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獻寶

劉邦在掙扎一番之後,還是給彭越和韓信送去了信函。

當然了,要堂堂漢王低聲下氣地去求人是沒有可能的,劉邦的信函之中還是以宗主國居高臨下的姿態。隱約之間,有點命令韓信和彭越出兵的意思。

彭越這邊還好說,雖然心裡不爽,但是迫於形勢,不得不顧及脣亡齒寒,大梁城的安危。加之本身就已經確定了和漢國聯合的策略,因此劉邦的信函到達之後,便忍氣吞聲同意了。

齊王韓信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齊國本就強大,韓信登基爲齊王的時候就已經佔據了燕地和齊魯之地。滅楚之後,齊國又擁有了濱海一帶,淮水以北的土地,國土面積廣。加之齊國本身的底蘊,國力強大是必然的事情。

如今的齊國已經擁有四十萬兵力,可以說雄踞天下,單單從兵力方便來講,幾乎和越國不相上下。齊魯之地本就富饒,加之韓信和蒯徹的治理,齊國可以說是蒸蒸日上。

而且齊國也沒有捲入到任何軍事衝突和鬥爭之中去,損失很小,置身事外也能取得長足的發展,儼然是一副東方大國般的存在。

甚至有幾分當年齊桓公時稱霸的意思,齊國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超然的存在。

齊王韓信的底氣上升,心理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韓信現在身份可是非比尋常,儼然是除了越王尹旭之外,天下最厲害的風雲人物。

可是相比于越王尹旭。他有一個致命的不足,那就是出身。

不管怎麼說,他曾經是漢國兵馬大元帥的事實都改變不了,在很多人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背主自立的感覺。

爲了儘可能保全名聲。少不得需要在名義上做出一些損失。齊國是他韓信自己佔領的,但齊王之位卻是人家劉邦的冊封的,在名義上韓信終究還是個漢王臣子。

隨着齊國國力的強大,韓信的身份水漲船高,對此自然很是不爽。尤其是漢國丟掉關中之後,已經大不如以前,韓信已經有些不把劉邦放在眼裡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劉邦送來這樣一份信函。還帶着幾分命令的口吻,這無疑是有些刺激到了韓信的逆鱗。

看完信函之後,韓信猛地將帛書扔在地上,怒道:“劉邦老賊。到了現在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以爲他是誰?”

蒯徹自然明白韓信的心理,齊王有這樣的反應一點都不奇怪,只是……當蒯徹撿起地上的帛書,看過內容之後。心中不由地疑惑。

劉邦這到底是怎麼了?到了現在,竟然用這樣的口吻,難怪齊王的會生氣。

可是轉念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對,當初調動齊國大軍對付項羽的時候可是好言好語的。沒有半分輕視,怎麼現在?漢國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如今也可以說是在一個生死存亡的關口上。按理說劉邦應該做的是好生籠絡韓信纔是,何以還要以此種居高臨下的命令口吻呢?這不是適得其反嗎?

韓信雖然名義上是漢王臣子。可現在到底是實至名歸的齊王,力量對比有是如此的懸殊,何況現在還是用人之際,劉邦到底是怎麼想的?何至於犯下這樣嚴重的錯誤,張良也不勸諫阻止?

蒯徹勸慰道:“齊王莫要生氣,確實是劉邦有些過分了。”

韓信冷冷道:“確實過分,他的江山都是寡人給他打下的,他有什麼資格對寡人指手畫腳?看看他都無能到了什麼地步?巴蜀丟了,連關中這樣的要地都守不住,他還能做什麼?”此時此刻,在韓信眼中劉邦就是一無是處的代名詞。

蒯徹知道韓信正在氣頭上,也不多說什麼。這個時候盛怒之下,勸諫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會觸黴頭,沒有那個必要。

韓信說完之後也沒了多少底氣,當初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謀名揚天下,可實際上乃是出自人家尹旭之後。雖然再說劉邦無能,韓信也在想,若是換了自己在鎮守關中,能否抵擋住的住神出鬼沒的越國大軍?

子午谷的道路他一無所知,由此可見尹旭對他是留了一手。即便是他親自在關中,也會着了對方出其不意的招數,頂多是作戰過程致中小規模勝負的轉變,對大局還是束手無策。

這正是越王尹旭的可怕之處,一想起來韓信心理面還是有些感觸的。尹旭已經擁有了半數以上的天下,下一步將會以雷霆之勢對付漢國,將來他會不會將矛頭對準自己呢?

韓信心中隱約有這樣一個擔心,這個擔心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蒯徹心中更是有些忐忑。

只聽齊國丞相說道:“齊王,劉邦言語不假,這些終究只是小事情,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劉邦何以要找我們聯合?以及此事與齊國的關聯,以及我們做出不同選擇之後,對我們齊國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韓信點頭道:“先生所言正是寡人所想,先生如何看待?”

“脣亡齒寒!”蒯徹很精闢地回答了四個字。

韓信心頭一動,說道:“先生說的是劉邦?”

