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拔釘

彭越思索許久,最終還是選擇投降越國。

夾在齊越兩個大國之間本身就是一種悲劇,必須得倒向其中的一方面,否則肯定是死路一條。

在這一點上,彭越無可奈何,他沒有別的選擇。那麼,如此一來,問題的關鍵就是到底要倒向哪一方?

當然了,選擇的一切基礎都是建立在生存和利益上。現在已經談不上什麼利益了,樑國根本沒有和別人談條件的可能,獲取利益也都是無稽之談,唯一希望的就是存亡。

彭越最初的打算是是希望能夠保全樑國的存在,自己能繼續擔任樑王。就如同南方的衡山王吳芮一樣,這是有先例存在的。這是在他看來最爲完美的例子,可是天不隨人願,似乎難以實現。

但是杜殤卻給出了另外一個先例,那就是章邯和英布。

尹旭的條件說的很明確,只會封彭越爲侯,封信陵侯。有次一點,彭越已經可以肯定,對方已經將自己的底細打聽的清清楚楚。不過這也不奇怪,以越王尹旭的能耐,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呢?

封侯,這個有些出乎彭越的意料,也讓他有些失望,甚至是有些憤怒,似乎尹旭輕視了他這個樑王。

可是轉念一想,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想想章邯和英布。當初一個是鎮守關中的雍王,一個是雄踞淮南的九江王,而今全都是越王尹旭麾下的上將軍。即便是越軍已經收復了關中和淮南。此二人依舊沒有恢復王爵。

有這兩個先例在。樑王似乎也就沒有什麼特殊性。即便是彭越手中還掌控着樑國的土地,而當初章邯和英布都是亡國諸侯。但是在實質上這樣的差別並不是很大,無論是齊越兩國中的任何一方出兵,都可以輕鬆佔領樑地。

至於倒向韓信那邊,未必能夠獲得更好的待遇。即便是韓信依舊承認自己這個樑王,可能保得住樑國的國土嗎?

何況現實擺在面前,尹旭若是打敗齊國,樑國將成爲越國的國中之國,這可能嗎?至於衡山國,那是尹旭現在還顧不上。吳芮也不會對越國產生任何威脅,才得以存在的。等到尹旭平定整個天下的時候,衡山國自然就會煙消雲散,那麼樑國就更不例外了。

說實在的。在尹旭和韓信之間,彭越更加看好尹旭。齊國不僅僅無法庇護樑國,說不定將來依舊逃不過滅國的命運。

齊國被滅,自己若是再倒向齊國,終究逃不過一個死,反倒不如做個信陵侯來的實在可靠。風險始終都是有的,可是彭越心中始終有些不甘,不甘心就此放棄樑國的一切。

彭越並非立即當面答允杜殤,這樣的大事情必須要深思熟慮。杜殤自然不會反對,不過臨走的時候特意提醒樑王儘快。不要耽擱時間。

杜殤離開之後,彭越很長時間內都陷入沉默,這個選擇有些難。

書房裡的人都被刻意安排離開了,只剩下彭越一個人陷入一種沉默之中。

他已經不是當初鉅野澤打漁的漢子,而是樑王,不管怎麼說都是一方諸侯。

由儉入奢容易,由奢入簡難,好不容易有了今時今日的富貴生活和超然地爲,又怎麼肯輕易放棄呢?

可是又必須要考慮現實,富貴需要有命去享受才行。

吱呀一聲門響。彭越沒有擡頭,就知道來人一定是陳青山,別人沒有這個膽量和權力打擾自己。

“大王,還在發愁嗎?”陳青山輕聲詢問。

彭越輕輕點頭,問道:“先生。此事若換做是你,該當如何選擇?”

陳青山嘆道:“大王。今日老夫就是想要和你說說此事……當初我麼也是一心想要趁着亂世,完成無忌公子未竟的遺願。大王已經很努力了,取得今日的成就已經實屬不易。無奈現實如此,樑國只能走到這個地步……

經歷過當年無忌公子的事情,以及這些年看到的這些榮辱興衰,老夫覺得還是穩妥爲好。權力這東西,固然可以高高在上,可是需要有生命來享受才行。拿得起,放得下方爲大丈夫!”

說完陳青山便推門出去,留下彭越一個人待在安靜的書房裡。

在寂靜中沉寂了許久,彭越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歸附越王尹旭。

其實早在越軍兵圍滎陽的時候,彭越就已經在爲樑國的未來擔憂,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既然最初已經做出的了這樣的打算,就堅持這樣做吧!

