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魏地勢力

對於三弟範文柯的舉動,範文軒始終看不上眼,在他看來。範文軒的舉動都是小打小鬧。幾乎將家族在齊地的實力全力投入,先是支持宋義那等跳粱小丑,失敗了也就罷了。

現在還是衝動地爲其報仇,又全力以赴幫助田榮來對付項羽。範文軒很清楚,三弟這是想要報仇,當然了更重要的是找回面子。他知道,上次的失敗讓範文柯深以爲恥,本想被自己和家族之人嘲笑,就必須要做出新的成績。

這樣的想法本來沒錯,只是範文柯急功近利,選錯了方法。選擇全力支持田榮,讓齊國和西楚國開戰,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就目前的形勢而言,齊國月西楚國確實必有一戰,但這只是針對田榮而言的。

爲了不被項羽蠶食消滅,田榮以及其所代表的齊國勢力,他們只能被動地選擇和項羽開戰。這種情況下與一個投資的商人有何關係?齊國雖然地大物博,可實力上終究比不上西楚國,何況項羽剛剛滅秦大勝,分封諸侯而歸,鋒芒最盛,氣勢最高的時候。

雖說齊國有一戰的實力,可是比之西楚國終究差了些。當然無論誰想要獲勝,短時間之內都是不行的,雖不至於曠日持久,可對峙消磨很長一段時間是必然的。就目前而言,很理智的看法便是西楚霸王項羽獲勝的機率更大一些。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範文柯卻做出違反常理的決定,顯然太過的輕率,太過的不理智。其實三弟爲何會有這樣瘋狂的舉動,沒有比範文軒更清楚。

那是因爲範文柯對權力的渴望,好不容易獲得了主管家族一方勢力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當時選擇宋義可以說也有很多迫不得已,其中有些許騎虎難下的成分。

機會來之不易,可以範文柯纔會一發不可收拾,不願意放手,以至於到達欲罷不能的地步。正是因爲這樣的緣故,所以範文柯纔會很在乎自己的心血,有時候即便知道希望不大也不願意放手。

在經歷過一次失敗之後,他一定認爲大哥範文軒和族中的許多人在看他的笑話。對於極其愛面子範文柯而享,這是莫大的恥辱,所以他纔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回面子。

當然了,更爲重要的是留住自己的權力,因爲齊地的經營若是不成功或是沒成績,那麼經營之權遲早會被家族收回去。一切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如果真是如此,可能比殺了他更難受。

因此範文柯似乎也有些迫不得已,不過似乎從一開始九哥錯誤,現在更是急功近利,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有些渺茫了。對於這樣結果範文軒有些只得無奈嘆息一聲,範文柯這些年是沒少鬧騰,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可那畢竟是自己血脈相連的弟弟,所以範文軒也一直容忍,甚至冒險給他們一定的權力,爲的就是讓他們知難而退。可是事情的發展很讓他失望,三弟一點都不承自己的情。

而且行爲越來越過分,範文軒現在有些慢慢的心思,既然你自己要自尋死路,那就隨便吧。單純在齊國的實力與範家而言並不算什麼,即便盡數損失了也無所謂,當然要排除定陶在外。反正齊國的那三位,現在看來是沒什麼指望了。

範依蘭差不多有着同樣的感受,對三叔的態度她也不認可,可是面對三叔的一意孤行,她也是無可奈何,只能輕聲嘆息!

對於齊地,範文軒已經死心了,卻不代表沒有在乎的東西。只聽他問道:“依蘭,定陶一切都可好?有什麼異動沒有?”

範依蘭回答道:“爹爹放心好,現在一切都好,有範白和範金在那邊打理,不會有問題的。三叔能調動齊國境內所有的家族資源,定陶卻是個例外!”

