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

越國兵鋒直指河朔,這一次尹旭確實是動了真格!越國可以投入作戰的騎兵也就六七萬人,差不多全部被尹旭調集到了關中一帶。

也就說他此戰這越王這邊纔是主力,河朔首當其衝,成爲越國首要目標。這一仗取勝的依據就是信息的不對等,好不容易逮到個機會,將冒頓忽悠,自然要好好利用。

匈奴的主力雁門和代郡,越國則來了一招聲東擊西,將主力全部投入到了河朔。現在無疑是和事件賽跑,雙方都將要比拼攻守實力。就看是冒頓先行攻克代郡,打敗尉繚,進攻河東,還是尹旭先行擊敗右賢王,佔領河朔。

尉繚那邊面臨着不小的壓力,自己這邊必須要加緊行動了,尹旭心中的壓力也着實不小。不過好在一點,尉繚那邊已經是嚴陣以待,而河朔的匈奴右賢王可能還懵然不知,消息的不對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正是此戰取勝的機會……

至於燕山一帶的左賢王所部,尹旭完全不必擔心,他相信會有人收拾掉那支冒進的匈奴勁旅的……

次日一早,尹旭的兵馬便迅速北上,沒有多耽擱一刻。他們很清楚,此時此刻,匈奴冒頓單于的主力也正馬不停蹄地趕往代郡……

長安城頭,綠蘿站在很高,目送夫郎率軍離去,直到大軍徹底消失在地平線上。綠蘿才轉身一步步地走下來,眼角已經有些溼潤了……她本想着搬到涇水北岸的甘泉宮去,哪裡離九原郡不遠,距離夫郎的距離更近一些。但是本尹旭拒絕了,他絕對不容許自己的女人在身處險地……

………………

河朔草原,也就是後世的鄂爾多斯高原,位於黃河“幾”字頭頂,緊鄰的河套地區也是黃河沿岸少有的富庶之地。

那處對匈奴而言是絕好的畜牧之地,水草豐美,氣候優越……對農耕民族也是不錯的風水寶地。尤其是河套平原……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一塊產糧之地對尹旭的吸引力有限,若是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尹旭並不希望大規模開發河套平原。

在他眼裡,最爲重要的就是河朔對於中原。尤其是關中的戰略意義。黃河無疑是中原之地的一道天塹。匈奴若是佔據了河朔,南侵之時,中原政權便少了黃河這道天然的屏障。從河朔草原一路南下,正面進攻正是關中之地。

從選定地址興建長安城的那一天起。尹旭就打算將來定都長安。雖說就目前的天下形勢而言,關中略微有些偏西。但尹旭的目光比較長遠,他的目光已經順着黃河一路下去,看向了富饒的祁連山的河西走廊,甚至更往西的樓蘭、烏孫之地……有朝一日。那些都要納入越國的版圖之中。

如此一來,長安將會正好處在國家的正中心。而且關中之地富饒,地形與軍事防禦都是絕好的建都之地,尹旭自然不願意放棄。既然選定此處,那就要徹底保證關中的王畿之地的安全……

河朔的匈奴人無疑是最大的隱患,若是匈奴長驅直入,一路南下,將會直接威逼越國的都城。在原本的歷史上,突厥就曾經一路南下。直逼渭水,唐太宗纔不得已與頡利可汗在渭水便橋盟約……

雖然後來大敗突厥,一雪前恥,但依舊在青史之中留下了污點,這是尹旭所不能容忍的。至於所謂的和親政策。尹旭更是視爲奇恥大辱……漢武帝年間,派衛青奪回河朔,修建朔方城,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只不過尹旭現在將這個時間提前了幾十上百年……

出長安之後。大軍渡過渭水和涇水,一路北上。逐漸由關中平原進入了黃土高原。

大軍一路前行,尹旭見到沿途的風景,不由地感嘆,這裡是後世那千溝萬壑,蒼涼貧瘠的黃土高原。大量的樹木和綠色植被都保存的很少,尚未過多砍伐……當真是太難得了,他很清楚這些一旦遭到破壞,將會是貽害千年,甚至是萬劫不復……

也正是因此,在修建長安城的時候,尹旭才千叮萬囑,木材的砍伐與利用……可持續發展從這個時代便要做起……

越往北,前進的時候就需要愈發的小心,任何的冒失和大意就有可能導致意外。尤其是需要隱藏好大軍的行跡,若是被匈奴提前的一步得到消息,做好了準備,想要奪回河朔的難度可就大的多了……

要知道河朔草原上,匈奴可是有十三四萬的騎兵。越國方面,爲了時效性和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有六七萬騎兵輕裝上陣……

失去了突然性,正面作戰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最後,尹旭決定派出蘇角作爲此番出戰的先鋒,在前面探路……

