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浩然正氣
沒有在茅屋內搜尋食物,因爲林道天從寧採臣的記憶當中,便知曉了,寧採臣是被活活餓死的,沒錯,就是餓死的,並不是這個世界在鬧饑荒,而是寧採臣就是一個食古不化的書呆子。
三年前寧採臣家道中落,母親去世之後,一門心思只知道讀聖賢書的寧採臣,根本就是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蟲,不懂生計,如何能維持自身生活,在三天前,家中最後錢財買的食物吃完後。
沒有任何謀生手段,或者說,也沒有任何求生意識的寧採臣,就這麼靜靜的躺在牀上,活活的餓死了,林道天想想都心底發毛,感到可怕!
“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奇葩,我算是服了!”
口中發出‘欽佩’之言的林道天,走出到處是破洞的茅屋,向着暉山而去,忘記說了,這裡叫暉山村,而寧採臣便是暉山村村民。
不過是一刻鐘,以林道天的手段,很快就打到了一直肥肥的兔子,收拾柴火,處理一下兔子,半個小時之後,一個香噴噴的烤兔子便出爐了。
“不過,這個世界的格局當真是亂的令人髮指。”
在這個過程當中,林道天卻是徹底將寧採臣遺留下來的記憶消化乾淨了,如今這一方世界,簡直就是妖魔鬼怪亂舞,諸國並立,至於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國家,根本就無法計數。
齊國、燕國、趙國、楚國……
因爲這一方世界太亂了,可能每一天都會有國家消失,或者有國家誕生,這個世界有修士、武者、妖魔鬼怪,混亂的一塌糊塗。
其中強者踏足四星元神境,一人便可開闢一國,或者大妖一日滅國,爲此,在這一方世界當中,四星元神境強者纔是一個國家,或者說一個勢力的柱石,沒有這樣的存在,根本就是無根浮萍,隨時都可能被覆滅。
而暉山村便是趙國境內的一個小山村,五十來戶人,依山而建,典型的小山村,並沒有什麼大人物,離這裡最近的縣城纔有超凡力量存在。
“不過,這一方世界的超凡力量,卻是也非常有趣啊,讀書亦是一種修行,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沒錯,這一方世界當中,讀書亦是能修行,練的便是一口浩然正氣,這並非什麼虛頭巴腦的忽悠之言,而是真實存在的,讀書有成,胸中有着一口浩然正氣,自可斬妖除魔,一聲怒喝,可驅鬼誅邪。
“有點意思,這寧採臣要匡扶正道,怕是要落在這儒家的浩然正氣上了,考取功名亦是如此,雖然當官不一定需要修煉儒道,但是每一個能練出浩然正氣的儒家弟子,絕對是朝廷首選的官老爺,甚至若是能成就四星大儒境界,也不需要科考了,到任何一個國家當中,都是一品大員。”
想到此處,林道天心頭不禁回憶起了儒家修行之法,其實也不是什麼法門,就是專心研讀經書,從其中感悟浩然正氣,最爲樸實是超凡力量修行之法,比之修士、武者不要太簡單,而也正是如此,讀書成爲了窮人家的一個盼頭,一個希望。
窮文富武,便是由此而來,修煉武道,需要諸多的藥材靈藥,同時,想要成爲武者,首要條件就是吃肉,沒有肉吃,那裡來的力氣站樁,打熬氣力,進而練出內力,煉精化氣,靠的便是物質基礎。
而儒家的浩然正氣就比較樸實(廉價),全部靠個人的悟性(YY),悟了,你就成功了,悟不了,那就是拜拜了您嘞。
“浩然正氣,浩然正氣,不就是YY,呸,是悟性,這個本學霸從來不虛,讓我來頓悟一番,悟出浩然正氣來!”
林道天非常自信(~ ̄▽ ̄)~,當下閉上了雙眸,心神沉寂,卻是真的開始參悟寧採臣記憶當中的書籍。
“都是扯些有的沒的,說得玄乎,其實本質還是心靈之力,浩然正氣應當就是正能量的心靈之力,讓我來找找!”
在此方世界當中,浩然正氣存在天地之間,就如同孟子所言:難言也。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天地之間充斥着浩然正氣,一花一草,一葉一樹,存在於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當中,修煉四星大儒之境,便能溝通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凝練出浩氣長河,一舉一動都帶着天地之威,一言而定天下。
隨着林道天的心神不斷的參悟儒家書籍,四方天地之間,漸漸的有着點點乳白色的光點出現,月光下,熒光點點,雖然此時的林道天一身灰布儒袍,洗的發白,但是俊秀的臉龐,在浩然正氣的照耀下,卻是如謫仙一般,飄飄似仙。
心神空明,浩然正氣自天地之間匯聚,不斷的匯聚在林道天的身周,而後洗練林道天的肉身,胸口當中,漸漸的多了一顆乳白色的丹丸。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半刻鐘之後,林道天猛然睜開了雙眸,口中念出了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當中的名句,頓時,虛空當中,一頭純白色的猛虎憑空出現,帶着一股氣吞萬里的威勢,呼嘯山林。
吼!
這震天的虎嘯,席捲四方,驚起了無數的生靈,而縣城當中,更是有着諸多的修士、武者,無不被驚醒,眺望遠方。
“此處竟然還有如此一位儒道高手!”