範文軒輕輕點點頭,定陶對於他範家而言有着非凡的意義。和五湖震澤,還有越國故地,和整個家族以及範家先祖都有着密切關係。但是這一點,就讓他們不敢掉與輕心。

更何況定陶自從先祖開始已經經營數百年之久,在那裡纔是真正的根深蒂固,儲存的家族資源和力量更是數不勝數。現如今範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全在定陶,足可見定陶對於範家那舉足輕重的地位。

再者,定陶在齊地,緊挨着中原之地,戰略意義十分重要。無論是物資的調動,中轉,還是訊息的收集,都有着重要的意義。那處可是範家在齊楚一帶的戰略中心,如若出現狀況,受到的損失不可估量。

所以範文軒可以將整個齊國的資源、實力全部交給三弟範文柯,可是這定陶卻是絕對不容許他們染指。範家在齊國的實力全毀了都無所謂,但是定陶是不容有失的,這是範文軒必須堅持的底線。

因此他派出了紫白金青四大心腹中的“白金”二人負責經營和守護定陶的實力,同時也是對三弟範文柯的監視吧!

聽到女兒這麼說,範文軒放下心來,只要定陶不出問題,一切都好。

範依蘭說道:“爹爹,齊國那算是完全放棄了,那麼這一遭家族的選擇………您可有了打算?”範依蘭還是很不死心,想要探知一下父親的口風,看看自己推薦的尹旭是否有可能。

範文軒輕輕笑道:“那依蘭你來分析一下,我們家可以選擇誰呢?”範依蘭心念一動,這不是讓自己爲難嗎?從一開始真正讓他看中的邊只有尹旭,現在父親讓他分析,如果還是這麼回答顯然就不合適的。

所以必須優先有理有據的分析才行,不能因爲自己的主觀意見而先入爲主。

範文軒落座之後,多起茶杯慢慢品嚐着,愜意的享受難得的春光,等候着女兒的回答。

只聽範依蘭說道:“此番項羽分封,天下一共是十九個諸侯王,原來的六國諸侯受到了沉重打擊,國土基本上全部被分割了。相比以前實力都大幅度受挫,如今義帝已死,原來的楚國算是結束了,至於其他妾國諸侯,皆是些庸庸碌碌之輩,並無傑出人本。先不說他們是否有爭奪天下的念頭,即便是有,也基本上是白日做夢,舉目四望,在原來的諸侯之中看不出一個有希望的。”

“魏國呢?”不知爲何,範文軒特意點出了這個國家,範依蘭不禁有些驚訝。一瞬間便恢復了之前的不疾不徐,分析說道:“若是以前全盛時期的魏國,或許還有戰的實力,是否能夠成功說不好。可是現在成了西魏國,被侷限在大河之北的那一角之地,原本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都被劃…入了項羽西楚國的範圍內,甚至是他們的都城大粱都丟了,所以西魏國怕是怕是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範文軒呵呵一笑,說道:“西魏王魏的一般,西魏國地形和封地受到限制,從中謀些小利是可以的。想要有大的作爲怕是做不到,只是魏國地不只是有一個魏王貓,還有些別的人該需要注意一下。”

“別的人?”範依蘭默然一驚,反應過來,父親單單詢問一個魏國是什麼意思?顯然不是無的放矢,隨口而言的。既然能這麼問,現在有這麼說,那就證明魏地怕是不簡單,背後怕是有什麼文章。

範依蘭輕聲疑問道:“爹爹,莫非這魏地有別的什麼人物?”範文軒輕輕點點頭,問道:“依蘭,你可知道墨者的分裂一事?”

墨者?怎麼又和墨者扯上了關係,那可是有些什麼的勢力,看來事情有些複雜了。範依蘭微微領首,回答道:“這個女兒有所耳聞,昔年墨翟先生創下了墨門之學,研習之人甚多,墨家之學也廣爲傳播,興盛一時,當年還曾有有過非儒即墨的說法。

後來在傳承過程中,面對事實的變化,墨者內部對於很多事情的見解出現分歧。尤其是在政見上,更是大有差別,到後來墨者分裂爲三家,主要有鄧陵派,相夫氏,相里氏三家。這三家之中,鄧陵墨曾經跟隨扶蘇公子,我們是最爲熟悉的。據聞項羽身邊的範亞父是出自於相夫氏,至於相里氏卻是沒有什麼消息!”範文軒輕聲道:“問題就在這個相里氏身上,因爲這個相里氏有些特別之處?”特別之處?

