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一個關口,一個人

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

這是韓信給漢王劉邦的戰略建議,認爲就目前楚漢相爭的狀況下,這纔是漢軍求勝之道。

如今西魏國已經平定,漢國在這裡設置了河東郡,韓信將注意力集中到了下一個目標——代國!

代王趙歇原本是曾經六國諸侯趙國王室後裔,反秦起義爆發之後被立爲爲趙王。

但是在關中分封之後他這個趙王的身份發生了變化,項羽有意分割原來六國諸侯的實力,因爲將原來的趙國一分爲二。

趙王歇成了代王,封國的土地也生生少了許多。至於原來趙國故地許多土地城池都封給了常山王張耳。

對此趙王歇很是不滿,但是懾於項羽的威勢只好默然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對於張耳爲常山王不滿的,又豈是代王趙歇一人,其好友,曾經的趙國大臣陳餘更是大爲光火。

陳餘和張耳本來都是魏國人,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他們兩人一起去投奔,後來奉命前來趙國組織反秦起義。趙國經歷了一場混亂之後,張耳扶持了趙國王族後裔趙歇爲王,成爲趙國柱國重臣。

直到此時,兩人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了這都是建立在地位平等,彼此信任的基礎上。後來章邯率軍平定六國起義軍,包圍了當時的趙王歇所在的鉅鹿城,情況非常危急。這個時候張耳得知自己的好有陳餘有一支兵馬就在鉅鹿附近,因此派人前去向陳餘求援。

結果陳餘卻以“如以肉委虎,徒盡亡軍”的理由拒絕援助。這樣的結果讓張耳很是惱火。還在項羽及時率軍前來救援,解除了鉅鹿城的危急。不過自此以後,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可謂是急轉直下,變成了仇人一般。尤其是在項羽分封之後,更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項羽有心分化離間趙國君臣之間的關係。張耳因爲跟隨項羽入秦關,成了常山王,但是陳餘隻不過得到了一個侯爵。

對此陳餘很是不滿,長長抱怨道:吾與張耳同等功勞,他爲諸侯。餘爲侯,項羽對我很是不公。

正是因此陳餘一直對張耳很是不滿,心中也一直籌劃着如何報復。

後來齊國田榮出兵和西楚國開戰,在西楚霸王項羽那裡得到不同待遇的陳餘趁勢而起。

陳餘派出門客夏說前去拜見田榮,稱張耳與項羽親近,得了項羽的恩惠之後,可能會倒向西楚國一方。故而想要從齊國借兵討伐常山王張耳。

對此田榮也是樂見其成,他希望能夠爭取到更多的盟友,爲西楚國樹立更多的敵人。加之他確實希望大河之北的親近西楚國的諸侯受到壓制,以免自己的北部遭到襲擊。畢竟當時的濟北王等幾個田姓諸侯也是偏向項羽一邊的,所以田榮也就答應了借兵的請求。

陳餘當時是武安君。僅僅擁有三個縣的封地,他盡數調動自己麾下的士兵,加上田榮借給的兵力,向常山國發起了進攻。

張耳一個將領成爲新崛起的諸侯,背身就得不到原本六國諸侯的代價。當時的河北之地主要的就是西魏國,代國和燕國。以及濟北王。

幾個老牌的諸侯都希望張耳能落敗,因此陳餘的行動可謂是樂見其成,明裡暗裡地都加以支持。

項羽又在中原一帶忙着征戰。無法給常山王提供有必要的支持,張耳處於劣勢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彭城之戰後,常山國已經岌岌可危,代王趙歇對陳餘加以安撫,常山國故地基本上都要落入代國之手。

因爲漢軍突然北上征討西魏國,魏王豹通知了河北各大諸侯。以至於他們對漢軍都有深深的敵意,因而都倒向了西楚國一邊。項羽爲了拉攏河/北諸侯。默認了代國對常山國的佔領,同時還暗示趙歇可以興復趙國,重新登上趙王之位。

如此一來,張耳失去了最後一點可有可無的支持,終於不敵陳餘的進攻。

若是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張耳敗亡,身首異處是遲早的事情。幸運的是,在這個時候他有幸進入一個人眼中。

注意到張耳的正是漢軍兵馬大元帥韓信!