上天註定了樑王之位與自己緣分太淺,知足者常樂,還是去做個信陵侯吧!尹旭如此也算是一番美意,至少顧全了墨家那些老人們的心願……彭越的降表很快就送到了滎陽,對此尹旭很是興奮。

彭越倒向了自己這邊,相當於樑國的十萬大軍也成爲自己的力量,如此一來對付齊國,勝算也就又大了一份。

彭越清楚地表示,願意做攻打齊國的先鋒。至少現在,彭越還是緊握着那十萬樑軍,他也是怕尹旭口是心非。對此倒也是可以理解,只要彭越出兵對齊作戰,完全處在自己掌控之中即可。

樑國的事情順利擺平,那麼接下來,就該考慮儘快整頓兵力對齊國作戰了。時間已經到了越王七年初秋,天下大亂,兵禍連綿已經差不多整整十個年頭了,戰事必須儘早結束,讓百姓們休養生息才行,因此齊國的戰事必須要儘快結束纔好。

當然了,在此之前,首先要拔掉中原大地上最後的“釘子戶”成皋。漢將軍周勃依舊堅守在此處,即便是滎陽陷落,也一直堅守不出。

越國想要出征對付齊國,就必須要拔掉這個眼中釘,穩定後方。否則以周勃的性格和實力,一定會在後方不斷搗亂,成爲一個隱患。漢國之地剛剛平定,絕對不能給漢國遺臣任何死灰復燃的機會。

至於如何徹底拔掉滎陽,在此之前,尹旭雖然一直按兵不動,其實卻早已經在做準備……RS

第609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625章 錯誤決定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15章 游擊戰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510章 巴蜀琴氏第172章 驚人想法第50章 子房先生第133章 搞清目的第580章 喊殺聲響起第204章 烏龍營救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347章 善解人意(上)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18章 水漫青石第642章 輕鬆破城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204章 烏龍營救第104章 突出重圍第13章 惹禍上身第49章 狼煙起第190章 結盟第233章 兵家尉繚(上)第353章 嚴陣以待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598章 關門打狗第31章 悲喜交加第18章 水漫青石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652章 兵圍臨淄第561章 呂雉心憂第184章 第一個謀士第200章 鴻門宴(二)第100章 天意難測第25章 不知死活第281章 好消息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439章 開闢北方戰線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190章 結盟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630章 烽火求援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52章 合圍彭城第19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65章 自救交易第605章 長治久安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223章 潛在優勢第231章 令人咋舌第288章 衝突第342章 好戲上演第458章 臨江震動第411章 殺,一個不留第283章 山中遭遇第577章 楚軍撤退第444章 南方戰線第611章 獻寶第486章 漢王期待第549章 賜婚“施恩”第396章 封爲樑王?第388章 越國對策第493章 應該是好消息第99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52章 兵圍臨淄第458章 臨江震動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114章 葬禮安排第67章 序幕拉開第94章 潛水燒糧草第472章 楚霸王忍氣吞聲第12章 美人贈劍第118章 子夜子夜第165章 無奈嘆息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411章 殺,一個不留第409章 鐵騎衝陣第621章 驚駭消息第76章 燙手的山芋第60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90章 大戰開啓第422章 淡然應對第431章 兩國使者第92章 圍秦救楚第117章 算計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175章 入關否(上)
第609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625章 錯誤決定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15章 游擊戰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510章 巴蜀琴氏第172章 驚人想法第50章 子房先生第133章 搞清目的第580章 喊殺聲響起第204章 烏龍營救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347章 善解人意(上)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294章 山中形勢第18章 水漫青石第642章 輕鬆破城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204章 烏龍營救第104章 突出重圍第13章 惹禍上身第49章 狼煙起第190章 結盟第233章 兵家尉繚(上)第353章 嚴陣以待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598章 關門打狗第31章 悲喜交加第18章 水漫青石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652章 兵圍臨淄第561章 呂雉心憂第184章 第一個謀士第200章 鴻門宴(二)第100章 天意難測第25章 不知死活第281章 好消息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439章 開闢北方戰線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190章 結盟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630章 烽火求援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52章 合圍彭城第19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65章 自救交易第605章 長治久安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223章 潛在優勢第231章 令人咋舌第288章 衝突第342章 好戲上演第458章 臨江震動第411章 殺,一個不留第283章 山中遭遇第577章 楚軍撤退第444章 南方戰線第611章 獻寶第486章 漢王期待第549章 賜婚“施恩”第396章 封爲樑王?第388章 越國對策第493章 應該是好消息第99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52章 兵圍臨淄第458章 臨江震動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114章 葬禮安排第67章 序幕拉開第94章 潛水燒糧草第472章 楚霸王忍氣吞聲第12章 美人贈劍第118章 子夜子夜第165章 無奈嘆息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411章 殺,一個不留第409章 鐵騎衝陣第621章 驚駭消息第76章 燙手的山芋第60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90章 大戰開啓第422章 淡然應對第431章 兩國使者第92章 圍秦救楚第117章 算計第152章 秦軍潰退第175章 入關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