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

大梁帝國局勢的變化被雲逸看在眼裡,雖說光明教與大梁帝國之間實力差距很大,不過大梁帝國還有外敵在,不可能傾盡全力去圍剿光明教,而以光明教的行事風格,也不可能被大梁帝國輕鬆圍剿掉,甚至在戰爭爆發後,光明教會發展的更加快速。

大梁帝國那邊戰事將起,而大秦帝國立國已經到了第九年,之前關內多年戰亂的影響幾乎已經消散,大秦帝國國力日益增加,按照雲逸的計劃,等到大秦帝國立國十年後,就會開始對外界征戰,這是雲逸的計劃,也是大秦帝國上層的共識。

無論哪個國家擁有強大的實力都不會只維持現有的局面,而是不斷擴張國家的版圖,大秦帝國也不例外。

雲逸打算開元十年之後起兵對外征戰,現在已經是開元九年,一些準備也應該開始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軍隊的改制與擴軍。

大秦帝國正規軍有三種編制,步兵師、騎兵師、炮兵師,一個步兵師在一萬三千五百人左右,一個騎兵師在五千人左右,一個炮兵師在七千五百人左右。

在大秦帝國建國時,雲逸計劃組建十七個步兵師、三個炮兵師、三個騎兵師,共計二十七萬人。

即秦帝國有一都城(核心區域)、十二州、兩大天關,都城駐守一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一個炮兵師,十二州各駐守一個步兵師,兩大天關分別駐守兩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另有兩個騎兵師,一個駐紮在臨州,一個駐紮在衡州。

在開元五年結束時,大秦帝國.軍隊終於滿編,不過大秦帝國的擴軍並沒有就此結束,幾乎每一年,大秦帝國都會增編一個師,截止開元九年,大秦帝國.軍隊又增加兩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一個炮兵師,使得大秦帝國.軍隊總兵力達到三十一萬人。

才三十一萬兵力,可以說,大秦帝國是神州大地上所有國家中兵力最少的國家(排除北方百國),即使最弱小的安國和楚國,常備軍也在三十五萬以上,要知道,無論是安國還是楚國,其國家總人口只在一千萬人左右,而現在大秦帝國總人口突破四千五百萬,重新成爲神州大地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三十一萬兵力對一個四千五百萬人口的國家來說是非常少,防守尚可,進攻不足。

所以雲逸決定對大秦帝國.軍隊進行擴軍,另外在擴軍前,雲逸要對大秦帝國.軍隊進行改制。

大秦帝國.軍隊改制並不是改變軍隊的編制,而是將現有的大秦帝國.軍隊劃成兩部分,成立陸軍和海軍。

陸軍不必多說,成立海軍勢在必行,今後輪船必須向民間開放,爲了防止別有用心的勢力組建船隊做出違反帝國律法的事情,就需要海軍來進行阻攔。

海軍要有專門的軍艦,也要有屬於海軍的軍隊,海軍初建,不需要太大規模,雲逸決定將兩個步兵師(主要是駐紮在海外島嶼上)和一個炮兵師(戰艦開炮)劃給海軍,海軍統帥爲暫時由右將軍雲青擔任,由於初期海軍規模比較小,所以海軍階位要低於陸軍一等,大秦帝國還是以陸軍爲主。

除了海軍外,大秦帝國實際上還有不算空軍的空軍,飛艇、飛機這種東西以大秦帝國的工業實力還無法制造出來,不過熱氣球還是能夠製造出來的,戰場上,只要人乘坐熱氣球上天,再使用望遠鏡,就能看到很遠的距離,能夠清楚觀察敵軍方位佈置。

只是現在空軍比海軍還不如,遠遠不到成軍的時候,除非飛艇、飛機誕生。

陸軍在將兩個炮兵師和一個炮兵師劃給即將建立的海軍後,還剩下十七個步兵師、三個炮兵師、四個騎兵師。

雲逸打算今後每一年組建新五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一個炮兵師,總計將近八萬人。

每一年新增七個師八萬兵馬對大秦帝國來說並不多,大秦帝國除了正規軍外,還有龐大的民兵部隊,總人數在一百五十萬左右。

民兵部隊也是大秦帝國的預備役軍隊,凡是達到一定年齡的男子(以農民爲主),每年都要抽出兩個月時間進行軍事訓練,軍事訓練期間,大秦帝國每月給予二十銀薪酬,管吃管住,民兵在軍事訓練期間死亡或因傷殘疾,按照大秦帝國正規軍士卒進行補償。

雲逸將大秦帝國.軍隊大致的改制和擴軍計劃列好,便召集以兵部尚書石敏才、大將軍王朔、驃騎將軍林哲、車騎將軍雲豪、衛將軍雲魁、前將軍雲卓、後將軍常繼春、左將軍雲景、右將軍雲青等軍方只要高層進行商議。

雲逸將自己的寫的簡單計劃拿出來後,衆將軍都確定一件事情,不久的將來,大秦帝國就會對外征戰,這讓衆將軍的心境久久難以平靜下來。

身爲軍人,自然向着打仗的事情,一年年下來,大秦帝國卻沒有任何戰事,讓衆將軍感覺到枯燥乏味,衆將軍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之前關內戰亂使得關內各方面遭受到重創,大秦帝國建立後,需要長時間休養生息,不過今天帝君拿出軍隊改制和擴軍計劃,衆將軍知道要不了多久,戰爭就會到來,在強大的軍隊下,大秦帝國的版圖會迅速擴張。