韓信向劉邦獻計之後,忙着征討河/北之地的其他諸侯,雖然韓信的才能非凡,但畢竟麾下只有四萬軍隊,獨自一人還是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這個時候他注意到陳餘對常山國的攻勢,這個時候無疑是張耳最孤獨無助的的時候,若是現在將他拉到自己一方,自然最好不過。

張耳手下雖然沒剩下多少兵力,但韓信更爲看中的是張耳這個人。

作爲曾經的趙國重臣,常山王,張耳對趙國之地的情況可謂是瞭如指掌。當然了對於代國的情況和內部狀況也是多有了解,同時也比較熟悉代軍的作戰狀況。

現在就要和代國全面開戰,這樣的人無疑是自己所需要的,因此韓信派了灌嬰率領五千軍隊前去接應落敗逃亡的張耳。

如今去了好長時間,灌嬰尚未返回,也沒有消息傳回來,韓信不由的等的有些着急。

項羽已經向滎陽一帶動兵,劉邦那邊面臨的壓力不小。如今漢王更是派來了使者,催促自己儘早開啓對趙國的征討,從而減輕滎陽一帶面臨的壓力。

如此一來,韓信肩上的壓力也就沉重了許久。劉邦的催促倒還是其次,他更爲在乎的還是滎陽那邊能夠撐多久,劉邦現在出了什麼閃失,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諸多謀劃也會前功盡棄。想到這許多的事情,韓信的心情也就有些沉重,一直期待着灌嬰能夠儘早回來。

好在運氣還算是不錯,次日晌午的時候灌嬰總算是回來了,而且不負衆望地帶回了張耳。

……

“元帥,灌嬰回來覆命,張耳已經安全帶回來,如今正在療傷,稍後回來拜見元帥!”灌嬰一回來就來向韓信覆命。

韓信點頭道:“很好,我軍的傷亡情況如何?”

灌嬰道:“我軍陣亡了四百多人,受傷亦有數百!末將遇到張耳的時候,他已經在向着河東逃亡,可見他本身就有投奔我軍的意思,末將正要接應,將他接了回來。”

“嗯!”韓信輕輕點點頭,傷亡和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不過這些傷亡相對於張耳本人的價值來說還是值得的。

“對了,陳餘和趙歇那邊有什麼情況?”韓信隨即問起了對手的狀況。

灌嬰道:“如今常山國落敗,代王那邊形勢大好,趙歇倒向西楚之後,在項羽的默許之下,如今已經要重新復爲趙王,統領原來的趙國故地!”

“是嗎?趙國故地,且讓趙王歇高興幾日吧!”韓信不由的一聲冷笑。

灌嬰知道,自家韓元帥對於趙國故地是勢在必得,動手是遲早的事情,只是不知道韓元帥具體是如何打算的。

……

“見過韓元帥!”張耳前來面見韓信的時候,剛剛包紮完傷口,心情很是低落。

韓信看在眼裡,安慰道:“常山王不必多禮!”

張耳淡淡地苦笑道:“韓元帥言重了,如今張耳不過是亡國之主,說嚴重點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若非韓元帥派了灌嬰將軍接應,只怕是早已身首異處。如今張耳前來投奔韓元帥,希望能在韓元帥麾下做個馬前卒已經很不錯了!”

張耳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一個丟掉封地的諸侯一錢不值,想要得到漢軍的庇護和幫助,根本不敢託大。想想和自己遭遇相同的幾個諸侯,魏豹搖擺不定,想要左右逢源,最終落得自刎的下場。雍王章邯和九江王英布到了越國,也都是越王麾下的將軍。所以現在姿態放低一些,韓信對待自己也不會太差,這纔是安身立命之道。

韓信道:“常山的事情,張耳將軍不必介懷,本帥會忙你討回公道的。”雖然言語之中多是安慰,也很是尊敬。不過張耳已經發貨了,那這稱謂的事情着實沒有什麼客氣的。

“如此多謝韓元帥了!”張耳對這位年輕的漢軍元帥不敢有絲毫的輕視,章邯和魏豹先後都敗在他的手上,能被漢王劉邦如此倚重,自然尤其是非常之能。在張耳的眼中,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年輕俊傑恐怕只有西楚霸王項羽和越王尹旭了。

韓信問道:“本帥確實有打算對趙國動兵,不知道張耳將軍有什麼建議?是否願意給予本帥一些幫助?”

