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漩渦中新平

新平城,神州大地上名氣最大的幾座城池之一,從千年前建成後,一直都是作爲該地區統治者的都城,聖武皇朝也曾將新平當作自己的都城,如今新平卻是大黎帝國的都城。

雲華郡一郡之地總人口才二十餘萬,而新平城的居住人口已經高達五十六萬餘人,是雲華郡兩倍多的,但是不要忘記,前者是面積廣闊的郡,後者只是一座城池,即便這座城池比較大。

新平城可以稱之爲大黎帝國境內權貴、富豪、武者聚集之地,大黎帝國其他地方還有無數人夢想居住在新平城,在那些人看來,新平城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完美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壓迫的世界。

孰不知,屹立在寬廣平原之上的新平城,已經處於漩渦之中。

帝宮中,老帝君方曜躺在病榻上,時而昏迷,時而清醒,若不是御醫各種珍貴藥材給方曜補充元氣,恐怕方曜早已經逝去。

方曜一直在堅持着,他不想讓自己就這麼死去,若是自己就這麼死去了,他還有什麼顏面去見黃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大黎帝國這片(三百五十餘萬平方公里的)江山是方氏祖先親身打下來的,大黎帝國是方氏的大黎帝國,可是隨着大黎帝國開創者黎高祖逝去,帝位又傳承幾次,方氏的實力和威望在降低,特別是到了方曜父親那一任帝君,大黎帝國境內的世家大族已經擁有非常高的地位,他們正在快速蠶食方氏的大黎帝國。

到了方曜這一代,方曜就是世家大族扶持上來的,到了如今,這大黎帝國已經世家大族的大黎帝國,而不是方氏的大黎帝國。

躺在病榻上的方曜,非常後悔自己優柔寡斷,導致方氏在大黎帝國越來越失勢,他方曜活的夠久,在大黎帝國還能有一些威望,一旦他逝去了,他的子孫後代在世家大族的扶持下斬殺一切競爭對手,登上帝位,那時候和傀儡還有什麼區別。

方曜不想看到這一幕,所以他在堅持着,不願意離開世間。

方曜優柔寡斷,沒有早早立下儲君,方曜害怕,他害怕自己立下的儲君不被世家大族認同,最後被世家大族暗害,方曜的父親英年早逝就是一個例子,世家大族的力量已經滲透到帝宮中。

優柔寡斷是方曜最大的缺點,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麼拖下去,一旦他逝去,大黎帝國內部立刻就會陷入到混亂中,除非有一位帝子帝孫能夠獲得大半世家大族的支持登上帝位。

不過想想這就是很難發生的事情,世家大族本身就劃分成多個陣營,互相之間有各種仇怨,不鬥個筋疲力竭,他們是不會談和的。

下任大黎帝國帝君之位主要有六個人選,分別是第三帝子方玄、第七帝子方岳、第十一帝子方瑞、嫡長孫方濟還有帝孫方知和方達,這六位就是下任帝君的有力人選,每個人身後都有大量勢力在支持着。

外界看待這六位帝子帝孫爭奪帝位,統稱爲六龍奪嫡,不過除了這六位外,還有諸如第八帝子方蔚之類的其他帝子帝孫也想要參與到帝位爭奪中,可惜他們的實力太弱小,又沒有多少勢力願意扶持他們,在新平,這些帝子帝孫快要仿若隱身人一般。

方曜一直躺在病榻上,無法處理政務,不過大黎帝國並沒有亂起來。

大黎帝國中樞官職是三公九卿制,雖說這十二人也都是出身世家大族,不過其中也有深得方曜信任的,方曜在位五十多年,總能提拔一些忠誠於自己的大臣,只是其中許多大臣都會被世家大族收買。

方曜這帝君當的也是夠悲催的。

而大黎帝國內部並沒有亂起來的根本原因是方曜提撥了一位忠誠於自己並有足夠能力的丞相,這位丞相名叫周樹,年近六十,小家族出身,本是儒家弟子,後來在新平一書院教書,前半生培養出無數學生,現在他的學生中有很多都在大黎帝國各處擔任要職,在大黎帝國官場周樹和他的學生們自成一派,也作忠君派,只效忠於大黎帝國的帝君。

大黎帝國朝政在周樹的主持下,纔沒有真正亂起來,六龍和他們身後的勢力都是在一定規則內進行競爭,一旦誰敢違規,周樹就會出手,忠君派的實力不可小覷,六龍可都不敢得罪周樹,一旦周樹倒向一龍,就算是排名最末,有忠君派的加入,其成爲下一任帝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過近段時間,原本排名靠後的嫡長孫方濟實力快速增加,在六龍奪嫡中屢屢挫敗其他幾人的計謀,參與到六龍奪嫡中各大世家卻是看出來了,只有周樹這忠君派倒向方濟,纔會出現這般結果,其他五龍背後的大勢力鬱悶了,方濟背後的中小勢力高興的差點蹦起來。

誰都知道周樹是方曜的人,周樹倒向方曜,很明顯就是在放出聲音,他方曜準備立方濟爲儲君,方曜好不容易堅定決心一次。

在方曜和周樹看不到的角落裡,世家們頻頻接頭,他們都不願意方濟繼承帝位,就算是有忠君派倒向方濟,不過這天下終究是世家的天下,只要超過一半世家(指參與到六龍奪嫡之中的世家)聯起手來,帝君之位還不是讓誰上就誰上嗎?

