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縱論局勢

徐州,第五戰區長官部。

入夜時分。參謀部的高參們就拿出了一份大概的徐州會戰實施綱要,包括戰區所屬各集團軍的作戰任務都已經擬定了,絕大部份主力將集結于徐州附近,沿津浦鐵路、濰臺公路以及運河向北採取攻勢,少部兵力則駐守淮河防線,採取守勢。

蔣委員長看了之後極爲滿意,可忽然間似乎想起了什麼,回頭問李上將道:“德鄰哪,忠恕怎麼還沒回來?”

上午參加完軍事會議之後,嶽維漢就藉口旅部有事離開了。

李上將忙道:“委座,忠恕這會估計正忙着統計戰果吧,這次韓莊大捷,寶山旅繳獲可不小,聽說光七五野炮就有三十幾門,只可惜炮彈不是太多,我們一下子又造不出小鬼子的炮彈來,要不然都夠組建炮兵團了。”

“統計戰果?”蔣委員長皺眉道,“不用統計了,讓他馬上過來。”

“是。”李上將不敢怠慢,急令參謀長徐祖貽上將安排專車去寶山旅旅部接人。

不到半個小時,嶽維漢就風塵僕僕地趕過來了。此時的嶽維漢已經完全恢復了以前的意氣風發,不久前的頹喪之色已經一掃而空。

“忠恕哪,來來來。”蔣委員長連連招手道,“到這邊來。”

“委座。”嶽維漢大步走到蔣委員長面前,啪地挺身立正。

蔣委員長擺了擺手,將戰區參謀部剛剛制訂的徐州會戰實施綱要遞給嶽維漢,道:“忠恕哪,這是戰區參謀部剛剛制訂的關於這徐州會戰的實施綱要,你先看看,然後再好好想想,還有什麼細節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

旁邊的黨國高級將領紛紛色變,戰區參謀部的高參們更是面有不憤之色。

這也難怪,論軍銜,嶽維漢不過是個小小的少將,論資歷,在場的大多都是黃埔四期、三期乃至一、二期的,而嶽維漢不過是黃埔十期生,無論從哪個方向來說,似乎都輪不到嶽維漢這小小的少將旅長來指手劃腳。

嶽維漢卻出人意料地道:“委座,我有重要情況向您單獨彙報。”

“哦?”蔣委員長神情微動,旋即走進了作戰室旁邊的小會議室。

嶽維漢毫不猶豫地跟了進去,國府侍衛長大步走到小會議室門口,然後轉身駐步。

作戰室裡所有的高級將領以及高參們頓時面面相覷,不少將領更是眼熱得不行,這樣和國府最高領袖獨處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

…………

小會議室裡,嶽維漢卻直截了當地道:“委座。我認爲徐州會戰必敗無疑!”

蔣委員長聞言先是一愣,旋即臉色就陰沉了下來,他沒想到嶽維漢要說的是這個。

嶽維漢卻顧不了這麼多了,爲了徐州戰場上近百萬國軍將士的安危,更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以及前途,他只能犯顏死諫了,不管蔣委員長是否會採納他的諫言,但他卻必須這麼做,這是他的責任,也就是他的良心!

“忠恕哪,你這話怕是有些危言悚聽了吧?”

“危言悚聽?”嶽維漢搖頭道,“不,這絕非危言悚聽。”

蔣委員長皺了皺眉頭,耐着性子道:“忠恕,你可有依據?”

“當然有。”嶽維漢道,“委座,魯南會戰我們雖然勝了,卻勝得並不輕鬆,我們五十幾個師圍着日軍兩個師團打了兩個月,死傷將近十萬才勉強全殲了這兩個師團,而現在。日軍幾十個師團即將大軍壓境,我們又如何能敵?”

“忠恕你有所不知。”蔣委員長道,“此次日軍雖然調集了二十幾個師團,可都是些補充師團,戰鬥力跟第五、第十師團這樣的精銳師園完全無法比擬,何況我軍在兵力上又佔據壓倒性的優勢,還佔有地利人和,徐州會戰還是有機會打贏的嘛。”

“委座。”嶽維漢急道,“我想請問,人多是否就意味着戰鬥力強?”

“當然不是。”蔣委員長的眉頭再次蹙緊了,有些不高興道,“我也算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兵了,這些淺顯的道理多少還是知道的,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值不僅僅決定於兵力數量,還取決於其訓練、裝備以及後勤保障等因素。”

“好。”嶽維漢道,“那我們先說訓練!”

“委座應該知道,日軍的預備役,也就是在鄉軍人,都曾在常設師團服役,雖說退役已久,但他們畢竟曾是軍人,只要稍加歷練,就能完全適應戰場氛圍,還有日軍的後備役,雖然都沒有入伍歷練,但日本男子從小學開始,就會統一接受軍事化的訓練,他們的軍事素養絕非我們農民出身的新兵所能比擬!”

“再說裝備,日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更有絕對優勢的火炮,可我們呢?我們的機槍需要靠進口,火炮都是些小口徑曲射炮,完全無法有效壓制日軍,一旦開戰,我們的炮兵連最起碼的火力支援都無法做到!”