範文軒點頭道:“不錯,昔年墨翟先生最得意的兩樣東西,一個就是政見學識,另外一個便是機關之術。墨者的分裂主要原因便是政見不同,鄧陵墨和相夫氏就是個最好的例子,至於一些細小的派別就更不用說了。

但當時激烈的爭論之中,也有人並未參與其中……”

範依蘭眼神一動,聽父親繼續說道:“這羣人並不專注於學問政見,而是將精力全部放在墨翟先生留下的機關之術。到後來當墨者真正分裂的時候,這些人便自成一派。在分裂的墨者派別之中佔據了一席之地,經過多年的傳承之後成爲墨者三大派之一,他們就是一相里氏!”!。

第655章 鋌而走險第353章 嚴陣以待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118章 子夜子夜第527章 不懷好意第565章 自救交易第60章 放牛娃第64章 自取其辱第268章 依蘭論政(上)第29章 興師問罪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359章 狹路相逢第464章 送走妻兒第297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起兵反秦第394章 關鍵人物第193章 營救子嬰進行時第154章 獵物第595章 進退失據第460章 光明磊落第290章 來自心底的恐懼第550章 齊王韓信第95章 先打楚國人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7章 神一般的存在第532章 兵鋒所指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第25章 意外之喜第25章 不知死活第523章 舉國歡慶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13章 惹禍上身第512章 合作設想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481章 爲我所用第323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250章 三大威脅第133章 搞清目的第399章 談判第383章 各方應對第328章 合適人選第316章 陳平歸來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60章 千載難逢第261章 組建騎兵軍團第96章 渡而不渡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20章 北轅南轍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471章 逐鹿天下第165章 無奈嘆息第324章 徐家內亂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297章 不速之客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110章 胸懷大志第256章 安抵山陰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354章 裡應外合第322章 定計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515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342章 好戲上演第331章 建作坊第229章 韓信的心路歷程第229章 韓信的心路歷程第360章 騎兵初顯威第633章 一環套一環第539章 假齊王第600章 魔由心生第568章 楚漢議和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77章 其中聯繫第400章 歸去離兮第334章 項羽的蛻變第437章 冰釋前嫌第633章 一環套一環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307章 諸先生?第632章 半路伏擊第139章 奸佞授首第338章 寒溪夜漲第393章 取捨得失第311章 安然歸來第658章 情況有變第203章 混亂第27章 前提條件第644章 許忻獻計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235章 談合作(上)第589章 四面楚歌第251章 義帝心態第575章 聯絡齊樑第426章 陶朱後裔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14章 剿匪第13章 惹禍上身終章四海歸一
第655章 鋌而走險第353章 嚴陣以待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118章 子夜子夜第527章 不懷好意第565章 自救交易第60章 放牛娃第64章 自取其辱第268章 依蘭論政(上)第29章 興師問罪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359章 狹路相逢第464章 送走妻兒第297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起兵反秦第394章 關鍵人物第193章 營救子嬰進行時第154章 獵物第595章 進退失據第460章 光明磊落第290章 來自心底的恐懼第550章 齊王韓信第95章 先打楚國人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7章 神一般的存在第532章 兵鋒所指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第25章 意外之喜第25章 不知死活第523章 舉國歡慶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13章 惹禍上身第512章 合作設想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481章 爲我所用第323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250章 三大威脅第133章 搞清目的第399章 談判第383章 各方應對第328章 合適人選第316章 陳平歸來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60章 千載難逢第261章 組建騎兵軍團第96章 渡而不渡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20章 北轅南轍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471章 逐鹿天下第165章 無奈嘆息第324章 徐家內亂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297章 不速之客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110章 胸懷大志第256章 安抵山陰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354章 裡應外合第322章 定計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515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342章 好戲上演第331章 建作坊第229章 韓信的心路歷程第229章 韓信的心路歷程第360章 騎兵初顯威第633章 一環套一環第539章 假齊王第600章 魔由心生第568章 楚漢議和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77章 其中聯繫第400章 歸去離兮第334章 項羽的蛻變第437章 冰釋前嫌第633章 一環套一環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307章 諸先生?第632章 半路伏擊第139章 奸佞授首第338章 寒溪夜漲第393章 取捨得失第311章 安然歸來第658章 情況有變第203章 混亂第27章 前提條件第644章 許忻獻計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235章 談合作(上)第589章 四面楚歌第251章 義帝心態第575章 聯絡齊樑第426章 陶朱後裔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14章 剿匪第13章 惹禍上身終章四海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