張耳笑道:“韓元帥言重了,張耳能在元帥麾下效力是三生有幸。趙國那邊,末將確實有些瞭解,如果能爲元帥的征討作戰有所幫助自然是最好不過。”

韓信點頭道:“張耳將軍說說吧!”

張耳回答道:“如今常山和代國算是已經合併成爲原來的趙國,他們的實力不小。末將以爲此戰的重點在於一個關口和一個人!”

“哪出關口,哪個人?”韓信對此饒有興趣,趕忙詢問!

張耳當即回答道:“井陘口,李左車!”!~!

第49章 狼煙起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481章 爲我所用第29章 興師問罪第626章 水淹洛邑第113章 女刺客第191章 張良計第416章 張良謀劃第203章 混亂第265章 特種近衛軍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167章 偷香竊玉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145章 一去不返第222章 優劣利弊第1章 醒在美女懷第267章 失衡的女人心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489章 趙國君臣第14章 剿匪第551章 北方消息第571章 亦真亦假第564章 夫狠妻敏第124章 張良,謀劃第396章 封爲樑王?第625章 錯誤決定第185章 代爲效勞第565章 自救交易第131章 鉅鹿之戰第400章 歸去離兮第485章 背疽病犯第113章 女刺客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406章 三萬鐵騎救彭城第102章 突圍與救援第58章 懷王嫡孫第306章 機關術的厲害第92章 圍秦救楚第275章 利益共同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101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397章 女人心思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397章 女人心思第433章 聯合反楚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78章 真刀真槍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511章 巴蜀琴氏(下)第475章 亡國之仇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143章 發生何事?第611章 獻寶第230章 良苦用心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290章 來自心底的恐懼第506章 彭越撓楚第627章 困守孤城第373章 東甌歸降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222章 優劣利弊第473章 對付漢國第315章 速戰速決第20章 北轅南轍第82章 作戰會議第232章 約見第4章 修馳道第177章 獻關投降第30章 完美伏擊第191章 張良計第88章 章邯消失了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第393章 取捨得失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629章 一石二鳥第483章 巴蜀之謀第524章 范陽蒯徹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290章 來自心底的恐懼第163章 三戶津第236章 談合作(下)第417章 範三決心第485章 背疽病犯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31章 悲喜交加第534章 漢王損失第238章 回封地第433章 聯合反楚第224章 雙管齊下第502章 錯付忠心第298章 羽箭破空第167章 偷香竊玉第51章 史書不可盡信
第49章 狼煙起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481章 爲我所用第29章 興師問罪第626章 水淹洛邑第113章 女刺客第191章 張良計第416章 張良謀劃第203章 混亂第265章 特種近衛軍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167章 偷香竊玉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145章 一去不返第222章 優劣利弊第1章 醒在美女懷第267章 失衡的女人心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489章 趙國君臣第14章 剿匪第551章 北方消息第571章 亦真亦假第564章 夫狠妻敏第124章 張良,謀劃第396章 封爲樑王?第625章 錯誤決定第185章 代爲效勞第565章 自救交易第131章 鉅鹿之戰第400章 歸去離兮第485章 背疽病犯第113章 女刺客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406章 三萬鐵騎救彭城第102章 突圍與救援第58章 懷王嫡孫第306章 機關術的厲害第92章 圍秦救楚第275章 利益共同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101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397章 女人心思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397章 女人心思第433章 聯合反楚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78章 真刀真槍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511章 巴蜀琴氏(下)第475章 亡國之仇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143章 發生何事?第611章 獻寶第230章 良苦用心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290章 來自心底的恐懼第506章 彭越撓楚第627章 困守孤城第373章 東甌歸降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222章 優劣利弊第473章 對付漢國第315章 速戰速決第20章 北轅南轍第82章 作戰會議第232章 約見第4章 修馳道第177章 獻關投降第30章 完美伏擊第191章 張良計第88章 章邯消失了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第393章 取捨得失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629章 一石二鳥第483章 巴蜀之謀第524章 范陽蒯徹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290章 來自心底的恐懼第163章 三戶津第236章 談合作(下)第417章 範三決心第485章 背疽病犯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31章 悲喜交加第534章 漢王損失第238章 回封地第433章 聯合反楚第224章 雙管齊下第502章 錯付忠心第298章 羽箭破空第167章 偷香竊玉第51章 史書不可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