蒯徹輕輕搖頭道:“劉邦、彭越尤其如此,我們齊國也會受到牽連。劉邦之所以找我們聯合,就是因爲他很清楚,單單是依靠漢國的力量根本不是尹旭的對手,所以他纔會邀請我齊國給他幫助。想必信使來臨淄之前,已經先去過了大梁。”

韓信說道:“劉邦從來都是如此,靠他一個人能成什麼大事,他總是習慣了靠別人。”

蒯徹點頭道:“靠別人也是要能依靠纔是,上一次他之所以能夠請動齊王和彭越。是因爲淮水以北的土地。這一次劉邦沒有任何的利益許諾,他是認爲我們三國完全處在相同的處境之下,有合作的可能。” Www ⊙ттκan ⊙¢ o

韓信輕輕搖頭道:“彭越或許和他情況相同,寡人應該不在此列吧?”

所謂的脣亡齒寒。韓信並不這麼看,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認爲齊國實力強大,漢國和樑國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甚至有些不屑與之爲伍的感覺。韓信心中隱隱覺得,齊國現在有着與越國不相上下的實力,完全可以與之一戰。或許是心中的另外一種莫名地情節在作祟,他潛意識地有種想法,想要和尹旭一較高下。

孤傲或者說高傲。隨着實力的壯大和身份的變化,不知不覺間韓信多了這麼一個習慣。

蒯徹見狀,心中不禁暗自擔憂。爲君王者最忌諱的是目空一切,驕傲自大。韓信現在的舉動無疑就有些過分了。完全不將很多人放在眼裡。可以說韓信對現實的看法過於樂觀,對自身的實力過於自信。這是一個有些危險的趨勢。

蒯徹說道:“齊王,脣亡齒寒啊,這是不可不防啊!要是漢國和樑國就此滅亡,我們齊國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了。雖然我們現在的兵力和越國不想上下。可是樑國作戰,是多方面的對抗,我們未必強於越國。

而且越國現如今佔領的土地越來越多,實力也在不斷增長。這本身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長此以往下去,越國會越發的強大。等到尹旭滅掉劉邦和彭越時,天下就只剩下大王和尹旭對峙了。到那個時候。越國將會具有天下七成以上土地,實力也將強大到一定地步,我們未必能夠阻止啊!”

蒯徹一點都沒有危言聳聽,他是真的擔心現在形勢繼續惡化下去。說實在的齊國和越國之間真的開戰,他還有些不大看好齊國。

兵力多少並不是關鍵,軍事手段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齊國的兵力雖然和越國不相上下,但是戰鬥力呢?越國大軍可是久經沙場,戰鬥力和經驗可能更高一些。而且越國在其他很多方面都要高出一籌,尤其是越王尹旭在戰略佈局上的一些安排,往往是神乎其神。

安排是相當的周密,有些事情可能提前好幾年就開始準備了。之前那次,在打敗楚軍,項羽自刎的時候,按理說三國聯軍趁勢越過淮水,進攻淮南本來是個不錯的好計策。

沒想到越王尹旭只用了很簡單的一招就辦到了,只用了兩個女人就解決了問題。

蒯徹是在那個時候才知道韓信心愛的女人和恩人是被尹旭接走的,而這是在好幾年前就發生的事情,足可見尹旭爲這一天準備了多長時間。

而且尹旭也完全摸清楚了韓信的心思,算準了香凝在韓信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號準了韓信的脈搏,打蛇打七寸,做得恰到好處。

誰知道尹旭手中會不會還有別的什麼底牌,若是拿出來會不會起到什麼非同尋常的結果?單單是靠齊國一個國家,根本不是越國的對手。

現在最合理的辦法就是三國聯合對付越國,就如同當年秦國與東方六國的關係,連橫乃是上上之策。

可是現在看韓信的意思,似乎不這樣認爲……蒯徹不禁有些擔憂。

“齊王,此事還需要謹慎處置……”蒯徹再次勸慰。

“這……”韓信心裡還是有些不大舒坦。

蒯徹說道:“大王,此戰並非是大王吃虧,此戰是我們齊國的安全……”

費了很大功夫,蒯徹總算是說服了韓信,可是就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候,一個意外情況的發生,頓時讓蒯徹先生的努力付之東流。

一個從前的楚軍將領王路來到臨淄,聲稱有重要東西要獻給齊王。

初時韓信並沒有在意,可是當得知所要獻上的東西時,韓信終於有些心動了。

包裹打開,一個精緻的楠木盒子出現的眼前,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韓信很是好奇。

當盒子逐漸打開時,一道淡淡的碧綠色映照出來不,隨即一抹翠綠入眼,一個方形的碧綠色玉器出現在眼前。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驚詫,當王路拿下那塊玉器,將底面超想韓信那邊。

硃砂痕跡猶在,上面八個大字清晰可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沒錯,眼前的東西正是那傳說之中又和氏璧雕琢而成,號稱天下傳承信物的傳國玉璽。

韓信不由自主地吞嚥口水,疑惑地看着王路,問道:“此爲何物?”

“秦皇嬴政傳國玉璽!”明知故問也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

“怎麼會在你手上?”

王路淡淡道:“齊王當知道的此物之前的主人是誰?”