“再說後勤保障,日軍年產鋼材六百萬噸,而且國內有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可以爲前線的部隊源源不斷地提供軍火,而我們呢,年產不過千餘噸鋼材,就這點鋼材又能造多少槍炮,幾顆子彈?還有國家實力,小日本的國力是我們的六倍有餘,他們擁有更多的錢,可以從西方世界購買更多的糧食,更多的橡膠,更多的棉花!”

“訓練、裝備、後勤、國家實力我們都遠遠遜色於日軍,僅僅依靠人多,我們就能打贏徐州會戰?委座,現在已經不再是人多勢衆就能決定戰爭勝負的冷兵器時代了,自從機槍問世之後。兵力優勢已經不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優勢了。”

蔣委員長臉上已經明顯有了怒意,道:“那麼你覺得徐州就該棄守?”

嶽維漢明顯帶有責問語氣的詰難讓蔣委員長既感高興又感憤怒,高興的是嶽維漢敢這麼跟他說話,明顯是把他當成了黃埔校長兼同鄉長輩,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國府領袖,可讓蔣委員長憤怒的是,嶽維漢竟然堅決反對他的徐州會戰構想。

“徐州當然不能棄守。”嶽維漢不假思索地道,“徐州是我們的國土,身爲軍人,守土抗戰是我們的職責,但我還是要說。我們不能在徐州與日軍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對決,我們應該改變策略,以更聰明,更有效的策略與日軍周旋!”

“更聰明,更有效的策略?”蔣委員長道,“我倒是想聽聽,究竟是什麼策略?”

“我的策略概括起來就是十八個字!”嶽維漢道,“內線寸土必爭,中線運動殲敵,外線遊擊策應!”

蔣委員長道:“具體來說呢?”

嶽維漢大步走到會議室牆上懸掛的大地圖前,拿起指揮杆在地圖上畫了個大圈,道:“內線寸土必爭,是指以武漢爲中心,構築堅固之國防工事,以爲最後之壁壘,一旦日軍兵臨城下,則集中優勢兵力與日軍殊死決戰。”

再點了點中條山、平漢線、大別山,道:“中線運動殲敵,即以重兵集團屯駐中條山、平漢線以及大別山等區域,日軍若集重兵來攻,則避而他走,絕不與敵糾纏,日軍若轉而進攻武漢,則伺機切斷日軍之後勤補給線,使之失去持久作戰之能力!”

最後又點了點沂蒙山、淞滬、蘇南、華北等地區,道:“外線遊擊策應,即派譴若干小規模的精幹部隊,深入敵後區域,利用廣大人民羣衆的支持,開展廣泛的遊擊作戰,使日軍不僅無法從佔領區域獲得任何物資補給,還要分出大量兵力進行治安肅正作戰!”

“如此一來,日軍必將陷入進退維谷之困境!若集結重兵集團進攻武漢,則前有堅固的防線,後有國軍重兵集團之窺伺,必將首尾難顧,進退失據。如果外線的遊擊作戰也能夠將聲勢造大,則日軍必然收縮兵力,尋求鞏固既有佔領區!”

“如此,則抗戰就將進入持久作戰之階段,我國擁有遼闊的幅員,衆多的人口,也終將取得最終的勝利!反之,若集結主力于徐州與日軍尋求決戰,以謀求速勝,則必然遭到慘敗,此戰若敗,不僅國防力量損失殆盡,中華民族亦有亡國滅種之慮,委座三思!”

“行了。”蔣委員長面無表情地道,“徐州局勢,還輪不到你來指手劃腳!”

“委座!”嶽維漢慘然道,“事關國家民族之生死存亡,請您務必三思哪!”

“行了。”蔣委員長擺了擺手,不以爲然道,“你的三線論似乎有那些點道理,但也只是紙面上的道理,徐州會戰勢在必行,非打不可,你就不必多說了,我現在只想問你,徐州會戰的作戰計劃是否還有需要修改或者完善之處?”

嶽維漢忍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其實他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咬了咬牙,嶽維漢又道:“委座,若徐州會戰非打不可,則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戰事不順,我軍勢必要從徐州戰場迅速撤離,而日軍則勢必會銜尾追擊,因此必須留下一支精銳部隊駐守徐州,以截敵追擊之路。”

“嗯,這話似乎有些道理。”蔣委員長道,“你具體的想法呢?”

嶽維漢扯了扯身上的呢子軍裝,肅然說道:“斷後之重任,非我寶山旅莫屬,因此,懇請委座下令讓寶山旅警備徐州!”