雲逸與衆將軍商討一下,最後將這份軍隊改制和擴軍計劃交由衆將軍完善。

三天後,軍隊改制和擴軍計劃完善,交由雲逸作最後的審覈,雲逸看完後,正式下發詔令對大秦帝國.軍隊進行改制和擴軍,該計劃由兵部主導,大秦帝國其他部門協助處理。

一邊,大秦帝國.軍隊的改制在進行中,另一邊,大秦帝國各地區的募兵點外張貼告示,看到告示的人們迅速將消息傳散開,許多希望參軍的成年男子紛紛聚集到募兵點外,想要參軍成爲大秦帝國士卒的一員。

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第80章 多磨難第295章 關於生孩子的問題第189章 奔赴前線第15章 人口計劃第203章 各州局勢第75章 “探”字級第390章 光明與黑暗(下)第64章 落幕第179章 沈惠來襲第201章 勢如破竹(上)第169章 解樑城破(下)第154章 難民潮與再次擴軍第13章 長輩們的驚訝第342章 終極之戰(二)武者在行動第129章 初見第224章 話土地改革第405章 各國出兵(下)第400章 終平定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第414章 真“武道宗師”(中)第297章 武威關危機第238章 雲華學府開學(上)第414章 真“武道宗師”(中)第146章 無字天書第69章 三年(下)第128章 雲華城見聞第104章 轟動(下)第310章 重建星華宮(中)第54章 傳授知識第343章 終極之戰(三)武者在行動(續)第147章 人口暴增第262章 雲氏錢莊與紙券(上)第25章 阻撓第230章 悠閒的日子第257章 招賢館納賢良第221章 喧鬧的雲華城第42章 齊聚雲華第239章 雲華學府開學(下)第392章 順者昌逆者亡(一)第50章 雲華紙聯盟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239章 雲華學府開學(下)第331章 在天威下顫抖(下)第298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上)第333章 驅逐大唐軍隊(下)第8章 路途中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1章 大婚第120章 猴子的村落第175章 軍隊改制第418章 這個冬天不平靜第291章 胡茂之謀(上)第75章 “探”字級第410章 最強大的一家人第346章 終極之戰(六)王對王第350章 齊聚新平第249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上)第370章 玄州(五)第350章 齊聚新平第361章 重回雲華城第290章 頭破血流(下)第250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下)第402章 給予更多的支持第141章 災年第201章 勢如破竹(上)第307章 沒落的宗門——星華宮(下)第260章 轉眼秋末(下)第429章 攻佔滁州(中)第112章 第二支船隊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51章 雲華紙聯盟(續)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425章 大閱兵(下)第280章 戰神王朔(上)第43章 雲氏拍賣行第215章 澤州最後之戰(六)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336章 突襲徵關路第423章 戰爭開始了(下)第376章 武林盟主(五)第343章 終極之戰(三)武者在行動(續)第393章 順者昌逆者亡(二)第4章 這個世界真美好第377章 大禍臨頭(一)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245章 史無前例的大戰(下)第182章 勸降(中)第280章 戰神王朔(上)第339章 姊姊和姊丈第289章 頭破血流(中)第49章 拍賣會(終)第340章 雲逸的關注和想法第246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上)第327章 突然出現的大唐軍隊(下)第89章 吃肉第283章 戰神王朔(終)第418章 這個冬天不平靜
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第80章 多磨難第295章 關於生孩子的問題第189章 奔赴前線第15章 人口計劃第203章 各州局勢第75章 “探”字級第390章 光明與黑暗(下)第64章 落幕第179章 沈惠來襲第201章 勢如破竹(上)第169章 解樑城破(下)第154章 難民潮與再次擴軍第13章 長輩們的驚訝第342章 終極之戰(二)武者在行動第129章 初見第224章 話土地改革第405章 各國出兵(下)第400章 終平定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第414章 真“武道宗師”(中)第297章 武威關危機第238章 雲華學府開學(上)第414章 真“武道宗師”(中)第146章 無字天書第69章 三年(下)第128章 雲華城見聞第104章 轟動(下)第310章 重建星華宮(中)第54章 傳授知識第343章 終極之戰(三)武者在行動(續)第147章 人口暴增第262章 雲氏錢莊與紙券(上)第25章 阻撓第230章 悠閒的日子第257章 招賢館納賢良第221章 喧鬧的雲華城第42章 齊聚雲華第239章 雲華學府開學(下)第392章 順者昌逆者亡(一)第50章 雲華紙聯盟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239章 雲華學府開學(下)第331章 在天威下顫抖(下)第298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上)第333章 驅逐大唐軍隊(下)第8章 路途中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1章 大婚第120章 猴子的村落第175章 軍隊改制第418章 這個冬天不平靜第291章 胡茂之謀(上)第75章 “探”字級第410章 最強大的一家人第346章 終極之戰(六)王對王第350章 齊聚新平第249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上)第370章 玄州(五)第350章 齊聚新平第361章 重回雲華城第290章 頭破血流(下)第250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下)第402章 給予更多的支持第141章 災年第201章 勢如破竹(上)第307章 沒落的宗門——星華宮(下)第260章 轉眼秋末(下)第429章 攻佔滁州(中)第112章 第二支船隊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51章 雲華紙聯盟(續)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425章 大閱兵(下)第280章 戰神王朔(上)第43章 雲氏拍賣行第215章 澤州最後之戰(六)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336章 突襲徵關路第423章 戰爭開始了(下)第376章 武林盟主(五)第343章 終極之戰(三)武者在行動(續)第393章 順者昌逆者亡(二)第4章 這個世界真美好第377章 大禍臨頭(一)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245章 史無前例的大戰(下)第182章 勸降(中)第280章 戰神王朔(上)第339章 姊姊和姊丈第289章 頭破血流(中)第49章 拍賣會(終)第340章 雲逸的關注和想法第246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上)第327章 突然出現的大唐軍隊(下)第89章 吃肉第283章 戰神王朔(終)第418章 這個冬天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