周樹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忠誠於方曜,方曜對他下達命令,周樹接受,這是他們最後一拼,勝利了,大黎帝國還是方氏的大黎帝國,失敗了,以後大黎帝國就是世家的大黎帝國,帝君只是世家的傀儡。

在世家們接頭的時候,周樹也在聯合所有忠於帝君的勢力。

……

新平城隸屬於沈氏商行的某座宅院,沈煜無奈的看着眼前的景象,這一幕從他回到新平城後已經看到不知道多少次了。

在沈煜前方不遠處,沈夢心右手拿着清霜劍,左手撫摸着劍身,雙眼卻已經失去焦距。

“唉,早知道就不帶小妹去雲華郡了。”

【貌似這章水了一點】

第293章 北王南雲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213章 澤州最後之戰(四)第347章 終極之戰(終)入主新平城第395章 順者昌逆者亡(四)第173章 初交鋒第9章 臨海城第361章 重回雲華城第254章 亂世多英豪第95章 與有榮焉第66章 暴增的鋼鐵產量第25章 阻撓第115章 關注第231章 保德王氏第319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下)第325章 五百年前是一家第298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上)第78章 變幻莫測的大海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252章 新帝登基(上)第163章 光明降世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110章 光明教(續)第94章 史上最年輕先天第168章 解樑城破(上)第259章 轉眼秋末(中)第161章 合縱連橫第8章 路途中第319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下)第238章 雲華學府開學(上)第412章 武道學堂(下)第381章 光明教在大梁(三)第216章 澤州最後之戰(終)第359章 今日大秦帝國(三)一項偉大的計劃第46章 拍賣會(一)第130章 殺猴子!(續)第279章 聯軍集結第212章 澤州最後之戰(三)第177章 讓武者們給雲氏打工第177章 讓武者們給雲氏打工第122章 野心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119章 殺“猴子第251章 恐慌漫延第226章 迴歸第206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續)第419章 我輩男兒當建功立業第366章 玄州(一)第337章 心涼半截第181章 勸降(上)第275章 傷心欲絕(上)第392章 順者昌逆者亡(一)第137章 吹雪劍引發的血案(上)第10章 鹽田曬鹽第102章 下一步計劃(續)第329章 在天威下顫抖(上)第370章 玄州(五)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52章 驚訝的李修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215章 澤州最後之戰(六)第335章 亂第79章 束手無策的方曜第421章 戰爭前的準備(下)第266章 三地之發展第316章 大戰起第210章 澤州最後之戰(一)第316章 大戰起第413章 真“武道宗師”(上)第24章 報備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第80章 多磨難第196章 雲氏出兵第214章 澤州最後之戰(五)第311章 重建星華宮(下)第428章 攻佔滁州(上)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21章 火爆雲華紙(下)第302章 商業和工業第175章 軍隊改制第29章 城外莊園第212章 澤州最後之戰(三)第215章 澤州最後之戰(六)第270章 滔天洪水第224章 話土地改革第1章 大婚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第387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上)第16章 雲華紙第91章 島上有人?!第57章 開爐鍊鋼第250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下)第250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下)第90章 登島探索第154章 難民潮與再次擴軍第122章 野心第369章 玄州(四)第291章 胡茂之謀(上)
第293章 北王南雲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213章 澤州最後之戰(四)第347章 終極之戰(終)入主新平城第395章 順者昌逆者亡(四)第173章 初交鋒第9章 臨海城第361章 重回雲華城第254章 亂世多英豪第95章 與有榮焉第66章 暴增的鋼鐵產量第25章 阻撓第115章 關注第231章 保德王氏第319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下)第325章 五百年前是一家第298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上)第78章 變幻莫測的大海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252章 新帝登基(上)第163章 光明降世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110章 光明教(續)第94章 史上最年輕先天第168章 解樑城破(上)第259章 轉眼秋末(中)第161章 合縱連橫第8章 路途中第319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下)第238章 雲華學府開學(上)第412章 武道學堂(下)第381章 光明教在大梁(三)第216章 澤州最後之戰(終)第359章 今日大秦帝國(三)一項偉大的計劃第46章 拍賣會(一)第130章 殺猴子!(續)第279章 聯軍集結第212章 澤州最後之戰(三)第177章 讓武者們給雲氏打工第177章 讓武者們給雲氏打工第122章 野心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119章 殺“猴子第251章 恐慌漫延第226章 迴歸第206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續)第419章 我輩男兒當建功立業第366章 玄州(一)第337章 心涼半截第181章 勸降(上)第275章 傷心欲絕(上)第392章 順者昌逆者亡(一)第137章 吹雪劍引發的血案(上)第10章 鹽田曬鹽第102章 下一步計劃(續)第329章 在天威下顫抖(上)第370章 玄州(五)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52章 驚訝的李修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215章 澤州最後之戰(六)第335章 亂第79章 束手無策的方曜第421章 戰爭前的準備(下)第266章 三地之發展第316章 大戰起第210章 澤州最後之戰(一)第316章 大戰起第413章 真“武道宗師”(上)第24章 報備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第80章 多磨難第196章 雲氏出兵第214章 澤州最後之戰(五)第311章 重建星華宮(下)第428章 攻佔滁州(上)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21章 火爆雲華紙(下)第302章 商業和工業第175章 軍隊改制第29章 城外莊園第212章 澤州最後之戰(三)第215章 澤州最後之戰(六)第270章 滔天洪水第224章 話土地改革第1章 大婚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第387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上)第16章 雲華紙第91章 島上有人?!第57章 開爐鍊鋼第250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下)第250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下)第90章 登島探索第154章 難民潮與再次擴軍第122章 野心第369章 玄州(四)第291章 胡茂之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