第456章 辦學、饑荒第217章 清河縣城 寂寞劍客第161章 殺紅了眼第106章 “鋼軍”之覆滅第118章 戰略對決第276章 未雨綢繆第188章 女匪風情第34章 甩掉追兵(下)第197章 騎兵對決第20章 留點什麼(下)第38章 完勝(上)第402章 難以置信第504章 漂亮的“敗仗”第245章 光復石門第468章 沙阿蘭海灘第464章 大戰來臨第125章 重鑄“鋼軍”第126章 戰略眼光第10章 奇兵!奇兵!(上)第202章 滅敵示威第35章 克復靖江(上)第426章 緬甸上空的野馬第482章 反攻浪潮第56章 大戰前夕第277章 嶽維漢又升官了第382章 戰略角逐第482章 反攻浪潮第415章 戰局逆轉(下)第300章 軍官素質第17章 戰術高手(下)第252章 十五天決生死第20章 留點什麼(下)第137章 硬骨頭第274章 末流的統帥第213章 動身前夕第11章 死裡逃生(下)第282章 土門要塞第303章 蔣某人要摘桃子第488章 第二次淞滬會戰第5章 糜爛(上)第246章 升官發財第471章 受阻第457章 國共合作第38章 完勝(上)第230章 烏合之衆(四)第113章 坑道作戰第62章 巋然不動第417章 生同衾,死同槨第121章 新兵蛋子第335章 半路打劫第364章 輸?贏?第530章 反攻日本第323章 踐踏道德底線第478章 千軍萬馬堵荊門第293章 晉綏軍!第247章 新編第六軍第486章 劍指臺灣第281章 軍事演習第127章 急轉直下第37章 惡戰(下)第452章 原來是毛人鳳第276章 未雨綢繆第271章 風雲突變第210章 最毒婦人心第4章 巷戰!巷戰!(上)第264章 天黑之後總攻第53章 戰地記者第166章 分頭突圍第488章 第二次淞滬會戰第299章 破城、巷戰第104章 特種打擊第409章 鋼鐵洪流(下)第482章 反攻浪潮第509章 圖窮匕現第397章 激將,知恥而後勇第24章 有仇就報(下)第101章 出奇制勝第338章 特戰旅第337章 軍官訓練營第354章 土門兵變第334章 “沒良心”炮第478章 千軍萬馬堵荊門第285章 衡陽大捷第519章 漫長的黑夜第25章 夜戰!夜戰!(下)第361章 空中解體第208章 刺殺行動第432章 經典戰例第67章 來世,我還當你們團長第126章 戰略眼光第44章 亂仗高手(下)第356章 讓開大路第145章 血仍未冷第117章 災難第86 莊寨夫人第391章 蝴蝶效應第459章 大西南會戰第418章 何以爲國家?何以爲民族?第103章 踩點第372章 絞殺
第456章 辦學、饑荒第217章 清河縣城 寂寞劍客第161章 殺紅了眼第106章 “鋼軍”之覆滅第118章 戰略對決第276章 未雨綢繆第188章 女匪風情第34章 甩掉追兵(下)第197章 騎兵對決第20章 留點什麼(下)第38章 完勝(上)第402章 難以置信第504章 漂亮的“敗仗”第245章 光復石門第468章 沙阿蘭海灘第464章 大戰來臨第125章 重鑄“鋼軍”第126章 戰略眼光第10章 奇兵!奇兵!(上)第202章 滅敵示威第35章 克復靖江(上)第426章 緬甸上空的野馬第482章 反攻浪潮第56章 大戰前夕第277章 嶽維漢又升官了第382章 戰略角逐第482章 反攻浪潮第415章 戰局逆轉(下)第300章 軍官素質第17章 戰術高手(下)第252章 十五天決生死第20章 留點什麼(下)第137章 硬骨頭第274章 末流的統帥第213章 動身前夕第11章 死裡逃生(下)第282章 土門要塞第303章 蔣某人要摘桃子第488章 第二次淞滬會戰第5章 糜爛(上)第246章 升官發財第471章 受阻第457章 國共合作第38章 完勝(上)第230章 烏合之衆(四)第113章 坑道作戰第62章 巋然不動第417章 生同衾,死同槨第121章 新兵蛋子第335章 半路打劫第364章 輸?贏?第530章 反攻日本第323章 踐踏道德底線第478章 千軍萬馬堵荊門第293章 晉綏軍!第247章 新編第六軍第486章 劍指臺灣第281章 軍事演習第127章 急轉直下第37章 惡戰(下)第452章 原來是毛人鳳第276章 未雨綢繆第271章 風雲突變第210章 最毒婦人心第4章 巷戰!巷戰!(上)第264章 天黑之後總攻第53章 戰地記者第166章 分頭突圍第488章 第二次淞滬會戰第299章 破城、巷戰第104章 特種打擊第409章 鋼鐵洪流(下)第482章 反攻浪潮第509章 圖窮匕現第397章 激將,知恥而後勇第24章 有仇就報(下)第101章 出奇制勝第338章 特戰旅第337章 軍官訓練營第354章 土門兵變第334章 “沒良心”炮第478章 千軍萬馬堵荊門第285章 衡陽大捷第519章 漫長的黑夜第25章 夜戰!夜戰!(下)第361章 空中解體第208章 刺殺行動第432章 經典戰例第67章 來世,我還當你們團長第126章 戰略眼光第44章 亂仗高手(下)第356章 讓開大路第145章 血仍未冷第117章 災難第86 莊寨夫人第391章 蝴蝶效應第459章 大西南會戰第418章 何以爲國家?何以爲民族?第103章 踩點第372章 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