,假天子也!”

洛辰笑着拱手道:“漢朝有太后這樣的攝政,還重用我們洛氏,是要大興了。

一介白身竟然奪得了天下,一縣之地的豪傑竟然主宰了諸夏,真是壯闊激烈。

最腐朽的貴族被掃入了歷史的垃圾堆之後,整個諸夏的空氣彷彿都清新起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以後就是才智之士大顯身手的時代了。”

洛新望着洛辰,有些無奈道:“哪裡有那麼簡單,雖然就連宗譜都丟光了,但你我都知道,如今天下的豪強還是那些六國貴族的後代。

這些人的底蘊不是普通的庶民所能相比的,治理天下還是需要這些讀過書識字的人配合才行。

從徹底的血脈貴族時代走到現在經歷了一千年。

想要實現你說的,恐怕還要一千年。

漢王朝不可能像邦週一樣傳承千年,恐怕至少都要兩個王朝之後,才能實現你所說的,你我是見不到了,等子孫祭拜的時候再講給你聽吧。”

若是被外人聽到兄弟兩人所說的,恐怕會震驚不已,漢王朝纔剛剛建立啊,這就開始琢磨將來的事情。

兩人交談之間,一隊隊宮娥端着膳食走進,午飯自然就比早飯要豐盛的多了。

呂雉換了一身便服走出,倒是不像剛纔那樣威嚴滿滿,顯出了一些柔和,輕聲笑道:“東阿侯,公子辰,請飲酒。”

宴席上一旦有了酒,那自然就不僅僅是吃飯了,呂雉端着酒樽道:“朕要感謝東阿侯將公子辰舉薦而來。

公子辰是足以安定社稷的大才,朕這些時日以來一直思慮國家的政策,有了公子辰,朕終於可以放心了。

東阿侯,朕所憂慮的是,丞相蕭何德高望重,不能讓他讓相位,你既是公子辰的兄長,又是朕最信重之人,同樣不能讓相位。

你說朕應當賜予公子辰什麼官職,才能體現朕對公子辰的重視呢?”

洛新說道:“太后,臣以爲您不需要太過急切的爲臣弟安排官職,畢竟臣弟還想着爲您進獻官制的。”

呂雉如夢初醒道:“公子辰先前所說,統一天下的思想,還有官制,倒是朕忘記了,但是如今天下的官制難道問題很大嗎?”

洛辰答道:“大漢在中央所使用的主要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這套制度是經過數百年的戰亂所慢慢推行出來的,自然有它的優點。

但是秦朝是一個極爲垂直的管理系統,中央、郡、縣,一級一級的非常分明,但是大漢則不同,在地方有王國和侯國。

而且在秦朝,宗親外戚,都沒有力量。

秦朝還沒有郡國藩屬,這都是和大漢不同的地方,照搬秦朝的官制是不可以的。

一個王朝的官制體系,首要的一點就是,天下重要的事,重要的人,都要納入這個體系之中。

不論朝廷有沒有能力管理,至少要有架子在。

太后,不論是相國、丞相,還是冢宰,都是相制,這是一種從上古時期就開始流傳的制度,直到現在依舊經久不衰。

在史書上,不止一個君主認爲相制阻礙了君主的權力,甚至想要廢除。

但請容辰放肆,相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它極大的保護了國家社稷的存續。

君主強勢的時候,可以任命弱勢的相來服從命令,但丞相制度卻是一定要存在的。

因爲一個王朝的君主不可能代代英明,君主大權獨攬卻又愚蠢的時候,相制就是最後一道防線。

辰的先祖文公,曾經是厲王的臣子,在文公還在王畿時,縱然厲王有霍亂之心,但卻什麼也做不了。

等到文公離開了王畿,厲王便帶着大軍南征,然後一敗塗地,邦周蒸蒸日上的國勢瞬間傾頹。

所以大漢官制第一步,就是要強化丞相制度的存在。”

洛氏一直以來都在追求一件事情,那就是擴大相權,因爲相比較只能從王室挑選的君主來說,挑選範圍更廣的宰相出現人才的概率是更高的。

但是任何君王對於相權的擴大都一定是警惕的,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相權本身就非常強大的前提下。

強勢的宰相甚至能夠稱得上是副天子。

果然即便是呂雉也遲疑道:“公子辰,朕未嘗聽聞君主不握有權力而能夠安坐王位的。 這天下不是所有的臣子都像是洛氏這般忠誠,朕以爲再擴大相權是不妥的。”

洛辰聞言回道:“太后,君主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國中的事務卻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精力去管理無限的事務,那是一定會失敗的。

一日有十二個時辰,那些勤政的聖王有六個時辰在處理政務,但是大多數君主處理政務的時間甚至只有三個時辰。

不提那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假如一件事務需要一刻鐘來解決,那麼一天所能夠解決的事情是二十四件,這天下的事情何止兩千四百件呢?

如果丞相的權力過小,那就要事事請示,這樣效率就一定會變慢,不利於國家政策的實行。

相制正是因爲君主一人無法處理政務纔出現的。”

這麼一算就非常的清晰,呂雉當然清楚一刻鐘處理不了一件事,很多君主甚至一件事都要琢磨很久,大多數都按照慣例下面直接在做。

“您說的是對的,政務的繁雜不是君主一人所能夠面對的,應當給予宰相足夠的權力。

但是如何防止宰相篡權呢?”