傳國玉璽乃是當時天下權力的象徵,齊國滅亡之後,此物落入了西楚霸王項羽之手。

淮水之畔,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之後,遺留之物全都落入了越王尹旭之手。故而天下人都以爲傳國玉璽也在越國。

可是這個時候突然被人帶來臨淄,確確實實透着許多的古怪。

蒯徹問道:“此物怎麼會在你手上?”

王路說道:“在下乃是霸王親兵,當日霸王逃亡路上,在下便是臨時的符寶郎。霸王被尹旭所堵截,在下見勢頭不對,便帶着玉璽偷偷逃走了。

此等神物不是在下一個俗人可以擁有的,特意帶來獻給齊王。”

韓信和蒯徹全都將信將疑,關於傳國玉璽,確實是自從項羽死後就沒有消息了。越國那邊也沒有傳出得到傳國玉璽的消息,此事確實有些不同尋常。

傳國玉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想當初劉邦就是將此物獻給項羽,在鴻門宴上纔多級幾分逃命的機會。某種程度上這傳國玉璽象徵的就是權力和天命,尹旭若是得到此物定然會多加宣揚的。可是越國那邊毫無動靜,莫非真是因爲尹旭沒有得到?

可是蒯徹心裡又有幾分奇怪,這個王路要是打算以獻上傳國玉璽謀求一官半職,完全可以早些前來。爲何偏偏在這個當口,這個緊要關頭前來獻寶呢?難免讓人有些生意,獻上寶物自然是好,只是這寶物似乎會在無形之中起到一些作用。

似乎有些太過巧合了!其中會不會有別的什麼緣故呢?蒯徹一雙眼睛提溜提溜地轉個不停,合計着前因後果……RS

,!

第175章 入關否(上)第405章 心態變化第71章 星象第130章 亞父教誨第211章 尹將軍的逆鱗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257章 果真驚喜第360章 騎兵初顯威第46章 蕭何到訪第132章 主動拜見第315章 速戰速決第204章 烏龍營救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172章 驚人想法第194章 神秘禮物第614章 一進一出第226章 回江東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293章 滅頂之災第559章 棘手的問題第280章 齊國局勢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594章 誰寄錦書來第134章 臨界點第243章 白水峽第36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316章 陳平歸來第51章 史書不可盡信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237章 墨者保鏢團第400章 歸去離兮第488章 李左車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610章 脣亡齒寒第503章 撤往趙地第30章 完美伏擊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266章 四大家族第643章 攻齊部署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71章 星象第149章 一觸即發第164章 子嬰爲王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370章 功過獎懲第148章 王離的心思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326章 疑竇重重第370章 功過獎懲第331章 建作坊第611章 獻寶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104章 突出重圍第196章 誤打誤撞第114章 葬禮安排第58章 懷王嫡孫第455章 應對之策第586章 莫名地感傷第423章 範家內亂第202章 鴻門宴(四)第353章 嚴陣以待第253章 越王的決定第84章 章邯的意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648章 你是越王?第621章 驚駭消息第390章 漢軍東征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521章 生來即爲天子第431章 兩國使者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220章 西楚霸王第653章 越王邀約第119章 慾壑難填第390章 漢軍東征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518章 晴天霹靂第584章 直撲金陵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118章 子夜子夜第235章 談合作(上)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88章 章邯消失了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277章 其中聯繫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263章 環首刀第617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498章 破空而來第271章 商機第190章 結盟
第175章 入關否(上)第405章 心態變化第71章 星象第130章 亞父教誨第211章 尹將軍的逆鱗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257章 果真驚喜第360章 騎兵初顯威第46章 蕭何到訪第132章 主動拜見第315章 速戰速決第204章 烏龍營救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172章 驚人想法第194章 神秘禮物第614章 一進一出第226章 回江東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293章 滅頂之災第559章 棘手的問題第280章 齊國局勢第199章 鴻門宴(一)第594章 誰寄錦書來第134章 臨界點第243章 白水峽第36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316章 陳平歸來第51章 史書不可盡信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237章 墨者保鏢團第400章 歸去離兮第488章 李左車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610章 脣亡齒寒第503章 撤往趙地第30章 完美伏擊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266章 四大家族第643章 攻齊部署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71章 星象第149章 一觸即發第164章 子嬰爲王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370章 功過獎懲第148章 王離的心思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326章 疑竇重重第370章 功過獎懲第331章 建作坊第611章 獻寶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104章 突出重圍第196章 誤打誤撞第114章 葬禮安排第58章 懷王嫡孫第455章 應對之策第586章 莫名地感傷第423章 範家內亂第202章 鴻門宴(四)第353章 嚴陣以待第253章 越王的決定第84章 章邯的意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648章 你是越王?第621章 驚駭消息第390章 漢軍東征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521章 生來即爲天子第431章 兩國使者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220章 西楚霸王第653章 越王邀約第119章 慾壑難填第390章 漢軍東征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518章 晴天霹靂第584章 直撲金陵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118章 子夜子夜第235章 談合作(上)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88章 章邯消失了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277章 其中聯繫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263章 環首刀第617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498章 破空而來第271章 商機第190章 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