作爲昔年九原郡和上郡秦國駐軍的將領,參加過對匈奴作戰,在這方面他有豐富的經驗。

與此同時,殘餘留在北方草原上的飛影成員也盡一切可能地探查消息,及時將消息送回來,送到越王尹旭手中……

有了這些情報,尹旭便可以以此作爲分析,隨時掌握前線的動態,從而做出最新的戰略部署。值得欣慰的一點,從各方面手機到的消息來看,河朔草原上的匈奴人似乎依舊未察覺到越國的異動,而且情況似乎遠比想象的要好的多……

冒頓現在以爲越國的主力依舊在臨淄,因此從河朔抽調了不少人馬前去代郡匯合,準備以河東作爲突破點,向南發起進攻。而河朔草原上的守敵人數則是下降到了差不多一半,右賢王也擔心自己的人馬不夠,因此沒有發起默然襲擊,而是等待着河西休屠王和渾邪王的人馬趕來補充……

正是他的猶豫和遲疑,給了越軍絕好的機會……當右賢王還在河朔草原上吃肉喝酒,渾然不覺地等待的時候,越國的大軍已經悄然臨近,明晃晃的長劍已經出鞘,隨時準備渴飲匈奴血……

第256章 安抵山陰第327章 兩家命運第164章 子嬰爲王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480章 越王議政第420章 有匪君子第431章 兩國使者第150章 親自出馬第47章 首次合作第90章 不歡而散第220章 西楚霸王第281章 好消息第238章 回封地第496章 背水一戰(下)第512章 合作設想第22章 將軍劍第268章 依蘭論政(上)第611章 獻寶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134章 臨界點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417章 範三決心第189章 第二位客人第3章 精神損失費第254章 義帝之死第252章 兩封信函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265章 特種近衛軍第16章 正合我意第627章 困守孤城第73張 危險氣息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505章 趙地守將第471章 逐鹿天下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406章 三萬鐵騎救彭城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113章 女刺客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313章 作戰會議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130章 亞父教誨第409章 鐵騎衝陣第494章 背水一戰(上)第619章 秘不發喪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493章 應該是好消息第5章 工地鬥毆第196章 誤打誤撞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435章 越國國策第649章 戚夫人第486章 漢王期待第221章 越王尹旭第560章 有技巧的和談第621章 驚駭消息第273章 遲暮老人第337章 無奈離開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542章 死期到了第459章 雲浩,雲青山第484章 先生男者爲後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591章 淮水話別第332章 美女關懷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21章 偷營劫寨時第378章 意外得失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87章 抱着蘿莉衝鋒第250章 三大威脅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66章 盱眙見駕第563章 烹殺劉太公第578章 交給你來做第15章 游擊戰第541章 誘敵第510章 巴蜀琴氏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589章 四面楚歌第181章 無傷告密第645章 包圍齊魯第188章 驟聞喜訊第386章 如虎添翼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399章 談判第655章 鋌而走險第602章 滿城風雨第649章 戚夫人第269章 依蘭論政(中)第638章 滎陽告破
第256章 安抵山陰第327章 兩家命運第164章 子嬰爲王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480章 越王議政第420章 有匪君子第431章 兩國使者第150章 親自出馬第47章 首次合作第90章 不歡而散第220章 西楚霸王第281章 好消息第238章 回封地第496章 背水一戰(下)第512章 合作設想第22章 將軍劍第268章 依蘭論政(上)第611章 獻寶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134章 臨界點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417章 範三決心第189章 第二位客人第3章 精神損失費第254章 義帝之死第252章 兩封信函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265章 特種近衛軍第16章 正合我意第627章 困守孤城第73張 危險氣息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505章 趙地守將第471章 逐鹿天下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406章 三萬鐵騎救彭城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113章 女刺客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313章 作戰會議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130章 亞父教誨第409章 鐵騎衝陣第494章 背水一戰(上)第619章 秘不發喪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493章 應該是好消息第5章 工地鬥毆第196章 誤打誤撞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435章 越國國策第649章 戚夫人第486章 漢王期待第221章 越王尹旭第560章 有技巧的和談第621章 驚駭消息第273章 遲暮老人第337章 無奈離開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542章 死期到了第459章 雲浩,雲青山第484章 先生男者爲後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591章 淮水話別第332章 美女關懷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21章 偷營劫寨時第378章 意外得失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87章 抱着蘿莉衝鋒第250章 三大威脅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66章 盱眙見駕第563章 烹殺劉太公第578章 交給你來做第15章 游擊戰第541章 誘敵第510章 巴蜀琴氏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589章 四面楚歌第181章 無傷告密第645章 包圍齊魯第188章 驟聞喜訊第386章 如虎添翼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399章 談判第655章 鋌而走險第602章 滿城風雨第649章 戚夫人第269章 依蘭論政(中)第638章 滎陽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