在春秋時期,宰相篡權奪取君主權力的可不僅僅是一家諸侯國。

洛辰微微笑道:“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國家真正的大事,不在於宰相所處理的俗務,而是祭祀和戰爭。

政務是這世間最繁雜的事務,辰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有史以來八成左右的君主都沒有能力去處理。

但是戰爭卻不一樣,這是一種極其重要,卻遠遠比政務要簡單的事情,因爲軍隊的本質是威懾。

政務需要一條條的政策,而軍隊只需要放在那裡。

君主有軍隊,宰相沒有軍隊,君主就安穩了。

始皇帝設置太尉,與丞相同級,作爲武官的最高,但是又不常設。

在辰看來這是沒有必要的,應當規定皇帝爲軍事方面的最高主官。

即,不僅僅高級將領由皇帝任命,即便是中級將領同樣要經過皇帝的親自任命,皇帝應當定期召見這些中級的將領。

立下大功的將領則爲他們佩相印,軼比丞相。

畢竟能走到這一步的將領身上定然都有徹侯的爵位,只要君主願意爲他們加封,沒有人不願意,從此他們就是您的近臣。

而且您不需要擔心,即便是相權擴大,終究有君臣之別,不可能超過君主,只要您控制着高級官員的任命,這隻能是一種防止大漢出現昏庸之君的制度。”

洛辰這番話進言了三件相互聯繫的事情,即加大宰相的政務權限,削弱外朝的軍隊人事權,武官的頂點是文職。

呂雉自然聽懂了,洛辰對制度設計的核心就是“對朝堂強文抑武,對皇帝抑文強武,對宰相則控制其結黨營私的能力”。

皇帝和宰相各司其職,這樣就可以讓朝廷順利的運轉起來,不會因爲皇帝的瞎操作對國家根基造成損壞。

洛新望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心知洛辰真正的目的就是擴大相權,至於削減外朝軍權根本就是虛言,這玩意不是想削就能削的。

洛氏一直以來都更加註重政務方面的人才,比如說文宣二公這樣的天才,像武公這樣的當然評價也很高,但還是不如文宣二公。

呂雉沉吟了片刻,說道:“朕以爲丞相的權限的確是需要擴大,現在天下疲敝,事務極其繁雜,理應交予丞相足夠的權力。

裁撤太尉同樣可以,但是大將軍應當保留,作爲獎賞,相印不可以輕易示於人,等到天下安定可以按照公子辰的方法嘗試。

公子辰還請將官制一併道出,朕將會在過幾天的朝會上公佈。

朕攝政天下,是該有一番新的氣象。”

洛辰講,呂雉和洛新聽,從午後一直說到晚間,即便中途不斷上水,洛辰還是口乾舌燥。

“朕今日聽君一言,大漢百年社稷安定。”

殿門之前,呂雉感慨的對洛辰說着,“三日後的大朝會,您也來參加,天下人該見見您這位洛氏的俊傑。”

————

皇權與相權的爭奪是世界古代政治永恆的主題,秦王朝實行了一種極端的、極其依賴君主個人能力的君主專制制度,在這種制度崩毀之後,漢王朝的官僚開始嘗試探索新的國家治理制度。

在呂后攝政時期,一種維護中央集權,但卻迥異於秦王朝君主專制的制度出現了,這種制度直到現在還具有極其進步的意見,在這套制度的支撐下,漢王朝得以快速的強盛起來,並延續了較長的國祚。

接下來筆者將會用大量的篇幅來介紹這套制度的核心。——《漢王朝興衰史》

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223章 洛陵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230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980章 強大而脆弱的帝國第253章 攻楚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531章 雨幕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107章 洛水和議第925章 軍制!國際法庭!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416章 戰報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657章 死!第642章 回家嘍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737章 袁紹死!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387章 大戰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670章 我周氏!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924章 進宮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182章 威震天下第650章 洛楚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12章 熊頓問鼎第253章 攻楚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637章 又行了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285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906章 青海道(33)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533章 大丞相第939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499章 制典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65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25章 新君第998章 甦醒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92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46章 回齊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29章 申戎入寇第128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52章 合縱扼楚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924章 進宮第228章 拜將
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223章 洛陵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230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980章 強大而脆弱的帝國第253章 攻楚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531章 雨幕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107章 洛水和議第925章 軍制!國際法庭!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416章 戰報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657章 死!第642章 回家嘍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737章 袁紹死!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387章 大戰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670章 我周氏!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924章 進宮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182章 威震天下第650章 洛楚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12章 熊頓問鼎第253章 攻楚第930章 素王天啓者,頌素王功德之大道!第637章 又行了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285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906章 青海道(33)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533章 大丞相第939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499章 制典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65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25章 新君第998章 甦醒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92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46章 回齊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236章 洛陵踐法(上)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29章 申戎入寇第128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52章 合縱扼楚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924章 進宮第228章 拜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